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崛起之第三帝国-第2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总书记同志,”哈里。霍普金斯见斯大林一句话也没有说,态度非常冷淡,连忙补充说,“美国总统对苏联想要恢复全部失地的想法是非常理解的,也愿意支持苏联在德国战败后收回波罗的海沿岸省份……那里是被德意志帝国强占的领土!”

    这是哈里。霍普金斯目前唯一能够拿出来吸引斯大林的“好处”。不过斯大林仍然没有展现出一点感兴趣的意思,听完了布利特的翻译,只是冷淡的用格鲁吉亚口音极重的俄语说:“德国是苏联最大的贸易伙伴,我们给德国的石油、有色金属和粮食并不是白送的。我们从德国得到了机器、汽车和飞机零部件、战列舰和巡洋舰的轮机和主炮……这些东西会显著增强苏联的国防力量。对苏联而言,这是有益的和平等的贸易,而且也不违反《国际法》和国际联盟的任何决议。

    如果你们美国要对德国进行贸易制裁,那就应该通过国际联盟进行,而不是用密室外交的手段许下根本无法兑现的诺言。这似乎正是你们的威尔逊总统所反对的!”

    哈里。霍普金斯拧紧了眉头,“或许我们可以部分或者全部买下你们出口给德国的石油。”

    “用什么?”斯大林问。

    “美元现金!”哈里。霍普金斯马上回答。美元美国人有的是,但是拿着美国的美元能不能买到想要的东西就难讲了。

    红色沙皇无所谓的耸耸肩,说:“那我能用这些美元从美国购买到一艘拥有406mm口径主炮的战列舰吗?”

    拥有406mm主炮的战列舰在美国海军中有三艘,都是“科罗拉多”级的战列舰。而在建的有4艘,预备开工的有8艘,都是非常强大的战列舰。

    斯大林现在想得到其中的一艘作为美国拉拢苏联的“头期”。当然,他不会因此减少输往德国的物资。

    霍普金斯知道这是不可能实现的。如果斯大林提出想要在德国战败后得到波罗的、立陶宛、西乌克兰,甚至加上东普鲁士,罗斯福总统都会毫不犹豫答应下来(以秘密协定的形式)。

    但是向苏联提供战列舰这种级别的武器是不可能的,国会根本通不过。而且罗斯福一旦批准这样的交易,那他的“三连任”差不多也就泡汤了——因为美国国内的反苏势力远远强过反德势力!

    看到霍普金斯一言不发,斯大林将手中的蓝铁皮罐放在了桌子上,说:“部长先生,现在德国正在帮助我们建造苏联级战列舰,现在开工的有四艘。1943年6月前都可以完工。另外,我们通过和德国的长期合作,建立了强大的工业体系,成为了世界第三工业强国。而在最近,在德国的配合下解放了右岸乌克兰和西白俄罗斯的大部分土地。”

    他看着霍普金斯,“这才是真正的朋友!而你们……”斯大林摇摇头,抬起手做了个送客的手势。

    ……

    “莫洛托夫同志,希特勒想在什么地方和我见面?”

    打发走了哈里。霍普金斯后,斯大林又在同一间办公室里召见刚刚从德国返回的莫洛托夫。

    “希特勒希望在里加和您见面。”莫洛托夫说,“然后共同发表一个《里加宪章》,内容主要是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和解放亚非拉殖民地。”

    “唱唱高调?”斯大林的烟斗里已经装上了霍普金斯送的烟丝,点上火正抽着。“那我们参战的条件呢?”

    “他们没有提及,”莫洛托夫皱了下眉,“我想德国人并不一定需要我们参战。”

    莫洛托夫的分析非常准确!实际上希特勒和赫斯曼都不认为现阶段需要苏联加入,只要苏联继续充当德国的友邦就足够了。

    “他们的确不需要!”斯大林吸了口烟,“现在的英法根本打不过德国,这一点我们非常清楚!”

    苏联和德国是20年的传统伙伴,双方在军事和工业上的合作非常深入。斯大林当然知道德国的实力有多强!而且他还知道德国早在20年前就开始备战,石油和有色金属的储备应该非常充沛,现在多半只是装出缺油的样子麻痹帝国主义。

    另外,斯大林通过第三国际已经完全掌握了法国的情况——这一届法国人民根本不行啊!英国或许还能在德国的潜水艇封锁下坚持几年。但是法国人却一定会很快的在德国的狂轰滥炸下屈服。

    所以斯大林认为,德国根本不需要把地面部队大量投入法国,只要掌握了空中优势,然后在巴黎、里昂、马赛这些地方轰炸上6…12个月,法兰西肯定打白旗投降。

    剩下一个英国还打个屁啊!

