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霸主-第59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家收回了胳膊,能够走上前去迎接元首的人就真的不多了。戈林还有赫斯恰巧都在柏林,所以也只有他们这个级别的高层,才有资格走上去了。

    戈林第一个走了上去,毕竟他是帝国元帅。赫斯紧跟其后,不过最先说话的却是戈培尔部长:“元首!您带给德国的胜利所有人都铭记于心!人民已经在车站外面等着向您欢呼了!”

    “几个小时之前,我们的军队已经包围了莫斯科,我是在火车上得到的消息。”李乐穿着希特勒喜欢穿的黑色皮质风衣,带着一双黑色的皮手套,头顶上带着一顶军帽,开口对众人说道。

    “我只有两天的时间,听取你们各自的工作汇报。我要干货,实实在在的数据。”说完之后,他就抬步向前走去。

956巨人醒来() 
    李乐为什么急急的赶回到柏林呢?因为德国在美国部署的间谍终于传回了一个有用的消息,这个消息的保密级别度非常低,但是却非常重要。

    美国,大洋彼岸的美国在此时此刻进行了战争总动员,这包括天才马歇尔提出的一系列一揽子计划。

    比如说,美国将要生产更多的坦克飞机和大炮,将与入侵的日本侵略者战斗到底。

    再比如说,美国要动员比德国女工还要多的女工人,加入到工业生产之中,为打赢太平洋战争做出应有的贡献。

    如果仅仅只是这个,李乐还不足以亲自赶回到柏林。可美国全面进入到战时生产体制,这个问题就让人不寒而栗了。

    一直以来,李乐这个来自未来的穿越者,都不希望美国开始战争动员。因为他知道,这种动员究竟有多么可怕。

    但是现在,美国这个沉睡的巨人终于被日本这个白痴给唤醒了。因为日本打得太狠了,所以这个巨人也醒的非常彻底……

    仅仅是美国力量的冰山一角:大洋彼岸的美国在一个月内生产了整整30艘驱逐舰还有护卫舰——这个产能就震惊了施佩尔,让他夜不能寐起来。

    施佩尔作为德国的工业负责人,手里的底子看上去可要比马歇尔的强不少,毕竟德国已经率先进入到战时体制,并且进行了局部工业动员。

    而且施佩尔还握着大半个欧洲的工业基础,包括一部分苏联工业,所以他自认为自己有与美国一较高下的实力。

    但是他错了,因为大洋彼岸的美国,在动员之后爆发出来的工业产能,还有其配套的协调能力,比施佩尔之前估计的还要强大,甚至强大到了让人崩溃的地步。

    德国动员之后算上女工,勉强有了千万工人的所谓超级工业基础。这个规模还包括法国占领区,还有英国占领区在内……

    可美国刚刚动员,工人基数就已经上升到了千万级别。更可怕的是,美国正在武装整整500万正规军。

    是的,这个数字并不是什么机密,因为美国的大街小巷都张贴着这样的征兵广告:我们要征召500万士兵,让日本混蛋知道我们的决心。

    他们的决心不仅仅展示给了日本,他们的决心还展示给了大洋彼岸并没有与美国交战的德国。

    一口气武装500万正规军,施佩尔表示自己做不到,即便是把德国的工业基础再扩大一倍,也做不到这样的规模。

    要知道,美国人所谓的武装500万大军,可不是简简单单的如同苏联那样,临时发一支步枪就算完事儿了。

    美国人的武装,是为士兵提供训练,营地,弹药,武器装备还有重火力支援在内的一系列服务的。

    在李乐熟悉的历史之中,美军给自己的士兵装备的武器相当的精良,几乎人手一支M1911手枪,备弹50发。

    然后根据实际情况,普通的士兵配发一支M1加蓝的半自动步枪,备弹200发;冲锋枪手装备一支汤姆式冲锋枪,备弹足足有600发。

    每个步兵班有4支冲锋枪两挺机枪和一名狙击手;每个排至少拥有3门迫击炮组成的一个炮兵班;每个连还拥有6门山炮组成的山炮连……

    每个团更是有12门榴弹炮组成的榴弹炮营;每师装备有36门大口径榴弹炮。

