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霸主-第7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发起进攻之前,他可谓是信心满满,认为新几内亚的战斗最晚也会在两天之内结束。

    因为美军这一次囤积了大量的弹药,并且让第1军和第2军一起发动进攻,目的就是要尽快在新几内亚分出一个胜负来。

    可战斗已经打了快一个白天了,美军的大部分作战部队,还在他们之前控制的战线附近苦苦挣扎,根本没有大规模突破的迹象。

    不得不承认,日军挖洞的能力与生俱来,他们在山区内的战斗力,是有至少五倍的加成的。

    苦战了快一天,美国士兵和日军士兵都极度的疲惫,可双方依旧在不停的投入新的部队,试图在这里最后分一个胜负。

    3号高地上,日军掷弹筒打出的手榴弹一枚接着一枚落下,美军士兵第一次感觉到了敌人火力的强大。

    在这么近的距离上,支援的炮火已经无法发挥作用了。双方拥挤在同一条战壕里,用刺刀和牙齿来分出彼此之间的胜负。

    驻守在3号高地上的美国步兵营这个时候已经损失惨重了,支撑着他们不肯投降的,是珍珠港的国仇家恨。

    这些美国大兵们可不像想象中的那么娇气,他们利用地形布置好了机枪掩体,用能找到的一切武器,来阻击猛攻上山的日军。

    几分钟之前,满编超过760人的美国步兵营,因为日军的疯狂进攻,已经损失得只剩下500人不到了。

    他们龟缩在制高点上,部署了一个环形防御阵地,顽强的阻击着日军的反击。

    可惜的是,增援部队迟迟不见踪影,守卫在阵地上的美军损失越来越惨重,弹药也即将告罄。

    隔着不到600米的地方,美军的另外一个步兵营,正在拼命的靠近驻守在高地上的友军部队。

    他们被日军顽强的阻击,仅仅向前推进了一条战壕,就付出了阵亡40人的惨重代价。

    但是进攻的美国步兵营没有放弃,依旧还是努力向前推进着,就在史迪威将军下达了增兵继续进攻的命令之后,更多的美军加入到了进攻的序列中。

    狭小的阵地正面上,美军投入了坦克,还一口气又增加了一个满编步兵营,整整800人继续进攻。

    日军士兵身上捆满了手榴弹,抱着炸药包和美军的坦克同归于尽。打光了子弹的日本士兵端着刺刀和攻入战壕内的美军肉搏也不愿意后退一步。

    双方在3号高地外围打得血流漂杵,最后史迪威指挥的美军,也没有能够在10分钟之内,攻上3号高地拯救自己的战友。

    40分钟之后,美军终于突破了日军的防线,再一次攻上了3号高地。在那里他们没有能够看到他们的战友,等待他们的是100多名日军士兵。

    再一次争夺3号高地的战斗打得不算惨烈,因为这些日军许多都是没有子弹,只能用刺刀拼命的弃子。

    他们脚下踩着的,是弹尽粮绝被日军全部杀死在阵地上的美军驻守3号高地的士兵,将近800名驻守在3号高地上的美国士兵,日本人没有带走一个俘虏。

    尸体堆积如山,美国士兵们端着自己的武器冲上高地之后,也没有留一个日本活口,杀红了眼的美国士兵还有日本士兵,都已经把“人道”这个词汇丢到九霄云外去了。

1220转型() 
一名金发美女推开了一间办公室的房门,在她的身后,秘书办公室的门外,是一片忙碌的景象。

    有人在接听电话,有人在对着别人交代什么事情,嘈杂的巨大房间里面,每一个人似乎都有自己的工作要忙。

    只有刚刚被秘书推开房门的办公室里,是一块安静的世外桃源。这里只有一个人在工作,案头堆放着一大摞文件。

    “好了,文件先放在这里吧!让第11驱逐舰分舰队出航,护送NG…2船队前往美国。”听到有人走近自己的办公室,萨默维尔头也不抬,开口吩咐道。

    英国皇家海军的总司令一直都是一个非常荣耀的职位,它曾经是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海上力量的总指挥官。

