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崛起之第三帝国-第58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斯大林虽然也知道拖延战略比较稳妥(实际上斯大林同意这样的战略),但是在具体插手指挥的时候,却总想要打出一场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大胜利。

    但是就目前苏德双方的实力对比而言,这样的大胜利是无论如何都打不出来的!

    可巴甫洛夫和沙波什尼科夫又都是性格软弱的高级指挥官,不敢像朱可夫、铁木辛哥那样去顶撞斯大林。所以两个人都很痛苦,明知道斯大林在瞎指挥,但是还得硬着头皮服从。

    说真的,他们现在都有点羡慕德国的军事统帅了——人家多好啊,大总参说了算!能当上总参谋长和第一军需总监的将帅怎么都不会像斯大林那么不专业……

    “胡闹!这完全是在胡闹!”朱可夫听完巴甫洛夫的解释和“结合部会战”的布署情况,马上就跳起来了,“巴甫洛夫同志,你会不会打仗?怎么能这样布署?如果把坦克第5集团军从斯摩棱斯克抽走,斯摩棱斯克很快就会被包围!到时候北路德军就会分兵南下了!

    而且第4集团军根本不可能替代第16集团军……第16集团军是随时可以机动部署的集团军,而第4集团军是在布防状态下的集团军!等到第4集团军移交了防区再完成集结,德军早就从明斯克附近通过了。所以第4集团军根本不可能在德军中路装甲集群的前方布防,而是要去侧击德国装甲集群的侧翼。但这是根本不可能成功的!一个以步兵为主的合成集团军怎么可能去攻击一个德国装甲集团军的侧翼?所以从中路突破的德军装甲集群很快会推进到‘结合部地区’,这样就是坦克第5集团军被三路德军围攻!到时候还打什么‘结合部会战’?”

    “如果出现那样的情况,坦克第5集团军可以撤回莫斯科……”

    巴甫洛夫说的很小声,不时还四下张望,没有发现别的什么人才轻轻吐了口气,接着说:“而布良斯克方面军也可以立即中止‘结合部作战’,将坦克第1、第2集团军撤回莫斯科,再把第38、第40、第48集团军调去哈尔科夫。”

    “什么!什么?”朱可夫大吃了一惊,愣愣地看着巴甫洛夫,“打莫斯科会战……上面同意了?”

    巴甫洛夫摇摇头,“上面不知道……不过局势一定会这样发展!格奥尔吉。康斯坦丁诺维奇(对朱可夫比较亲热且尊重的称呼),这也是召你回来的主要原因!”

    “我明白了!”朱可夫点点头,然后又摆了摆手,示意巴甫洛夫不必多说——祸从口出,多说无益,这种欺上瞒下的事情,大家心里明白就行。

    朱可夫顿了顿,又说:“我一定会打破列宁格勒包围圈的……至少暂时能打破,这样列宁格勒就能得到补给,可以坚持的更久了。”

    巴甫洛夫点点头,说:“那太好了……不过你不要再进列宁格勒了,让弗拉索夫带部队进去就行了,因为莫斯科比列宁格勒更需要你。”

    ……

    “元帅,莫德尔大将报告,他的集团军拿下鲍里索夫了。”5月5日上午,德军中央集团军群参谋长奥托。韦勒中将喜气洋洋的拿着刚刚收到的报告,走进了曼施坦因的办公室。

    “那么快?”曼斯坦因元帅从一堆文件中抬起头,看着韦勒中将,有些吃惊。

    鲍里索夫可是个紧要地点,正处于明斯克…斯摩棱斯克的铁路线上,一旦被德军占领,驻白俄罗斯苏军的退路就断了,所以曼斯坦因原本预料会有一场激战在那里发生的。

    “几乎没有发生什么交战,”韦勒中将说,“苏联人放弃了鲍里索夫,同时整个白俄罗斯突出部的苏军都在后退,可能是想收缩兵力固守明斯克。”

    “那就让他们去守吧!”曼施坦因摇摇头,“明斯克又不重要,守住了又能怎么样?”

