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霸主-第5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时此刻的莫斯科,差不多已经可以算是三面被包围的状态了。斯大林最不愿意看到的一幕发生了,首都即将沦陷。

    “赫鲁晓夫同志发来的电报,要求平民离开莫斯科,这个事情我们怎么处理?”秘书压低了声音,开口问斯大林的态度。

    虽然这个事情是要经过开会讨论才能做决定的,可斯大林个人的意见还是非常的重要。

    这个时候所谓的委员会的委员们根本不在斯大林的身边,所以所谓的开会讨论投票表决,都是不能进行的。

    即便在车里雅宾斯克的这些委员们投票得出了一个结论来,只要斯大林不同意,这个结论依旧还是不能奏效的。

    听到了秘书的问题,斯大林想了想,又看向了一旁的瓦图京问道:“你认为,赫鲁晓夫的要求是合理的么?”

    “伟大的领袖斯大林同志!”斟酌了一下用词之后,瓦图京开口说道:“您之前不允许他们撤退的决策,是合理的。”

    “如果允许平民撤退,他们离开会挤占道路,影响军队展开,并且造成大规模的难民,难以安置。”他想了想之后,说出了阻止平民离开战区的好处。

    斯大林对瓦图京的说法很满意,他也不愿意给自己扣上一顶残暴的帽子,他也是很在乎别人的看法的。

    毕竟一个逼迫平民死守在敌占区的罪名,是很不好听的。斯大林也希望有人理解他,为他开脱一番。

    “这么说,我应该拒绝赫鲁晓夫的意见了?”斯大林脸上终于带上了一些平和,开口问瓦图京道。

    瓦图京开口说道:“正相反,伟大的领袖斯大林同志……战争打到这个时间,平民撤退造成的影响已经很小了。”

    “那些士兵都知道,他们身后是伟大的首都莫斯科,不能后退一步……所以平民撤退对军心的影响变得可以忽略不计了。”瓦图京开口,一字一句的解释道。

    他一边说,一边偷偷的观察斯大林的脸色道:“平民在城市战争中的用处不大,还必须要浪费粮食供给,赫鲁晓夫同志让他们撤退,也是有这方面考虑的。”

    只要斯大林的脸色有一点儿变化,他都准备闭上自己的嘴巴,不再为赫鲁晓夫争取半点儿。

    所幸的是,信任瓦图京的斯大林一直认真的听着,脸色也没有变的难看。

    所以瓦图京就一直说着,为赫鲁晓夫争取一些东西:“主要是粮食方面的问题,城市里面有数百万人口,这些人口需要消耗的粮食是巨大的。”

    这不是因为瓦图京真的和赫鲁晓夫有什么关联,而是因为他站在纯粹的战争角度来分析,平民应该撤退罢了。

    毕竟他是一个苏联将军,在勾心斗角之外,还有基本的需要去在乎的事情。

    如果苏联亡了,他这个将军也就不存在了。所以他想要为苏联续命,争取战争的胜利。

    在他看来,让平民后撤,有利于防御莫斯科。所以他在这个观点上支持赫鲁晓夫,希望赫鲁晓夫可以坚守更长的时间。

    只有赫鲁晓夫坚持更长的时间,他才能够在南部重振旗鼓,率领苏联的部队打赢这场苏德战争。

    因此,瓦图京继续开口说道:“如果我们不能控制平民,供给他们粮食让他们活下去……那最后这些人会饿死,或者变成暴徒,影响正规部队的作战。”

    “真是见鬼!”斯大林考虑了几秒钟,然后很是不情愿的站起身来,捏着自己的烟斗,对秘书吩咐道:“给赫鲁晓夫回电,让他看着安排!我同意他撤离平民的建议。”

    随后,他又开口补充道:“只允许60岁以上的男人和40岁以上的女人离开!孩子10岁以下!剩下的人,都要为祖国参加战斗!”

    “您的睿智,是我们的希望!伟大的领袖斯大林同志!”瓦图京趁机赶紧拍上了马屁,非常的娴熟。

    秘书也赶紧开口夸赞道:“您的仁慈和伟大,值得全苏联人民牢记!伟大的领袖斯大林同志!”

    一封电报被发送到了莫斯科,等待消息的赫鲁晓夫还有科涅夫,总算是松了一口气。

    他们可以摆脱大量帮不上忙的平民,这让他们手里的粮食可以支撑更久的时间了。

    

    稍后还有一更!

