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戏闹初唐-第4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夫君,你让娃儿们都学这竹简书的制造,是什么道理。”

    竹简书,自然是比较古老的制造方式了,用刻刀,甚至,连做竹简,串竹简,都是娃儿们自己制作。

    “好像,我都没有真正的具体的想法,就是让他们有个手艺,甚至,为了练习这手的动作啥的,还认着字,何乐而不为呢!”

    其实,这个,杨乔说不上理由来,就是话痨,也给杨乔找不出合适的理由来,就是,杨乔感觉,要教,而且,必须把这个手艺给传下去。

    于是,在千年之后,才真正体现出这手艺的好来了。

    图章,葫芦,刻画,烫画……

    嗯,各种非主流艺术品,几乎都是出自这杨氏学院,还有就是,一些高级工匠,或者说是尖端工匠,也都是出自这杨氏学院,每一件精密的器件里面,都会有一个工匠的名字,而且,都是这工匠亲手写上去的。

    甚至,还为此,而出现了很多的工匠世家,嗯,一些朝廷的工匠,几乎都失传了,可是,这杨家的工匠,竟然传承了下来,为啥,就是跟文化有关,所以,才流传了下来,这就是杨乔心底的一丝希望,可,此时,他说不上什么东西出来。

    还是那句话,华夏的工匠不聪明么,聪明,可是,为啥一些都失传了,甚至,所谓的四大发明,嗯,只能吹牛用了,为啥,人家用来发展了,而我们唯一的资格,就是用来吹牛,然后,就是考证历史,或许,考证历史,能对传承有序有好处,可,却没有现实的好处,不是么。

    而杨家的这竹简书,那就不一样了,嗯,千年之间,几乎是文人,都喜欢收藏几件竹简书,所以,这个传承,就真正的传承了下来。

    可,要想收藏,那就不是简单的收藏了,不说要名人的字吧,可是,仿名人的,还是需要的,有老的名人的,也有新的名人的。

    于是,这传承,就更加严格了,嗯,这是仿二王的,那是仿李二的,那是仿无名氏的,无名氏是谁,杨家老祖,为了传承,杨乔甚至连名字,都没有留下来,所以,就成了无名氏了,反而,他的一些东西,却真正的传下来了。

    “咯咯咯,四娘,快来呀,娘亲又让你来品茶了。”

    这媳妇们也会享受,游水时间长了,就跑到竹排上,让侍女烧水,品茶,而杨乔也不落后。

    “壮娃,咱们也喝茶。”

    杨乔带着壮娃,来到了一颗大柳树下面的竹排上,也亲手烧水,甚至,还抓鱼过来,嗯,这算是鱼茶,不是鱼汤,是鱼茶,这是河里面一种很小的银鱼烧的茶水。

    这种银鱼,杨乔叫它银条子,几年都不带长大的,喜欢在河底的石头间游动,用来烧茶,比较鲜美。

    嗯,河水烧银鱼。

    “宝儿,不准在河里面尿尿!”

    杨乔老远的跟宝儿喊着,或者是在说笑话呢,这上游都洗澡了,下游还不在乎脏?

    就是如此,本来就是要烧开的水,说不上脏,还是不脏了,不过,杨乔也是需要避免这个的,这不,这水,是从河底的石缝里装的水,就是为了一个心安。

    “爹爹,给拿鱼茶来!”

    杨乔喊了,宝儿也跟着喊了,自然,她是知道,杨乔又烧鱼茶了,而且,家里人都喜欢这种喝法,清凉,解渴,虽然这水刚喝是热的,可是,喝过之后,很快就感觉舒服了,或许,这是这鱼的原因吧!

    鱼的原因,主要是杨乔发现,这银鱼,竟然走不多远,就是在庄园附近的河流里面有,再往下游,就没有了,而且,还就是夏天这个时候烧茶好喝。

    于是,这银鱼茶,也成了杨家的特产,嗯,最好喝的,自然是新鲜抓的鱼,活的烧的,差一点的,就是银鱼干烧的茶了,不过,这银鱼干,也需要合适的机会抓得到鱼,才能制茶。

第六八六章 学校的竹简手工() 
“嘻嘻,爹爹?”

