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霸主-第46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了这些工程车辆,铺设铁路的速度,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加上部队有战俘配合,修复铁路的速度非常快。

    如果是在李乐穿越之前,发动苏德战争的时候,德国人仅仅知道苏联铁路是宽轨铁路而已。

    等先头部队攻入苏联后才发现苏联铁路依然还是一战时的水平:除了哈尔科夫到莫斯科之间的铁路之外,绝大部分铁路都建筑在松软的沙土路基上。

    而且枕木本身也有问题,是较为松软的松木,而不是更结实更适合铁路铺设的木材。

    欧洲,或者说德国标准的铁路钢轨的质量标准是接近五十千克每米,但是苏联的苏联的是三十八千克每米……

    德国铁路每公里轨枕密度是正正好好的1600根,结果苏联铺设铁轨的时候,硬是把数量缩减到了1440根。

    这还不包括,德国人固定铁轨用螺丝加垫圈,苏联人直接使用一次性钉入的长钉。

    看看现在的抗日神剧,炮弹口径不同,用锉刀锉两下炮弹就能使用了——是不是觉得很简单?

    现实的情况是,看上去完全一样的铁轨体系,实际上从建造到使用,几乎没有一个环节是通用的……

    同样的苏联的铁路桥也基本上毫无价值,必须重新加固才可能运输坦克和其他重型装备。

    这也是为什么,争夺4号公路桥的战役,可以放在战役层面上去说的原因。

    那座大桥实在是太重要了,因为没有了这座大桥,剩下的桥梁连车辆通过,都成问题。

    当然了,更不要提铁路调度设备了,因为苏联的铁路线上,基本上大部分设备都是一战时期的老古董,电动道岔更是非常罕见。

    在这种情况下,德国装甲部队的推进速度,完全取决于后勤部门铁路部门的运转速度。

    为了保障前线装甲部队的推进,德国铁路工程部队正在拼命的维修苏联已经损毁,或者规格不足的铁路线。

    只有把这些铁路线都改造成德国可以使用的铁路,纳入到德国铁路网络之中,才有可能支持德国部队在千里之外作战。

    “可以休息一下了!”看着远处挥动的旗帜,威廉?赫曼脸上挂起了笑容来。

    那面旗帜晃动的唯一原因,就是遇到爆破地点了。铁路被炸毁,地上是一个需要填好的大坑。

    这种情况下,是需要战俘营去填掉弹坑的。其他的工作只能暂停,所以大家也可以难得的休息一下。

    在这个时候,铁道兵威廉?赫曼最喜欢的,就是坐在自己的卡车上,看着远处的各种工程车辆忙碌。

    他清楚的知道,一条铁路已经修建到了明斯克以东,德国的物资中转站已经向前推进了上百公里。

    依靠铁路运输,前线的德军拿到的各种补给数量也在提升,这是战争最可靠的保证。

    “是啊!可以休息一下了。”他的同伴也看到了挥舞的旗帜,语气兴奋的说道。

    每天工作到傍晚,有的时候还要连夜维修设备,让他们很疲惫了。

    能够休息一阵短暂的时间,对于他们来说也是值得庆祝的事情。这个时候他们可以喝点儿咖啡或者茶,享受一下闲暇时光。

695更大的一个() 
高就在他们弹冠相庆的时候,天空中飞过了一架接着一架的飞机。因为高度的问题,这些飞机的尾翼几乎看不清楚,看起来就好像是一个挨着一个的十字架一样。

    “我的天……这么多飞机,我们的帝国元帅这是要毁掉一座城市么?”看到了头顶上的飞机,威廉?赫曼感叹道。

    “也许这些飞机并不是去轰炸的。”听到威廉这么说,他的同伴耸了耸肩膀说道。

    确实,在他们前方,还有很多很多、很大片的占领区。这些地方也已经建立起了野战机场,完全可以进驻各式各样的飞机。

    所以说,这些轰炸机有可能是去轰炸敌军的,也有可能只是转场飞行。

    可是即便只是转场飞行,这气势也已经非常吓人了。天上差不多有上百架轰炸机,看上去密密麻麻的如同蜂群一样。

    “能飞可真好……”和许多士兵一样,抬头看望天空的时候,威廉?赫曼也会发出羡慕的赞叹。

    就好像乘坐坦克的装甲兵们,看到飞机从头顶上飞过的时候一样,大家都很羡慕来去如风的飞行员。

    “是啊,是很好。如果你被击落了,从6000米的高空摔下来,你妈妈看到你零碎的尸体的时候,感觉也会很好。”他的同事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泼了一盆凉水。