857又轰炸() 
    “不是吧?还来?”一名靠在掩体内的苏联士兵,看着远处的天空,轻轻的呢喃道。

    “拉响防空警报!德国人的飞机又来了!”一边,负责防空警戒的老兵大声的对远处掩体内的友军喊道。

    他的身后,一名苏联士兵开始握着摇柄努力的摇动,让手动的防空警报器发出刺耳的声音来。

    这种鸣响器不需要电源,可以发出最尖利的声音,让很远之外的地方都可以听到。

    “我的天!德国人的轰炸机!”正在休息的军官听到了远处阵地上的响动,然后从自己的位置上跳了起来。

    急匆匆的跑向了警报器,按下了防空警报的按钮,更多的防空警报开始工作,发出了让人心悸的声音。

    “德军空袭!德军空袭!”一个苏联炮兵把钢盔扣在了自己的脑袋上,冲出了自己所在的屋子。

    他们征用的民宅就在街道旁边,所以当他们推开了房门之后,就看到了有沙袋掩体围起来的防空高射炮。

    “做好准备!做好准备!方向正西!角度55!快!”这名炮手一边大声的喊着,一边越过了面前的沙袋掩体,跑到了高射炮的旁边。

    然后,他坐在了炮手的位置上,透过火炮的瞄准器,观察远方的天空。

    在天空之上,德国那些高空轰炸机如同小黑点儿一样,高的让人看不清楚。

    “该死的!又是高空轰炸!他们这群胆小鬼!”另一个炮手坐在了自己的位置上,开始摇晃摇柄,让火炮对准天空。

    “我们的炮打不到那么高!他们如果不下降高度,我们开火也是浪费弹药!”指挥官无奈的放下望远镜,对自己的手下抱怨道。

    德军的轰炸机一般都在8000米以上的高空飞行,他们这种小口径火炮,只能看着这些飞机从头顶上飞过。

    “开炮吧!上面的规定,任何敌军轰炸,至少要打几发炮弹,意思一下!”炮长无奈的看着头顶上的飞机,按下了开火的开关。

    “!!!!”高射炮发出了怒吼,一发一发的炮弹被打上了天空。

    连续射击的声音,还有曳光弹飞向天空,确实是很提地面士兵的士气的!看着自己的防空火力密密麻麻,大家都更安心一些。

    只不过,这样的安心很快就会消失掉。因为德军的轰炸机不是来做客的,它们会投下大量的炸弹,毁天灭地让人崩溃。

    果然,在凄厉的防空警报声,和密集的高射炮开火的声音中,炸弹扰流板划破空气的锐利声响,突兀的出现在了人们的耳中。

    “哟……呜……”带着转折的气流被撕裂的声音越来越近,然后就是一声巨大的爆炸响动,震耳欲聋。

    第一枚炸弹落地,也代表着新一轮的轰炸开始:一枚接着一枚的炸弹爆炸,第三帝国的空军依旧是霸气十足,横行无忌。

    “散开!散开!”看着远处爆炸腾起的黑烟,防空炮的指挥官提醒自己的手下们赶紧散开,停止射击。

    他们被部署在这里,一方面是作为防空火炮掩护友军使用,一方面也是作为反坦克火炮被提前部署在街道上。

    等德军攻击过来的时候,他们要依靠这门火炮,尽可能多的击毁德军的坦克,成为附近步兵的重火力支撑点。

    只可惜,从他们的火炮口径来看,无论是作为防空火力,还是作为反坦克火力,这门火炮都不太合格。

    “炸弹!”一名远眺的装填手抱着弹匣,看着一枚炸弹落在了不远处的街道上,吓得赶紧缩在了沙袋后面,大声的叫喊起来。

    他的喊声被爆炸的巨响掩盖了下去,距离这门防空炮几十米远的一栋公寓楼被炸弹命中,直接垮塌了下去。

    厚重的墙壁随着冲击波破碎散落,有些碎石瓦砾甚至飞溅到了这门高射炮所在的地方。

    这些碎石瓦砾敲打在高射炮的钢铁上,发出了叮叮当当的脆响,远处的灰尘遮挡住了视野,所有人都看不到天上的飞机了。

    第二枚炸弹在这门高射炮的身后远处爆炸,炸毁的是平整的街道。炸弹在地面上留下了巨大的弹坑,还冒着热气。

    隔壁的街区一样在爆炸,德军投下的炸弹虽然看起来密集,可是经过自由落体的分布之后,其实落地的时候是很松散的。

