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霸主-第7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地勤人员在飞机跑道边上挥手,目送这些战斗机起飞,如同目送他们起飞迎战美国飞机一样。

    而这一次,日本飞机不再是为了去拦截美国轰炸机起飞。它们将在空中编队,一去不再复返。

    “这些地勤人员怎么办?”在登上飞机之前,饭岛看到了那些因为伙食越来越差,已经有些面黄肌瘦的地勤人员,开口问收拾自己行囊的岛田。

    岛田同样看了一眼远处那些为他工作了20天的地勤人员们,开口说道:“听说他们将搭乘下一艘运输船离开,他们不是作战人员,应该不会被留在这里。”

    因为命令下的太急,岛田作为陆军航空兵的指挥官,也没有接到地勤人员的调派命令。

    所以他也是猜测,也只是听说而已。具体的命令电文在神田正种的手中,他告诉了岛田中佐,地勤人员将乘船离开新几内亚。

    一架接着一架的日本战斗机起飞,在天空中编队。地面上的日本士兵已经很久没有看到如此大规模的己方飞机起飞作战了,都发出了热烈的欢呼声。

    很可惜的是,欢呼声只持续了不到十分钟,就戛然而止了——因为地面上的日本步兵们发现,这些友军飞机飞走的方向,是新几内亚的西侧。

    美国人的机场在南面,日军的飞机却向西飞走了。这意味着什么,其实大家心里都有数。

    不得不说这让地面上的日本守军士气低落到了极点,当天美军的进攻也非常的顺利。

    日军向后撤退了好几公里,放弃了大片的平原地区阵地。而美军在完成了当天的推进任务之后,也没有再继续进攻,他们也害怕日军会再发动一次几天前那样的大规模反击。

    飞到苏拉威西岛待命的岛田中佐还有饭岛中佐,始终没有等到自己的地勤人员。

    因为接这些地勤人员离开的运输船被美军潜艇击沉了,这些倒霉的地勤人员只能拿起武器,作为普通步兵,加入到了地面战场上……

1224中东局势() 
蒙哥马利最近非常的郁闷,他在中东地区经营了半年,却一直都没有等来隆美尔这个宿敌的攻击。 .更新最快

    之前他很有信心,因为只要隆美尔在抢占完了中东地区之后立即进攻,蒙哥马利就可以利用伊拉克的沙漠地带,耗死冒进的隆美尔部队。

    可隆美尔并没有冒进,或者说德国脆弱的后勤补给没有能力支持隆美尔挺进伊拉克。

    这等于给了蒙哥马利喘息的机会,也给了德国加强中东地区力量的时间。

    结果这半年的时间里,德国和意大利在中东地区的军事力量比起之前来强大了至少一倍。

    而蒙哥马利手下的部队,却因为日本逼近印度,被抽调走了至少一半!

