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崛起之第三帝国-第6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50传动系统和变速箱是建立在技术进步的基础上的,并不会带来操纵上的困难,更不会影响可靠性。

    E…50…0型车的发动机则采用了迈巴赫HL230P30型发动机,只有720匹马力(比历史上的同款发动机也要好一些),因此公路最大时速也只有46公里。

    而E…50…0型车因为在负重轮和传动布局上节省了不少重量,因此可以凭50吨的战斗全重搞出让人满意的防护性能。其正面上车体和下车体的装甲达到了120mm/30度倾角,相当于138mm的垂直装甲防御能力,如果换算成均质钢板的话大约相当于160…175mm的厚度。

    E…50…0型车的炮塔前装甲则厚达125mm,火炮护盾更达150mm,侧部和后部装甲也达到了60mm(车身侧后部和炮塔侧后部装甲厚度一致)。对于50吨的战斗全重而言,算是非常坚固了。

    另外,E…50…0型车的火力也让人期待,装备的是一门8。8cmKwK43L/71炮,威力足够摧毁任何已知的坦克的正面装甲!

    而且在英国(本土)加入了E…50项目后,还拿出了一种正在开发的新型穿甲弹——脱壳穿甲弹!据估计这种穿甲弹的穿甲效率将比同样口径硬芯穿甲弹还要提升50%以上。

    如果E…50坦克能够使用88mm口径的脱壳穿甲弹,那么理论上的穿甲能力将可以横扫所有二战时期可能出现的美苏坦克了。

    “虽然陆军的重要程度超过了海军,”赫斯曼主持的军备会议仍然在继续,在说完了陆军的各个重点项目(不止E…50一个)后,他又转向了海军,“但是海军现有的造舰计划仍然将会继续,而且还要在这个基础上扩大!”

    “扩大?”法国海军总司令让。苏尔上将听得懂德语,赫斯曼的话刚说完他就开口提问了,“我们有那么多燃油去扩大舰队规模吗?”

    “没有。”赫斯曼回答,“舰队的规模不可能在现有基础上扩大,但是可以建立储备船制度。”

    “储备?将一部分造好的军舰储备起来?”

    赫斯曼回答:“是的,就像陆军储备坦克,空军储备飞机一样。”

    海军其实也有“舰艇储备”,不过一般不是储备新船,而是储备旧船——不舍得扔掉而已。因为海军的思路和陆军、空军不一样,他们现在还没有打消耗战的概念,根本没有把昂贵的舰艇当成消耗品的想法。

    不过赫斯曼和他身边的幕僚大多是陆军、空军出身,脑洞和海军不一样,所以在面对石油不足而舰船产能却足够的问题,很快就有人提出来“储备船”的概念。

    在奥丽加回到彼得格勒之前,“储备船计划”已经开始实行了很长时间——这个计划本来就是用来在大西洋上压制美国的,现在仍然可以继续使用。

    而作为“储备船计划”的一部分,德国海军武备局还开发了几款可以大量生产的饺子舰。

    其中又以“凯塞林”级航空母舰、“慕尼黑”级防空巡洋舰、1936年D型驱逐舰和21型潜艇最为重要。

    德国海军武备局的两名参谋,这时将准备好的4种饺子舰(艇)的资料发给了在场的各国海军人员。

    这四种“饺子舰”的设计早就完成了,而且都已经开始在德国本土生产。

    “这个航母怎么那么慢?”

    “轻巡洋舰也慢……”

    “还有驱逐舰,天哪,这看大概是我到过的最慢的驱逐舰了。”

    “21型潜艇倒是挺快的。”

    在场的各国海军人员纷纷议论起来了,本来他们以为德国人神神秘秘憋出来的四级饺子舰(艇)应该是什么先进的不行的玩意,可是拿到设计数据一看……哦,也不是完全大失所望啦,至少21型潜艇是个好东西,很好的东西!

