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霸主-第6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体之中。

    没有人对晋升为苏联元帅的科涅夫道喜,大家都看着面色阴沉的莫斯科守卫司令,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

    罗科索夫斯基在死后被斯大林晋升成了苏联元帅,伏罗希洛夫、铁木辛哥……苏联从战争开始到现在,还没有一名元帅成为德军的俘虏。

    斯大林这个晋升意味着什么,大家都非常的清楚,科涅夫自己也非常的明白。

    他现在更不可能选择离开,或者体面的投降了。现在他能做的,就只有和眼前的这座城市一起,被焚烧成灰烬。

    “好了,你们应该鼓掌,恭喜一下我之类的吧?我现在,可是苏联元帅了。”科涅夫自嘲一般的开口笑笑,然后就走回到了自己的办公室里面。

    里面的灯光,在头顶上摇晃。德军炮击红场附近的炮弹,正在不断的挑战着苏军本来就不怎么可靠的发电机系统。

    从一个星期之前,这里就经常停电,虽然储备的汽油还有柴油依旧算是充足,可机器的故障还有不稳定,是无法避免的。

    “哗啦,哗啦……”大家都面无表情的鼓掌,但是却实在是说不出什么恭喜的话来。

    在莫斯科最绝望的时候,遥远的祖国没有办法提供增援,没有办法送来物资,只能用一次根本就不需要的晋升,堵住高级指挥官投降的道路——这事情听起来确实很够悲壮的。

    真实的历史时空中,希特勒也在斯大林格勒城下这么干过一次,只不过他手下的保卢斯元帅,做出了让人不齿的选择。

    科涅夫不是保卢斯,他在之前就更倾向于选择战死在莫斯科。现在,他是苏联的元帅了,那就更不可能投降,放弃自己的荣誉了。

    “根本不用我费心去考虑……你看,有的时候,别人会替你做好选择,不是么?”科涅夫看了看愣在原地没有离开的那个劝说他逃走的将军,开着玩笑说道。

    可惜的是,面前的这个将领没有笑,科涅夫自己僵硬的脸,也没有挤出笑容来……

998恶心人() 
    “哈!斯大林没有兵力给莫斯科解围,甚至连防守高尔基都捉襟见肘,这加官进爵倒是很勤快嘛!”李乐看着被情报部门送来的消息,冷笑着说道。

    “前几天,他为了振作士气,刚刚把阵亡在了红特卡奇附近的罗科索夫斯基晋升成了元帅。”元首指了指桌子上的情报,对在座的所有人说道:“今天,又把马上要丢掉莫斯科的科涅夫也晋升成了元帅!”

    “我想,斯大林也没有别的能耐了。”坐在元首旁边的,是帝国元帅戈林,他一脸鄙视的哼了一声,开口嘲讽道。

    斯大林确实没有别的能耐了,德军已经差不多可以宣布攻占莫斯科了,剩下的时间里,整个乌克兰都要担心,100万德军突然南下的恐怖问题了。

    “不过他这么做,也确实恶心到我了。”元首看上去确实有些遗憾,叹了一口气说道。

    如果不是斯大林这么频繁的晋升苏联元帅,德国高层其实是想要在占领莫斯科之后,搞一次晋升的。

    元首麾下最嫡系的少壮派军方高级指挥官们,可都望眼欲穿的等着,属于他们的这一次晋升呢!

    比如说,在非洲横扫了英军的沙漠之狐隆美尔;比如说,兢兢业业打攻坚战的战略大师曼斯泰因;再比如说,指挥g集群从波兰一路杀到了弗拉基米尔的古德里安!

    大家都知道,元首希望可以晋升这些他发掘的将才,大家也都知道,莫斯科会战的结束,将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可惜的是,斯大林却在泼冷水,用他的实际行动,来恶心准备要晋升自己将领的德国元首。

    “他无法战胜我,就在用这种方式恶心我”李乐有些不爽的嘀咕了一句,然后就不得不转换到另一些问题上了。

    一方面,莫斯科会战的胜利结束,也就标志着,德国高层拟定的征服苏联的战争应该结束了。

    可惜的是,至少从目前的形势上来看,苏联方面是半点要求和妥协的意思都没有。

    斯大林放弃了莫斯科,退到了斯大林格勒继续主持与德国之间的战争,苏德战争并没有像预期的那样,在莫斯科会战结束之后结束。

    “晋升的事情,还是交给戈培尔博士去做吧!不受他们的影响就好了,只要办的隆重一些,总不会被人说三道四。”这一次,戈林倒是表现出了一个马仔应有的觉悟,开口提了这么一句。

