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崛起之第三帝国-第70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于这个疑问,红军当中也没谁敢打包票的。因为JS…2型的122mm大炮在1500米上的直角穿深的理论值也就是185mm均质钢板。在实际的作战中,肯定是达不到这个标准的。

    而苏联的122mm破甲弹一样不是很理想,穿深能达到200mm就不错了。不过德国人现在有了一种对付破甲弹的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在坦克两侧加个裙板同时在正面焊个铁栅栏。虽然不能百分之一百挡住破甲弹,但是对破甲弹的防御效果还是非常理想的。

    所以有上百门A…19型122mm加农炮(就是JS…2的主炮)被推到了第一线,硬塞进了本来安放ZIS…3型76mm加农炮的掩体里面。准备给德国人的E…50A来一下狠的,可是目标却没有出现。

    科涅夫回过头来:“A…19加农炮准备在什么距离上开火?”

    红旗第一集团军司令员别洛博罗多夫上将回答说:“如果发现敌人的E…50坦克,A…19加农炮会在1000米距离开火。如果没有发现E…50坦克,一半的A…19加农炮会先雪藏起来,剩下将在1500米距离上开火。”

    科涅夫点点头,没有再说什么——他本人就是炮兵运用的大行家,在东乌克兰和克里米亚战场上运用炮兵打出过不少精彩的防御战。

    当然也知道76。2mm和122mm口径加农炮一旦被推上火线去对抗德国人的坦克集群,那基本上就是“永别了,祖国”——这是苏联炮兵在这场战斗中的口头禅,意思是有去无回了!

    基本上,上了火线(指和敌人的坦克交战)的ZIS…3和A…19这两款加农炮和炮组都是一次性的。其中的20%…30%会在打出第一发炮弹前就被德军的炮火或轰炸摧毁,剩下的大炮大多也就是几十发的“寿命”。能够在激烈交战的火线上生存超过24小时的ZIS…3或A…19,要么就是摆在钢筋混凝土掩体里的,要么就是运气逆天。

    除了生存能力比较差以外,摆在火线上的加农炮还有一个无法克服的弱点——防线是漫长的,谁也不知道敌人的坦克集群会出现在哪里?所以加农炮只能分散布署,而在真正需要它们发扬火力的地方,加农炮的数量肯定大大少于敌人的坦克。

    而红旗第1集团军在特尔维沃的防线有三十多公里长,而德国人的主要突破地域最多就几公里宽。也就是说,只有一小部分A…19加农炮会真正派上用场。而靠它们,是不可能抵挡住德国人的钢铁洪流的。

    这些A…19加农炮的作用,仅仅是试探E…50坦克的深浅。

    “轰轰轰……”

    当滚雷般的炮声响起的时候,德军第1装甲师师长马克思少将顿时被吓了一跳,他的虎式坦克和灰熊突击炮(是从第4装甲掷弹兵师中调来配属给第1装甲师的)距离苏军前沿阵地还有1500米呢。

    而且这炮声听上去也不是ZIS…2和ZIS…3能打出来的,而是122mm的大炮在开火!

    他连忙举起望远镜向前看去,只见有1辆不知道是“虎式”还是“灰熊”的大型装甲车辆已经被打着了火。剩下的虎式坦克和灰熊突击炮的反应倒也迅速,在苏军第一轮炮击后就纷纷停止了前进,准备开火反击。

    但是苏联人的122mm炮却抢先打响了第二轮!战场上面,又是1辆灰熊突击炮被当场击毁。

    不过苏联炮兵的好运也就到此为止了,当阵地上6门122mm加农炮第3次开火击毁2辆虎式坦克的时候,已经有经验丰富的德国坦克的车长发现了炮口焰。

    十几台虎式坦克的炮塔转动,然后是同轴机枪打响,紧接着就是大炮轰鸣。土木构建的炮兵掩体被炸上了天空,2门A…19型122mm加农炮和它们的炮组全都被炸上了半空,还有4门A…19型加农炮则继续奋战,继续开火。或许因为慌乱,这次它们没有击中任何目标,反而招来了更多的88mm穿甲弹,在几轮炮战后全部被炸上了天。

    看见这一幕,科涅夫只是微微叹了口气,看来德国根本不用把E…50派出来,红旗第1集团军的防线就会被攻破了。

    “司令员同志,这里危险,您还是先转移吧。”别洛博罗多夫上将这时大声对科涅夫说,“这里交给我们红旗第1集团军就行了,挡德国人2…3天没有问题的。”

    科涅夫点了点头,对别洛博罗多夫说:“告诉同志们,俄罗斯虽大,我们已经无路可退,因为背后就是莫斯科!”

