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霸主-第5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漫天飞舞的灰尘到处翻滚,两个人不敢睁开眼睛,害怕有灰尘迷了双眼更加的被动。

    等到两个人发现自己的呼吸变得顺畅起来之后,他们才端着武器,一下子冲出了自己所在的房间。

    毕竟他们是经过严格训练过的巷战部队,毕竟他们已经不止一次在模拟训练中,体验过这样的环境了。

    他们知道手榴弹飞进来之后,要躲在房间里比较结实的墙壁后面,他们知道手榴弹的冲击波弥漫的规则和方式。

    而且,他们在这种狭窄的房间里,可以轻易的找到进攻的方式和路线,可以用他们手里的武器,快速的清理出一个安全的区域。

    当然了,他们手里的武器,也是这个世界上最先进的巷战武器了,崇尚火力密度的美军,现在还在用春田步枪呢。

    那种让人羡慕不已的M1加兰德步枪,如今虽然已经差不多快要研发完成了,可毕竟还没有大规模的装备部队。

    可是德军不同,他们已经装备了STG…44突击步枪,装备了G4半自动步枪,以及MP…40冲锋枪等武器。

    论起部队的火力密度来,现在的德国军队,可以自豪的说自己是世界第一,而且毫无悬念。

    “突突!突突!”两个人闪出去之后,就对着正在寻找他们两个人的苏联士兵一通扫射。

    借着手榴弹爆炸的机会,冲下楼来的两个苏军士兵,倒在了他们的同伴尸体旁边。

    没有接受过系统训练的他们,巷战的处理上显得稚嫩许多。而战斗中一切都是瞬息万变,他们为自己的稚嫩付出了代价。

    代价就是他们的生命,在两个人倒下的同时,德国巷战部队的两个士兵已经冲上了楼梯。

    他们更换了自己的弹匣,然后就风驰电掣的上了楼,在转角的地方,他们轻车熟路的丢了一枚手榴弹上去,一点儿都没有拖泥带水。

    这一套配合他们也已经演练了无数次,很快,一枚卵形手榴弹就在楼上爆炸开来。

    同样是一股浓烟弥漫开来,他们两个人眯着眼睛冲上了楼梯,对着烟雾弥漫中的人影,疯狂的开火射击。

    “突突!突突!”枪声在这个房间里不停的回荡,伴随着苏联士兵的惨叫。

    等到一切都回归到寂静的时候,两名德国士兵立刻靠到了墙壁附近,开始更换自己的弹匣,装填自己的弹药。

    随着他们流利的动作,弹药被重新装填完毕,然后两个人都拉动了自己的枪栓,做好了战斗准备。

    屋子里只剩下苏联人的尸体了,一切都很安静,他们两个一左一右端着武器,踩着地板发出吱嘎吱嘎的响动,搜索了一圈,没有发现一个活口。

794苏军的反击计划() 
“你说什么?斯大林同志在弗拉基米尔被空袭了?”赫鲁晓夫皱着眉头,听着自己的副官介绍最新的消息。

    得到这个消息,赫鲁晓夫就觉得如同吃了苍蝇一样难受,他刚刚送走了斯大林,拿到了莫斯科附近兵力的指挥权,结果就出了这么一档子事情……

    如果斯大林真的追究起来,搞不好他也要因为这种破烂事情再受什么牵连。

    再往更痛苦的方面想一想,万一斯大林回来了,回到莫斯科来,他岂不是又要屈居人下?

    赫鲁晓夫一直都不是一个愿意臣服于他人的人,斯大林的强势让他不得不选择屈服,但是那不是他想要的状态。

    现在斯大林好不容易走了,把一个几乎不可能守住的莫斯科留给了赫鲁晓夫指挥,这让他如同获得了新生一般。

    可是如果斯大林回来了,那他赫鲁晓夫就又要听命行事了。更可怕的是,这一次斯大林回来,是带着怒气和怀疑回来的。

    “斯大林同志要回来吗?”他有些无奈的抬头,看着自己的副官问道。

    副官摇了摇头,开口回答道:“弗拉基米尔方面传回来的消息,斯大林同志坚持要离开那里,具体的行踪,已经不再通报给我们了。”

