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崛起之第三帝国-第50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且,此时的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还没有实行严格的枪支管理,这两个殖民地国家奉行的是“人人有枪,上帝都怕”的国策。所以家家户户都有枪,还是全民皆兵(民兵)。

    因此真到了拼命的时候,澳大利亚动员出百万大军还是有可能的。在原本的历史上,澳大利亚在面临日本入侵的时候就动员出了100万军队,另外还有200多万人以其他方式为军队服务!

    所以澳大利亚总理约翰。柯廷的“720万人总玉碎”方案,在历史上是实现的。只是因为日本人在中途岛和瓜达卡纳尔岛两战皆北,止步于珊瑚海外,才没有发生惨烈的澳大利亚陆上战争……

    罗斯福听了马歇尔的话,沉吟了一会儿,点点头说:“好吧,那么就取消向澳大利亚增派地面部队的计划,改为输送武器弹药。我们不能让澳大利亚人拿着烧火棍上战场!”

    “明白,总统先生。”

    在座的美国军方将领听到了罗斯福决定,全都松了口气。如果太平洋战场可以依靠澳大利亚人去拼命,那么美国就能集中精力对付德国了——至少在美国的“饺子航母”大量完工前,太平洋战场可以先放一放。

    当然,罗斯福总统的“小目标”还是要继续的!

    “苏联人的战列舰从莫洛托夫斯克出发了吗?”罗斯福又将话题转向了北大西洋战场。

    虽然组成英美苏联合舰队的大原则早就敲定了,但是苏联红海军的战列舰却迟迟没有从莫洛托夫斯克出发。

    “还没有。”海军作战部长欧内斯特。金上将回答,“现在我们的人和设备刚刚过去,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让苏联人熟悉我们的指挥和通讯。另外,苏联红海军还在进行思想政治工作。”

    “思想政治工作?”罗斯福皱了皱眉,“难道在苏联红军中还有亲德思想存在?”

    苏联红军,特别是红海军在过去二十多年中和德国的关系很好。许多苏联红海军的舰艇都是德国人帮助建造的,还有许多红海军军官在德国的海军学校里面学习过。因此亲德思想一直存在,这一点罗斯福也是知道的。

    “不,并不是因为亲德思想。”欧内斯特。金上将苦笑了一下,“是因为我们……根据麦卡锡上校的报告,苏联大西洋舰队的政工干部,这段时间主要在进行反对美国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教育。”

    约瑟夫。麦卡锡上校并不是职业军人,而是律师出身的共和党政客,在美国参战前是巡回法官。战争爆发后加入了海军陆战队,谋了个上校军衔。

    而在美苏达成关于成立联合舰队的协议后,因为联合舰队要设立政治委员,美国大西洋舰队当然也要有相应的人物去应付布尔加宁同志。

    罗斯福本来中意杜鲁门参议员,但是有人提出杜鲁门是议员不是军人,不适合担任军职,除非辞去参议员职位。而杜鲁门当然不愿意辞去参议员,罗斯福就只能另外找人了。

    这个时候共和党出身的陆军部长****生向他推荐了在海军陆战队任职的麦卡锡。据****生说,这位麦卡锡是一位对政治思想工作非常敏感的同志,绝对不会让苏联的政工干部把美国大兵的脑子洗坏掉的。

    于是罗斯福就让他当了大西洋舰队的“司令部首席牧师处处长”。

    前段时间,麦卡锡处长就作为美国大西洋舰队司令部的政工干部代表去了莫洛托夫斯克。他的任务是和名义上的上级,同盟国大西洋联合舰队政治委员布尔加宁商量怎么合作,怎么避免冲突的问题。

    不过在冰天雪地的莫洛托夫斯克呆了一段时间,麦卡锡处长就发现,现在苏联大西洋舰队的政工干部对美国非常的不友好,每天都在散布不负责任的反美言论!

    “军事委员先生,”在苏联号战列舰上的政委办公室内,约瑟夫。麦卡锡又一次提出了强烈抗议,“今天我的人又发现有人在进行反美宣传了,我真怀疑这里不是苏联红海军的舰队,而是德意志帝国的公海舰队!”