    这句由近卫第8步兵师的官兵首先喊出的口号,现在已经传遍了莫斯科附近的3个方面军,所有的红军将士,都明白其中的含义。

    他们的苏维埃祖国,现在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

    ……

    别洛博罗多夫向科涅夫做出保证的时候,德国第4装甲集团军司令官赫尔曼。霍特大将也坐镇到了沃洛科拉姆斯克城督战。

    现在对德意志第三帝国而言,同样是最关键的时刻!

    虽然大总参谋部和中央集团军群司令部都大约猜到了苏军的打算,但仍然义无反顾地投入了最大的赌注。

    而他这个第一线的集团军司令官当然也不能含糊了,所以在昨天晚上的军事动员会议上,霍特大将也少有的给部队下达了死命令:三天之内,第48装甲军必须攻击到林克附近,切断红十月铁路线,同时还要做好和数量上占据优势的苏联坦克集群进行决战的准备!

    必须不惜一切代价,将苏联的坦克集群击溃!

    德意志第三帝国,欧罗巴大陆,乃至整个世界的命运,将会由这场坦克大会战中决定。

    此时此刻,远在柏林的德国国防军总参谋部里面,也是一片紧张到了极点的景象。赫斯曼帝国元帅和已经退出现役的国防部长施莱彻尔帝国元帅,从26日晚上开始,都把床铺摆到了大总参谋部内,前线的任何变化,他们都在第一时间掌握。

    而实际上在指挥东线全局的古德里安元帅,此刻正在第一作战室内,对着一幅莫斯科前线的态势图在苦苦思索。总参谋长赫斯曼悄悄地走了进来。古德里安听到门口的响动,转过了头来。看见是满脸疲惫,眼圈有点发黑的赫斯曼,古德里安明白自己这位顶头上司,现在一定也承受了巨大的压力,昨天晚上恐怕连一分钟都睡不着。

    “帝国元帅,”古德里安展开眉头笑了笑,“决定命运的时刻已经到来了!”

第1030章 黑科技() 
1944年,4月28日夜。

    战事已经在特尔维沃前线越打越激烈了。德军第48装甲军在27日、28日两天,投入了数百辆虎式坦克和灰熊突击炮还有数万名装备精良的伞兵、装甲掷弹兵和步兵,在大炮和空军战机的支援下,对特尔维沃正面的苏军红旗第1集团军展开了一轮又一轮的猛攻。

    而苏军的红旗第1集团军,也拿出了最大的决心坚守,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消耗当面的德军。

    炮声和爆炸声在泥泞的俄罗斯土地上面回荡,战线已经转移到了特尔维沃小城,这座小小的苏联城市周遭,现在全是高高低低升腾的烟柱。德军的自行火炮、犀牛坦克歼击车、灰熊突击炮都开到了城外,拼命的向着小城中苏军的防御阵地倾斜着炮弹。这个小城正好扼守着一条在现下的苏联并不多见的高等级公路(这里到底是莫斯科州啊,道路条件自然比别的地方要好太多了)。只要拿下这里,德军的坦克/突击火炮就能摆脱讨厌的烂泥地,在拥有硬质路面的道路上行驶了。

    苏军的第1红旗集团军也知道这座小城的重要性,所以拿出了一个精锐的师级战斗群摆在这里死守。战斗从28日凌晨一直打到了深夜,德军步兵在坦克和突击炮的支援下,几次冲进了小城,但每次都无法立足就被不顾死伤的对手用人海攻势打出来。在小城和周围农村的结合地带,到处都是激战的痕迹。守军依托的工事和建筑物已经差不多被打平。红军战士们几乎就是在依托弹坑和一堆堆碎石和废墟进行着最为顽强的抵抗!

    炮弹的爆炸声中,和红军信仰的大神拥有相同姓氏的马克思少将正站在一辆装甲指挥车的椅子上,举着一个FG…1250夜视望远镜在观察部下发动的又一次进攻。

    而在马克思少将所乘坐的指挥车不远的泥地上,停着一辆模样奇怪的半履带装甲车,装甲车的车厢上装着一个60厘米直径的粗短的圆柱体,仿佛是个探照灯,却没有一丝可见的光线发出。

    原来这就是德军夜战利器——强力红外线探照灯!由它发出的红外线可以探照到1500米外的目标,但却是人的肉眼所看不见的,只有使用马克思少将手中的FG…1250夜视望远镜才能看见被红外线“照亮”的人或者物体。

    而这套红外线夜视装备,则是德军在即将发生的坦克大会战中最大的杀手锏!