    这就是一种赤裸裸的不信任态度了,如果斯大林一直不信任莫斯科的留守官员,那事情就有些难办了。

    即便是战争取得了胜利,那日后清算这一次轰炸的问题,也足够让赫鲁晓夫还有其他相关官员们喝一壶的了。

    “我知道了……”赫鲁晓夫郁闷的说了这么一句之后,就不再谈论这个话题了。

    既然斯大林已经决定要离开弗拉基米尔,也就意味着他不会回到莫斯科了。

    赫鲁晓夫想的非常简单,即便是斯大林要秋后算账,可他也要等到秋后不是么。

    现在的德国部队可没有要给赫鲁晓夫留什么机会的意思,他们正在猛攻莫斯科。

    德国人的炮弹现在已经非常容易的就可以落在莫斯科的城市内了,大街小巷现在都有可能被炮击,整个城市的西部都变成了一个战场。

    “其余的事情就不要管了,说一说防线的问题!我想听昨天晚上我们反击的结果,现在就要!”赫鲁晓夫看着对方,开口问起了自己最感兴趣的话题。

    副官从自己手里一摞文件之中,抽出了一张来,递给了赫鲁晓夫:“我们的损失报告,大概阵亡了700多名士兵!”

    这个损失已经是非常巨大的了,如果每天损失700人,那也就意味着,他们一个晚上就要打报废一个团的部队。

    一个师可以坚持3天,一个下辖10个师的军也只能勉强坚持一个月……

    虽然这样细算下来,赫鲁晓夫也没觉得赔了多少,他甚至觉得很不错。

    按照这个数字计算下来,他只要拿出20万人来,就可以坚持6个月左右的时间,哪怕伴随着60万人的崩溃,他也消耗的起。

    用60万的损失,来保证莫斯科可以坚守到冬季11月,简直就是让赫鲁晓夫做梦都能笑醒的结果了。

    可是,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字游戏——这只是夜间反击战的损失,并不包括白天坚守阵地损失的兵力,还有被德军击溃的部队总数。

    事实上,德国在进攻莫斯科的两天时间里,已经打垮了苏联差不多2万的部队,并且让另外3万多人失去了战斗能力。

    这样计算下去,赫鲁晓夫的局面就变得不那么乐观了:他的百万大军只够损失100天的,8月莫斯科就要易手。

    “夺回了多少阵地?”赫鲁晓夫有些郁闷的用手指头揉了揉自己的鼻梁,开口质问道。

    副官吞了一口唾沫,硬着头皮开口回答:“德军击退了我军的进攻,我们没有能够夺回近郊的建筑区。”

    这个回答就更让赫鲁晓夫郁闷了——前天他的反击还夺回了一些建筑物区域,可现在他的反击已经无法奏效了。

    “梁赞方面的第2近卫坦克师,还有罗科索夫斯基下辖的作战部队,什么时候开始反击?”赫鲁晓夫只能把希望寄托在,侧翼部队的反击作战上。

    这是防御莫斯科会战中,苏军给自己准备的后手,罗科索夫斯基集群下辖10万精锐部队,还有1000辆以上的坦克,足以对德军侧翼实施反击。

    只要他的反击开始,德国侧翼受到了压力,就不得不分兵去救援,对莫斯科方向上的攻击也就会停止下来。

    如果他的反击可以成功,德军甚至有可能被迫放弃莫斯科附近的阵地,向斯摩棱斯克方向撤退。

    一旦完成这个战略目的,那么德国企图占领莫斯科的作战计划,就彻底失败了。

    “他们正在组织部队,等待天气恶化。”副官看了看罗科索夫斯基送来的报告,开口回答道。

    因为没有制空权,所以苏联的侧翼攻击,只能选择在乌云或者阴雨天气下发动。

    所以罗科索夫斯基正在等待的,是一个恶劣的天气。晴空万里的时候,德国的空军太过强大了,会成为苏联装甲部队的致命威胁。

    “空军那群蠢货!我真是想枪毙几个指挥官,好让他们认真的想一想,做懦夫的代价!”赫鲁晓夫听到了恶劣天气这个词汇的时候,就恨得咬牙切齿。

    空军现在已经不敢出击了,更可怜的是,他们连一套完整的防空体系都建立不起来。

    虽然苏联也在积极投入雷达的研制生产工作,也向美国要过雷达的技术和设备,可是他们确实还没有办法建立起一个行之有效的雷达防空络。

    其实就连李乐这么重视雷达的国家元首,也没有能够让德国的雷达覆盖整个第三帝国。

    苏联在这方面差的更多,他们不仅仅没有雷达引导地面飞机作战,也没有先进的战斗机来和德国空军争夺制空权。

    反正1941年的苏德战场上空,只有德国空军的身影,很少能够看到起飞作战的苏联空军的战斗机。

通知() 


