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崛起之第三帝国-第2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进口量要多3倍,正是这些石油支撑起了德国庞大的战争机器。

    而苏联的石油,绝大部分都采集自巴库、格罗兹尼和巴统产油区。那里距离我们在叙利亚的机场不到900公里,完全在我们最新型的LeO451轰炸机的作战半径之内。”

    甘末林上将看见法国总理仍旧显得犹豫,又补充说:“我们和英国皇家空军的飞机已经多次深入巴库、格罗兹尼和巴统等地进行侦查。可以确定苏联在那里的防御非常空虚,既没有雷达也没有高性能的飞机。只要我们下定决心,空袭就能够成功!巴库、格罗兹尼和巴统产油区的石油生产将会大幅下降,这样我们或许不必发动大规模的地面进攻,就能通过封锁和空袭取胜了。”

    不发动大规模的地面进攻的概念是非常吸引人的,因为这意味着不会出现让法兰西人民难以承受的伤亡。

    “可是我们会不会因此和苏联决裂?”雷诺还是有些担心,“这样的风险有没有考虑到?”

    “总理先生,斯大林和苏联始终都是自由时间的敌人。”英国外交大臣哈利法克斯子爵说,“他们是否会彻底倒向德国并不取决于和我们的关系是否友好,而是取决于跟随德国是否能够获取巨大的利益。而获取利益的前提是能够赢得战争!如果苏联和德国失去了赢得战争所必须的石油,那么苏联有什么理由和必败的德国站在一起?”

    雷诺还在犹豫,叼着雪茄烟的丘吉尔语气沉重地说:“总理先生,如果我们不能下定决心做这件事儿,那么到1942年时,多半不是24个装甲师碾碎德国,而是苏德联合舰队的15艘超级战列舰碾碎英国和法国的海军!”

    “15艘超级战列舰?”雷诺倒吸了口气。丘吉尔说:“每一艘都比你们都‘黎塞留’级更大而且火力更猛!”

    每一艘都超过“黎塞留”级……而且还有15艘!保罗。雷诺沉默了良久,最后点了点头,说:“好吧,我可以批准这次冒险。”他看了眼表情坚毅的甘末林和胸有成竹是丘吉尔。“但愿这个决定不会毁了法兰西!”

    “不,绝对不会。”甘末林保证说。

    丘吉尔则说:“大英帝国将会和法兰西帝国站在一起!”

    这大概是有火坑大家一起跳的意思。在甘末林和叙利亚法军总司令魏刚上将所知的轰炸计划中,法国将会出动8个中队96架LeO451轰炸机从叙利亚起飞奔袭苏联的巴统石化城(位于格鲁吉亚的石化城,巴库大油田的产量占苏联石油总产量的70%左右,那里产出的石油主要依靠巴统的炼油厂加工)。

    而英国将会出动10个中队的120架威灵顿式中型轰炸机和3个中队的36架布伦海姆远程战斗机,从伊拉克的飞机场起飞去轰炸苏联的巴库大油田和格罗兹尼大油田(此时是仅次于巴库的苏联第二大油田)。

    按照计划,英法两国的轰炸机将会在1940年3月30日凌晨2点起飞,利用夜幕掩护窜入苏联领空,在日初以后到达目标地上空并且进行第一波轰炸。在飞机起飞的6个半小时后,轰炸机将返回基地补充燃料和炸弹,上午10点开始第二波空袭,下午6点半左右开始第三波空袭(这是一次夜袭,油田和石化工厂的大火将会为夜间为飞机导航)。

    如果96架法国的LeO451轰炸机全部都能完成3波轰炸,那么将会有403。2吨高爆炸弹落在苏联的巴统石化城。按照英法空军的计算,这些炸弹至少肯定能让苏联最大的石油加工中心完全瘫痪。而修复的时间,将会长达12个月以上……

    ……

    “同志们,资产阶级和地主芬兰拒绝了苏维埃联盟的好意,这表明芬兰反动统治集团将会充当英法帝国主义集团入侵苏联的走狗。这是苏联和全世界劳动人民所不能容忍的!”