    他知道元首的晋升是志在必得,所以也有必要为元首冲锋陷阵。这也是他在权衡了利弊之后,做出的一个向元首示好的选择。

    本来,作为空军元帅,帝国元帅,戈林就是元首推出来与容克贵族打擂台的马前卒。

    作为一个马前卒,戈林也有这个觉悟,经常帮元首在原则问题上怼那些不听话的陆军将领。

    可惜的是,陆军将领现在变得越来越听话,铁板一块的容克贵族,也被元首分化瓦解成了互相对立的新旧两部分。

    现在他剩下的价值,也就只有在元首不方便的时候,坚持元首的想法这一件事情了。

    所以,在晋升自己人这件事情上,戈林还有戈培尔,是非常上心的——在他们看来,陆军内的古德里安、隆美尔还有曼斯泰因,都是元首派系的自己人。

    “这方面的事情,戈培尔办事我还是放心的!”李乐点了点头,算是赞同了一下戈林,然后他就开口问道:“工兵还有其他后勤部队,调动的怎么样了?”

    征服苏联,必须要依靠苏联自身那坑爹的交通网络。公路太烂这件事情短时间内德国改善不了,铁路就成了主要可以利用的交通资源。

    纵观苏联西部地区,整个铁路网其实和一张蜘蛛网差不多。这张铁路网的中心,就是莫斯科这个战略要地。

    德军占领了莫斯科,就要利用好这个重要的战略节点。利用起这个战略节点,德国就可以有效的控制自己在苏联的占领区。

    所以,在莫斯科会战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的时候,李乐等德国高层,就已经在未雨绸缪的,准备工兵等基建部队,来重建莫斯科了。

    作为一个城市,居住还有其他配套设施等的重建工作可以缓慢,但是物资吞吐能力必须要尽快的重建起来。

    有了物资吞吐的能力,莫斯科就会复活过来,成为苏德战场上的一个重要的战略中转站,为迫切需要物资补充的德军提供帮助。

    “4个工兵团已经进入莫斯科郊区,开始修复我们控制地区的铁路,速度还是很快的。”一名主管后勤的将领,开口对元首汇报道。

    因为元首的重视,现在德国后勤部队的总指挥暂时由凯特尔元帅兼任,整个后勤部队的晋升还有发展,是很让人满意的。

    作为后勤部的将领,他经常被邀请参与最高统帅部还有陆军总司令部的作战会议,备受大家的尊敬。

    来自二十一世纪的元首,对于后勤保证的重视程度,远非这个时代的领导者能够比拟。

    同样的情况下,在太平洋战场上节节胜利的日军高层,甚至还保留着后勤兵不算兵这样的歧视传统

    “还有国内抽调来的5000名建筑工人,他们会用最快的速度,建立起可以使用的站台还有配套设施。”另一个来自民政部门的官员,跟着开口说道。

    比起之前的德国闪击战,李乐现在使用的战术,更偏向于倾尽全力一击制胜的总体战。

    他需要动员起自己的全部力量,给对手在最致命的地方,来上一击最狠的猛击!

    在战争中,他更愿意调动起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在最短的时间内,形成最大的优势。

    “如果可以的话,再抽调一些工人过去,尽快恢复那里的运输调度能力这样一来,我们的部队,才能放心的南下!”李乐看了一眼他正对面挂在墙上的巨幅地图,开口吩咐道。

    “遵命!我的元首!”后勤部队的指挥官还有民政方面的官员,赶紧起立承诺道。

999战争没有结束() 
    百万大军的调动,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李乐最开始的计划,占领莫斯科之后,苏联就应该投降了的。

    可惜的是,斯大林没有死守在莫斯科,而是和库涅佐夫一样,放弃了莫斯科跑路了。

    这就给苏德战争增加了变数,一个让德国高层有些无法应付的变数——如果冬季来临之前,苏联依旧不投降的话,1941年之内,战争还会不会结束。

    “斯大林活着,战争就不会结束。”李乐无奈的在会议上开口承认了自己对局势的估计太过乐观了。

    他指着斯大林格勒,还有斯大林格勒前面宽广的乌克兰平原,对自己的将领还有心腹们说道:“之前想要快速结束掉战争的努力,我们确实是失败了。”

    “我一直估计斯大林是一个固执的,不愿意接受失败的领导者。”李乐摇了摇脑袋,对自己心中的斯大林有了一个全新的评价:“可是他比我估计的要更有韧性,不得不承认,他是一个厉害的领导者!”

