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霸主-第50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到了一个好消息,斯大林的兴致听起来很高,他点了点头,没有说别的什么问题,只是吃着面前那精美的食物。

    即便是在战争时期,即便是在敌人围城的时候,领袖的早餐也必须是精雕细琢的,这一点必须保证。

    秘书转身,带着报告离开,走到门口的时候,脸上就带上了笑意,他终于可以离开了,跟着领袖离开这座危险的前线城市。

    “伟大的领袖斯大林同志要离开了,你们去准备好行李!衣服,勋章还有他最爱的烟斗的备用品”走到门口的时候,秘书开口吩咐守在那里的侍者。

    门口的侍者点了点头,转身去收拾斯大林的私人物品去了。他也很开心,以为作为生活上斯大林离不开的服侍者,他也可以跟着斯大林一起离开。

    秘书又看向了一旁站着的军官,脸带笑意的开口吩咐道:“叫赫鲁晓夫同志还有科涅夫同志来,告诉他们斯大林同志决定明天动身,离开莫斯科!”

    “我明白了!”那名军官立正敬礼,然后转身去通知了。他的心情就不怎么好了,因为他不是斯大林的卫队成员,所以不一定能够跟着斯大林离开。

    搞不好就要留在这个倒霉的城市里,和这个城市一起毁灭。所以这名军官心情沉重,铁青着脸走向了走廊的尽头。

    走廊里,还有焚烧文件的灰烬味道,窗口已经用沙袋遮挡了一部分,只有上半部分,还能透进刺眼的晨光

775在不在莫斯科() 
“情报部门对斯大林究竟还在不在莫斯科一无所知。”艾德里安比较郁闷的开口发言道。

    元首的影子情报部队也无法判断出斯大林现如今究竟还在不在莫斯科,这让李乐这个元首也很苦恼。

    他的“情报”,只是针对历史发生事件,还有建立在这些发生过的事件上的分析。

    他不算太了解斯大林,不知道这个强势的统治者,究竟是一个什么样性格的人。

    刚愎自用?也许吧,可是这样的性格对于分析斯大林会不会离开莫斯科这座城市呢?

    “他应该还在那里……不然他能去哪?”李乐皱着眉头,对身边的一众军官们说道。

    “如果有人入侵了我的国家,那我一定会选择战死在自己的首都,绝不后退一步!”李乐顿了顿,然后继续开口说道:“所以我相信,斯大林也会这样选择的。”

    “可是,如果斯大林离开莫斯科,在其他地方继续组织对我们的反击,我们的情况就会非常被动……”主管后勤的将领有些无奈的说道。

    他的无奈是有道理的,现在的德国后勤运输已经接近饱和了,即便是得到了强化,可他们依旧还是孱弱的环节。

    德军的正面部队战斗力强横,这是全世界都公认的。可他们的后勤补给,对比美军来说,就有些寒酸了。

    “我们正在努力的将铁路修复,也有大量缴获的列车可以使用,可是局面依旧很混乱,我们在冬季来临之前,都不可能获得足够的补给了。”那名将领给出了自己的估计。

    德军现在勉强维持了中央集团军群作战补给总量的百分之七十,北方集团军群的供给量只有可怜的百分之六十五。

    南方集团军群的补给总和更少,只有可怜兮兮的百分之四十。也正是因为这样凄惨的补给总量,才让南方集团军群的攻击速度如同蜗牛一般。

    造成这样的原因,一方面是生产制造这些物资的速度跟不上,另一方面就是因为道路状况不好导致的滞留问题了。

    “我的元首!现在已经有300辆重型卡车正在维修之中了,零件要从1000公里外运到前线……这场战争比我们想象中的还要艰难。”这名将领低着头,开口抱怨道。

    “仅仅是中央集团军群,就有1400多辆卡车处于瘫痪状态,另外2000多辆状况不佳,剩下的汽车里面,基层使用的桶车之类的汽车数量更多……”从中央集团军群返回的将领,也证实了这个问题。

