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霸主-第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丘吉尔那边也很无奈,道丁被隔离的时候,他的防空力量乱成一团,根本无法形成有效的反击。

    现在道丁回来了,他如果不听取道丁的建议,那让道丁回来这件事情究竟还有什么意义呢?

    英国陆军因为两个月前的惨败,现在还没有恢复元气。如果这个时候英国空军再出什么问题,那德国人万一登陆,英国就算彻底完了。

    所以,道丁抬出了防止敌人登陆这个理由来,丘吉尔也只能无奈的接受。

    “空军就交给你了,我们已经不能再输掉任何一场战斗了,为了国王陛下,我们必须战斗到底!”丘吉尔在电话里无奈的说道。

    道丁捏着电话,有些无奈的点头:“为了国王陛下!我会竭尽全力,争取击败德国空军的!”

第73章 73利比亚的建设() 
利比亚的盆地之中,简陋的油井铁架下面,几个德国专家正在仔细的检查着上面的零件工作的状况。

    这里的条件非常的落后,可以说落后的让德国人感觉到绝望。想要把石油从这里运输出去,简直就是一个浩大的工程。

    虽然已经有很多德国工人不远万里来到这里,加入到了建设大油田的工作之中。

    可是这里依旧还是贫穷落后,甚至连一条像样的公路都没有一条。

    抢运出去的石油都是最原始的原油,根本没有处理过的黑色液体,简直就和当年中世纪被称为“火油”的东西差不多。

    即便是这样直接运输原油,因为开采条件和运输条件的局限,每天也不过只有一点点的产量罢了。

    可是好消息依旧一个接着一个,德国地质学家根据这里的环境,还有探测出来的结论推算,这里有一个庞大到让人震惊的油田。

    有了这个结论,那么无论多大的投入都是值得的了。先后有很多意大利人甚至法国人来到这里,加入到了赚钱的狂潮之中。

    建设一个油田可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完成的事情,这里的每一个螺丝钉都要从欧洲运来,几乎没有任何自产的能力。

    不过巨大的利益趋势着人们在这里进行庞大的投入,不论战争还是和平,一个巨型油田的发现都是重大的利好消息。

    “当地的建筑工程队都已经在这里了,一共35个工程队正在建设房屋。”一个工程师看着远处正在忙碌的工地,对自己的领导介绍道。

    原本这里还几乎一无所有,不过现在却已经和一个利比亚的小型城市差不多了。

    富有当地民族风格的房屋拔地而起,虽然最高只有三层甚至多数都是两层,可这里依旧在不断的建设之中。

    蓄水池还有一些引水的设施也在快速完善,毕竟这里驻扎的人同样越来越多了。

    为了加快工程建设,德国和意大利在当地大量征用民工,拼命的修建住宅。要知道包括德国工程师在内的很多工人,都需要在当地有长期的居住房屋。

    同样的,驻军也不能一直住帐篷,所以大量的兵营也在兴建,而且因为结构简单,比普通房屋建设的快得多。

    比起刚刚开采出石油的那几天,这里已经繁华到了让当地人羡慕的程度。

    那些远道而来的德国人带来了很多卡车还有小汽车,以及马力更大的半履带装甲车。

    钢铁的吊车被树立起来,让搬运工作变得非常方便,港口上从欧洲抢运过来的物资堆积如山,英国间谍甚至都数不过来。

    德国人从本土抢运来了50门88毫米口径的高射炮,意大利人在这里部署的防空部队更多。

    白天有意大利的战斗机定期巡逻,驱逐企图接近这里的英国侦察机。夜晚的时候起飞的是刚刚改装完成的ME…110夜间战斗机,确保空域的绝对安全。

    而整个工地上,灯火通明如同白昼,所有人都在加班加点的抢着施工,争取早日把这里变成能够日产斗金的地方。

    距离这里70多公里的地方,更加靠近港口,水源也更加充足的地方,也在兴建一个秘密基地。

    很快,这两个地方就会凭借管道连接起来,变成一个完整的产油基地。

    那边因为更靠近港口,所以建设的更快,还方便部署体积更大的机器设备,用来炼油以及生产配套的石油制品。

    不足半个月的时间里,往来于意大利和******之间的货轮就创下了意大利海运记录。

    事实证明,虽然意大利人不太善于打仗,或者说他们没有做好战争的准备,可是他们做生意的准备却立刻做好了。

    “这里现在还只能运走几桶原油,去法国那边骗骗人。”油井的远处,一个德国军官叼着香烟对自己的副官说道。

    他一边吸着烟,一边眯着眼看着身边伪装网下方的88毫米口径大炮:“听说要不了三个月的世间,就能生产汽油这类成品了。”