    比如说部署在巴基斯坦地区,后来调防到了伊拉克的第10装甲师,就被抽调到了印度东侧,加入到了与日本军队的战斗中。

    留给蒙哥马利的,就只有新成立的第7装甲师这支部队已经被隆美尔打垮了至少2次,现在完全是一支新组建起来的部队了。

    它的兵员补充大部分来自澳大利亚和印度,武器装备来自美国的援助,清一色的m3坦克,战斗力非常有限。

    要知道,其实m3lee坦克在面对德国人的坦克的时候都已经略显过时了,更何况是m3坦克这种轻型坦克了。

    话又说回来,即便是美国人设计的m4谢尔曼坦克服役,也并不比德国人装备的坦克先进多少。

    要知道,哪怕是德军的二流装甲部队,也装备了3号坦克和4号坦克这类武器装备,比起m4谢尔曼坦克要强得多。

    此消彼长,蒙哥马利手里的部队都已经被抽调离开了伊拉克,而隆美尔的部队却一直在增强。

    意大利在叙利亚等地区囤积了至少30万部队,他们装备了大量的卡车,训练也很充分。

    得到了中东石油补给的他们并不缺乏燃料,背靠地中海他们也有充足的物资补给支援。

    这些意大利部队有至少200辆t…26坦克的改装版,装备的是意大利的火炮,充当沙漠坦克部队的急先锋。

    加上意大利生产的坦克,仅仅是中东军团的意大利军方,就有坦克600辆,足足装备了两个装甲师。

    德军的兵力一直不多,在中东保持的兵力一直都只有15万人上下。不过随着德军物资补给的规模逐渐扩大,这些德军的武器装备也是越来越好。

    最近,沙漠对面的德军正在频繁的活动,隆美尔的侦察部队开始活跃起来。

    一些卡车和摩托车组成的巡逻小队,也在伊拉克以北地区时不时的出现,中东地区似乎变得不再太平。

    根据元首的命令,德国终止了一切有关苏联的冬季作战,东线的德军也没有了继续向前突进,给苏联人找麻烦的心思。

    那么,剩下的精神都汇聚到了哪里呢?所有人在地图上找了找,似乎德国这边就剩下一个可以打的敌人了英属印度。

    这里是英国流亡政府的所在地,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战略要冲!如果控制了印度,差不多也就可以说是控制了印度洋。

    正愁没有瓜分利益的地方呢,印度就进入了德国高层的视野:东线针对苏联的所有战术计划取消,这不是还有中东地区呢嘛!

    于是乎刚刚养好了胃病的隆美尔不得不再一次披挂上阵,在耶路撒冷接过了自己的奖章还有准备进攻的命令。

    隆美尔手里的兵力不少,而且拥有大量的坦克,德国在中东的恐吓,基本上都是隆美尔的手下们完成的。

    阿尔弗雷德中将在隆美尔离开之后用心打理着这支部队,保持着大家强横的作战能力。

    “德军的侦察部队出现在了这里,这里,还有古塞拜附近!”墙壁上挂着的巨大地图旁边,一名军官正在为蒙哥马利画出德国部队进犯的区域。

    看着这些区域,蒙哥马利总是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德军究竟会不会沿着幼发拉底河进攻,对于他来说还是一个未知数。

    蒙哥马利可不是书呆子,他深知隆美尔的危险和诡诈。对方在古塞拜附近频繁侦查,不一定会从那个方向上开始攻击。

    如果隆美尔的补给卡车够多,冒险精神也足够的话,隆美尔完全可以从沙特阿拉伯绕一大圈,从红海海岸线发动攻击,冲进科威特地区!

    这等于说是绕开了英军所有像样的防线,直接出现在了蒙哥马利的后方。对于这个选择,蒙哥马利不得不防一手。

    同样的,如果对方确实攻击的古塞拜,却不沿着幼发拉底河向西南进攻,反而继续向北,杀向底格里斯河,英军又该如何是好?

    所以,作为一名英军统帅,蒙哥马利觉得自己应该在底格里斯河还有科威特都摆上一支作战部队,以防万一。

    也正因为如此他才这样的愁闷,因为他找不到这么多的部队,来掩护住他所有担心的隆美尔的进攻方向。

    “情报真的显示,隆美尔得到了大量的武器弹药支援?”怀着一丝丝侥幸的心理,蒙哥马利开口问坐在他身边的情报部门的官员。

    可惜对方没有给他他想听的答案:“根据物资调动的总量分析,这一次德军展开攻击的概率,超过百分之五十!”

    超过百分之五十,已经是超过一半的概率了。这个概率不算低了,尤其是在这个时候。

    “他们在沙特囤积了一些弹药,在叙利亚也囤积了弹药……情报显示,他们在一个月之内肯定会展开自己的进攻。”这名情报军官看蒙哥马利不说话,继续开口补充道。

    “还真是倒霉!向王女殿下发报吧!请求支援,我们有可能要守不住伊拉克和伊朗了!”无奈之中,蒙哥马利只能按部就班的给出自己的命令。

    因为他没有特别好的对策,所以只能在这种时候,用最循规蹈矩的办法,先请求支援,等待自己的对手隆美尔出招……

    这个时候,隆美尔确实在出招,他已经接到了元首的命令,准备在中东解决英国流亡政府这个麻烦了。

1225两伊会战() 
面对蠢蠢欲动的德国中东军团,英国人现在能够调动的部队确实不多——他们只有沙漠作为依仗,部队却少的可怜。

    蒙哥马利手里的部队大多数都被抽调到了对日作战的缅甸战场上,也正因为如此,蒙巴顿和奥金莱克才能在日军的猛攻之下守住自己的防线。

    可惜的是,现在蒙巴顿的后院起火了,本来停滞不前的德军也开始了进攻,印度方面的英国流亡政府就显得有些独木难支了。

    依靠美国提供的支援其实并不保险,因为这条航线时不时会被日本海军的战舰切断。

    好不容易运上来的各种坦克和重型武器装备,也无法短时间内形成真正的战斗力。

    毕竟,在印度这个地方,英国的补充兵员只能是印度当地人和澳大利亚人,真正的英伦三岛上的英国人是死一个少一个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英军勉强维持防线诞生的各种问题,就都爆发出来了。