795出名了() 
“叫我们来是做什么的?”一个波兰被俘的军官,在一处集中营的营地内,诧异的看着自己面前的大银幕。

    电影的胶片在强光的照射下,被一下一下打在大银幕上,开始的时候还有一些摇晃。

    这里是波兰的一处战俘营,里面有波兰的军官,英国的军官,还有法国的军官

    他们与其他的战俘一样,都是在战争中被德国军队打败,然后被俘虏起来,送到了这里。

    和其他战俘不太一样的是,他们都是军官,是甄别过的,这里作为战俘营,条件也要比战俘营宽松许多。

    “不知道,也许只是组织我们看一场电影。”一个来自英国的军官耸了耸肩膀,表示自己也不知道德国人搞什么鬼。

    两个人可以用英语交谈,不过一旁的法国军官们就显得孤立的多,他们都是说法语的,所以和英国人一般聊不到一块去。

    波兰人里面,会英语的人不少,会法语的人却不多,所以波兰军官和英国军官走的近一些,法国人自己只能自己抱团。

    但是从表情里面就可以轻易的看得出来,他们实际上也在为今天发生的事情感到诧异,因为他们也不相信,德国人会好心的组织战俘看一场电影。

    即便他们也希望只是看一场电影消遣一番,可是他们觉得这种好事情不会发生在他们身上。

    实际上,对于他们来说,明天的伙食更好一些,似乎比看一场电影起到的作用更大一些。

    “开始了!开始了!”银幕上出现了一个瘦弱的波兰劳工的想象,看上去营养并不好,穿着囚服,一看就知道是典型的波兰战俘。

    “我叫伯洛夫!是一名波兰人!”那个拎着铁锹的男人开口,用一嘴流利的波兰语开口说道:“今天我在这里看到了人类最残忍的暴行!”

    他的话让电影银幕前面的所有波兰军官骚动了起来,德国人这是在做什么?炫耀自己的暴行?

    英国军官们也都诧异起来,他们莫名其妙被叫来看这种虐待波兰战俘的影片,有种被人威胁的感觉。

    “这是做什么?见鬼!德国人疯了吗?他们要虐待波兰战俘?”一名在北非作战被俘虏的英国将军,这个时候也坐在观众席上。他对自己身边的副官问了一句,然后一脸不解的看着大银幕。

    银幕上的影像一点儿没有受到干扰,依旧在播放着。里面的波兰战俘介绍完了自己之后,就开始说自己看到的灾难。

    他一双无助的眼睛盯着摄影机,沮丧的表情透过银幕都可以看得一清二楚。

    “我在被俘虏之后,一直都在劳动,德国人对我们算不上友好,可是我们还都活着。”他一开场,就说出了许多战俘的切身感受。

    是的,德国人是胜利者,在胜利者的战俘营里面,能够有一口吃的,艰难的活下去,已经是恩惠和施舍了。

    实际上,波兰人也虐待过战俘,德国人和英国人还有法国人,战胜的时候都曾经不同程度的虐待过战俘。

    但是只要战俘的损失在一定范围内,没有发生大规模虐杀俘虏的恶性事件,大家也就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得过且过了。

    “不过”那名波兰战俘一个转折之后,就说起了让人愤怒的事情:“今天,我看到了成千上万名被杀死的同胞,这些人死了,这是一场灾难!”

    “我的天!”骚动一下子扩大开来,有波兰军官站了起来,用自己流利的德语,质问站在一旁维持治安的德国卫兵:“这是什么?”

    “你们还懂不懂国际法?见鬼!”旁边的法国军官也不满的大声叫嚷,发泄自己心中的恐惧。

    毕竟,影片里说的这些东西,如果真的发生过了,而且被播放出来搞得众人皆知,那就说明对方变得疯狂,变得有恃无恐起来。

    很简单的一个逻辑:既然对方敢宣扬,那就不介意继续这种虐待战俘的罪行。

    到时候这种虐待如果扩散开来,轮到了在座的军官身上,那可就真的大事不妙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