    苏联慈父领袖斯大林这个时候还不知道英法帝国主义很快就要轰炸苏联了。他此刻正在克里姆林宫主持政Z局会议,讨论解放芬兰的问题。

    解放西白俄罗斯和右岸乌克兰的战争,虽然持续的时间比想象当中要长,但总的来说工农红军的表现还行。红军的快速集群在开阔地形上推进的速度很快,但是攻打坚固要塞和严密设防的大城市的能力不足。

    但是最后还是打下了基辅、文尼察、熬德萨和布列斯特,消灭了超过100万波兰和乌克兰反动军队,抓获了40多万俘虏——其中大部分人会得到劳动改造的机会,大约10万名军官、士官和士兵中的顽固分子则被关押摩棱斯克以西约19公里的卡廷战俘营……

    这样的战绩如果没有德国12天打败波兰做对比,绝对够得上伟大了。因此慈父领袖最后并没有为难前线打仗的将领,还给不少人升官发勋章。

    然后,苏联慈父领袖就将注意力转向了芬兰。作为在二月革命后从俄罗斯分裂出去的国家,芬兰人民已经在水深火热中苦苦挣扎了二十年,现在是时候解放他们了。

    斯大林加重语气说:“因此我建议工农红军立即采取断然措施,以武力解放芬兰全境!”

    “同意!”“我同意!”“同意!”“……”

    前来参加会议的政Z局委员又一次一致同意了斯大林的建议。(未完待续。)

第338章 炸翻友谊的小船() 
由于开战以来,德国飞机就没有到英国的大城市上空扔过炸弹,所以唐宁街10号外面显得非常安宁,没有高高仰起炮管的高射炮,也没有拴着防空气球的军用卡车(用卡车拴气球是为了方便移动),只有一个戴头盔的警察在早晨的阳光下来回踱步。英军中东战区空军司令亚瑟。特德上将从汽车上下来,看见这一幕就想起了战争爆发前的和平岁月。现在除了不时从海上传来的可怕消息和越来越紧张的物资配给,在大不列颠就再也感受不到一丝火药味儿了。

    亚瑟。特德冲那个手无寸铁的伦敦警察笑了一笑,然后就快步走进了英国首相官邸。陪同他一起抵达的是个空军司令部的上校,那位上校把他介绍给一位穿着礼服的男秘书,然后就自己离开了。秘书带着他上了挂着人物画像的宽阔楼梯,在画像中一位位帝国鼎盛时代的首相的目光注视下上了二楼,然后再一间陈设着讲究的古老家具和极好的油画的大房间里见到了首相病怏怏的首相张伯伦和精神焕发的海军大臣丘吉尔,以及航空大臣霍华德。金斯利。伍德和皇家空军参谋长纽****上将。

    特德到来的时候,屋子里的几个人正兴致勃勃地在讨论着什么,丘吉尔看见特德,就用夹着雪茄烟的手招呼他:“亚瑟,你可来了,快过来,坐下说吧。”

    “首相阁下,大臣阁下,上将。”亚瑟。特德给屋子里的人分别行了军礼,然后才坐在了一张空着的椅子上。

    “怎么样?在中东的日子还算悠闲吧?”丘吉尔半开玩笑地发问。

    “闲的发慌,”亚瑟。特德苦笑着说,“每天无所事事。”

    成立中东战区的目的就是为了防备意大利和苏联,现在这两国都还算“老实”,中东战区自然没有什么事情了。

    首相张伯伦说:“那你现在可有事儿干了!战时内阁决定实行‘长矛行动’了!”

    “什么?”亚瑟。特德怔了一下。

    “怎么?”空军大臣霍华德。金斯利看着特德,“亚瑟,没有信心完成任务?”

    “当然能完成!”亚瑟。特德说,“只是觉得有些突然……”

    “长矛行动”就是轰炸巴库、格罗兹尼和巴统产油区行动的代号。英国中东战区空军司令部从去年开始就秘密筹划,一切准备早就做好了。

    可是即便负责具体策划此事的特德和驻叙利亚的法国空军司令朱诺两人看来,“长矛行动”的风险太大,是不大可能真的实行的。

    “拨给你10个中队的威灵顿轰炸机和3个中队的布伦海姆远程战斗机,”空军参谋长纽****上将说,“亚瑟,你能完成炸毁巴库油田和格罗兹尼油田的任务吗?”

    “一定完成任务!”亚瑟。特德回答。其实他完不成摧毁油田的任务,因为油田的钻井机分布区域是很广的,靠一百多架威灵顿轰炸机根本炸不过来。但是这个时期的军事将领们都普遍高估战略轰炸的威力,特德也不例外。

    “可是大英帝国需要这次任务失败!”丘吉尔突然淡淡地插话。

    “啊,失败?”亚瑟。特德实在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大臣,您的意思是……”

    “轰炸行动失败,”空军参谋长纽****上将解释说,“轰炸机群起飞后迷路,没有找到去苏联的方向或者被土耳其空军拦截……‘长矛行动’只是获得了土耳其的默许,理论上还是侵犯土耳其中立的行为,被拦截也是很正常的,对吗?”