    可惜的是,现如今荣耀不再,剩下的只有无尽的落寞和惋惜。从神坛走下的英国皇家海军,现在从里到外都透着一股失败的悲凉气息。

    萨默维尔将军的压力依旧还是巨大的,比起甩下烂摊子的坎宁安来说,他现在可真的是生不如死。

    他可能是英国历史上,最弱的皇家海军的总司令了。他麾下只有一艘战列舰,战斗力还不如德国海军的十分之一。

    如此弱小的皇家海军还要肩负起大西洋运输线的看护任务,还有本土防御的象征性巡逻任务——萨默维尔能干到现在还没辞职,足见其还是很有能力的了。

    周旋在美国和德国之前,还要让英国从战败的阴影中走出来,萨默维尔也算是付出了自己的努力。

    “将军!德国海军的联络官到了,就在门外。”走进来的秘书把文件放在了萨默维尔的面前,然后开口说道。

    萨默维尔一愣,然后总算是想起了对方来这里找他的目的,随后点了点头开口说道:“好的,让他进来吧!”

    一名军衔是少将的德国海军军官走了进来,在萨默维尔面前很是恭敬的抬起了胳膊,行了一个标准的德意志举手礼:“嗨!希特勒!”

    “下午好!”萨默维尔站起身来,用标准的英国海军军礼回敬了对方,然后开口礼让道:“坐!要喝咖啡吗?”

    虽然比起战前来,英国的物资还是比较紧缺,可高层的咖啡还有红茶却从未间断过,这就是所谓的高层特权吧,是平民百姓享受不到的待遇。

    而且随着英国的投降还有德国的不断胜利,英国的物资供应也在恢复,并且是很快速的恢复。

    “谢谢!”没有推让,德国的少将因为经常来萨默维尔的办公室,所以也很随意。这里就是他工作的地方,他是德国海军驻英国的联络代表之一。

    这样的代表有许多,比如说在利物浦港口内也有德国人的联络军官和协调官员。他们负责德国船只的进出港业务,和英国方面沟通,行驶德国已经取得的种种特权。

    等到萨默维尔的秘书端上了咖啡,然后出去关上了办公室的房门,这名德国军官才看着萨默维尔开口说道:“我们订购的10艘登陆舰进度很不错,我很感谢将军阁下您的帮助。”

    这些登陆作战用的战舰德国国内已经无法建造了,毕竟有限的船坞都已经被用来生产战斗舰艇和维修现有的战舰了。

    法国的船坞都在生产潜艇,还有非常关键的防空和反潜用的驱逐舰。尤其是反潜用的驱逐舰,这是保护型海军必须要大规模装备的作战舰艇。

    之前德国打的是破交战,只管破坏,不让敌人利用大海就是胜利。可这种观念已经过时了,如今的德国海军需要的是利用海洋。

    所以,从前那些无关紧要的战舰,现在都变成了宝贝疙瘩。从前没有接触过的战术,现在也都要重新学习。

    但也正是如此,雷德尔还有邓尼茨等德国海军高层们发现,他们手里用的资源真的是太少太少了。

    德国不像英国,战时可以动员大量的民用船只,因为德国的民用船只本身就很少。

    现在这些船只有一大半都已经去了地中海,剩下的基本都堆在了波罗的海航线上。

    谁能想到,仅仅一年之后,德国的航运竟然会繁忙成这个样子,繁忙到让雷德尔都有些绝望的地步?