    麦卡锡说着布尔加宁听不懂的英语,不过也用不着翻译,他也能知道对方在说什么——无非就是抗议舰队的政工干部关于“腐朽堕落的美国资产阶级”的宣传。

    其实这样的宣传真的不是反美,而是为了给下面的人打打预防针,免得被美国的灯红酒绿给迷惑了。

    由于红海军大西洋舰队将会把美国纽约作为第二母港(纽约是北大西洋航线的起点,同时那里还有许多船坞可以使用,苏联舰艇将会在那里加装美国的雷达和通讯设备),所以许多舰艇还会在纽约停留较长的时间,红海军的指战员们也肯定会有上岸的时候,而且还会有许多和美国人接触的机会。

    那么问题就来了,说好的水深火热呢?为什么美国人看上去个个都像是阔佬,传说中被压迫的透不过气来的美国劳动人民在哪儿?

    为什么美国的生产力那么发达?不是说社会主义可以极大的解放生产力的吗?为什么生产力被极大解放的苏联的商店里面很难买到东西,什么都要凭票,而生产力应该不是很发达的美国商店里面却应有尽有呢?

    所以布尔加宁同志在担任大西洋舰队军事委员后发现要应付的难题多得要死!

    而且下面的政工干部们发现,他们就是浑身是嘴也很难说清楚革命道理了。

    所以布尔加宁就建议推迟出发日期,同时找来了参加担任过外交部美国司司长,还在美国大使馆担任过几年参赞的安德烈。葛罗米柯同志担任大西洋舰队政治部副部长,专门研究对策。

    可是这位葛罗米柯同志的到来非但没有解决问题,反而发现了更多的问题!

    比如,为什么美国没有纽约户口和华盛顿户口?水深火热的美国劳动人民可以自由迁徙,去繁荣富裕的纽约当工人,而苏联集体农庄里面的农民却不能去莫斯科和列宁格勒呢?

    再比如,美国劳动人民为什么可以购买枪支弹药!?统治美国的资产阶级就不怕持枪的人民造反?对了,持枪的美国劳动人民为什么不革命?这是怎么回事?

    又比如,资产阶级美国也是有虚假的选举和工会活动的。这些活动虽然都不是真正代表美国劳动人民的意愿,但是单纯的苏联红海军战士还是有可能上当受骗……

    还有,会不会有红海军战士利用在美国停留的机会叛逃?会不会有人利用在美停留的机会去打工赚钱?会不会有红海军的帅哥勾搭上美国女人?

    总之就是问题成堆,而且除了进行反美宣传也没啥好的预防办法。可是美国人却派了个反动透顶麦卡锡牧师(其实麦卡锡不是牧师,只是管牧师),硬说是“美国政委”,要和布尔加宁协调联合舰队的政工工作。结果这个“美国政委”什么正事儿不干,整天找茬抗议。而布尔加宁又不能让特别处的人把他当成反G命逮捕(真要逮捕也不冤枉)了,还得赔着笑脸解释,这个事情想想都荒唐!(未完待续。)

第747章 糖衣炮弹袭来() 
虽然布尔加宁不能以反G命罪逮捕麦卡锡(虽然他是真正的反G命分子),但是麦卡锡的抗议肯定是无效的。不过苏联红海军大西洋舰队内部的反美教育还在11月11日中止了,因为斯大林同志的最高指示在10日下达到了莫洛托夫斯克——大西洋舰队立即出发,前往大洋彼岸的纽约。

    促使斯大林下达这道命令的,是一条来自西班牙的情报。欧洲联合舰队主力刚刚返回了母港直布罗陀——在之前的一段时间里,欧洲联合舰队主力基本退出了被黑暗笼罩的北极圈航线。不过他们也没闲着,而是在大西洋上拔钉子,打下了被英美占领的亚速尔群岛、加那利群岛和佛得角群岛。

    此外,欧洲联合舰队还组织了一次跨越大西洋的运输,将精锐的西班牙蓝色师团运往了圭亚那。蓝色师团开赴美洲当然是为了向说西班牙语的委内瑞拉进军。

    而美国军队现在也在向这个“石油穷国”开进,而南美洲和中美洲的其他国家也都睁大了眼球准备看打仗。德国要是在委内瑞拉打胜了,准保有一大堆各国反动派来抱大腿。

    不过南美洲的战局和斯大林同志暂时没有关系,他现在关心的只是北大西洋航道。所以在确定欧洲联合舰队主力都返港休整后,立即命令红海军大西洋舰队开赴美国——从直布罗陀前往北极圈附近的航线有1700海里左右的距离,哪怕走直线也要5天时间,这对苏联大西洋舰队而言是个难得的安全期。虽然从莫洛托夫斯克出发前去纽约需要的时间更长。