    因为现在德军的主要补给线是里加…普斯科夫…大卢基的铁路线(将来还会延伸到斯摩棱斯克),所以明斯克拿不下也无妨,不过斯摩棱斯克却是必取的。

    拿下了斯摩棱斯克后,德军就能沿着铁路线向莫斯科推进了。有了铁路保障后勤,莫斯科会战就很容易打了。

    “让工程兵尽快铺设从莫洛杰奇诺通往鲍里索夫的军用铁路。”曼施坦因从韦勒手中接过报告,一边看一边下达了一道命令。

    莫洛杰奇诺位于明斯克西北63公里处,在去年秋天就被德军占领。随后德国人的工程兵就铺设了维尔纽斯通往莫洛杰奇诺的军用铁路(100公里左右),而从莫洛杰奇诺通往鲍里索夫的军用铁路也在《紫色方案》的计划之中,只要铺设完成,德军就又多了一条“省油”的运输线。

    “再让第3装甲集团军按照计划,分兵三路,一路监视莫斯科;一路挺进奥廖沙;一路去莫吉廖夫。”曼施坦因接着说。

    第3装甲集团军挺进奥廖沙是为了迫近斯摩棱斯克,同第4装甲集团军建立联系。而去莫吉廖夫则是为了和从南路而来的第1装甲集团军建立联系,同时,第4装甲集团军也会在完成对斯摩棱斯克西面的包抄后,分出一部南下,去和第3装甲集团军、第4装甲集团军会师。

    而“结合部”(指斯摩棱斯克州、莫吉廖夫州和布良斯克州结合部)会师完成后,苏军的西方面军基本上就被切成了碎块,全军覆没不过是时间问题。

    现在第1装甲集团军的先头部队(3个骑兵师)已经毕竟了会师点,而第3装甲集团军则拿下了关键的鲍里索夫,第4装甲集团军虽然还在斯摩棱斯克外围和红军激战,但是这个集团军的实力明摆着,是不可能失败的。

    所以在曼施坦因看来,苏军的西方面军已经完蛋了,现在需要担心的他们的加里宁方面军、预备方面军和西南方面军(德军还不知道有布良斯克方面军)。

    其中,加里宁方面军很可能是最需要留心的。因为这一波德军的攻势打到现在,还没有遇上苏军庞大的坦克集群!而它们很可能大量集中于加里宁方面军和预备方面军,将会用于列宁格勒解围作战。(未完待续。)

第865章 大决战—最自信的人(第三更,求月票,求订阅)() 
“弗拉索夫同志,你得在列宁格勒外围打出一点气势。只有这样,敌人才会相信加里宁方面军的目标仅仅是列宁格勒包围圈。”

    5月5日晚上,在莫斯科参加完了会议的朱可夫回到了加里宁方面军司令部所在地加里宁市(莫斯科东北140公里处),然后就连夜召见了隶属于加里宁方面军的第1突击集团军司令员兼加里宁方面军副司令员弗拉索夫上将。

    弗拉索夫在去年的波兰战役和明斯克保卫战(白俄罗斯战役)中表现出色,获得了苏联英雄称号,军衔也晋升到了上将。

    而在明斯克保卫战胜利后,他就被巴甫洛夫和沙波什尼科夫当成了“强将”,被赋予了重任——担当新组建的第1突击集团军司令员。

    现在归他指挥的第1突击集团军虽然是新建的集团军,但是下面的部队却都是作战经验丰富的老部队。目前该集团军下属有近卫步兵第11师、第14师,步兵第29师、第44师、第50师、第55师和第71师,独立坦克第93旅、94旅、95旅,独立歼击坦克第21旅、22旅、23旅,第1突击炮兵师和其他一些辅助部队。

    和其他的集团军不同,这种突击集团军下面没有军级单位,只有7个步兵师/近卫步兵师、6个坦克/坦克歼击旅和1个炮兵师。

    不过这种突击集团军的兵力和火力可一点儿都不弱,因为其所辖的2个近卫步兵师和5个步兵师的编制非常充足(现在红军步兵师的人数已经没有开战前那么多了,普通步兵师满编是11000多人,近卫步兵师是12500多人),总兵力超过了9万,装备的坦克/坦克歼击车/突击炮的数量超过了250辆。

    “司令员同志,请您放心,我保证完成组织上交给的任务。”弗拉索夫上将说话的时候扶了一下自己鼻梁上架着的大眼镜,显得非常沉稳。

    朱可夫点了点头,他和弗拉索夫上将一同上过列宁格勒高等骑兵学校训练班,对这位老同学的能力还是有所了解的。而且他也非常看好这个处处显出沉稳大气的上将,在这次的列宁格勒解围战中,朱可夫更是委派弗拉索夫当了右翼集群总指挥,将多达4个突击集团军(第1、第3、第4和第5突击集团军)的兵力交给了弗拉索夫。

    顺便提一下,现在的加里宁方面军除了5个突击集团军和1个坦克集团军外,还有第20集团军、第22集团军、空军第3集团军和一些炮兵、骑兵以及独立坦克/反坦克单位。

    “这次的任务有点复杂,需要先佯攻,然后强攻。”朱可夫说,“在突破德军包围圈后,还要将囤积在大诺夫哥罗德的物资及时运往列宁格勒,还要疏散列宁格勒的无用人口……这些工作一定要尽快完成,明白了吗?”