    “如果斯大林不在莫斯科,战争不能马上结束,我们只能等到1942年夏天才能够恢复进攻……”中央集团军群前线回来述职的元帅伦德施泰特也开口说道。

    他已经非常保守了,如果冬季苏联人进行反攻,他的部队能不能有足够的物资守住莫斯科,都是个疑问。

    当然了,所有人都清楚,苏联这边也需要喘息的时间,他们不可能在冬天反击,那和自杀没有分别。

    “现在的问题是,即便斯大林就在莫斯科,我们杀死了他,可他的继承者也不愿意投降,我们又能怎么办?”勃劳希契最近很烦躁,他都快成了德国运输部的部长了。

    几条主要的运输线路都繁忙到没有喘息的时间,德国工兵正在铺设道路,架设桥梁,可他们的努力和前线的需要比较起来,根本就是杯水车薪。

    “现在我们没有别的选择,只能按照斯大林就在莫斯科的情况来准备接下来的计划。”李乐打断了将领们的抱怨,开口说道。

    他指了指面前的计划书,用不容置疑的语气吩咐道:“动用所有能动用的力量,用最快的速度解决莫斯科!”

    “我们不能在那里打成消耗战,也不能打成反复攻坚的巷战,我们要用最快的速度,把苏联人赶出这里!”李乐指了指桌面上铺着的地图上,莫斯科的市区说道。

    “技术部门的建议,是用更强硬的手段……比如说……”党卫队里面接手了希姆莱部分权利的莱因哈特?海德里希压低了声音,试探着建议道。

    毕竟在座的所有人,都知道元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经历过了什么,所以一般情况下不会在元首面前提及化学武器之类的词汇。

    李乐看了一眼莱因哈特?海德里希,锐利的眼光让后者吞了一口唾沫。

    只听元首冷冷的说道:“我们打的是一场解放俄罗斯的战争,是一场正义的战争,化学武器会让我们蒙羞,然后在国际道义上成为邪恶的一方!”

    “虽然我承认,使用化学武器可以更快的清理城市,可一旦我们失去民心,我们还能拿什么来继续和敌人战斗下去呢?”李乐看着海德里希,提出了尖锐的问题。

    “让党卫队负责,把化学武器运到前线附近,找一个安全的地方妥善的保管起来……”不过随后,元首就阴鸷的给出了自己的命令。

    “以防万一,我们必须要做两手准备……如果我们胜利了,那么这些弹药就永远埋在那里……如果我们劣势,那为什么不用呢?”他解释了一句,让所有的将领都有些不安。

    “不要想着用这些歪门邪道,我们要堂堂正正的打败苏联人!让部队攻击到市区附近,接下来就让巷战部队接手,苏联人会见识到我们的决心!”李乐捏紧了拳头,挥舞起来说道。

    “另外,对空军战术部队的封印解除了,如果他们愿意,可以随时对莫斯科进行战术层面上的轰炸。”李乐看了一眼一直很低落的戈林,给出了一个让他抬头惊讶的命令。

    “批准使用JU…87还有JU…88轰炸机,FW…190也可以携带炸弹实施攻击!”李乐划出了范围道:“如果对方高射炮反击非常猛烈,不要勉强!”

    “遵命!元首!”戈林赶紧保证道——他等这样的命令等的太久了,等到自己都没有了希望,才等来了今天的解禁。

    “各位……希望你们能够在莫斯科城下,成就帝国最伟大的胜利!”李乐站起身来,对在场的所有人鼓励道。

    “嗨!希特勒!”所有的陆军将领都站起身来,抬起胳膊立正站好,高呼起口号来。

776犹太人们() 
“穆拉科夫!穆拉科夫!有人找!”一名身穿西装看上去非常体面的男人,敲响了办公室的房门。

    穆拉科夫从文件堆中抬起头来,大声说了一句请进,对方就推开了房门,走到了他的面前来。

    “这是德国民政局给你的新的身份的证明,您现在已经是德意志人了……恭喜你!”那个来送证明文件的男人满脸都是笑意,开口恭喜道。

    在李乐的倡导下,德意志民族已经成为德国国民的正式称呼。包括法国占领区在内的许多人,都被颁发了这种国民证明文件。

    能够成为德意志人,在身份上就成为了第三帝国的保护公民,并且可以行使第三帝国的公民权利。

    第三帝国公民可以投票选举,可以投资并且受到法律的保护。但是获取这个证明文件的必要条件之一,就是必须要放弃自己之前的民族。

    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的民族都要放弃自己的身份,丹麦还有挪威等占领区,都可以直接加入德意志人的行列,保持自己的民族习惯。

