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崛起之第三帝国-第39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入战争!

    对于荷兰人这种不想打仗的心思,赫斯曼是完全了解的,他耸耸肩,笑着说:“没有问题,欧洲共同体随时欢迎荷兰的加入。不过……为了让我们欧洲人可以赢得战争,还需要荷兰提供一些方便。”

    “方便?”荷兰公主笑了笑,“只要不让我们参战,什么都好说。”

    “不需要,当然不需要。”赫斯曼摇摇头,“我们不需要荷兰参战,我们只需要荷兰给我们一块通向美洲的跳板。”

    “跳板?”朱丽安娜愣了愣,回头看看自己的丈夫。哈恩贝特亲王已经明白了赫斯曼的要求,他对妻子说:“亲爱的,帝国元帅想要的是荷属圭亚那。”(未完待续。)

第591章 通向美洲的跳板 下() 
柏林,威廉大街73号,德意志帝国国防部大楼。

    一辆1942年出品的迈巴赫“领袖”型豪华防弹大轿车稳稳停在了大楼的正门门口。一个非常英俊而且很有风度的三十多岁的中校从副驾驶座上下车,拉开了汽车后座的车门,然后就看见帝国元帅赫斯曼从车厢里面钻了出来,整理了一下军服,又伸出左手,低声说道:“克劳斯,我的权杖。”

    那位替赫斯曼开门的中校立即将一根雕刻精美的元帅权杖递给了赫斯曼,然后又想替赫斯曼拿手提包,却被赫斯曼阻止。并不是这只皮包里面有什么见不得光的东西,而是赫斯曼看见自己的新任副官拿上皮包总有一种不大舒服的感觉。

    因为这位中校的全名是克里斯。冯。施陶芬贝格……就是那个在一个包包里装个炸弹要去炸死希特勒的人,当然这是在原本的历史上!

    作为一名出身高级贵族的保皇党军国主义分子,施陶芬贝格对赫斯曼这样的保皇党头子当然是忠心耿耿的。

    实际上他和赫斯曼还是亲戚,施陶芬贝格家族和海因斯贝格家族都是德国西部信奉公教的名门,还是门当户对的伯爵家族。两家之间当然是有婚姻关系的,这是克里斯。冯。施陶芬贝格是克洛伊的一个远房表弟,在和克洛伊结婚后没多久,赫斯曼就认识了当时还是个孩子的克里斯。冯。施陶芬贝格。此后赫斯曼和施陶芬贝格家族的关系一直很好,这也是克里斯。冯。施陶芬贝格现在会成为赫斯曼副官的原因。

    在掌握容克军官集团的能力上,赫斯曼可比希特勒强多了。因为他自己就是个“最完美”的容克,无论出身还是经历都无可挑剔。而且他还和施莱彻尔一起促成了德国皇帝的复辟,所推行的也是容克军官团的“老家伙”们都认可的由威廉皇帝开创的联苏路线,现在又取得了一连串堪称伟大的成功。

    所以在德国容克贵族和军官阶层中,现在是没有所谓的“反对派”存在的。至少由斯托克豪森上将领导的帝国中央保安总局和由莱茵哈特。盖伦少将领导的军事情报局并没有发现这样的派别存在。

    哪怕是路德维希。贝克大将这样历史上的“反战派”,现在也安分守己的在追随施莱彻尔这个军国主义头子(贝克本来就是施莱彻尔和哈迈施坦因提拔的人)去当准备入侵英国的英格兰集团军群(这是个虚张声势的部队)司令官了。

    ……

    “路德维希,和荷兰人谈得怎么样?”

    在国防部大楼内的一间长方形的会议室内,赫斯曼才一进门就听见凯塞林元帅的声音了。

    凯塞林现在接了赫斯曼的班担任了总参谋长,他是由陆军转空军,而且还指挥过空军打海军,属于“全能型”的将领,最适合接任国防军总参谋长了。因此赫斯曼在凯塞林、哈尔德和古德里安三个候选人中挑选了凯塞林接班。哈尔德则担任了第一军需总监,就是凯塞林的副手。古德里安则出任东线总指挥和赖歇瑙、李斯特、莫德尔、曼施坦因这四个集团军群司令官一起去防备斯大林的大雷雨了。

    而今天凯塞林一大早就从措森赶来柏林城内国防部大楼是准备参加一场非常重要的统帅部会议的。

    “荷兰人同意荷属圭亚那独立了。”赫斯曼坐到了凯塞林元帅对面的一把椅子上,又把手中沉甸甸的皮包放在了大腿上,打开后从里面取出了一份手写的秘密协议——这是赫斯曼同荷兰首相德克。吉尔签署的协议,协议中荷兰政府同意在荷属圭亚那发生独立革命的情况下予以承认。