    美国的标准陆军师拥有各类车辆2475辆,其中坦克就有400辆。标准编制每师1。9万人,但实际编制只多不少。

    这情况就和德国有了一定的区别,因为德国的部队扩建还有拆分机制,德军的部队经常是不满编的。

    有的时候,或者说绝大多数的时候,一个德国装甲师,规定编制要有超过350辆的坦克数量,可实际情况却只有250辆左右的坦克。

    所以,武装500万人就等于说要按照以上的标准生产如此所的武器,包括飞机坦克汽车大炮,还有子弹冲锋枪。

    在这个装备的基础上,还要保证每人每天不少于200克的肉和至少两个鸡蛋。巧克力还有其他的零食也不会轻易短缺,额外还有每周7包骆驼香烟的保障……

    为了完成这样的保障,还要建设更大规模的后勤部队,后勤部队的后面,还要有庞大到可怕的物资生产能力。

    如此多的东西加起来,就可以微微推测出美国的战争潜力有多么可怕,这当然让李乐坐立不安,希望回到柏林找到一个应对的方法。

    说白了,美国所谓的征召500万大军,就是实实在在有战斗力的500万大军。

    这些美国大兵装备着M1加兰德步枪,还有汤姆逊冲锋枪;身后是最新生产出来的新型谢尔曼M4坦克,还有155毫米口径的榴弹炮。

    头顶上飞着的可能是先进的野马战斗机,运输他们的是数不清的登陆舰还有上百艘的航空母舰……

    更可怕的是,美国一旦动员起来,他们还能再组织起这样的500万大军。成千上万的飞机被制造出来,很快就能淹没世界。

    别人不知道内幕,李乐知道!他知道其实美国正在设计的武器并不比他开了外挂才为德国提前创新出来的武器差多少。

    1941年的12月,世界最强大,或者说最著名的活塞战斗机P…51战斗机就要投产,这种战斗机很快就能给德国空军制造压力。

    同样的,1942年,美国的谢尔曼坦克也要量产,太平洋之战马上就要被美国逆转。

    中国解说员经常对中国国足说的那句话,现在也可以对李乐统领的德国说这么一次:留给德国的时间真的不多了。

    好消息是,有可能这个时间轴上的美国陆军航空兵,用不上能让P…51战斗机脱胎换骨的罗尔斯•罗伊斯发动机了。

    坏消息是,英国在投降之前,向美国提供了许多技术用来偿还自己的贷款——这些技术里面,很可能包括罗尔斯•罗伊斯的发动机……

    在这样的情况下,李乐本着事情向最坏的情况做准备的原则,已经认为自己将要面对的,是最棘手的美国陆军航空兵了。

957颓势() 
    照相机的响声密密麻麻的传来,军乐队的声音依旧在此起彼伏。李乐对着火车站外面拥挤在一起挥舞着胳膊的民众挥手,引发了一阵欢呼。

    他挤出了一丝微笑,在所有德国高管们的沉默之中,他缓缓走上了自己的汽车,并且对着施佩尔招了招手。

    “这个月我们能下水都少艘潜艇?”李乐坐在自己的汽车里之后,施佩尔也钻进了他的汽车。

    汽车并不是希特勒最喜欢的敞篷汽车,而是一辆密封的带着顶棚的奔驰汽车。

    这样一来可以保证私密性,也能够确保安全——奔驰防弹汽车的性能,真的可以媲美这个时代的坦克。

    更重要的是,李乐知道莱因哈特•海德里希被干掉的类人猿行动,所以他很注意自己的安全,也很注意让自己的手下们保证自己的安全。

    毕竟如果一不小心被人暗算掉了,那才是真正的得不偿失。至于说与民众们亲密接触的机会,李乐认为还是等胜利了之后再说。

    和那个真正上过战场,并且有些神经质的元首不同,李乐这个穿越者实际上很惜命,是一个很怕死的“假元首”。

    而现在,这个假元首觉得,既然德国和美国之间的战争,已经被转移到了生产力上来,那解决问题的关键,也就在生产力上了。

    幸好在未来,有那么一个老人,提出了一个大家虽然都清楚,却谁也没有总结出来的真理:科技,才是第一生产力。

    虽然在整合欧洲工业能力上困难重重,虽然德国要在一片战争疮痍的欧洲继续战斗,可德国已经在技术层面上走上了快车道。