    “好吧,你说的怪吓人的,我还是老老实实当我的铁路兵吧!”威廉?赫曼从善如流,赶紧开口说道。

    说实话,他也看到过跳伞的飞行员,可是这个时代的大多数飞行员们,更愿意选择迫降这种逃生的方式。

    除非自己的飞机在空中解体粉碎,不然的话,二战时代的战斗机,还是迫降的存活率更大一些。

    这和飞机本身的飞行速度有关系,因为这个时代的飞机航速较慢,也更容易掌控。

    即便是被子弹击中了,才几吨重的飞机慢悠悠的滑落向地面,飞行员只要还可以控制飞机,找一片空地,放下起落架,和机场也没什么分别。

    如果飞机失去了动力,起落架放不下,还可以用手动模式放下起落架,方便的很。

    至于跳伞,因为没有弹射座椅这种神奇的发明,所以战斗机飞行员要自己选择角度和速度跳出座舱。

    在打开降落伞之前,飞机后面的垂直尾翼还有水平尾翼,还有锋利的无线电天线,都会成为跳伞飞行员必须要躲开的锋利刀子。

    著名的德国战斗机飞行员马尔塞尤,就是因为被尾翼撞晕没有打开降落伞,摔死在地面上的。

    “也不用羡慕那些飞机,我们有的大家伙,他们也没有!”那个同事在吓唬了一下威廉?赫曼之后,又开口炫耀起自己的见多识广起来。

    他干铁路兵的时候,可要比威廉?赫曼久很多,而且他之前值班了几天,也看到了一些威廉?赫曼没看到的好东西。

    “还记得昨天的那一段岔路么?”看着自己的同事威廉,那个老铁路兵神秘的拉开了话题。

    “记得,怎么了?”威廉听到自己的同事讲起八卦,兴趣十足的接话道。

    “昨天,有一门K5铁道炮从那里经过,我的天,十几节车厢,炮管有烟囱那么长!”听到威廉的问题,老铁道兵一边比划,一边夸张的拉了一个长音。

    听到自己的同伴提起铁道炮,威廉立刻来了精神。他见过铁道炮,只不过他见到的铁道炮。是德国为了攻坚发展出来的一种新型臼炮。

    那种火炮并不大,有点儿像巨型迫击炮。口径倒是不小,有300毫米以上,可是视觉冲击力并没有多震撼。

    K5铁道炮不同,那可是一个庞然大物。而且这东西炮击英吉利海峡另一端的英国多佛的时候,可就显示过其恐怖的射程。

    这种火炮的炮管长度超过25米,比5辆现在的私家车还要长一些。

    加上护送火炮的部队,再加上装炮弹的车厢,以及火车头,这样一支部队看上去浩浩荡荡,规模相当的震撼。

    “你看见K5了?说说!听说那大炮很大,真的很大。”提起有关铁路的超级武器,威廉?赫曼就相当的兴奋。

    因为铁道兵很少有作战的武器装备,他们受到周围的军队保护,接触武器的时间少之又少。

    虽然他们也有自己的步枪,可是只有训练射击的时候才能拿出来使用。

    而那些更高端的铁路武器装备,也不是铁路工兵经常使用的。比如说德国的装甲列车,比如说德国的铁道炮。

    现在德国差不多有20门K5铁道炮,因为元首不喜欢其他类型的同级别武器,所以K5成了德国铁道炮的标准。

    这样做也确实有一定的好处,那就是培训炮兵的时候非常方便,只要从原有的K5铁道炮部队里抽调人手,就可以混入新兵组成新的队伍。

    而且后勤保养也更方便,炮弹的储存还有使用运输也非常的方便,总之好处相当的多。

    “你是不知道,我还看见一个更大的……只不过不知道为什么,那个一直都没有使用过。”那个老铁道兵继续炫耀自己的见闻。

    要知道,士兵是不怕泄密的,有的时候小道消息可要比实际情报更准确一些。

    他说的那个更大的,就是传说中的那一门古斯塔夫铁道炮了。熟悉这门大炮的人,都知道它的巨大。

    实际上这门大炮的重量,和二战的时候一艘小型战舰差不多。而它的口径有整整800毫米,算得上是火炮界的霸主。

    只不过这门大炮是在1942年的时候才建造出来的,之前一直都处于保密的阶段。