    而且英国商船在这两个月的惨重损失,斯大林也一清二楚(英国海员工会里面也有布尔什维克),一个月三十几万吨的损失,都和1917年差不多了,这怎么可能打的下去?除非苏联吃撑了去帮英法和德国打地面战争。

    这不是和沙皇一样犯傻吗?打到最后就算赢了,苏联也一定筋疲力尽,根本没有力量参加瓜分!干出这种蠢事的沙皇已经被处决了,斯大林可不想步尼古拉二世的后尘。

    斯大林抽了口烟,说:“因此我们现在一定要有在英法帝国主义崩溃的情况下,去解放广大亚非拉殖民地人民的打算,这也是里加会议上需要解决的问题。”他想了想,又加重语气,“是在我们不参加世界大战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得到多少?”(未完待续。)

第325章 德意志的解放服务() 
斯大林的要求很快被德国驻苏联大使舒伦堡伯爵带回了柏林,被拿到了统帅部会议上讨论了。

    “什么?什么?世界大战他不参加,瓜分世界却要参加?”希特勒听到斯大林的条件差点没跳起来。

    “领袖,我们不是要瓜分世界,而是解放全人类!”赫斯曼元帅提醒道,“瓜分世界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应该使用‘解放’这个词语了。”

    “瓜分”听着多反动啊?哪儿有“解放”得人心?

    “解放?”希特勒看了眼赫斯曼,半开玩笑地问,“就是那种要收费的解放?”

    赫斯曼耸耸肩,认真地说:“收费是肯定的!解放就是一种收费服务,不过不必一次性付清全部费用,而是要允许分期付款。”

    听了这个话,国防部一号会议室里一帮纳粹分子和军国主义分子险些没有笑出声来。堂堂一个元帅,还是总参谋长,说话怎么能那么幽默?

    解放是一种收费服务,居然还可以分期付款,就像购买汽车和房产一样……

    看到大家都憋着笑,赫斯曼却用非常严肃的口吻说:“我不是在开玩笑!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更没有免费的解放!

    当一个农奴得到解放时,他多半要支付一笔巨额赎金,然后又会有其他的剥削加到他的身上。如果他想以一个自由人的身份过上和原先一样的生活,那就必须加倍努力工作!这间屋子里有不少人的祖先当过农奴主吧?有谁的祖宗免费解放了农奴,也不以别的形式剥削他们的?”

    听到这番解释,会议室里的容克们都轻轻点头,表示赞成——容克都是贵族地主,自然知道解放农奴是怎么回事儿。

    赫斯曼接着说:“而一个被奴役的民族为了自身的解放,就必须付出一代又一代革命者的鲜血,最后才能浇灌出自由之花。然后这个民族就必须为他们保住好不容易得到的自由,而努力奋斗!

    如果这种解放来自于他人的恩赐,那么毫无疑问,这个民族就必须用一代又一代的辛勤劳动来为自己的解放付费。”

    他的这种看法,当然也是来自后世的经验。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两个“解放服务提供商”,一个叫美利坚解放公司;一个叫苏维埃社会主义解放公司。

    不过在赫斯曼的记忆中没有多少“苏维埃解放公司”的印象,因为这家“苏维埃解放公司”在1991年因为经营不善倒闭了。但是“美利坚解放公司”是怎么收费的,他却是知道一些的。那些“购买”了美利坚解放服务的国家,比如日本,南韩,欧洲诸国,还有中东各土豪国,哪个不是被一遍遍的剪羊毛?哪怕是那些没有购买美利坚解放服务的国家,一样逃脱不了被美国剪羊毛的命运!

