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崛起之第三帝国-第18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英国内阁会议上,张伯伦首相听完了外交大臣的报告,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在欧洲居然有那么多人想要当德国人!

    “利沃夫本来就是德意志的城市,那里原来叫伦贝格,20年前还属于奥匈帝国和奥地利帝国,现在德意志和奥地利完成了合并,也可以看成是继承了奥地利帝国的法统。或许在伦伯格的市民看来,德意志才是他们的祖国……”

    哈利法克斯子爵试着解释说:“在乌克兰自由邦的其他地方,人们未必会这样欢迎德国军队。”

    原来利沃夫的乌克兰人本来就是德国人!

    “但这是不允许的!”温斯顿。丘吉尔有些恼火,被侵略了还那么高兴,德国真有那么好吗?

    “不过这件事情对我们而言也不是坏事,”丘吉尔想了想,又说,“乌克兰本来就是一个难题,现在那里属于德国了,如果斯大林想要拿下乌克兰,就应该向德国宣战!”

    在拉拢苏联参战的问题上,乌克兰的归属一直是个难题。乌克兰太富庶也太大了,波兰联邦不可能放弃——他们为了一个旦泽放弃乌克兰,这不是捡了个芝麻把西瓜给丢了?

    而苏联也不可能放弃对乌克兰的要求,不要乌克兰,再去帮着列宁遗嘱中一定要灭亡的白色波兰打德国,就算斯大林也会坐不稳总书记宝座的。

    “这倒也是,”张伯伦想了想,总感觉事情没有那么简单,“那如果希特勒和斯大林达成了瓜分乌克兰的协议呢?”

    “那样的话……”丘吉尔皱起眉头,“我们的麻烦恐怕就大了!因为斯大林不会只拿下部分乌克兰的,他会顺带着把原来属于白俄罗斯的波兰邦东部土地也一起吞下!”

    “苏联会对波兰开战?”

    丘吉尔点了点头。这是当然的!苏联如果拿下了半个或者大半个乌克兰自由邦,那还有什么理由放过波兰?

    “那我们怎么办?”张伯伦感到有些头皮发麻了。如果苏联倒向了德国,那就意味着波兰很快就要完蛋了。德国人的装甲部队,将能很快调到西部战场。

    “或许我们要考虑执行轰炸巴库油田的计划了!”温斯顿。丘吉尔说,“因为德国人大部分的石油都来源于巴库和外高加索的大油田,如果我们能把那里炸平,德国的战争机器很快就会因为缺少石油而停止运行。”

    现在德国的燃料供应主要是三大块,一是从苏联进口,二是从罗马尼亚进口,三是国内的合成燃料。另外,还有从20年代初就开始慢慢囤积,如今已经多达2000万吨的战略石油储备。

    不过英国并不知道德国战略石油储备的真实情况,也不清楚合成燃料的产能——战略欺骗局告诉英法和苏联的最新资料是:石油储备300万吨,合成燃料年产200万吨,而德国战时的石油(包括合成燃料消耗是1000万吨)。

    也就是说,没有来自苏联和罗马尼亚的石油,德国的战争机器最多只能维持几个月。

    因此,现在英国特使正拿着支票本在罗马尼亚游说:只要罗马尼亚肯破坏普洛耶什蒂油田,英国就立即支付6000万美元的酬劳!如果罗马尼亚不愿意破坏油田,那么英国也愿意以高价买入罗马尼亚的石油。

    不过罗马尼亚的石油产量根本不能和苏联相比,两者不是一个等级。英国自然也就做出判断,一旦苏联停止向德国供油,德国的战争机器就无法长期持久作战了。

    ……

    斯大林这个时候其实已经知道一点英法两国在中东集结轰炸机群的情报——苏联情报部门还是有本事的,哪怕他们遭遇了大清洗。

    但是英法在中东集结轰炸机就是要炸苏联,这个结论苏联红军军事情报局是不敢做出,而且也探听不着。这件事基本上是英法最高的军事机密,在中东只有新任的东方军司令官魏刚上将等少数高层知道。

    因此红军总参谋部就得出了一个看上去仿佛更加靠谱一些的结论:英法在中东部署轰炸机是为了震慑亲德的伊朗和伊拉克,同时也为了向土耳其施加压力——土耳其是德国铬铁矿的来源地,而铬铁矿则是重要的军工原料。

    不过斯大林现在根本没有心情去考虑英法在中东的飞机是干什么的,因为他和英国的内阁大臣们一样,也被乌克兰发生的剧变惊呆了。

    “我错了!”斯大林已经很多年没有认错了,不过当他听说乌克兰人正欢快地向德国投降后,他在政Z局会议上承认了错误,“我对右岸乌克兰的反革命形势估计的严重不足!”