    “不进入苏联领空?”亚瑟。特德还是不明白,“那样轰炸任务有何意义?”

    “我们因故未能进入苏联领空并不等于法国人也未能进入啊。”丘吉尔吸了口烟,笑道,“96架LeO…451轰炸机能摧毁巴统的炼油厂吗?”

    “这没有问题,”亚瑟。特德回答,“炼油厂里到处都易燃易爆物品,随便扔几个炸弹都会造成灾难,何况出动96架轰炸机。可是……摧毁了巴统的炼油厂,德国人照样可以从苏联得到石油啊。”

    是啊,被炸毁的又不是德国的炼油厂,这样的行动仿佛对打败德国毫无益处,唯一的作用就是激怒斯大林。

    空军参谋长纽****上将说:“我们经过周密的调查和精心的测算得出结论,由巴库和格罗兹尼油田生产出的石油,约50%是由巴统的炼油厂加工,加工量占到了苏联国内石油加工量的75%。也就是说,巴统的炼油厂一旦被炸毁,苏联在短期内就会陷入至少12个月的石油制品匮乏期。而德国并没有富裕的炼油产能可以帮助苏联!”

    根据英国情报部门的估计,德国的年石油加工能力不会超过1000万吨(实际上只有600万吨),满足国内需求虽然没有问题,但是不可能向苏联供应成品油。如果德国这么干,那德国自己的油料供应就会陷入困难了。

    也就是说。一旦巴统炼油厂被炸毁,苏联国内很快就会陷入成品油供应短缺。这对正在打仗,而且在另外一个方向(远东)受到日本威胁的苏联而言,后果是相当严重的。

    而德国一旦无力供油,那么整个世界上还有谁有这样的石油加工能力呢?

    答案就是:美国、英国和法国!

    而苏联能够求助的也只有美国这个超级工业大国,这样斯大林也就不得不服从罗斯福的意志,减少甚至停止对德国的石油供应了——大英帝国发起这场近乎盲动的冒险的逻辑,也就在于此了。

    ……

    “元帅,刚刚收到中东的情报,法国人将至少80架LeO…451型轰炸机调往了叙利亚。”总参军事情报处长兼战略欺骗局局长盖伦上校走进了赫斯曼的办公室,还给他带来了让人吃惊的消息。

    因为在中东的犹太人中有一定的基础,而且还一直惦记着中东大油田。赫斯曼很早就命令卡纳里斯在中东布设情报网了,因此法国空军的96架LeO…451轰炸机刚刚飞抵,就被德国中央保卫总局给侦察到了。

    “他们又把飞机调往中东了?他们这是……”赫斯曼看了看盖伦上校,皱眉问,“这种LeO…451轰炸机的航程是多少?”

    “最大航程是2900公里,”盖伦回答,“作战半径估计在1000公里以上。”

    这是一款非常不错的中型轰炸机,速度快(480公里平飞时速),航程大,升限高,而且自卫火力也不弱。是法国航空进行夜间骚扰轰炸的利器。现在居然一次调了那么多去中东,显然是有重要任务要执行的。

    “他们要轰炸巴库油田?”赫斯曼自言自语地说,“如果真是这样,我们倒是可以期待一下!”

    “元帅,他们不会真的那么干吧?”

    “是啊,这也太疯狂了吧?”

    空军总司令凯塞林和海军总司令雷德尔这时都在赫斯曼的办公室里面。他们两人是为了“挥镰行动”和“解放者计划”的开始日期来和赫斯曼商量的——空军和海军航空兵都将在这两个行动中扮演重要角色。而且“解放者行动”还涉及到海军航空兵转场R那亚的问题(R那亚距离法国地中海舰队母港土伦只有280公里)。

    两人对英****轰炸苏联产油区的事情都表示难以置信。

    “如果是真的呢?”赫斯曼反问了一句,“两位,你们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苏联会向英法宣战?”凯塞林问。

    “毫无疑问!”雷德尔说着又摇摇头,“但英法不会那么疯狂的,那样干对他们有什么好处?他们为什么要那样干?”

    赫斯曼瞧了眼雷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