    如果放弃伊拉克和伊朗,那么英国在印度的石油供应就算是彻底丢了。到时候德国人拿到了新的油田,搞不好会更加强大。

    即便是炸掉伊朗和伊拉克的油田,流亡政府这边也拿不到更多的石油补给了,战争也打不下去了。

    美国现在为印度补充坦克还有卡车等装备就已经很吃力了,因为美国的军火要从本土出发,先转运到澳大利亚,然后再从澳大利亚南部绕到印度洋。

    这条运输线相当的漫长,所以也很耗费船只运输能力——美国同时还要负担苏联的援助,对美国这个世界工业第一强国来说,也同样是压力山大。

    所以说,英国不敢放弃伊拉克和伊朗的石油,不敢把这部分压力再转嫁给美国航运。

    “蒙哥马利从前线发回来的消息,隆美尔军团可能要开始进攻了。”蒙巴顿把电文递给了伊丽莎白,开口说道。

    伊丽莎白面无表情的接过了那张电文,看了看然后开口问道:“预计敌人有多少?坦克呢?”

    蒙巴顿苦笑起来,想了想回答道:“王女殿下,隆美尔的装甲师可能有900辆以上的坦克,意大利人也有大概这个数字。”

    如果硬要说的话,这个数字其实并不算多,事实上非洲军团转变成中东军团之后,装甲师数量没有增加,坦克的数量也没有什么本质性的提升。

    隆美尔手里的坦克总数其实没有太大的变化,这也和中东地区的补给能力有直接的关系。

    说直白一些,就是后勤补给只能养这么多坦克,再多也开不起来,形成不了战斗力。

    不过随着战争的进行,隆美尔的中东军团麾下的装甲部队装备的3号还有4号坦克,已经有一部分被替换成了豹式坦克这种更强大的型号。

    而以豹式坦克作为先导的德军坦克部队,已经不是美国援助的3和3lee型坦克可以阻挡的钢铁洪流了。

    “意大利人的坦克性能不怎么样,我倒是不太放在心上,可德国人的攻击,我们确实无力抵抗了。”看到伊丽莎白不说话,蒙巴顿只好继续开口解释道。

    不怪他这么想,其实在前线的蒙哥马利也是这么想的:他们都忽略了意大利人,把注意力都放在了德国人身上。

    十几万德国中东军团的杀伤力,远远比二十万甚至是三十万意大利部队更恐怖。

    “蒙哥马利只有不到00架飞机,还有战斗力有限的第7装甲师和一些步兵……这种情况下我们是不是应该放弃伊拉克?”伊丽莎白看向自己最信任的下属蒙巴顿,开口继续问道。

    “放弃伊拉克和伊朗,就等于放弃了我们唯一的石油来源……”蒙巴顿回答道:“即便是爆破毁坏,那里的石油设施也会留给德国人,我们却什么都带不走。”

    伊丽莎白点了点头,她也意识到,如果失去了石油,印度地区也就没有什么值得坚持的东西了。

    “那就只有一个办法了,让奥金莱克抽调2个师的部队,再加上我们刚刚组建的两个印度师,一起增援给蒙哥马利!”伊丽莎白看着蒙巴顿,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作为印度境内英国流亡政府的精神领袖,伊丽莎白这半年的时间里成长了不少。

    这个时候的她已经表现出了未来女王的风范,让蒙巴顿心悦诚服的把她当成了一个可以某事的决策者。

    她经常会主观的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让人忽略了她现在只有不到岁的这个事实。。。

    奥金莱克的部队在东面与日军作战见了血,拥有实战经验,和两个没有实战经验的新组建的印度师一起调到西线去,相当的稳妥。

    蒙巴顿立即同意了这个看法,而且开口补充道:“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