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崛起之第三帝国-第1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239章 欺骗从苏联开始() 
1937年4月30日,就在德国秃鹰军团所属的轰炸机对西班牙小城格尔尼卡实行大轰炸的三天后。苏联人民的老朋友,列宁同志的好朋友,斯大林同志的亲密朋友,路德维希。冯。海因斯贝格…赫斯曼大将到访莫斯科。

    他是乘坐一架容克公司的Ju。90客机抵达的,这种飞机是Ju。89的客运型号,非常舒适和平稳。当他走下飞机的时候,两个戴着红领巾的苏联小朋友给他和克洛伊献了花。他的另一位“朋友”,再过一个多月很可能就要被枪毙的图哈切夫斯基元帅随后上前和赫斯曼亲切握手然后拥抱。

    两人都没有提及“惨无人道”的大轰炸,仿佛根本没有发生过一样。

    “欢迎您,大将阁下!”图哈切夫斯基用流利的德语说。

    “你是元帅了!米哈尔伊尔。尼古拉耶维奇,恭喜啦!”赫斯曼则用流利的俄语回答。

    苏联在1935年11月实行了军衔制,图哈切夫斯基成为第一批苏联元帅,还担任了国防第一副人民委员兼军训部部长。

    “早就当了,你现在恭喜可晚了。”图哈切夫斯基半开玩笑地说,“路德维希,你现在还是个侯爵阁下,这点我可不如你啊。”

    这句话在过一个多月会成为一条罪状——企图在苏联恢复沙皇反动统治!

    “一个虚名而已,没有多少年金可以拿,”赫斯曼无所谓的耸耸肩,然后指着自己的妻子,“不过她倒是很喜欢当侯爵夫人,我其实是为了她才成为保皇党的。”

    “路德维希,你又拿我开玩笑了。”克洛伊瞪了丈夫一眼,然后就去和图哈切夫斯基的妻子妮娜。图哈切夫斯卡雅握手和拥抱。

    赫斯曼却只是用同情的目光瞥了这个美丽的女人一眼,在丈夫被枪毙后,她肯定也活不成!

    至于图哈切夫斯基侥幸不死的可能性。赫斯曼觉得是非常渺茫的。虽然他并没有下令情报部门给图哈切夫斯基栽赃——但是赫斯曼非常清楚,历史上的斯大林根本不会相信图哈切夫斯基是个德国间谍。图哈切夫斯基这种地位的人,在苏联什么都有,再去当德国间谍得多脑残啊?这种事情不过是苏联内部的权力斗争需要而已……

    “米哈尔伊尔。尼古拉耶维奇。你们要的进攻波兰的计划的总纲已经带来了。”寒暄过后,赫斯曼就言归正传,他从自己的新任副官,刚刚从法国武官任上调回总参谋部的汉斯。斯派达尔中校招了招手,“汉斯。把文件给元帅同志。”

    《黑色方案》的全部文本是不可能都带来的,而且也没有必要。苏联人想知道的只是一个大概,什么时候打,从什么地方开进攻,采取什么样的战术,当然……还有如何善后——这需要苏德两国通过谈判加以解决。

    ……

    “为什么不是机械化部队进行大纵深突击呢?你们在1935年的那场演习中不就是那么干的?”

    第二天,赫斯曼在位于莫斯科兹纳缅卡大街19号的国防人民委员部内再次见到图哈切夫斯基的时候,对方突然问起了这个问题。

    “为什么不是机械化战争的打法?”

    他这话是用俄语问的,因为在场还有另外三个不懂德语的苏联元帅,看上去非常强壮的亚历山大。伊里奇。叶戈罗夫元帅。他是工农红军总参谋长;谢苗。米哈伊洛维奇。布琼尼元帅,他留着哥萨克式的大胡子,看上去不是很聪明,他现在是副国防人民委员,主管骑兵工作;最后一个留着“希特勒式”的小胡子,看上去有些迟钝,正是苏联国防人民委员克列缅特。叶夫列莫维奇。伏罗希洛夫。

    根据赫斯曼掌握的情况,这四个苏联元帅其实是分为两派的。图哈切夫斯基和叶戈罗夫是所谓“军事专家”,就是原沙皇俄国的正牌军官出身,在八月革命后加入布尔什维克党。

    而布琼尼是“士兵委员会主席”出身。参加革命之前是个老兵。伏罗希罗夫则是童工出身的职业革命家,二月革命后因为当苏维埃工兵代表和布尔什维克党的地方领导人而进入军界,属于自学成才的军事家。