    “都上大班了,不要整天的嘻嘻嘻嘻的笑了。”

    杨乔跟宝儿对着无聊的话题,看着侍女们把周围的帐子给撤了开来,嗯,游泳时间过了,此时,是品茶时间。

    嗯,这主要是大家都想那银鱼茶了。

    “夫君,这天气,太热了。”

    这媳妇刚刚出水啊,此时,就又感觉热的不得了了,坐在竹排上满脸的汗水,其她几位,也好不到哪里去,本来,是不热了,可,这再一活动,就又热了。

    “还好,夫君你有这先见之明,挪来了这大柳树,人能够在树下乘凉。”

    这是一些垂柳,杨乔早就瞅上了这片河滩,所以,很早就对这河滩河岸进行了改造,一是移来了垂柳,并对岸堤进行了防风改造,嗯,就是有大风,也不会把这垂柳给吹倒了,然后么,就是这柳树修型了,也可以在水上在柳树底下乘凉,也可以在岸上,在柳树底下乘凉。

    这不,此时,夫人们就都从水里挪到了岸上的柳树底下,在柳树底下,有点点的阳光散落下来,甚至,还有几条条的柳条在人们头上拂拭着。

    二夫人李莲让侍女从河底打来了水,在一边开始烧水,准备泡茶,自然,也还给杨乔准备着烧银鱼茶的器具。

    …………

    “朕以为,那小子会教一些了不得的东西,可是,这些古老的东西,又是什么鬼?”

    李二,长孙,还有几个大臣,坐在放着冰块的房间里面,还开着电风扇。

    嗯,电风扇?

    有了电力,还能缺了电风扇么,就是噪音有些大,还有就是,不耐用,为啥,轴承油不合格,轴承油,这可是大忌,就是杨乔前世,那轴承油,也是一个问题,这电风扇一旦出现缺油问题之后,这电扇,就算是废了,所以,此时,这电风扇,不时的,会有人在上面加一点润滑油。

    “圣上,你看这字,还有这字的大小,宽窄,深度?”

    这是长孙无忌发现问题了。

    “嗯,这个,虽然这些字型不怎么样,可是,这总体设计,还是比较合理的,这个,是传统的那些竹简书所比不了的,还有,为啥他们不是用毛笔在上面写字,要知道,在古代,后来人们早就不用刻字了,而是写字上去。”

    是啊,为何早就淘汰了的刻制竹简的技艺又让杨乔给捡了起来。

    虽然没有搞明白什么意思,不过,那长孙无忌已经给道出了一些内幕来了。

    看,这字的大小,笔画的宽窄,甚至字的深浅。

    “夫君,这个竹简?”

    此时,媳妇也看着杨乔手中拿着的竹简有些迷惑。

    “这个么,主要是要扔了的东西,可是呢,这又是刻制的典籍,而这个竹简刻的是中庸,所以,我才拿来看的,这夏天呢,你们要是想看东西,也可以看看这些娃儿们刻的竹简,不但有典籍,还有竹简报呢!”

    典籍是典籍,竹简报是竹简报,就是娃儿们的一些感想,以及所见啥的,而且还是用文言的形式写出来的,如果有好的,杨乔会给采用到启蒙报上去的。

    不过,这个竹简可是小学的手艺课了。

    “不是,夫君,我是问,你为啥让娃儿们来刻竹简?”

    这才是媳妇最重要的疑问,就是其她的夫人们也在看着杨乔。

    “这个么,鸾儿,你跟娘亲们解释一番这刻竹简的工具。”

    杨乔转头把问题扔给了鸾儿。

    “是,爹爹,这个竹简的工具么,就是,每人分发一个铁棒,嗯,是经过加工的铁棒,简单磨制之后,就是一把刻刀了,哦,说错了,是几根铁棒,还有就是,每人分发几块磨石,这磨石为啥是几块呢,主要是有粗,有细的,这样,才有利于磨制刻刀,因为是如此,所以,学习这刻制竹简的学生们的刻刀,那是各式各样的都有,而我们的判断标准呢,嗯,这是工具。”

    说着话,鸾儿从随身的包包里面拿出一个,嗯,这叫做什么?

    “爹爹给起的名字叫做量规,你看,有宽的,有窄的,很多的形状呢。”

    这是一个长条的匣子,里面会转出一个个的量规,有一根是长量的,其它的都是用头来当做尺子的,如,直接卡在字里面,就知道这字的笔画是多宽了。

    “娘亲,爹爹对这字要求很严,起初,是要一样的深度,字的大小一样,第二步,则是要求笔画达标,第三步,则是开始要求字形了,也就是书法这一块了,不过,目前来说,能达到第一步就不错了,具体爹爹为何如此要求,我就不明白了,爹爹?”