    因为谁都知道,苏军是不敢在白天和德军坦克集群对攻的。否则用不着E…50坦克出马,光是德国空军的Fw…190F/G和Hs…129就能把苏联人的JS…2和T…34/85给打趴下了。

    而在夜间交战中,夜视仪无疑是个巨大的金手指!

    不过这个金手指并不是赫斯曼开的,而是本来就存在的“黑科技”。其实也不是德国独有,德国人的对手美国和苏联其实也有过类似的装备。但是美国人的夜视装备目前还没有装备部队,而苏联的夜视装备还处于探索和研究阶段,历史上到二战结束也没拿出什么真正有用的装备。

    在所有参加“三角地带坦克大会战”(这是后来起的名)的E…50A和“猎豹”的车身上,都装备了功率和体积都较小的红外线探照灯(每台车辆上都有2个探照灯)和2具FG…1250夜视望远镜。而参战的虎式H型坦克、4号H型坦克(重装甲营和重坦歼营中都有1个4号坦克连)、犀牛坦克歼击车、追猎者坦克歼击车和灰熊突击炮上,都安装了1具FG…1250夜视望远镜,可以利用半履带装甲车上大红外探照灯(称为“猫头鹰”夜战探照车)发出的红外线去寻找目标。

    这些“黑科技”装备,按照原本的计划是要在最关键的坦克大决战中才拿出来用的。

    可是苏军的抵抗居然出人意料的顽强,为了尽快推进到克林城外,赫尔曼。霍特大将只好给第48装甲军的巴尔克上将下令:在4月28日晚上开始使用夜视装备和E…50坦克、猎豹坦克歼击车!

    使用“黑科技”的效果还是让人满意的。不知道德国有了“高科技猫眼”的苏联红军和往常一样,想要在夜间和德国人打近战。本来藏起来打黑炮的SU…57全都开了出来,和大群大群带着RPG…43反坦克手榴弹、“红色铁拳”反坦克榴弹发射器和巴祖卡火箭弹的红军敢死队员们一起,向着在黑暗中进攻的德军装甲集群发起了逆袭!

    结果这帮人和车还没有靠近到德军的坦克和突击炮的1000米内,装上了炮口消焰器75mm、88mm、105mm和150mm的火炮就同时打响。

    红军战士们还没明白怎么回事儿,就被从黑暗中飞来的炮弹一片片的扫倒,十几辆SU…57坦克歼击车也被打成了碎片。前面的红军壮烈牺牲了,可是后面的红军却不知道出了什么状况,还是按照原先的命令潮水一般的成群结队的从黑暗中冲出来,结果全都撞在了德军的炮口上面!炮火的闪光之下,苏军的尸体层层叠叠,怵目惊心!

    英勇的苏联红军,就这样在这场他们本来擅长的夜袭中,被德军精准无比的炮火成建制地打垮!

    到了第二天清晨,三色的俄罗斯帝国旗帜和德国的万字红旗,已经在特尔维沃小城上空猎猎飘扬了。

    ……

    相同的夜战失利并不仅仅出现在特尔维沃小城,而是出现在预备方面军驻守的各条战线上。

    所有的夜间反击都好像一头撞上了钢板,除了可怕的伤亡数字什么也没有得到。

    一夜的苦战,仅仅是粗略的统计,红军预备方面军的伤亡和失踪就达到了两万一千人之多。而到了次日清晨,德军又趁着苏军还没有从巨大的伤亡中回过神来的机会,再一次发起强攻。

    这一次他们投入了传说中的E…50A型坦克和一种之前未知的拥有105mm大炮的大型坦克歼击车!

    结果一番猛攻之下,在27日、28日两天都打得不错的红军预备方面军几乎崩溃。一个白天就让德军大举推进了30公里,打到了距离克林仅仅只有11公里的维索科夫斯克城外。

    不过29日的战斗对苏军而言也不都是坏消息,在特尔维沃城打了败仗的红旗第1集团军司令员别洛博罗多夫上将,在部队撤退的途中亲自指挥十几门A…19型122mm加农炮和几千红军战士打了一场伏击。虽然没有能击退德军,但是他亲眼目睹了一门A…19型加农炮在800米开外的距离上击毁了一辆德军的E…50A型坦克。

    而且还是从正面击毁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