    斯大林用非常沉痛的语气检讨道:“我没有经过调查研究,就用经验主义处理乌克兰问题,这是错误的!现在利沃夫发生的事情表明,在第聂伯河西岸,各种反动分子的数量占人口比例不是8%或10%,而是百分之几十!”

    他看了一眼同样显得痛心疾首的赫鲁晓夫。赫鲁晓夫说:“总书记同志,这不是您的错,主要是我这个乌克兰第一书记没有当好,我低估了右岸的反革命形势……那里显然是全俄各种反动分子最后的堡垒,是一个反革命分子的大本营!”

    “那么,赫鲁晓夫同志,”斯大林的语气已经放沉,“你有信心消灭他们吗?”

    赫鲁晓夫马上站起来,斩钉截铁地说:“我保证完成任务,彻底消灭右岸乌克兰的反动分子,一个也不留!”

    这是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啊!

    斯大林对赫鲁晓夫的表态非常满意,不过要消灭右岸乌克兰的各种反动派,靠赫鲁晓夫一个书记也不行啊。

    “伏罗希洛夫同志!”苏联慈父领袖点了国防人民委员的名。

    “斯大林同志,红军白俄罗斯方面军和乌克兰方面军已经做好准备,随时可以向反动波兰和反动乌克兰发动进攻!”

    斯大林看着伏罗希洛夫,“国防人民委员同志,你认为工农红军的敌人是谁?”

    这是个问题啊!现在波属乌克兰自由邦欢快的投降了德国……那么伏罗希洛夫的红军现在是否要去和德国…乌克兰联军作战?看看德国人在暴打波兰时候的表现,仿佛很不好对付!

    苏联红军打得过吗?

    “总书记同志,如果我们要和德国开战……”伏罗希洛夫感到问题有些棘手,“我们必须要和英法结盟。”

    “和英法结盟?”斯大林哼了声,“和沙皇尼古拉二世一样?”

    伏罗希洛夫哆嗦了一下,连忙改口:“总书记同志,我不是这个意思……我的意思是和德国开战对我们很不利。”

    斯大林点了点头,若有所思地说:“是应该避免和德国开战……不过这取决于德国对右岸乌克兰的野心。莫洛托夫同志,你怎么看?”

    “总书记同志,我认为右岸乌克兰的反动分子最想看到的就是我们和德国开战!”莫洛托夫思索着说,“而德国的立场目前很不明朗,如果他们坚持原先的以《布列斯特条约》(这个时刻的《布列斯特条约》和历史上不同,德国没有占领乌克兰)为基础解决东部边境问题的立场,那么右岸乌克兰问题就容易解决了。”

    “会有那样的好事儿?”斯大林看来看莫洛托夫,“莫洛托夫同志,你立即去一趟柏林,把我们的立场告诉希特勒。我们要求以《布列斯特条约》为基础划分未来的两国边界。”(未完待续。)

第292章 反击 九() 
“博克上将,我命令取消第19装甲军奔袭利沃夫的作战计划,该装甲军立即收拢,准备调往西部前线。”

    1939年9月10日,斯德丁东线总部。路德维希。冯。海因斯贝格…赫斯曼大将正在和北方集团军群司令官费多尔。冯。博克上将通电话,他在向博克下达最新的命令。

    “大将,”电话听筒里传来了冯。博克有些沙哑的嗓音,“西线的形势非常吃紧吗?”

    现在东线的形势只能用一片大好来形容了!9月8日上午,南方集团军群的第16装甲军一部(主力是第4装甲师)在布楚拉河和维斯瓦河的交汇处,同南下的“曼施坦因战术集群”(主力是第10装甲师)会师。

    完成会师后,维斯瓦河西南,布楚拉河以西和以北的波军集群(由波兹南集团军主力、滨海集团军一部、罗兹集团军一部拼凑而成)就完全陷入了包围。根据空军侦查,这支波军的人数很可能超过15万。

