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霸主-第60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实际上,苏军的部队精锐大多数都部署在了西侧,也就是莫斯科正对着德国一侧的防线上。

    两侧的兵力相对来说比较薄弱,这也和包围圈形成之前,德军的主攻方向有关系。

    在这种情况下,两翼的苏军崩溃的速度特别快。科涅夫正在重点稳固北部的防线,所以南部地区就显得更孱弱一些。

    挂掉了电话,曼斯泰因知道这场战斗,差不多算是自己的证明之战了。如果他顺利的拿下了莫斯科,那么元首真的会把一柄元帅权杖送给他。

    只可惜,这要看苏军给不给他这个机会,让他能够第一个攻进克里姆林宫,完成德军进攻苏联的最重要的一次胜利。

    ……

    克里姆林宫下面,苏军的地下防空工事内,科涅夫正在给赫鲁晓夫讲解四面八方的防线状态。

    最东面的防线最薄弱,也是最安全的一段。德军在这边的部队只能依靠汽车运输补给,所以暂时没有任何进攻的迹象。

    南面的德军正在换防,虽然也进行了一些攻击,但是整体上来看还算可以应付。

    最危险的,在科涅夫看来,是莫斯科的最北面的战况。比比列沃地区的战斗,苏军根本就等于说是毫无抵抗。

    这只是一个区域,如果德军继续向南进攻,亚乌扎河附近的地区都将沦陷。

    到了那个时候,苏军的空间就被压缩到了一个极限,任何调遣都要冒着被德军炮火压制的风险,整个市区的防线就都要陷入岌岌可危的地步了。

    “昨天,我们大概损失了2万人,虽然很多是平民武装,但是这个损失速度,是无法忍受的。”科涅夫对赫鲁晓夫说道。

    然后他开口,给出了自己的建议来:“把防线交给正规军吧,赫鲁晓夫同志,平民卫队浪费了大量的弹药,让我们的储备消耗的更快。”

    “平民武装至少有勇气反击!你们却只知道后退!”赫鲁晓夫有些不情愿的冷哼道。

    战斗进行到了这个地步,他也只能让手下人鼓动什么都不懂的平民去反击德军,试图夺回阵地了。

    真正的部队指挥官都知道,盲目的反击只会徒增伤亡,所以他们对反击的命令阳奉阴违,就连许多明事理的政委都不愿意执行上级的不合理任务了。

    可惜的是,赫鲁晓夫还有一些人,依旧认为用平民武装去消耗德军,是一个合理的选项。

    为了达到消耗德军的目的,赫鲁晓夫一口气分发了10万发子弹,组织了2万名平民,在西侧发起了一次大规模的反击。

    结果就是,10万发子弹,还有2万条生命,在消耗了德军的一轮弹药之后,就彻底打了水漂。

    大概只有3000人撤退回到了他们出发的位置,而这些逃回来的人,基本上也没有人带回了自己的武器弹药。

    “现在,任何的反击都是徒劳的!赫鲁晓夫同志!我们只能忍耐,用有限的兵力在市区内与敌人进行争夺。”科涅夫开口建议道:“这才是我们能做的,最正确的事情。”

    “科涅夫同志!我们已经输掉了战争……这个时候,我们应该做最有气节的事情,不是最正确的事情!”赫鲁晓夫冷冷的回答道。

971期待转机() 
    “赫鲁晓夫同志,最有气节的事情指的是什么事情?”科涅夫有些愕然的反问道。

    赫鲁晓夫指着地图,对科涅夫说道:“在所有方向上反击!与敌人战斗到最后!反击!只有反击,才能证明我们没有屈服!也永远不会屈服!”

    你真是疯了!科涅夫真的很想这样骂上一句。他的手里还有几十万正规的与不正规的部队,这样消耗在徒劳的反击之中,可能几天的时间就会崩盘。

    什么叫做崩盘?就是说他们会损失掉大部分的兵力,然后无法维持防线,让莫斯科在几天之内就成为德国占领区。

    “让朱可夫在南部地区反击,也许比我们自己反击更符合现在的情况。”科涅夫吞下了自己想说的话,选了另外一句说道。

    这个建议赫鲁晓夫还是接受的,只不过远在斯大林格勒的斯大林不愿意接受这个请求。

    所以赫鲁晓夫无奈的摇了摇头,开口叹息道:“斯大林同志否决了这个建议,他说朱可夫的兵力不足。”