    “如果不是因为这个,谁愿意来这鸟不拉屎的地方。”副官嫌弃的看了看自己的脚面,靴子上不满了尘土,几乎看不出原来的颜色了。

    他们两个刚刚来到这里,还穿着不适合沙漠气候的德国经典国防军军服,而远处的德国普通士兵,穿的是另一种风格。

    这些普通士兵光着上半身,带着圆顶的遮阳帽,就和探险家一样。指挥官直接把望远镜挂在脖子上,垂在裸露的胸膛外。

    即便是穿的比较整齐的士兵,也是沙漠短裤配上大头鞋,短袖的黄色军装——和人们熟悉的德国军人打扮相差甚远。

    已经有3000多名德国军人被运送到了利比亚,这些士兵大部分都在油田附近,负责保障油田的安全工作。

    这些士兵大多数都是武装党卫军,而且是隶属于戈林的本土防空部队。他们带来的武器也很有针对性:37毫米口径高射炮,新采购的博福斯高射炮,还有88毫米口径高射炮!

    不过,现在除了可以从胸前的鹰徽还有领子上的标志看出他们的身份,实际上他们和国防军也没有什么分别了。

    “那边按的是什么东西?看起来模样奇奇怪怪的。”看着远处高坡上正在架设的铁架子,副官开口问道。

    德国军官叼着香烟,斜着眼睛看了一下,满不在乎的回答道:“空军的新玩具,听说是舍尔海军上将号上使用的雷达的改进型号。”

    那个天线确实是雷达的,而且是德国最新型号警戒雷达。它被送到这里来,一方面是对利比亚油田的重视,另一方面也是对这种设备的一个测试。

    因为李乐这个假元首的关系,德国现在开始重视雷达设备的研发和部署。

    虽然只有短短一个月的时间,智慧并且有积累的德国工程师们就拿出了两款性能看上去还不错的雷达设备。

    比起英国人同期装备的雷达来,它们虽然在体积和其他性能方面略有不足,可却实实在在填补了德国在这方面的空白。

    “这东西有什么用?听说能发现很远地方来袭的飞机?”副官有些好奇的开口问道。

    那军官吸了最后一口烟,把烟蒂丢在地上,用脚碾了碾,瞥了自己的手下一眼,带头往回走去:“不该问的别问,做好我们该做的事情就可以了。”

    现在意大利在北非的军队已经比真实历史上强大了一些,随着油田的建设,这里部署的军队只会更多,而且更加强大。

    因为墨索里尼的重视,已经有超过1万黑衫军精锐被调到了利比亚,加强边境地区的防御。

    而且意大利正在策划入侵埃及的作战行动,墨索里尼打算用一次一劳永逸的进攻,彻底把利比亚油田保护起来。

    可是李乐对这次进攻非常不看好,他甚至不愿意相信意大利人能够在埃及取得什么像样的战果。

    即便是现在,在意大利海军的不懈努力之下,利比亚境内的意大利军队比起真实的历史来,强大了许多。

    远处,一路烟尘滚滚,很快一辆德国军队标志一般的桶车就停在了两个德国军官面前。

    汽车上面,一个通信兵跳下汽车,立正敬礼:“胜利!元首!”