    要求最严格的,是犹太人,因为双方的仇恨都已经铸成,所以德国民政局对犹太人的申请一般都非常的严格。

    严格到什么程度呢?该局要求申请人必须有一年以上的为帝国工作的实际经历,并且获得过10人以上德意志人的褒奖和信任。

    期间至少要有20次的书面证明文件,证明其对帝国做出过贡献,并且已经和犹太人划清了界线。

    穆拉科夫就是在这种大环境下,拿到了德意志人证明的第一个犹太人。

    他现在是德国一家军火公司的总经理,掌管着4000多人的一个大型企业,里面大多数都是犹太人。

    而这个大型企业,主要生产的就是德国150毫米口径榴弹炮的炮弹,专门供应前线使用。

    经过几次资质升级,这个工厂已经完全具备了前线所需军用物资生产能力。

    在德国,最低端的是犹太人的集中营,那里只能生产一些最简单的生活用品,包括木头制品,鞋架子之类的手工。

    这样的集中营最多,而且也最廉价——只要拉上铁丝网,盖一些营房,买几台最初级的机器,就可以开始生产了。

    打地基的人是战俘还有犹太囚徒,拉铁丝网的是工兵或者是战俘,看守用的是党卫队的刽子手,几乎没有任何成本。

    第二类工厂,就是类似劳动营的存在了,这里的囚徒们待遇比之前的集中营要好得多,只是没有人身自由罢了。

    这类劳动营,理论上是需要一定成本的,不过很多时候都被上面的管理层克扣掉了。

    元首的未婚妻爱娃成立的特别调查机构,就是针对劳动营以上级别的工厂成立的。

    爱娃和她的手下们监督这些企业,让他们按时发放福利待遇,比如说食物还有必要的生活用品。

    更高级一些的,就是合作工厂了,如果劳动营的工人努力生产,得到了褒奖之后,他们就有机会调到合作工厂去。

    到了那边,就可以因为褒奖和家人见面,家人的待遇会跟着提升——来到这里之后,就可以拿到廉价的生活用品,改善自己的生活条件了。

    穆拉科夫之前也在这样的工厂里工作过,而且他表现出了非常合作的态度,让共事的德国管理者非常满意。

    所以,穆拉科夫被通知可以提交申请,获得德意志人的身份证明了。

    这位不那么纯粹的犹太人,也就顺理成章的提交了自己的申请,等待上面人的批复。

    在这个过程中间,穆拉科夫被调到了现在的这座工厂,负责管理这边已经接近“德意志人”标准的犹太顺民们。

    他管理的非常好,让这个工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它一举从劳动营级别,升级到了“二类工厂”这个级别。

    要知道,这可是第一个由犹太人领导,并且大部分由犹太人从事生产工作的“二类工厂”。

    生产炮弹的工厂德国有不少,犹太人生产炮弹的劳动营德国却不多。

    生产炮弹的犹太人劳动营不多,生产大口径榴弹炮炮弹的劳动营就更少了。

    大部分犹太人劳动营都只生产小口径炮弹,比如说后方使用的小口径高射炮,以及迫击炮炮弹……

    这些犹太人劳动营生产出来的炮弹,大部分都只能作为训练弹在后方使用,只有少量被抽检过后,送往前线二线部队。

    不过德国高层一直在试图放宽这方面的限制——前线需求太大,成熟的生产企业并不好找。

    所以多个犹太人劳动营生产的迫击炮弹,已经被大部分送往前线去了:只不过这个对于劳动营本身是保密的,工人们依旧还只知道,他们生产的是训练用的炮弹。

    可是穆拉科夫所在的工厂不同,他已经有了二类工厂资质。这个工厂生产的炮弹可以直接送往前线,是合格的并且质量优秀的。

    为了争取早日成为不受歧视的德意志人,这里的犹太人正在加班加点的生产,生产出质量优秀的炮弹,供给前线使用。

    在这里从事生产工作的犹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