    “独立?”凯塞林元帅笑着摇摇头,“这些荷兰人还真想得出来。”

    “这个交给中央保卫总局去做吧,有荷兰殖民当局的配合是没有什么问题的。”赫斯曼从国防部的一位女秘书手中接过咖啡杯,喝了口咖啡后,接着对凯塞林说,“不过我们的人也必须立即进入,要抢在美国人动手前巩控制荷属圭亚那,最好还能同时控制英属和法属圭亚那。”

    “好的,”凯塞林点了点头,“总参谋部会立即制定计划的……我们大概要什么时候进入南美洲?”

    “当然是越快越好!”赫斯曼说,“因为历史留给我们的机遇期不会太长的,一旦美国人搞出了线控滑翔炸弹,我们就没有机会在南美洲搞到一块跳板了。对了,这个计划的代号就叫‘跳板’吧。”

    “那么就在1942年5月前实行怎么样?”凯塞林想了想,说,“在我们入侵爱尔兰前实行,而且在4月底前我们至少会拥有一个装备了Hs239滑翔炸弹的Ju。288大队可以投入战斗,这个大队将会对美国海军构成极大的威胁。”

    Ju。288是凯塞林担任空军总司令期间非常看好的项目。这款飞机是容克公司设计的,算是Ju。88的后续机型。

    这种飞机装备了2500匹最大输出马力的24缸Jumo222涡轮增压型发动机(Jumo222也有非涡轮增压型,因此Ju。288也分成高空型和中低空型)。最大平飞速度可以达到670公里/小时,升限可达12500米,载弹量3。6吨,最大航程有5985公里!

    Ju。288的反舰能力空前强大,不仅可以和Ju。88一样俯冲投弹,而且还配备了Hs293和弗里茨X这两款划时代的可控滑翔炸弹。另外,5958公里的最大航程和超过2200公里的作战半径,也让这架飞机成为德国在大西洋上的杀手锏!

    而用来接Ju。88班的飞机也不只有Ju。288这种高档货,由多尼尔公司研制的比较经济实用的Do。217轰炸机现在已经开始大量装备部队了。

    虽然Do。217的最大航程比Ju。288要小得多,只有2148公里,最大航速也只有557公里/小时,比不了Ju。288的670公里/小时。但是Do。217的载弹量可以达到4吨,是所有已知的双发轰炸机(不包括He。177这种伪双发)中最大的。而且它也具有比较好的俯冲性能,同样可以搭载Hs293和弗里次X遥控滑翔炸弹。

    在德国空军的计划中,未来空军的双发战术轰炸机将会形成Ju。288和D0。217的高低搭配。

    至于德国的新一代的重型轰炸机项目,目前也取得了重大进展,由梅塞施米特公司和福克公司联合研发的Me。264项目和容克公司的Ju。390项目正在进行最后的角逐。

    同时,福克公司还拿出了福克108(就是P。108)作为应急型号,供德国空军替代已经老旧的Ju89和Do。19等飞机。

    “对了,海狮计划的第8稿拟定好了吗?”讨论完了“跳板”,赫斯曼又把话题转向了“海狮”。

    “海狮计划”是解决英国本土的作战计划,不过主要的战场却选择在了爱尔兰。提出这一计划的是赫斯曼本人,而执行它的则是赫斯曼的老大哥施莱彻尔元帅。

    不过“海狮计划”是一个异常复杂的计划,包括了战役发动前的欺骗计划、登陆开始前的海上决战计划、登陆和空降爱尔兰的计划、在爱尔兰和英军决战的计划、以爱尔兰为基地对英国本土进行全面封锁的计划,最后还有应对美国和苏联参战的计划。

    当然,对美和对苏作战的方案是不会包括在“海狮计划”中的。早在1941年地中海战役结束后,国防军总参谋部就开始秘密拟定对美和对苏作战计划了,前者的代号是“壁垒方案”,后者则命名为“蓝色方案”。

    “壁垒方案”的核心思想是以大西洋为壁垒,以圭亚那为桥头堡,将美国的势力阻挡在欧洲之外,同时将美德交锋的战场摆在加勒比海地区。

    而“蓝色方案”的核心则是夺取苏联的重工业基地乌克兰和资源产区高加索——前提当然是苏联先向德国开战。赫斯曼不愿意和苏联开战的立场仍然没有改变,因为一旦苏德开战,美国就有可能渔翁得利,而德国就会陷入两线交战的困局。但是从目前的美苏关系和苏德关系分析,苏德开战的风险正变得越来越大。因此必须要考虑解决“苏联问题”了。