    后来自学成才的伏罗希洛夫和同样自学成才的斯大林一块儿在察里津打仗,因为都讨厌“军事专家”于是就自己摸索着瞎指挥。居然也打赢了,但是却损失了6万人。结果在布尔什维克八大上被列宁一顿批斗,斯大林调回中央,伏罗希洛夫革去军长一职发配乌克兰,结果在乌克兰又当上了政委,和第一骑兵军军长布琼尼搭班。然后他和布琼尼又成了铁哥们。通过他的关系布琼尼和第一骑兵军的一班人——就是朱可夫、铁木辛哥、罗科索夫斯基(这几位都是士兵出身,没有进过沙皇的军校,斯大林同志最讨厌沙皇军校里出来的人)等等,都成了斯大林同志的军事班底。

    而图哈切夫斯基和叶戈罗夫都是“军事专家”出身,这些“军事专家”在苏俄内战期间都是受托洛茨基看重的人物。所以苏联红军的大清洗,也可以看成是斯大林对原沙皇军队出身的“军事专家”和“托洛茨基派嫌疑分子”的一次清洗。

    在大量可靠的在内战结束以后进入军校学习的青年军官成长起来以后,斯大林清理掉一些不可靠的“老人”,其实也是可以理解的……

    至于说清洗损害了苏联红军多少战斗力,在赫斯曼看来主要问题还是出在德军太能打了,好像开了挂一样。没有经历大清洗的法国、波兰遇上德国不照样顶不住?英国人又不是有条海峡挡住,40年、41年差不多也就完了。

    如果换成图哈切夫斯基和叶戈罗夫指挥没有经过大清洗的红军去踩波兰、法国和英国,就能横扫了?根本不可能,看看历史上1938年7月末8月初的张鼓峰事件就知道了,布柳赫尔指挥的远东方面军打个日本关东军都打得挺费劲儿。

    ……

    “因为我们没有足够的国力将整个陆军机械化。”赫斯曼和几个苏联元帅打了招呼,然后大家就在一张铺着绿色呢绒桌布的会议桌旁坐了下来,开始讨论《黑色方案》。

    “必须要将整个陆军机械化?”叶戈罗夫摇摇头,“根据法国军事理论家戴高乐的看法,少量的机械化部队作为尖刀就足够撕裂敌人的防御。”

    “那是一战的经验,”赫斯曼侃侃而谈,“如果遇上一战的军队,的确可以成功。但是我们现在面对的是部分实现机械化的步兵,哪怕是装备落后的波兰军队,也拥有几百辆坦克和数量更多的装甲车。而那些坦克和装甲车辆,都是可以搭载20mm机关炮和37mm反坦克炮的。

    这就等于将反坦克火力机械化和装甲化了……如果我们在上一次世界大战中拥有可以快速移动的反坦克火力,协约国的坦克会被我们大量击毁的。在‘铁拳1935’军事演习后,我们还进行过多次装甲师和装备有机械化反坦克火力的步兵师之间的对抗演习,结果都是装甲师惨胜。我们认为,一个步兵师如果能够拥有数十门可以快速移动的自行反坦克炮,就足以在预设阵地阻挡装甲师的突击。”

    赫斯曼也不是完全在忽悠苏联人,实际上德国国防军这两年一直在进行类似的演练。而且装备了一个一型突击炮营的摩托化步兵师,的确可以打残一个装甲师。除非进攻中的装甲师可以得到一支强大的战术空军部队的支援。

    相比拿出来吓唬人的Ju。89和Do。19,Ju87俯冲轰炸机、Hs…123攻击机和正在开发的Ju。88中型轰炸机才是德国横扫波兰、法国的关键。

    图哈切夫斯基和叶戈罗夫互相对望了一眼,都微微点头,苏联红军实际上也进行过类似的演习。结果也很难证明集中起来的坦克部队就一定能打垮装备有少量坦克和大量反坦克武器的步兵师。除非在进攻一方在坦克性能上拥有极大的优势,或者拥有压倒性的空中优势!