    在华沙东南约90公里的拉多姆,波军之前的总预备队普鲁士集团军残部(他们已经在皮利察河东岸被打败)也被第15装甲军团团包围。

    在南线,喀尔巴阡集团军的防线也已经崩溃,该集团军被德军第14集团军的步兵和斯洛伐克军队分割包围,全军覆没不过是时间问题。

    而在北线,波军莫德林集团军也节节败退,大部被歼灭,一小部分部队退到了华沙东北的纳雷夫河南岸同新组建的韦什科夫战术集群会师,暂时依托纳雷夫河建立了一道非常单薄的防线。不过这样的防线根本抵挡不住德军第三集团军和第19装甲军(由北方集团军群掌握)的攻击。

    另外,原本部署于东普鲁士东南的波军纳雷夫战术集群,现在也开始向南转移,目的地很可能是布列斯特要塞或卢布林。如果现在动用第19装甲军进行追击,消灭纳雷夫集群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

    “西线的情况并不算吃紧,”赫斯曼拿着电话听筒说,“荷兰人还在拖延,英法联军也需要一些时间进行调动。现在将第19装甲军西调是因为波兰战役的目标已经基本达成。”

    “什么?基本达成?”博克上将仿佛吃了一惊,“可是波兰人还有许多军队,华沙城也没有占领啊。”

    “暂时不需要占领华沙,”赫斯曼说,“第三集团军应当从目前的战线后撤,逐步退回东普鲁士;第四集团军、曼施坦因集群应当在维斯瓦河以东作战。在歼灭或驱逐波军波兹南集群和普鲁士集群后,南方集团军的战线也会向西和向南收缩。”

    “大将,我不明白,我们为什么要怎么做?”博克上将追问,“难道我们要和波兰展开谈判?”

    “谈判已经在秘密进行了,”赫斯曼在电话里告诉冯。博克,“目前我们的立场是恢复‘1918年条约’中的波德边境,同时还要在原奥属东加利西亚驻军,并不考虑灭亡和吞并波兰……”

    波兰当然是要吞并的!但是没有必要歇斯底里地嚷嚷,弄得波兰人和你拼命。有什么必要呢?历史上怎么样吞并的,赫斯曼不管,反正现在这个时空,德国完全没有必要那样吃相难看。

    这次利沃夫发生的事情多好啊,乌克兰人民哭着喊着要德国来吞并,这才是王霸之气啊!

    所以赫斯曼在“利沃夫事件”发生后,就立即和施莱彻尔、希特勒通了电话,确定了解决东线战事的最新方案:

    一、目前不考虑灭亡波兰和占领华沙——那样只能便宜了斯大林。如果德军拿下华沙,同时又拿下波兰本部,那就意味着波兰联邦的灭亡,东线的波军将丧失抵抗苏联的斗志。这次斯大林在对波兰和英美宣战的问题上耍了德国一把,那么德国自然也不会把波兰完全打趴下再让苏联舒舒服服吃肉。

    二、以《布列斯特条约》规定的苏俄西部边界线为占领西乌克兰的军事分界线。以西由德军完全控制,以东由乌克兰防卫军控制。

    三、德国不参与乌克兰防卫军的抵抗活动,但可以开放西乌克兰以接受右岸乌克兰难民——现在是难民,几年后说不定就是对苏联充满仇恨的国家社会主义好战士了!

    四、德国目前不吞并西乌克兰,而是以军事占领的形式实际支配西乌克兰,等待苏联和波兰的战争分出胜负后,再举行全民公投——这是为了给波兰人一点幻想。

    五、同波兰展开和平谈判,先提出以“1918年波德条约”为准确定西部边界并且占领全部立陶宛。同时德国提出占领西乌克兰直到苏波战争结束,以及在波兰被苏联击败时占领布格河以西的波兰全境,以避免波兰被苏联完全占领。德国对波兰和西乌克兰的占领将维持到世界大战结束。

    六、德国保证在未来的苏波战争中保持中立,不会支援苏联,同样也不会支援波兰——因为苏联没有履行对波兰开战的义务,所以德国不会替苏联消灭所有的波兰军队。但是之前瓜分波兰的分界线依然有效。德国不会占领属于苏联的土地!

    这就是赫斯曼的路子,占领也占领的堂堂正正,要让人心服口服。

    当然赫斯曼这么个做法也是考虑到波兰军队其实还有些实力。光是在西线,波军至少还有波兹南集团军、华沙集团军、卢布林战术集群、纳雷夫战术集群等四个集团军级的战术集群。

    而且其中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