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崛起之第三帝国-第5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赫斯曼摇了摇头,“他的失败是因为他的过分贪心所致。他想要攫取的利益超过了自身实力所能拥有的程度,所以才招致了欧洲列强的一致干涉。如果他止步于黎巴嫩和叙利亚,并且和伊斯坦布尔的奥斯曼苏丹和睦相处,那么埃及将会赢得宝贵的历史机遇,这个国家现在会是一个现代化的强国,就和现在日本一样。如果你们在1895年决意进攻北京,要取代鞑靼王朝入主中国,那么你们的国家现在就和埃及一样。”

    赫斯曼随后又把自己的话用德语复述了一遍,东条英机和大岛茂都能说一口德语——陆军的大马鹿和不知耻的海军当然不能学同一种外语了。

    四个日本鬼子都是人精,怎么不明白赫斯曼的话是什么意思——日本帝国现在也别太贪,太贪了是很难收场的。

    “日本帝国的扩张是有节制的,”东条英机微笑着回答,“我们不会像穆罕默德。阿里那样,目前我们的国策只是维持绝对国防圈的安全。”

    在今天的会晤之前,赫斯曼和希特勒已经收到了里宾特洛甫的报告——这位德国外交部长参加了在穆罕默德。阿里宫举行的宴会,还和日本外交大臣谷正之进行了单独会面,所以知道日本方面对夏威夷群岛的立场,也知道他们想要袭击巴拿马运河以争取布防的时间。

    所以赫斯曼和希特勒都知道,所谓的“绝对国防圈”是以夏威夷群岛为核心的。不过他们也知道美国同样不会放弃收复夏威夷群岛的努力——夏威夷群岛现在虽然还不是美国本土,但无疑是和本土各州同样重要的地盘,是不可能放弃的!

    赫斯曼点了点头,虽然日本不放弃夏威夷群岛就不可能和美国议和,但是美国现在同样没有准备放过日本的意思。那就只能让日美两国在夏威夷擦出点火花了!

    “首先,我们不支持贵国对夏威夷群岛和新西兰的任何领土要求!”赫斯曼开始阐述德国的立场,“但是鉴于目前对美作战的需要,我们将会支持贵国在夏威夷群岛布防。”

    赫斯曼说话的时候,众人已经参观好了埃及伟人的陵墓,回到了清真风格的会议室内,分宾主落座了。

    一张早就准备好的清单被摆到了东条、山本和谷正之面前。清单上面罗列的都是德国可以向日本提供的武器装备名录(以易货贸易模式提供)。

    名录中有Fw…190的A(中高空战斗型)、G(远程战斗轰炸型)、T(舰载型)等型号的战机;4号H型坦克、犀牛坦克歼击车;弗里茨…X遥控滑翔炸弹系统、Hs293遥控滑翔炸弹系统、V3遥控飞弹系统;BMW801系列(不包括T、F、TS和TF等四个尖端系列)发动机、BMW802系列发动机(不包括拥有涡轮增压器的T系列)、BMW300系列发动机(不包括任何安装有增压器和MW50系统的系列)。

    “名录中列出的武器装备,都是可以马上提供现货的。”赫斯曼补充说,“所有的武器都可以马上提供300…1000台/件,交货地点可以是新加坡。”

    山本五十六和东条英机低声用日语交换了一下意见。德国人提供的东西有些是急需的,有些则是不需要的。

    “帝国元帅阁下,”东条英机说,“我们不需要Fw…190系列的飞机,BMW801和BMW300系列的发动机也不需要。遥控滑翔炸弹和遥控滑翔飞弹是我们急需的,希望贵国能立即各提供500枚。4号H型坦克有100辆就足够了。BMW802发动机我们需要400台。”

    “就这些?”赫斯曼微微皱眉,清单上列出的装备都是经过总参谋部和海军司令部仔细研究的,对夏威夷群岛防御应该很有用。所以他本以为日本人会来个大采购,没想到对方并不是很感兴趣。

    “我们还需要贵国提供技术,以便加快几种太平洋决战飞机的研发进程。”山本五十六说,“我们现在最需要的是2000马力以上18缸空冷发动机技术。”