    两枚炸弹之间的散布距离,有的甚至可以达到上百米。当然了,误差更大,投弹距离计划攻击目标少说也有上百米的误差。

    这也是为什么克里姆林宫能够在上一次轰炸之中幸存的主要原因如果没有误差,德军可能首要轰炸目标就是那里了。

    尽管轰炸的误差很大,可是当轰炸的目标是一座莫斯科这样巨大的城市的时候,那误差也就不那么重要了。

    无数的炸弹被投下来,摧毁的是这个城市的街道和建筑物,摧毁的是这里的一切包括士兵的士气还有平民的勇气。

    “咳!咳咳!”一片翻滚的灰尘之中,高射炮阵地内的炮手还有军官都被呛得咳嗽不停。

    他们挣扎着从掩体内直起腰来,眯着眼睛看依旧同最严重雾霾气象条件一样的周围情况。

    这里就好像被人丢了烟雾弹,根本看不清街道上的景象。他们能确定的是,没有炸弹击中他们这个高射炮阵地,不然他们早就死了。

    “大家都还好吗!咳咳!”一边咳嗽,军官一边大声的确认有没有人受伤。

    没有人回答他的话,有些人正在忙着咳嗽,有些人是因为已经发出不声音来了。

    一个搬运炮弹的士兵被飞溅的碎玻璃打中了头部,等烟雾散尽,人们发现他负伤了的时候,他的尸体都已经开始变凉了。

    “不会又停水吧?”就好像掩体内的尸体不存在一样,一个老兵开口说的第一句话,是关心停水的事情……

    “闭嘴!去找营长,告诉他有人阵亡了!”军官脸上全是灰尘,就好像是一个浓妆的小丑一样,看着脚下的尸体说道:“其他人,检查火炮!”

    

    补更奉上,龙灵不欠债了啊!

858只能等待() 
    “轰炸造成了我们城内30多门高射炮损毁,德军的飞机被击落了4架,我们的防空体系正在崩溃,这不是一个好消息。”科涅夫对赫鲁晓夫说道。

    “我们在附近部署了上千门高射炮,损失了30门就支撑不住了?开什么玩笑?”赫鲁晓夫不信这个说法,反驳了一句。

    “那是十几天前的数据了,赫鲁晓夫同志。我们为了防御正面德军的进攻,抽调了200门高射炮,作为反坦克武器部署在了阵地上。”科涅夫不得不出言提醒道。

    德军的坦克和装甲车同样是苏联的心腹大患,他们没有办法阻止德军的机械化推进,只能用高射炮来提高部队的反坦克能力。

    实际上德军也经常用88毫米口径的高射炮,作为反坦克武器使用。

    在g集群抗击罗科索夫斯基集群的反击的时候,就使用过88毫米口径高射炮。

    “一下子少了五分之一,所以高射炮防区出现了不少缺口。”科涅夫无奈的说道。

    虽然他为了维持防空体系的完整,抽调的都是莫斯科东侧的高射炮防御阵地。

    可是即便是这么抽调,也在削弱莫斯科的防空火力网。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立竿见影的实战反应。

    德军第一次轰炸的时候,地面炮火击落了10架以上的德国飞机,而这一次,德军只被击落了4架飞机,这就很说明问题了。

    其实道理很简单,那就是莫斯科的防空火炮群,是一个有一定纵深宽度的面。

    现在,抽调火炮和损失火炮,让这个面的宽度变窄了,也就形成不了有效的防空面积,击落来犯的敌机了。

    西面的防空高射炮,德军炮击摧毁了不少,还有一些原本部署防空阵地的地方,现在已经被德军占领了。

    东面的高射炮被抽调,西面的高射炮被摧毁或者被迫转移,这个防空火力形成的面,变得越来越狭窄了。

    这直接造成的后果,就是德军飞机的损失降低,轰炸的压力更小了。

    更让人郁闷的是,这件事情还有另一方面:苏联地面部队反坦克作战,抽调的高射炮,可都是大口径的高射炮。

    其中,地面部队最欢迎的,也是反坦克能力最好的,就是85毫米口径的高射炮了。

    可惜的是,这种火炮在苏军装备序列里,也不是很多。抽调这类火炮,也就让苏联高空防空火力,被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