    但是车厢的体积太巨大了,实验的时候也要让铁道兵布设专用的铁轨。所以老铁道兵看到了那个巨大的身影,只不过它是没完工的。

    李乐的穿越,并没有阻止古斯塔夫铁道炮的诞生——实际上他穿越的时间晚了一些,铁道炮主体工程已经建造完毕了。

    如果这个时候拆掉,那才叫真正的得不偿失。所以李乐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下了这个德国炮王的存在。

696集中兵力() 
的虽然论起口径来,德国的古斯塔夫列车炮,并不是世界之最。不过它的整体体积,确实是无人能够超越了。

    这门口径800毫米的巨炮,射程超过30公里,绝对算得上是陆地兵器里真真正正的庞然大物了。

    在真正的希特勒上台后不久,德国就在精心的准备新的战争。原来应对双面威胁的国防军,已经开始全面向解决所有威胁在扩充了。

    为了突破法国人构筑的马其诺防线,希特勒决定命令克虏伯研究超重型火炮。

    陆军兵工部门提出了设计要求,这种重炮的射程应在32千米以上,炮弹的威力要能穿透1米厚的钢板或2。5米厚的钢筋混凝土墙。

    克虏伯兵工厂在接受任务后,对当时所有的野战火炮、铁道炮、要塞炮进行研究后认为,现有武器无法达到要求。

    依靠当时的技术,至少要用700毫米口径的巨型火炮才能摧毁马其诺防线厚重的防御工事。

    于是在1936年3月,希特勒亲自视察了克虏伯兵工厂,决定试制口径800毫米的火炮。

    这些可都是在李乐穿越之前完成的,所以这一切也无法逆转。古斯塔夫巨炮依旧因为历史的惯性被生产出来,成为第三帝国的秘密武器。

    只不过,现在这个秘密武器还没有被完全生产出来,它的火炮还没有安装在列车车体上,所以还无法进行作战。

    按照历史进度,它在1942年初才终于完成,李乐和军需部长施佩尔也会按照计划去出席它的验收仪式。

    至于这门巨炮的命名工作,李乐还是喜欢它原来的称呼“古斯塔夫”。

    这也是克虏伯火炮制造家族,在二战之中证明自己工业顶尖实力的一个最好的纪念品。

    一个国家的冶金工业,可以在1936年就支撑起800毫米口径,32米长的巨星炮管的制造,其本身就是一个奇迹。

    当然了,价格也绝对堪称是一个奇迹:它以700万马克被军方购买。

    火炮在战斗状态的全长达53米,高12米,全重1488吨。到达阵地后,先用2台巨型起重机吊装底座,然后安装炮架、炮管和装弹机构,全部工作由1名少将指挥1400余人奋战3个星期才完成,高矗的巨炮十分雄伟壮观。

    为了把火炮运送到试验场,特地设计了3辆构造特别的巨型运输列车。

    沿途的桥梁无法承受这样大的重量,列车只好绕过很长的弯路而行驶。

    在李乐看来,这些奇葩的不通用的特殊性,也完全符合德国武器装备的设计语言——不奇葩自己都觉得奇怪。

    如此巨大的火炮,要预防苏军飞机轰炸,就必须在阵地四周部署高炮部队和警戒飞机。

    现在德国掌控着绝对制空权还好说,一旦空军陷入均势或者劣势局面,这东西就是一个巨大的靶子。

    为了保证昂贵的武器绝对安全,还要动员大量步兵、巡警和警犬在周围10千米内日夜巡逻。

    一旦发现敌机轰炸,立即由化学兵施放烟幕掩护。参加指挥、操作、警卫的总人数达到4000人以上。

    当然了,如此费尽心机,得到的回报也确实震撼:它的炮弹骇人听闻,每一枚穿甲弹重7。1吨,一枚高爆弹重4。8吨,发射装药的重量在1。8吨到2吨左右。

    虽然还没有开始试射,可是仅仅看纸面数据,这家伙也算得上是核武器出现之前,人类最可怕的战争机器之一了。

    一枚炮弹就可以炸出比足球场还大的弹坑,其毁灭效果,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