    “2000马力的18缸空冷?”赫斯曼皱起眉头,这个东西德国还真没有,BMW802量产型号的功率现在都直奔3000马力而去了。

    “是特殊设计的小18缸吗?”赫斯曼又问。

    “是的。”山本五十六点点头。

    日本的武器开发标准和德国是不一样的,他们追求的是小而轻,而且还要结构简单,易于生产和维护。而德国现在追求的大而重,而且还非常复杂。

    以18缸空冷为例,德国虽然拥有成熟的产品,但是却因为超重和超大只能安装在轰炸机和重型战斗机之上,而日本战机的开发思路却是延续零式神话,追求优异的缠斗性能。他们连Fw…190都看不上,更不会考虑制造安装BMW802的重战了,所以在“十七试舰战”的合作开发上,双方一开始就出现了严重分歧。

    福克公司想要制造一款实用BMW802发动机的“奶瓶机”,而日本方面则要求一款具有完美气动性能的格斗式战斗机,为此需要实用轻而小的18缸气冷发动机——实际上他们已经有了这种发动机,只是尚不完善。

    “好吧,”赫斯曼回答,“我会命令BMW公司的技术部门尽可能协助你们完善小18缸的空冷发动机。”

    “万分感谢,”山本五十六笑着点头,然后又说,“另外,我们还希望欧洲联合舰队在今年春季在开辟加勒比战场。”(未完待续。)

第793章 轴心国的开罗会议——宣言() 
听到山本五十六提出要“开辟加勒比战场”,赫斯曼的眉头就拧了起来。

    开辟一个战场和发动一场牵制性的佯攻不是一回事儿。现在德国虽然通过进驻圭亚那将爪子伸进了美国的后花园,还在考虑从陆路侵犯委内瑞拉的问题,但是却没有把战火烧到加勒比海的打算。

    实际上,对于是否要在南美洲和美国来一场大战的问题,德国内部也存在分歧。

    希特勒和纳粹党倾向于和美国达成协议,将美国的势力圈在美洲新大陆就行了。

    而赫斯曼则倾向于尽可能缩小美国在美洲的势力范围,以扼杀美国的发展潜力。

    具体的方案赫斯曼准备了两个,一是从陆上进军委内瑞拉,同美军进行一场地面决战,取胜后再进军哥伦比亚和厄瓜多尔。然后将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委内瑞拉和圭亚那合并,组成一个大哥伦比亚共和国,用这个国家来封堵美国进入南美洲的通道。

    另一个方案则是拉巴西下水,用盛产石油的委内瑞拉去诱惑南美第一大国巴西,而欧共体继续保留圭亚那的控制权。

    只要巴西肯加入轴心国和德国一起对抗美国,那么德国就会在攻占委内瑞拉后促成“石油穷国”委内瑞拉并入巴西联邦。

    当然委内瑞拉这么肥的地盘也不能白给巴西,这个国家现在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产油国,而且还有南美洲比较稀缺的煤炭资源,当然还有丰富的铁矿(这个巴西不缺),而且领土面积有91。6万平方公里,巴西要是吃下去立即就有发达了。巴西也要为此付出一定的利益——同意巴西南部的南大河州、圣塔卡林那州和巴拉那州分离。这三个州是德裔和意大利裔移民集中的州,和里约热内卢的巴西政府一直不大和谐。而且在瓦加斯当权后,那一带的巴西纳粹党又受到压制。

    所以赫斯曼就想将这三个州从巴西分离,然后促成南大河州、圣塔卡林那州、巴拉那州和目前非常亲德的阿根廷合并,如果有可能的话,再设法将乌拉圭和巴拉圭也合并入阿根廷,并且将这个大阿根廷联邦变成未来欧洲过剩人口的输出地——最终变成一个南美的小德意志!这样即便巴西最后靠不住,德国还有一个德语阿根廷可以依靠,算是有了一个双保险。

    有了大巴西联邦和大阿根廷联邦,南美洲就有了两个比较强大的亲德国家,只要这两国能够在欧洲共同体的支持下团结起来,应该就能阻挡美国未来向南美的柔性扩张。

    而在这扶植大哥伦比亚和扶植大巴西(大阿根廷)这两个方案中,赫斯曼倾向于实现第二个方案,即以大巴西对抗美帝。巴西这个“金砖国”的实力和潜力肯定不如美国,但是比大哥伦比亚还是要强大的。

    而且现在巴西的独裁者瓦加斯同施莱彻尔和希特勒的关系很好,也有壮大巴西称霸南美洲的想法。

    历史上瓦加斯在二战时期是先亲德后投美,那是因为世界大战的形势不利所致,其眼光还是非常准确的。不过在这个时空,世界大战的形势明显对德国有利,瓦加斯自然不会倒向美国。