    不过“凯塞林”级航母,“慕尼黑”级防空巡洋舰和1936年D型驱逐舰都是不折不扣的落后产品,除了防空火力强大外就没有一点黑科技了。

    而最让人难以置信的是,这三种饺子舰居然都是落伍的慢船。

    其中“凯塞林”级轻型航母,1。5万吨的标准排水量,机库可以收容48架Fw…190T和福克零式D……这还是中规中矩,不过这艘航母的最大时速居然只有区区26节,动力系统可以输出的最大功率也只有6。6万匹马力。

    “慕尼黑”级防空巡洋舰的标准排水量只有6000吨,防空火力倒是挺足的,128mm高平两用炮有12门(6座双联),40mm博福斯高炮有16门(8座双联),20mm厄立孔高炮有16门(单装),而且还有非常先进的雷达和火控系统。防空火力那是没得说,可是最大航速也是26节……

    而1936年D型驱逐舰也是强防空火力加慢航速的怪物,128mm高平两用炮有6门,40mm博福斯高炮有12门(6座双联),20mm厄立孔高炮有14门。但是2500吨标准排水量的小船,居然也只有26节的慢速……那么慢的驱逐舰,别说二战了,就是一战也罕见。

    “先生们,”赫斯曼笑着打断了人们的议论,然后掰着手指头说起慢船的好处,“航速慢的优点其实还是很多的,比如省钱、省时和省油,而且还有利于舰队在海上长期作战。”

    和汽车、飞机一样,目前一艘舰船上最贵的也是动力系统,比如“凯塞林”级6。6万匹马力的锅炉和轮机要是换成13万、14万匹马力的设备,那花费可就贵多了。

    而马力更大也意味着建造时间更久,因为船壳好建,轮机难造。对拥有了欧洲大部分造船能力的欧共体而言,大量建造1。5万吨级、6000吨级和2500吨级军用舰艇的船壳是没有难度的,虽然做不到像美国那么快,但是也慢不到哪儿去。

    可是轮机的制造就没那么快了,这可是精细活,如果舰船的输出动力多一倍,那也就意味需要的轮机也多了一倍。这样造好的船壳就得等轮机了,对于追求造船速度是很不利的。

    而且,航速较慢也意味着容易达到最佳的经济时速——就是比较省油。另外,动力系统功率小也意味着体积小,这样就能有更多的空间用存放燃料、食品、淡水和弹药,舰艇的持续作战能力就会大大增加,对补给舰只的需求就会大大减少。

    根据德国海军总司令部的要求,由“凯塞林”级航空母舰、“慕尼黑”级防空巡洋舰和1936年D型驱逐舰组成的舰队在18节航速时可以持续航行10000海里,在12节航速下可以持续航行16000海里。

    也就是说,在大西洋上作战的时候,它们根本不需要携带补给舰只,这样又能节省一大笔造船开销和燃料消耗了。(未完待续。)

第919章 大西洋战线() 
1943年7月5日,当德意志帝国和欧洲共同体开始又一次面临两线持久作战的局面时,赫斯曼的老朋友空军司令阿尔贝特。冯。凯塞林元帅乘坐着一架宽敞舒适的福克42型客机,趁着夜色飞跃了浩瀚无垠的大西洋。

    坐在这架飞机上凯塞林元帅看上去不是很愉快,一路上除了睡觉就是皱着眉头在翻看一大堆赫斯曼让人交给他的文件和亲笔信。

    赫斯曼在信里面写了一大堆感谢和安慰他的话,同时还向他解释了目前德国面临的困难处境——原本先把苏联打得割地求和,然后再全力对付美国的机会完全破产了。和苏联的谈判在6月底就已经结束,与此同时,俄罗斯帝国正式回到了欧洲的历史舞台上,成为欧洲共同体的“积极参与者”,也是德国最重要的盟友……总之,赫斯曼和凯塞林的老朋友奥丽加女皇这下心满意足了,但是德国却有了很大的麻烦。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赫斯曼做出决定:放弃南美和加勒比作战,同时取消南美战线。

    而凯塞林元帅作为南美战线的总司令,自然也只能无功而返了。

    不过他人还没有离开卡宴(位于圭亚那,是南美战线司令部所在地),赫斯曼已经给他安排好了新的职位,仍然是个要职,是新成立的大西洋战线总司令!

    由于总参谋部直辖了东线战场(实际上是以第一军需总监古德里安为东线总司令),现在的德国国防军只剩下了大西洋战线和印度战线这两个“战线级”司令部。

    印度战线的司令部设在英属印度帝国的首都德里,总司令是哈尔德元帅。这个战线司令部统一指挥在印度的英印军和德军,同时欧洲联合舰队印度分舰队也由该司令部管辖,印度洋同样是印度战线所负责的地区。不过印度战线的主要战场在陆地上,海上只有少量以澳大利亚为基地的美军(加拿大英军)潜艇和伪装袭击舰活动。因此由一位德国陆军元帅担任印度战线司令官也是理所应当的。

    可是在大西洋战线上发挥主要作用的,怎么说都应该是海军吧?让一个根本不懂海军的陆军出身的空军元帅去当大西洋战线总司令真的合适吗?