    不过解决美国问题和苏联问题肯定是要放在打败英国之后的,赫斯曼掌控下的侵略扩张步伐还是稳当的,看上去让人放心。这也是他可以得到容克军国主义分子一致支持的原因。

    “都已经弄好了,”凯塞林笑了笑,“可不容易啊,都第8稿了……整套方案都快有一百万字了,光是登陆的预案就做了18套,把各种可能性都考虑进去了。其实整个海狮计划的难点就在登陆,毕竟我们没有打过大的登陆战。如果不是保卢斯从日本回来了,这18套预案我们根本做不出来。”(未完待续。)

第592章 大西洋上有日本鬼子() 
法罗群岛大海战后的半个月后,悬挂着一面英国皇家旗帜的“约克公爵”号战列舰,在1艘轻巡洋舰和6艘驱逐舰的护卫下,远涉重洋,抵达了圣罗伦斯河畔的魁北克市。

    之所以会悬挂皇家旗帜,是因为这艘崭新的战列舰上乘坐着英国王后伊丽莎白和乔治六世国王的小女儿玛格丽特公主。

    这对母女是在4月7日,伊丽莎白公主从荷兰返回伦敦的当天下午,登上“约克公爵”号,然后趁着夜色离开了利物浦港的。。。。。。从此就是母女姐妹天各一方了。

    不过此时的伊丽莎白王后和玛格丽特公主,以及在魁北克市的码头上欢迎她们到来的加拿大人,都没有想到两位本土来的贵客会在加拿大长住下来。他们更没有想到今年只有12岁的玛格丽特公主会在10年后成为他们的女王——在加拿大的渥太华登基加冕的英国女王玛格丽特一世!

    “对不起,请允许我问一个有些失礼的问题,她会成为加拿大女王玛格丽特一世吗?”

    原来也不是没有人想到玛格丽特公主会成为女王,美国总统罗斯福在听说伊丽莎白王后和玛格丽特公主抵达加拿大的消息后,就立即把英国驻美国大使哈利法克斯子爵请到了白宫,还当面提出了让人有些尴尬的问题。

    “不,公主殿下不会成为加拿大女王,她是未来的英国女王!”哈利法克斯子爵沉默了一会儿,然后用细不可闻的声音回答罗斯福。

    “未来的英国女王?”罗斯福看着哈利法克斯子爵,“那么伊丽莎白公主呢?”

    哈利法克斯子爵用严肃的语气说:“伊丽莎白公主和德国亲王弗里德里希的恋情不会被英国人民和政府接受,所以她将被剥夺继承权。”

    “居然有这样的事情?”罗斯福有些吃惊地看着英国大使,“剥夺伊丽莎白公主继承权的消息宣布了?”

    英国大使一本正经地说:“已经决定,但是还没有宣布,这需要等待时机。”

    “时机?”罗斯福一愣。

    “等国王陛下和政府迁到加拿大后就会宣布。”

    “那伊丽莎白公主会来加拿大吗?”

    “不会,”哈利法克斯子爵说,“她会留在本土,担任联合王国摄政。”

    那你们还怎么剥夺伊丽莎白公主的继承权?乔治六世一走,伊丽莎白公主不就是联合王国的女王陛下了!还剥夺个屁继承权啊!

    美国总统有些无语地看着英国大使,这群大英帝国的精英的无耻和狡诈真是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居然能想出这样不要脸的方法来保住自己既有的财富和地位。

    恐怕从现在开始,每一个显赫的英国豪门都要一分为二,一半效忠乔治六世和玛格丽特公主,另一半留在本土当伊丽莎白女王的忠实臣仆了。

    这倒挺好,不管战争谁胜谁负,你们这些英国豪门都能保住荣华富贵,什么损失都没有!不仅没有损失,说不定还会有额外的收益……加拿大可比英国本土大多了,资源也丰富多了。如果有了几百万英国人口和大量的英国资本、技术的迁入,将来会不会发展起来真不好说啊!

    罗斯福眉头紧皱,这些英国老爷的盘算当然是精的。可是英国老百姓都是傻瓜吗?他们会不知道你们这些贵族精英的算盘?你们留好了后路,还准备脚踏两只船,还想让他们这些无产阶级去当兵送死?这事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