    而且,苏联红军最近也注意到了他们在制空权的夺取上可能存在一些问题。这是西班牙内战给他们敲响的警钟!德国人的Bf…109、福克D。31,甚至老旧的福克D。21都在性能上对苏联的伊…15系列和伊…16系列形成了压倒性优势。

    而没有空中优势,苏联的坦克部队很有可能会遭到来自空中的打击!哪怕是Hs…123这样老掉牙(在这个时空Hs…123在20年代末就首飞了)的飞机,也还是可以对苏联地面部队构成重大威胁的。

    所以在打败了白色波兰之后,苏联一定要对德国保持相当的警惕!(未完待续。)

第240章 斯大林没有错() 
“总书记同志,我和叶戈罗夫同志都认为德国人的这份《黑色方案》制定得过于保守,德国人过高估计了波兰的力量……不过还是可以达到战胜白色波兰的目的。”

    图哈切夫斯基和叶戈罗夫向斯大林报告的时候,这位苏联的伟大领袖同时也在看一份让他心情愉悦的报告——是别尔津从克里米亚发来的。

    大约560吨黄金已经运到了苏联!

    而且别尔津还让他手底下的特工把相关的收据偷了回来——用了调包计,西班牙人根本没有发觉。

    “这下西班牙人再也见不到他们的黄金了,就好像他们看不见自己的耳朵一样。”斯大林用一支铅笔在别尔津的报告上这样写道。

    这真是个让人忍不住要开怀大笑的笑话。

    “保守?这是德国人的风格,他们一向如此。”斯大林一边用铅笔涂掉了自己写下的“笑话”,一边说,“不过只要能赢,保守一点也没问题。那么,你们觉得按照他们的办法打,多少时间内能收复右岸乌克兰和西白俄罗斯?”

    “德国人准备要用6个月打败波兰,”叶戈罗夫说,“不过红军总参谋部根据《黑色方案》的总纲进行了推演,波兰人哪怕不犯一点错误,3个月也是他们的极限了。”

    在《黑色方案》中,德军将出动150万大军,同时赫斯曼建议苏联动员同样多的军队。而波兰目前保持着近150万人的常备军。一旦战争爆发,波兰人有能力在3个月内将军队数量还可以再翻一倍达到300万人,也就是和苏德联军的总数相当——比历史上多了近一倍,主要是因为波兰在合并了右岸乌克兰和立陶宛后,人口数量也增加了不少。而在英法的援助下,波兰也能力给这么多军队装备上比较精良的武器。另外,《黑色方案》计划用6个月而不是1个月打垮波兰,所以波兰人理论上有更多的时间可以动员。

    但是波兰人的空军太弱小,根本抵挡不住苏德两国上万架军用飞机的攻击。失去空优之后,波兰军队纵使达到300万。也只有挨打的份了。

    “3个月就够了?”斯大林的目光从别尔津的报告上转移到了叶戈罗夫那张严肃认真的面孔上。

    “足够了,”图哈切夫斯基说,“如果他们愿意采取更加冒险的打法,比如用机械化部队进行大纵深突击。或许1个月就能大获全胜了。”

    “或许1个月,或许赢不了!”斯大林摇摇头,“大纵深突击的军事演习和兵棋推演搞过很多次了,但是问题很大,是吗?”

    理论是一回事儿。实践有时候是另一回事儿。历史上苏联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都在犹豫是否要集中运用坦克——这并不仅仅是思想保守的问题,而是在实际运用中遇到了太多太多的问题。

    不仅人员素质达不到要求,而且装备数量和治理也严重不足——苏联拥有的坦克数量倒是不少,但是大纵深进攻作战不是光集中坦克就能搞起来的。还需要足够的装甲车辆和卡车让跟随坦克行动的步兵也实现机械化或摩托化。

    “你们这些当副国防人民委员,当总参谋长的人就知道机械化,就知道坦克军,就知道追求最大的战斗力。”斯大林用不大耐烦的语调说,“可是你们什么时候能体谅一下国家和人民的难处?坦克军好,机械化好,谁不知道?

    可是我们的国家一年才十二三万辆汽车的总产量。其中的两三万辆质量还很差。现在工农红军全军总共才多少台汽车?都集中起来能装备多少机械化部队?那么别的部队怎么办?后勤部门怎么办?就算用马车替代也不可能,那需要一百万辆马车,几百万匹马……可我们有多少养马场,要上哪儿弄那么多马?”

    以如今德国一年五十万台以上的汽车产量,都没有能力将150万军队完全机械化,何况只有十二三万台汽车产量的苏联?所以在图哈切夫斯基提出的大纵深作战理论中,除了集中运用机械化之外,也提到了集中运用骑兵。可问题是集中运用机械化于少数部队,就会让大部分军队失去机动能力——苏联红军陆军都是重装部队,大炮辎重多得要死。所以哪怕是步兵师也装备了很多卡车。如果要把这些卡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