    其实斯大林前往斯大林格勒也不是没有好处,至少这位高高在上的苏联统治者,终于理解了一些前线将士的难处。

    他亲眼看见了朱可夫的200万大军,在防守整个乌克兰地区的时候,是如何的捉襟见肘。

    如果放在以前,他一定会认为是朱可夫不愿意北上救援莫斯科。可是现在,他知道朱可夫能够坚守住乌克兰,已经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了。

    敖德萨地区的争夺战,如今已经变得血腥。意大利还有罗马尼亚投入了至少30万大军向这个城市发起进攻,苏军死守不退,已经打了快一个星期了。

    “我们的兵力更少,坚守已经不足了,哪来的兵力反击?”借着这个话题,科涅夫说出了自己的难处。

    赫鲁晓夫心中不满,脸上也是很嫌弃的表情,开口讽刺道:“你们不愿意反击,有平民愿意反击,愿意为祖国献出生命,你还有什么可诘责的?”

    科涅夫知道自己也阻止不了赫鲁晓夫的疯癫,只能退而求其次的说道:“那么,我希望下一次的反击,由我来选择反击方向,还有反击时间。”

    这已经是他能争取的最大妥协了,只要赫鲁晓夫点头,他就可以约束平民武装无休止的浪费行为。

    由他来选择,他就可以选择在夜里进行反击,再搭配上精锐的苏军部队,也可能取得一定程度的战果,比白白浪费要划算的多。

    听到了科涅夫的妥协,赫鲁晓夫也不再坚持,从善如流道:“可以,只要你允许平民继续反击,时间和地点都可以由你来定!”

    “报告!”门外,一个声音突兀的响了起来,在得到允许之后,一名军官走进了办公室,立正敬礼汇报道:“德军在北面发起了猛攻,我军阵地被突破了。”

    “北面?该死!他们打到哪里了?奥特拉德诺耶?”科涅夫有些紧张的询问道。

    “是的!将军同志!奥特拉德诺耶现在已经是战场了。”那名军官苦涩的回答道。

    北部的苏军缺乏武器装备,兵力也不足,德军稍微加大了一些攻击力度,他们的防线就崩溃了。

    科涅夫最不希望看到的事情,终于还是发生了——德军找到了苏军的防御弱点,针对这个弱点开始了猛攻。

    “利霍博尔卡河防线加固的怎么样了?”他急匆匆的开口问向一旁一直没有开口的参谋长。

    参谋长最近一直都在忙碌的工作,就是修建利霍博尔卡河沿岸的防线。现在苏军能做的,也就只有据河而守了。

    如果利霍博尔卡河防线失守,那么北方集团军群与莫斯科红场之间,也就没有什么险要的地形可以设防了。

    听到科涅夫的问话,参谋长赶紧开口说道:“防线修建的还算稳固,沿岸的所有建筑物内都有我们的士兵,我们正在加固街垒,没有德军的装甲威胁,应该能阻挡德军的攻击。”

    科涅夫是不愿意立即退守利霍博尔卡河防线的,理由其实也很简单,那就是沿河布置防线,缺乏缓冲地带,其实并不算是非常安全。

    说的直白一些,就是沿河布置防线其实很危险,如果有条件的话,应该在河对岸建立桥头堡互相支撑,形成纵深防御体系。

    这和谢通河还有拉缅卡河三角地带是一样的,一旦德军完全占领了河对岸,苏军在想反击,就不可能了。

    “让部队撤退到利霍博尔卡河防线吧……现在也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了。”科涅夫无奈的下达了撤退的命令。