    “尽快?”弗拉索夫愣了愣,朱可夫现在说的和之前布置的不一样,情况显然有变。“司令员同志,难道列宁格勒有可能再次被敌人包围?”

    朱可夫不置可否……弗拉索夫问的问题他是没有办法回答的,这种事情只能心照不宣。

    “另外,你要做好留在列宁格勒城内进行长期斗争的准备。”朱可夫接着又说,“这是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只有你可以胜任。”

    这话的意思其实是朱可夫准备推荐弗拉索夫担任列宁格勒方面军司令员。这个职位在不久之前还是朱可夫的,而在朱可夫离开后,列宁格勒方面军司令员先是由费久宁斯基中将代理(这个人是朱可夫的亲信,现在已经离开列宁格勒,出任坦克第4集团军司令员),然后又由原列宁格勒方面军参谋长霍津中将(同样是朱可夫的亲信)接任。而弗拉索夫因为是上将,在带兵进入列宁格勒后肯定要替代霍津成为方面军司令员的。

    在向弗拉索夫交代完了任务后,朱可夫接着又和负责指挥突袭大卢基的方面军左翼集群总指挥费久宁斯基中将谈话。

    加里宁方面军的左翼集群包括坦克第5集团军、第2突击集团军和第20集团军,总兵力虽然不如右翼集群,但是也有多达26万人,而拥有的坦克/坦克歼击车/突击炮的数量更超过了1000辆,绝对是一支不容小觑的打击力量。

    不过摆在德军第4装甲集团军面前还是不够瞧的,哪怕是利用“砍出来”的林中公路偷袭,也肯定打不过德军第4装甲集团军,何况列宁格勒一线的德军还会回援。

    所以大卢基战役得手的条件不仅是突然性,而且还必须准确把握时机。

    “把握进攻的时机是关键,”朱可夫说,“最理想的时机是在斯摩棱斯克将要陷落和德军北路集群同南路集群陷入苦战的时候,那时敌人在大卢基的防卫一定是最薄弱的。而且先夺取斯摩棱斯克和先击败布良斯克方面军必然是德军指挥官的首选,我们只要有足够坚定的决心,就能包围或夺取大卢基。而大卢基一旦被我们夺取或包围,那么普斯科夫…斯摩棱斯克的铁路线就会中断,德军的后勤就会不畅。为了向莫斯科进攻,德国人一定会全力反攻大卢基,多半会从列宁格勒周围抽调军队……这就是我们为列宁格勒解围的机会了。”

    还别说,朱可夫果然是一代名帅,对进攻时机的把握还是极为精准的。不过还好,在伟大的苏联红军里面,像他这样的人物也不是太多,而且还有不少帮倒忙的家伙。比如斯大林同志的爱将,目前担任预备方面军司令员的安德烈。伊万诺维奇。叶廖缅科大将。

    他和朱可夫、弗拉索夫、罗科索夫斯基和巴格拉米扬等人都毕业于列宁格勒高等骑兵学校训练班。而他在这个牛人辈出的训练班中无疑是最努力、最粗暴和最自信的一个人。

    根据他的同学们回忆:叶廖缅科经过罕见的努力,掌握了教学大纲规定的广泛而丰富的知识——一个短期训练班的教材能有多难?居然还要罕见的努力才能掌握,可见这个家伙有多笨了。

    至于他的粗暴在苏联红军中也到了牛逼的地步,因为他在担任西方面军副司令员的时候,曾经揍过第13集团军军事委员兼白俄罗斯布尔什维克党中央书记加年科。在苏联红军当中,方面军副司令员揍集团军军事委员(还是加盟共和国党中央书记),大概也只有叶廖缅科做得出来。不过他的牛逼不仅在于敢揍军事委员,而在于揍了以后居然没有受到任何处罚……这可是军事委员大如天的苏联红军啊!

    而和叶廖缅科的愚笨和粗暴同样出名的,还有他的自信——他的自信同巴甫洛夫和沙波什尼科夫两人的信心缺乏倒是能形成鲜明的对比。而这种毫无道理的自信,对于苏联红军而言绝对是非常有害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