    而在这个时空,赫斯曼身为德意志帝国的元帅和总参谋长,当然有义务把德国打造成全世界最大的解放服务提供商了。

    “那我们要怎么收取解放的费用?”阿道夫。希特勒问。

    这大概就是德国比不上英美苏这三个世界帝国的地方!德国毕竟只是一个“中等强国”,虽然也一度拥有殖民地,但是经营的时间并不长,也没有从殖民地捞到什么大油水。在剥削和控制外国的问题上经验不足,好在赫斯曼在后世听说过不少解放者的至理名言。

    “海洋、石油、粮食和货币!”赫斯曼说,“谁控制了这四样东西,谁就控制了整个世界,谁就能向整个世界征税,变相的或直接的。”

    他停顿了一下,目光灼灼地看着阿道夫。希特勒,说:“如果将人类的解放事业看成一桩生意,那么现在就是争夺市场的时候……争夺解放服务的市场!而德国必须在这场竞争中掌握最有价值的市场。

    首先是海洋的控制权,这并不是指拥有多少战列舰和航空母舰,而是要控制海上通航的枢纽,比如苏伊士、比如直布罗陀、巴拿马运河、新加坡、夏威夷,当然还有英吉利海峡!这些关键点我们要尽可能的控制,要么直接解放,要么扶植亲德政权加以解放。

    其次是石油,未来的几十年到一百年必然是石油的时代,石油将会成为全世界的必须品,谁掌握了全世界最多的可供输出的石油,谁就能将自己的货币变成世界货币!从目前的情况看,能够被德国掌控的石油输出地就是中东……那是德国必须要解放的地盘!

    再次是粮食,没有人能不吃饭存活下来,因此粮食永远都是必须品,所以德国必须要掌握能够大量输出粮食的地盘。我想,德国应该向南美人民的解放事业提供一切可能的帮助,让他们摆脱美帝国主义的控制。

    最后是货币,世界货币发行权的价值毋庸置疑,而且我们已经在向夺取它的方向努力了。只要我们在未来能够解放中东和南美,就能用欧洲马克来为石油和粮食贸易定价。那么世界货币发行权毫无疑问就是我们的!”

    赫斯曼是在为德国的扩张,不,是德国从事的人类解放事业决定前进的方向。

    这也是在里加会议前必须予以确定的。因为在里加会议上,除了发表一份高大上的解放宣言,主要的工作就是为了确定德意志解放公司和苏维埃解放公司各自的市场份额——历史上,苏维埃解放公司最后破产倒闭的原因,在赫斯曼看来就是市场份额较小,而且没有掌控利润最丰厚的中东和南美市场!

    “中东?”阿道夫。希特勒的眉头皱了起来,“斯大林恐怕不会把那里让给我们吧?俄国人一直都想占领君士坦丁堡,然后大举南下!”

    “俄国人不仅想要中东,”赫斯曼补充说,“巴尔干半岛一直以来也是俄国扩张的方向。另外,斯大林对失去芬兰、俄属波兰和波罗的沿岸省份一定非常不满。”

    “波罗的、巴尔干、波兰、芬兰还有中东?”希特勒冷哼一声,“谁也不可能满足俄国人的野心!”

    “当然不可能,”赫斯曼苦笑了一下,“但我们还得维持和苏联的关系,因为两线开战是没有胜算的。”

    “但是我们不可能满足苏联!”阿道夫。希特勒严肃地指出。“即使我们把波罗的、巴尔干、波兰、芬兰还有中东都给了斯大林,他还会背叛!”

    “是的,”赫斯曼笑了笑,“但我们还是可以维持和苏联的关系,直到我们打败英国和法国。”

    “有这种可能吗?”阿道夫。希特勒摇摇头表示不相信。

    “当然有!”赫斯曼很肯定地说,“实际上斯大林这位红色沙皇是个非常谨慎的人。而他之所以可以战胜托洛茨基成为布尔什维克的领袖的根本原因并不是他拥有过人的魄力,而是因为他所奉行的谨慎的路线得到了大部分布尔什维克干部的拥护——当时托洛茨基所主张的路线是世界革命,这会给新生的苏维埃国家带去覆灭的风险。而斯大林主张的一国社会主义则能让那些布尔什维克干部们安心享受革命胜利成果……至少在当时他们这么认为的。”

    “但是我认为斯大林最后还是会背叛我们,”希特勒阴郁地说,“实际上在波兰战役中他已经背叛过一次了!”

    “或许吧,”赫斯曼无所谓地一笑,“但是这不取决于我们给苏联多少,而是取决于英美法能给苏联多少,以及苏联背叛我们的风险有多大。如果英美法给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