    “撤离莫斯科,看上去是忍辱偷生的懦弱行为,却无形中给我们制造了更多的麻烦。”提起这件事情,李乐就觉得很不爽。

    实际上,他现在已经改写了历史,因为历史上德国从未包围过莫斯科,也没有距离胜利如此的接近过。

    这也造成了一个严重的问题,那就是李乐无法根据历史上的斯大林的选择,来预知斯大林后面会做一些什么。

    原本他认为,斯大林应该是和希特勒一样,也是一个宁死也不愿意妥协的顽固的人。

    可是现在看来,能够在苏联内部脱颖而出,成为列宁的接班人,斯大林远远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对付。

    斯大林跳出了莫斯科的包围圈,用延长了自己生命的办法,来延长了这场战争!

    因为没有办法立即结束苏德战争,德国就无法全面转向发展和生产,这场世界大战,也就没有置身事外的那个“受益者”了。

    “所以,在此时此刻,我们不得不采取备用计划,准备将部队调往南方,解放乌克兰。”李乐对面前的这些将军们命令道。

    “士兵们已经有了厌战情绪,我的元首。如果在1941年无法让这些士兵回家,那么战斗力是值得忧虑的。”勃劳希契元帅有些尴尬的开口说道。

    德军动员了500万以上的部队,这些部队现在都如同陷入泥潭之中一样,陷在了苏德前线。

    因为西线战争已经结束,德国可以把大部分的陆军都抽调出来,增援苏联前线。但是还是有士兵要驻守在英国,还有法国占领区。

    即便是国内,也要保留足够多的警戒部队。虽然大部分国内的警戒部队,都已经被替换成了武装党卫军,可还是有不少国防军统辖的防区。

    比如说,柏林防御圈就有不少德国国防军作训部队还有相关的军事院校——他们负责培训坦克车组,战斗机飞行员等等……

    基尔军港还有威廉军港,也都有大量的学员还有军官。如果算上一些秘密武器实验基地,军事训练基地,至少要有100万人无法去前线作战。

    中东地区,还有利比亚与埃及,南斯拉夫巴尔干半岛,罗马尼亚还有白俄罗斯……如今的德国,要管理的地区也绝对算是巨大了。

    这样一来,最多也就只有400万德国作战部队,现在正在为苏德战争服役。而这些部队现在还要轮流休整,不能一口气都投入到前线去作战。

    计算下来,正面战场上,德国三个集团军群,能保证有270万左右的部队在作战,就已经是非常不错的情况了。

    听起来确实不少,但是如果把这些部队分布在漫长的苏德战线上,甚至还显得有些兵力不足。

    苏德战争究竟是谁挑起的,这个已经是一桩悬案了。苏联指责德国率先发动了侵略战争,德国宣称是苏联的士兵越过边境开枪。

    但是被煽动起来的德国民众,现在已经回归了理智。虽然他们依旧认为元首是正确的,虽然他们也坚定的认为苏德战争一定要取得胜利,可是他们已经开始厌战了。

    “增加前线轮换部队的人数,北方集团军群在攻占了莫斯科之后,就立即原地待命,给士兵们放假!”提起士兵的厌战情绪,李乐就有些不爽的吩咐道。

    德国是一个只有8000多万人口的国家,能动员的兵力也就只有这么多。其实按照人口比例来说,这种程度的动员,已经是让人震惊的奇迹了。

    一旦这些兵员枯竭,德国也就没有任何战争潜力可以挖掘了。所以李乐手里捏着的这500多万士兵,就是德国全部的战争兵力了。

    现在,这些长时间在外面征战的士兵,都希望回家去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