    带着这样的疑问,凯塞林元帅见到了亲自到布雷斯特迎接他的总参谋长赫斯曼帝国元帅。

    “阿尔贝特,”赫斯曼在机场上和凯塞林拥抱了一下,“在卡宴一定过得很郁闷吧?”

    “还好吧,”凯塞林苦苦一笑,跟着赫斯曼上了大轿车,在车上他对赫斯曼说,“只是一事无成而已……不过你怎么给我安排了一个指挥海军的工作?我可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啊?”

    赫斯曼摇摇头,笑道:“阿尔贝特,你知道吗?海军刚刚丢人现眼了。”

    “打败了?”凯塞林有些紧张地问。

    “也不能算打败吧,”赫斯曼叹口气,“损失了59架飞机,其中23架是Ju288,战果是击沉了3艘航空母舰和几艘轻型舰艇。”

    “是3艘护航航母?”凯塞林看赫斯曼的脸色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是啊,3艘不值钱的护航航母!”赫斯曼说,“由于炸弹的穿透性太强,直接在船底爆炸,所以船上的大部分船员都有逃生的机会。”

    7月3日发生在丹麦海峡的海空大战的胜利者欧洲共同体这边,击沉了2艘博格级航母、1艘卡萨布兰卡级航母,重创了苏联号,中创苏维埃乌克兰号战列舰和俄罗斯苏维埃号战列舰,另外还有几艘轻巡洋舰和驱逐舰沉没或重创。

    而欧洲共同体一方的代价仅仅是59架飞机和100出头的机组成员,另外还有1艘负责侦查的潜艇失踪(后来证实被击沉。全体艇员丧生)。

    但是赫斯曼对这样的战绩和交换比并不满意,特别是对战机的损失过多而感到不满。

    而造成战机出现重大损失,特别是Ju288损失了23架的原因有两个。

    一个是海军、海军航空兵(岸基)和空军的配合出现问题,各自为战。空军和海航过早出动了Ju288机群,结果被美国人的一次喷火逮个正着(在Ju288机群抵达前,美国舰队已经发射过2波喷火了),当场击落了12架。

    另一个原因则是7月3日当天丹麦海峡上空的天气不是很理想,能见度较差,所以Ju288为了准确投放遥控滑翔炸弹就降低了高度,结果被水面舰艇上的127mm高炮用安装了无线电近炸引信的炮弹一顿好打,击落了11架。

    除了23架昂贵的Ju288之外,福克零式D型机和福克100俯冲轰炸机的损失也不小——在当天的作战中,德国海军也派出了舰载的福克零式D掩护福克100(由二航战派出)。

    可是它们遇上了一个强劲的对手F6F,特别是在Fw…190T在高空追着一次性喷火攻击的时候,福克零式D在中低空和F6F苦战,损失不小(交换比大约是1:1)。

    而福克100俯冲轰炸机则被美国水面舰队猛烈的防空火力和F6F战斗机打得损失惨重。

    这场海战虽然以德国一方的胜利告终,但是暴露出来的问题却让人非常担心。

    “大西洋上必须要有一个战线级司令部,”赫斯曼说,“而且这个司令部不能设在舰船上。所以由欧洲联合舰队司令官吕特晏斯元帅出任战线总司令是不合适的。”

    欧洲联合舰队按照德国国防军的标准,只是一个集团军级单位。同级的单位,还有欧洲联合运输司令部,欧洲联合水下舰队司令部等等。

    而且根据惯例,欧洲舰队司令官必须在比较靠近前线的地方指挥作战,因此无法负担全局。

    “另外,水面舰队也不是大西洋作战的绝对主力。”赫斯曼接着又说,“水面舰队的地位同岸基航空兵、水下舰队、运输司令部、岛屿守备部队、圭亚那驻军和非洲西海岸守备部队是一样的。

    这些部队加在一起才构成了大西洋战线,因此统一指挥大西洋战线的司令官未必要海军出身。而在我看来,这位总司令必须要精通空中作战,还必须要有打消耗战的经验。阿尔贝特,你才是最合适的人选。”

    让一个陆军和空军出身的元帅去指挥大西洋上的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