    “胜利!元首!”军官抬起自己的胳膊回礼,然后从对方手里接过了一份文件。

    “今天下午有一个车队要从的黎波里赶到这里……上面是40个石油工人以及相关的石油开采设备。”那通信兵昂着下巴汇报道。

    那军官在文件上签了自己的名字,然后点了点头对其说道:“好的,我会安排他们的。”

    “另一个消息。”通信兵收起了那份有军官签字的文件,然后从自己挎着的皮包里掏出了另一份文件来:“来自意大利空军方面的消息。”

    “驱逐了3次英国人的侦察机?而且都在飞经这里的航线上?”军官看了看上面的文字,皱起了眉头来。

    这里终究还是被英国人给盯上了,而且看来对方是不太想让德国和意大利在这里安心的发展,建设自己的油田。

    “意大利空军方面提醒我们,让我们注意夜间敌军空袭的隐患。”那通信兵一边收起自己的文件,一边对军官传话道。

    德国军官点了点头,他可是负责这里的最高指挥官,怎么敢让这里出任何差错?

    “英国人在北非驻扎的飞机大约有200架,之前元首的情报部门把这个数量确定在了168架上。”德国军官手里捏着的情报非常准确。

    这个时候的英国北非空军飞机数量并不多,要想深入利比亚境内进行空袭,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给夜间战斗机部队提个醒,让他们最近注意一些。”最后,为了万无一失,这个军官还是下达了让自己的部队注意一些的命令。

    “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建好,性能怎么样。”带着担忧的心情,这个军官看像了远处那个正在建立的雷达站。

第74章 74合适人选() 
距离利比亚遥远的地方,法国北部的德国空军前线指挥部内,元首的会客厅里,李乐正坐在沙发上,等待着他熟悉的一个人到来。

    这个人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勇敢而且很有闯劲的军人,也是李乐很欣赏,却又不怎么放心的军人。

    “当当当。”连续的轻微的敲门声之后,鲍曼推开了会客室的大门,然后侧过身子让出了道路来:“元首!他来了!”

    一个穿着整齐军装,身材挺拔的将军走进了元首的房间,在门口立正站好,抬起了自己的胳膊敬礼问候:“胜利!元首!”

    “啊,我亲爱的隆美尔,你来了。”李乐笑着示意对方不用拘礼,指了指沙发让对方坐下。

    埃尔温?约翰内斯?尤根?隆美尔可以说是德国少有的有独当一面能力的高级指挥官。

    他的作战风格机智而且多变,是一个容易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将领。

    更让李乐舒服的是,他并非是容克贵族出身,而且做过元首卫队的指挥官,在军方内部算得上半个元首派。

    当然,虽然后来卷入了刺杀元首的事件,忠诚度上略有些让人不太放心,不过李乐还是决定让这个“沙漠之狐”,再一次去北非大显身手。

    “请坐!快坐下来!我们有多久没有见面了?我都记不清了。”李乐热情的随口客气着,一直到隆美尔找了一个座位坐下来。

    “你知道,现在这个时候,欧洲大陆上已经没有能够打败我们的力量了。”看着对方坐下,李乐就直奔主题说道。

    他指了指已经准备好的地图,对隆美尔简单的介绍了一下针对英国本土的袭击:“在这三天的时间里,我们已经取得了伟大的胜利。”

    “恕我直言,我的元首。只凭借空军,是无法让英国人屈服的。”隆美尔对眼前的战局并不怎么乐观。

    虽然他听说了德国空军在英国上空所向无敌,可也担忧这种损失颇大的攻击最终会拖垮德国自己。

    “我们应该找到更合适的方向,打击英国人,让他们重新考虑这场战争。”隆美尔看着地图,对元首大人劝谏道。

    “当然,我们虽然在之前击沉了英国的一艘战列舰,重创了H舰队,可地中海上依旧危机四伏!”李乐点了点头。

    他指了指地中海附近的地区,对隆美尔开口说道:“进攻直布罗陀短期内是无法做到的事情,不过针对英国地中海舰队,我们可以从利比亚下手。”

    李乐一边说一边把手按在了利比亚地区:“如果我们能够在埃及拿到胜利,就可以威胁亚历山大港,还可以解除英国人对利比亚油田的威胁。”

    听到元首这么说,隆美尔又不是傻子,自然知道李乐是希望他去北非,为轴心国拓展生存空间了。

    去北非是一个艰苦的工作,那里的环境非常恶劣,不过也同样有很多好处。

    其中一个好处就是,如果去了那里,头顶上就没有了那么多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