    所以现在扶植巴西还是个很不错的选项。赫斯曼的心腹,帝国保安局长斯托克豪森上将这段时间就频繁出入里约热内卢,和热图利奥。瓦加斯总统秘密谈判巴西入轴的条件。

    至于控制加勒比海和占领巴拿马,并不在赫斯曼的计划之中。依托巴西,在南美洲陆地上和美国交战是一回事儿,去加勒比海和美国土豪打水战是另一回事儿。

    在美国失去大西洋的大部分控制权后,美国土豪就一直在加强加勒比海地区的防务。几乎所以重要的岛屿上都驻了大军摆了飞机,而且美国在大西洋上还有至少5艘舰队航母(其中2艘是英国的)可用。所以开辟加勒比战场的风险是很大的,一旦欧洲联合舰队在加勒比海战败,美国就有可能夺回大西洋控制权。

    这样扶植大巴西联邦或是建立大哥伦比亚的计划就都要泡汤了!

    “山本大将,对于加勒比战场的问题……”赫斯曼的话说得很慢,他已经知道头脑发热的墨索里尼已经同意开辟加勒比战场了。而为了维护轴心国的团结,他也不好全盘否定。

    他说:“我方认为,加勒比战场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南美洲战场的组成部分。所以我们下一步需要开辟的是南美洲战场,而非加勒比战场。”

    “开辟南美洲战场?”山本五十六仿佛听到了什么让他兴奋的事情,马上追问,“帝国元帅,贵国准备在南美洲伸张势力了?”

    南美洲对美国的重要性肯定在亚洲之上,一旦美国和德国在南美洲开战,那日本面临的压力可就大大减轻了。如果美国和德国在南美洲打得难解难分,日本没准还能和美国单独议和,然后坐山观虎斗……

    “是的,”赫斯曼回答,“我们的目标是把美国限制在北美大陆上……南美洲应该有自己的领袖,而不是仰赖美国这个北美的帝国主义国家。”

    这是要和美国不死不休了?东条、山本和谷正之三个日本鬼子心里面都是一阵窃喜。

    这时希特勒接过了赫斯曼的话题,他又急又快地说:“这一次的开罗会议,应该拿出一个胜利方案,同时又要为战后的世界秩序奠定基石。考虑到美国和苏联都是领土辽阔,人口众多的洲际国家,彻底灭亡的可能性是没有的。因此……胜利方案应该是保留美国和俄罗斯的。”

    保留美国是肯定的,希特勒和赫斯曼压根没想过灭亡美国,而且也做不到。而保留俄罗斯这个说法则是模棱两可的,既可以是苏维埃俄罗斯,也可以是沙俄——虽然赫斯曼不想复辟沙俄,但是德国国内不少大人物对此很有兴趣,所以赫斯曼也就来个模棱两可。总之,乌克兰和白俄罗斯这块地皮都要从苏联(俄罗斯)剥夺掉,保留一个被阉割过的“俄罗斯天然气石油公司”就行了。

    希特勒站起身,挥舞几下胳膊,加重语气说,“现在到了发表胜利宣言的时候,必须把我们轴心国对于胜利和战后世界的看法告公开地告诉所有人。要让中立国和同我们作战的国家的人民,都知道我们想要做什么,我们想要建立一个怎样的世界新秩序,这有利于我们早日取得胜利。”

    “胜利宣言?”东条英机问,“宣言的内容是什么?”

    希特勒没有回答,而是向外交部长里宾特洛甫递了个眼神。后者马上将用日德两种语言起草的文件递给了东条,说:“首相先生,宣言的主要内容就是规定美国、苏联和英国在战后的地位,同时确定在战后加强国联体制。”

    东条接过宣言的草稿看了起来,上面这样写道:“希特勒总理、墨索里尼首相、东条英机首相、达尔朗总理、霍尔蒂首相、安东内斯库首相、弗朗哥摄政王、鲍里斯三世国王、曼纳海姆元帅,偕同各国军事与外交顾问人员,在开罗举行会议,业已完毕,兹发表概括之声明如下:

    轴心各国军事方面人员关于今后对英美作战计划,已获得一致意见,我轴心诸国决心以不松驰之压力,从海陆空各方面加诸残暴之敌人,此项压力已经在增长之中。

    我轴心诸国此次进行战争之目的,在于解除英美资本集团对于全世界之压迫和剥削,并非为消灭英美及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