    但是苏联的保密工作绝不是西班牙能比的,红海军舰队离开莫洛托夫斯克的消息肯定不会走漏。在被巴伦支海上活动的德国潜艇发现前,红海军舰队的行踪不可能暴露。

    而从红海军舰队可能被发现的地区前往北大西洋中最危险的地段也就是4…5天的直线航程,只要德国人稍有犹豫,GC主义战士们的舰队就可以安然抵达纽约。

    11月12日,GC主义舰队离开莫洛托夫斯克,向美国驶来的消息传到了白宫。

    “先生们,GC主义战士们要来美国了……”罗斯福总统看着今天被请到白宫的几个人,笑着说。

    今天坐在椭圆形办公室内的是罗斯福的心腹霍普金斯(他现在辞去了商务部长职务),战略情报局局长多诺万,总统参谋长莱西上将和杜鲁门委员会(这是个审查军方开支的委员会)主席杜鲁门参议员。

    罗斯福笑着说:“但是根据麦卡锡先生的报告,我们的GC主义朋友对于纽约这座繁荣的资本主义大城市心存恐惧。”

    “总统先生,他们为什么要害怕纽约?”杜鲁门扶了扶自己的小圆眼镜,有些奇怪的发问。

    这位民主党参议员当然是个反G分子,在历史上的苏德战争爆发后,他还曾经提出过“如果占优的是苏联,那美国就应该帮助德国”的反动言论。不过在这个时空,他的反动本质还没有暴露。因为德国看上去太强大,美国也太需要苏联这个盟友了。

    “参议员先生,因为苏联布尔什维克党的领袖们担心他们的GC主义战士被纽约的繁华和富裕吸引。”去过多次苏联的霍普金斯笑着说,“实际上,苏联对苏联人民而言是个挺糟糕的国家,在世界上的主要强国中,人民生活水平最差的很可能就是苏联。”

    杜鲁门仿佛没有明白霍普金斯的意思,他问:“顾问先生(霍普金斯现在是顾问),您的意思是……苏联领袖担心他的海军官兵在战后大量移民美国?”

    “呃……这是个问题。”罗斯福笑着点点头,然后又说:“不过斯大林同志更加担心他的GC主义战士被我们的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感染,在未来变成他的敌人。”

    “感……染?”杜鲁门心说:民主自由的思想合着是病毒啊!这个病毒咋就不把德国人给感染了呢?

    “总统先生,那么我们要不要想办法把苏联的GC主义战士都腐蚀了呢?”还是战略情报局局长多诺万了解罗斯福的心思,马上就接了话茬。

    罗斯福看了看杜鲁门,“哈里,你认为呢?”

    杜鲁门一愣,然后仔细想了想,点点头说:“总统先生,我想我们应该向苏联海军的官兵们推销美国的价值观……如果我们赢得了世界大战,苏联很有可能成为我们的下一个对手!”

    罗斯福连连点头,“是啊,我也是这样认为的,应该要让苏联的GC主义战士们明白,世界上还有比苏联的制度更加优越的体制存在。不过……我们应该用充满善意的方式将我们的价值观灌输到苏联GC主义战士的大脑中去。”

    “善意?”杜鲁门又听不明白了,什么是善意啊?

    霍普金斯在旁边说:“总统,我们或许可以向苏联的海军官兵发放慰问品,比如美国出产的巧克力、香烟和手表,还可以组织一些军民联谊活动,招待苏联水兵吃喝,让他们和美国女孩子跳个舞,顺便再让他们目瞪一些纽约繁华的市容。”

    听到这里,杜鲁门已经明白了。怪不得把自己找来白宫,原来是为了钱!罗斯福的善意就是花钱请吃请喝再奉送礼品……

    但是美国的军费预算里面可没有购买糖衣炮弹轰炸苏联的开销,所以就只能请管查账的杜鲁门同志开个后门,让****委员会编个什么花账,把这笔钱给开销了。

    ……

    北大西洋,此刻正暗无天日,风高浪急的时候,气温更是降到了冰点以下。德国人的飞机在这种气候下是根本无法飞行的,连水面上的潜艇的侦察能力也会大打折扣。因此正是苏联舰队冲破“封锁”,胜利前往资本主义的中心纽约市的良机。

    “美国政委”麦卡锡强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