    尽管美国人可能会生产出大量的P…51野马战斗机,可德国已经在开始装备乌鸦喷气式战斗机了。

    尽管美国人正在大量的建造航空母舰还有护航舰艇,可德国也正在组建自己的强大海军。

    只要形成代差优势,那么数量优势就能在很大程度上得到遏制,那么美国生产出来的蝗虫军团,就威胁不到德国生产的雄鹰了。

    比如说雷达技术,比如说电子技术,比如说喷气式引擎技术,比如说精密加工技术……

    二战德国一直希望可以通过工业精密加工上的优势,来在技术层面上碾压自己的对手。

    可惜的是虎式坦克还有虎王坦克虽然性能强劲,却无法在本质上对自己的敌人形成技术碾压。

    实际上即便是到了二十一世纪,美国陆军的武器装备也没有能够做到在技术上碾压自己的对手。

    但是,在技术水平更高的领域里,在海军和空军的领域里,只要形成了技术代差,就能够形成可怕的压倒性优势。

    只要德国牢牢的抓住雷达还有喷气式引擎这两条线,在1970年之前,就可以保持住自己的优势。

    同样的,海军方面只要在导弹上舍得投入,早就有冥河导弹指路的德国元首李乐,率先实现海战的模式变更,其实是非常容易的事情。

    至于说陆军,李乐这个假元首想的非常明白,他压根就不打算和美国消耗陆军,他只要把大西洋打造成坚固的防线,美国就只能隔岸看着一切发生发展。

    施佩尔面露苦涩,开口回答道:“我的元首,海军的生产级别在最近几个月内都被降低到了最低……只有2艘潜艇下水,其他的船坞里的战舰,现在都是半开工状态。”

    因为陆军的推进过于顺利,德国方面已经延缓了自身5艘航空母舰的建造速度。

    最新的路德维德号航空母舰实际上已经完工了百分之七十,可距离下水服役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多瑙河号航母下水进入现役之后,抢速度建造的改装型航空母舰,速度也跟着慢了下来。

    欧罗巴号航母的改装工作已经完成了百分之九十,可工人都被抽调走,去加快航母兴登堡号的建造速度去了。

    但是即便是德国海军的重点项目兴登堡级航空母舰,其实施工速度也并不快。

    第一艘兴登堡号航母的下水时间,已经被推到了1942年年底,这个速度显然并不算快。

    所以,其实未来半年之内,德国海军就要靠现有的武器装备来维持局面了。

    也幸好他们的头号敌人英国海军已经被干掉了,不然的话他们可能也会和历史上一样,依靠几艘潜艇秀自己的存在感了。

    这里施佩尔说的半开工状态,其实已经是很给面子的说法了。真实的情况是,海军最近几乎就没有开工建造任何东西,包括新的潜艇。

    那两艘下水的潜艇,还都是之前建造一半了的未完工潜艇。海军最近一艘新的潜艇都没有开工建造,甚至连鱼雷艇都没有一艘的新建计划。

    相比之下,德国陆军和空军这边就显得忙碌多了。毕竟陆军和空军,正在拼了命的与苏军作战。

    在1941年的6月,德国前线部队拿到了7万辆各种型号的汽车——注意,这仅仅只是汽车,不包括坦克和装甲车在内。

    不要小看这个数字,真实的历史时空中,能生产百万辆汽车的国家,这个时候可不多见。非常谦虚的说——只有美国和德国还有苏联3个。

    至于日本这个后世的汽车生产大国,此时此刻的汽车生产还和小学生没有什么两样。

    真实的历史时空中,当德国一年生产24万辆汽车的时候,日本五年的汽车生产总量是12万辆……差不多是德国汽车生产总量的十分之一。

    这也是为什么日本陆军把100毫米口径左右的榴弹炮,叫重炮的原因——他们没有多少汽车,无法实现炮兵的机械化,所以炮兵的重量就受到了较大的限制。

    越是坚持自己选择的道路,李乐越发的觉得这条道路的艰辛。他用金手指绕开了许多弯路,却发现差距依旧大得让人痛不欲生。

    美国在太平洋上节节败退,可那强大的工业生产能力依旧还是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