    “解释,怎么解释呢,那个,你,过来。”

    杨乔一指边上一个在忙碌的工匠。

    “郎君?”

    这工匠过来弯腰施礼。

    “来,你给我在这上面刻大道无痕四个字上去。”

    杨乔让鸾儿把她的刻刀拿出来,并且让这工匠在一片竹简的另一面刻字。

    “郎君,刻完了。”

    “好了,你去吧!”

    杨乔摆了摆手,让这个工匠走了。

    “鸾儿,你来检查这四个字怎样?”

    杨乔再次把球踢给了鸾儿。

    “字,只能说很端正,能达到小学入学水准,可,这字比较标准,各笔画很合理,深浅一样,字大小也一样,而且这字在竹简上布局也很合理。”

    鸾儿用那量规测量着这四个字,一边测,一边有些感叹。

    “这可比我们做的好多了,而且,我感觉,再过几年,也赶不上这个水平,不过,这字体,可能会比他强。”

    “来吧,我跟你们解释,这个工匠呢,虽然我叫不上名字来,可是,我知道,他是一个比较好的木工,要不然,也不会在这里做事了,而这刻字呢,虽然看起来简单,可是,如果按照我的要求来,就很难了,目的呢,就是培训这些娃儿的手艺,,等他们大了,一些手艺,就会直接上手了,尤其是这刻字,你看,是从磨刀具开始的,甚至这竹简的加工,也是他们自己做的。”

    嗯,竹简,杨乔只是给提供了这么一批打截好的竹片,然后,让娃儿们自己来处理,然后,刻成竹简书,而且这是一个长久的课程。

    “这个课程呢,以后,会选人来学习,自然,也可以要求学习,这个,也是主要针对他们的身份来的。”

    “身份?”

    “嗯,就是身份,现在,我们家中的这些学生娃儿,你就是给他们改了身份,也不可能参加那什么科考的,不过,也不是不可能,那,可是需要用很大的力度才能申请下来的,临时来说,我还没有发现有能让我给他们申请的,如果遇上,自然会申请了,什么人,有什么才能,自然,在我这里,是要给他充分发展的。”

    自然,杨乔还有一句话没有说,就是,我能认清楚了才是,伯乐,也不是那么好当的,不是么!

    “夫君,学技术就是学技术,可,你有必要这么拐弯抹角么?”

    “是啊,小子,有必要拐弯抹角么?”

    话痨也跟着在脑海里捣乱。

    “有必要,你自己查资料去,华夏的商人,嗯,发展了几千年,几乎能跟着历史发展起来的,可为啥一直都是排在末位,还有工,为啥一直倒数第二,是历史上没有能人么?”

    其实,这个疑问,应该会是贯穿本书首尾的,为啥啊!

    “为啥啊,好像,朕有些明白的!”

    是的,李二明白,差不多明白的,这抑工抑商是什么意思,是为什么,或许,这是一个无奈的无解的决定吧!

第六八七章 新式茶水() 
“来,尝尝,贞观十年最新消暑银鱼茶,杨氏出品,必属珍品。”

    杨乔拿着铜壶给每个夫人面前的杯子里面倒着茶水,在倒完茶水的时候,还给里面夹上一条银鱼。

    “爹爹,嘻嘻!”

    鸾儿,宝儿,甚至壮娃都学着姐姐端着自己的小杯子伸到了杨乔面前。

    “好了,好了,你们三个放下杯子,小心烫着,你们,可以凉凉再喝,小娃娃火力壮,不怕潮湿。”

    虽然这么说着,可是,杨乔还是给每个娃娃的杯子里面倒上了一些茶水,同样是一条银鱼,嗯,现在烧的,要比前面在河里面烧的好多了,也主要是洗澡的都出来了,这水都自净了。

    “夫君,果然是一物降一物,没想到,你发明的这消暑茶竟然比那草药消暑茶还要效果好呢!”

    李莲有些感叹,这茶喝进去之后,嗯,一股热流进入喉咙,然后进入胃里面,再然后,整个的肚腹都感觉热烘烘的,可是,在这么热的天气里,竟然不会感觉到不适。

    接着,就会感觉到浑身的凉爽,嗯,好像所有的汗孔都张开了一样,那热气,呼呼的往外散啊。

    这是什么感觉呢,就是,在很热的天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