    于是乎,大量的民用船坞都在拼命的生产,加班加点的制造出更多的运输船,来填补需求的空白。

    集装箱运输船一艘接着一艘的下水,生产速度并不比美国人生产自由轮的速度慢。

    一方面是因为集装箱货轮机构简单便与生产,另一方面也是因为需求真的非常巨大,厂家的利润高到爆表。

    红红火火的民用船只生产,自然也就挤占了军用船只,尤其是非战斗类船只的产能。

    雷德尔和邓尼茨等人都是海军老派指挥官,他们都是打破交战出身的,所以他们条件反射一样的,力保战斗舰艇的生产,不重视配套舰艇的跟进。

    造成的结果不能说坏,但是确实问题严重:德国海军缺乏登陆用的登陆舰,缺乏扫雷舰,缺乏护航用的反潜舰……总之,除了战斗舰艇之外,什么都缺。

    为了弥补这些问题,德国向法国订购了10艘快速补给舰,用来给自己的舰队提供补给。

    同时也向英国订购了10艘新型快速驱逐舰,4艘防空巡洋舰,以及10艘大型登陆舰。

    这些船只都不是主力作战舰艇,所以不怕英国动一些小心思。哪怕稍微晚一些交付使用,也不会影响德国海军整体上的战斗力。

    当然了,如果这些军舰按时服役,那么德国海军的远洋作战能力,将会上一个台阶。

    登陆作战能力也会显著提高,运载能力也可以更强,支撑登陆作战的能力也会更加有保障。

    只不过距离可以登陆美国,依旧还是存在不小的差距。指望这几十艘船来改变登陆作战中双方力量的对比,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

    “格尔斯将军客气了,这是我分内的事情。”萨默维尔笑了笑,开口回答了一句。

    ……

    补更稍后奉上

1221不良影响() 
“海军总司令部刚刚发来电报,我们希望可以把我们的订单增加到20艘,因为我们很需要类似的舰艇。”名叫格尔斯的德国少将提出了这一次见面的要求。

    萨默维尔皱起了眉头,认真的思考起来。站在他的角度来讲,他真的不太愿意让德国海军发展成为一支远洋保护型海军。

    一支破坏型海军不足为惧,因为破坏之后,这样的海上力量是无法做到利用海洋的。

    可德国海军如果变成了远洋保护型的海军,拥有了远洋登陆能力,护航和反潜作战能力,那英国想要摆脱德国人的影子,就永远也做不到了。

    为德国海军制造10艘大型登陆舰,已经让英国上上下下有口难言了。海峡屏障已经不复存在,现在难道还要自己亲手把英吉利海峡填平吗?

    德国海军的登陆舰越多,英国本土未来也就越不安全——数十万德军随时可以跨过海峡,这对于英国国王乔治六世绝对是一个噩梦。

    “我们已经挪不出多余的船坞了,如果需要追加订单的话,也许明年1月的时候,有一个多余的船坞会空出来。”萨默维尔开口回答道。

    他没有完全拒绝对方的要求,因为德国与英国在战后的合作关系还算不错,双方没有撕破脸皮,也就没有必要得罪对方。

    这位叫格尔斯的德国少将英语相当不错,也正是因为这一点,他才被派遣到北部英国,做一个联络官。

    而且为了让这个联络官有一定的分量,德国给了他一个少将的军衔,这也算是一种回报,一种奖励对方敢于在北部英国服役的手段。

    在英国有许多这样的少将,他们没有带过兵,外交能力甚至比他们的指挥作战能力更强一些。

    平日里与英国高层吃吃喝喝,参加一些聚会,代表德国高层传达一些声音,就是他们的工作。

    比起在东线泥泞的战场上浴血拼杀的官兵们,他们的战场简直就和天堂没有什么两样。

    不过在和平的面具之下,他们的身后也有一个看不见的庞然大物在运转着,这个庞然大物就是第三帝国的情报机构,那个曾经让英国人头痛到死的影子!

    利用占领区的便利,德国人真的在发展自己的情报网络。他们雇佣德裔的英国人,甚至直接售买不算坚定的英国人,为德国情报机构提供情报。

    从英国出发的德国情报人员,打入到了美国本土,他们打着英国人的幌子,收集各式各样的情报,发回德国国内。

    就这样,艾德里安真的发展出了一个扎根美国的情报网络,可以收集到一些不算重要的情报,德国不再对美国一无所知。

    渐渐失效的元首李乐这个穿越者对未来的预知,现在已经被德国正规的情报网络取代。

    有了计算机的帮助,德国破译美国密电码的速度极快,美国的通信网络,已经成了德国的第一大情报获取渠道。

    辅助以美国本土的德国情报网,德国已经掌控了大量的美国决策。甚至包括美国部队的大部分调动情况,德国高层也了如指掌。

    “萨默维尔将军,这可是一笔相当大的订单,轻易的放弃,是会严重影响贵国的经济的。”格尔斯少将开口说道。

    他一边说,一边伸出了两根手指头,给出了自己的价码:“十艘登陆舰,2亿德国马克的赔款清单!”

    听到这个价码,萨默维尔沉默了,他不知道应该拒绝,还是应该答应这个条件,为德国再建造1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