    “什么?放弃那么多的市区?连战斗都不战斗,就拱手让给德国人?”一旁的赫鲁晓夫,又不情愿起来。

    “我们在那边没有足够的兵力,你如果坚持的话,我可以把阵地转交给平民武装去防御……”科涅夫解释了一句,顺便给了赫鲁晓夫另一个选项。

    “好吧!让平民武装防御那些地区!绝不能拱手让给德国人!”赫鲁晓夫想了想,决定还是不放弃那些外围市区更符合他的理念一些。

    “列沃别列格火车站一定是德军下一步要占领的目标,这里无论如何,也不能让给德国人!”科涅夫想了想,指了指地图上的一个火车站的位置,开口自言自语道。

    他的这个说法,倒是很符合赫鲁晓夫的意愿。所以赫鲁晓夫也就没有说话,等着科涅夫后面的命令。

    “让近卫第5师到那里去!不允许后退,哪怕那里打成了一片废墟,也不允许后退一步!”科涅夫没有辜负赫鲁晓夫的等待,下了一个死命令。

    其实这也是科涅夫没有办法,因为如果让德军在莫斯科外围控制一个火车站,那德军的物资调动速度就会更快了。

    没有苏军指挥官希望德军在西北部控制一个火车站,同时为中央集团军群还有北方集团军群提供补给。

    “希望,7月能有一些转机……”看着墙壁上挂着的日历,科涅夫有些绝望的祈祷道。

972占便宜() 
    “前面是什么地方?看样子很大……这不是我们能占领的地方。”一名德军装甲侦察营的营长放下了望远镜,站在装甲车上对旁边的人喊道。

    卡尔尤斯靠在自己的装甲指挥车上,看着手里的地图还有指南针,开口大声的回答道:“如果我们没有走错路的话,这里应该是弗拉基米尔了!”

    “我的天,我们已经推进到了这里了?”站在装甲车上的侦查营营长脸上带着一丝难以置信,开口确认了一句。

    听到了对方喊话的卡尔尤斯点了点头,回答道:“确实,从油表上的显示来看,我们已经到了弗拉基米尔了。”

    比起德军在莫斯科的进展缓慢来,古德里安将军麾下的集群的挺进速度,就超过所有人的预料了。

    他的部队一天前进了80多公里,前锋部队已经抵达了弗拉基米尔市的边缘。

    这绝对是德军高层意想不到的收获,现在古德里安的第46装甲军已经顺利南下,控制了梁赞附近。

    困扰德军,让德军无法占领更大面积的问题,不是苏军的反击,而是装甲部队的油料补给速度。

    在这种情况下,前线的部队推进速度,取决于德军后方的油料补给速度。古德里安的装甲部队,很快就取得了开战时候那种恐怖的推进速度。

    “如果我们就在这里站着,那可能苏军很快就会在这里建立起新的防线,如果我们从城市中央冲过去,也许苏军也就跟着崩溃了。”收起了地图来,卡尔尤斯开口建议道。

    “靠什么?我们这里一个团的兵力都不足,就冲击敌人的城市,这不是一个好选择。”侦查营的营长有些不太愿意做出这样的选择。

    “不需要控制整个城市,我们只需要冲到城市中央去,然后如果对方有准备,我们就撤出来……”卡尔尤斯指了指前面的城市说道:“如果他们和之前的那些城镇一样,我们就白捡了一个大便宜。”

    他的话让侦查营的指挥官心动不已,因为他知道,之前经过的好几个城镇,其实连一个苏联士兵的影子都没有看到。

    此地的大部分苏军都已经被德军包围在了莫斯科,周围的苏军数量其实并不多。

    德军在武器装备上又有优势,所以德军的攻击也就事半功倍。很快就控制了莫斯科以东大片的土地。

    苏联也不是在坐以待毙,他们在更远的地方集结着自己的部队,并且开始构筑起坚固的防线,试图阻止德军继续推进。

    殊不知,在莫斯科这个城市被完全占领之前,德军高层其实都没有什么向东进攻的具体计划。

    真实的情况是,无论古德里安的集群向东推进多远的距离,其实都不是最高统帅部的命令,只是集群指挥部的自作主张罢了。

    负责节制古德里安的中央集团军群总司令伦德施泰特元帅,其实已经命令集群节约燃料,停止向东推进了。

    可是古德里安对这个命令置若罔闻,他给所有正在向东进攻的部队下了一个模糊的命令,命令他们向前做“有限度的装甲侦查”。

    这个招数在法国大家都已经用过了,对于德军高层来说,指挥部不向前推进了,也就算是停止前进了的意思……

    事实上,卡尔尤斯现在距离古德里安的指挥部,已经有30多公里远的距离了,按照推进速度来说,古德里安可能要走一天,才能赶到卡尔尤斯所在的地方。

    毕竟,一个集群的指挥部要向前推进的话,可不是一个小工程,包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