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崛起之第三帝国-第7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知道大概的组成情况吗?”尼米兹追问。

    “是一支两栖攻击编队。”霍雷肖海军中将回答说,“可能有4…5艘波罗的海级两栖攻击舰,另外还有10…15艘船坞登陆舰和10艘以上的驱逐舰以及一些运输舰。”

    由于罗马反纳粹分子的存在,现在美国人对欧共体海军的舰型比较了解,因此知道了波罗的海级两栖攻击舰的大致情况。

    “5艘两栖攻击舰,10…15艘船坞登陆舰……应该有一个德国海军陆战师吧?”尼米兹思考了一番,“它们往哪儿去了?”

    “向南,出了托坎廷斯河口后就往南去了。”霍雷肖海军中将说,“另外,海军作战部还转来情报,说昨天晚上有四艘共同体级油轮和四艘西部森林级海军供应舰在驱逐舰的保护下离开了布宜诺斯艾利斯港。”

    霍雷肖海军中将口中的“共同体”级油轮是一种量产版的“快速油轮”,和美国的T2、T3类似,载重吨达到了1。6万吨,航速高达21节(4台MAN9缸柴油机,2。4万马力)。

    而“西部森林”级海军供应舰则是一种综合补给舰,在原本的历史上就有,标准排水量20850吨,拥有3座双联150mm炮塔,4座双联40mm“博福斯”高炮,4座单联20mm“厄立孔”高炮,最高航速也是21节。这样一级拥有一定自卫能力的海军供应舰原本是为了配合德国的水面破交舰开发的,前前后后一共建造了20艘。虽然现在破交战早就不是德国海军(欧共体海军)的主业了,不过这20艘“西部森林”级海军供应舰依旧活跃在大西洋战场上,是欧洲共同体海军主力舰队无法获取的“贴身保姆”。

    “四艘共同体级和四艘西部森林级应该是去同之前从贝伦港出发的德国航母汇合的。”尼米兹马上做出了判断。

    “在布雷斯特港和直布罗陀海峡外围活动的潜艇有没有发现?”尼米兹又问道。

    “没有任何异常。”霍雷肖海军中将摇摇头,“欧共体海军第2和第3舰队并没有出动的迹象。”

    欧共体联合舰队下面现在还是9个分舰队——都是司令部舰队。不过驻防舰队从原本的7个减少到了6个,分别布署在太平洋(第9舰队)、印度洋(第8舰队)、地中海(第7舰队)、波罗的海和北海(第6舰队)、北大西洋(第5舰队)、南大西洋(第4舰队)。

    主战舰队则增加到了3个,分别是第1舰队(母港贝伦)、第2舰队(母港布雷斯特)和第3舰队(母港直布罗陀)。

    而3个主战舰队的编制情况也个有不同,其中第1舰队以航母大队为主要打击力量,没有配置战列舰大队。而第2和第3舰队则以战列舰为主航母为辅。

    “根据情报,德国人已经拿到了3艘‘维内托’级战列舰(还有1艘留在罗马海军中),加上法国的3艘‘黎塞留’级,德国自己的2艘‘俾斯麦’级和2艘‘兴登堡’级,光是超级战列舰就有10艘之多。”霍雷肖海军中将继续说道:“另外,德国的巴巴罗萨级(O级)、沙恩霍斯特级和法国的两艘敦刻尔克级还有他们的P级装甲舰都在德国本土的造船厂内进行大改,已经在船厂内呆了一年多,多半无法全部参战。所以在新锐战列舰/战列巡洋舰的数量和质量上,我们目前都是占优势的。”

    现在美国海军手中能用的新锐战列舰/战列巡洋舰有4艘“依阿华”级、1艘“北卡罗莱纳”级、4艘“苏联”级和3艘“阿拉斯加”级,总共12艘。而且其中的9艘都拥有可怕的406mm口径主炮,比德国(欧共体)海军大部分的新锐战列舰都要强。

    又有情报说有2艘欧共体的新锐战列舰和2艘P级装甲舰正在大改,在战列舰数量上美国也不吃亏。打舰队决战的把握还是有的!

    “现在战列舰/战列巡洋舰的优势在我方;”尼米兹掰着手指头说道,“在圭亚那北部战场,岸基飞机的数量也是我们占绝对优势;如果从贝伦出击的德国航母都到了智利的瓦尔帕莱索海湾,在航母这一块我们也占了优势;至于巡洋舰和驱逐舰则一直是我们占优。

    而敌方占优的则是飞机的质量;地面部队的素质和数量;遥控制导武器;潜艇这几个方面。”

    “长官,我看可以打!”霍雷肖海军中将说,“只要能确定德国航母到了智利的瓦尔帕莱索海湾,我们就有把握执行‘自由之神’,将英属圭亚那从德国人的统治下解救出来!”

    尼米兹也点了点头,把握的确是有的!12艘战列舰/战列巡洋舰,再加上数十艘航空母舰,再加上不计其数的巡洋舰、驱逐舰,还有美国布置在特立尼达的超过3000架岸基飞机。只要运用得当,距离特立尼达岛不过500多公里的乔治城(英属圭亚那首府),毫无疑问就将落入美国手中!

    然后美军就能以乔治城为前进据点,进一步向荷属圭亚那的巴拉马利波和法属圭亚那的卡宴推进!

第1101章 大陆上的岛屿() 
圭亚那,乔治敦。

    8月18日,凌晨3点50分。

    雪白的探照灯,刺破了夜色,照亮了一座面朝大西洋的小型海港——这是一座拥有相当悠久历史的港口,从15世纪末开始就是西方殖民者在美洲的据点,西班牙、荷兰、法国和英国曾经为它展开过反复争夺,17世纪时被荷兰占据,到了1814年又转让给了大英帝国。但就是这么一座曾经是香饽饽的港口,到了20世纪时已经不可避免衰败下来。

    乔治敦港口的规模很小,设施也非常简陋,港区附近都是印度人和黑人居住的低矮的棚户,几乎看不到什么漂亮的欧洲式的建筑。实在没有人可以想象,欧洲人来到这里的时间实在早于他们到达纽约的时间。

    当一艘满载排水量3750吨的T…1型登陆舰靠上和一个简陋的都有点不负责任的码头的时候,港区内所有的建筑都是门窗紧闭,空荡的街道上也看不到半个平民,也没有岗哨林立的森严场面。仿佛这里就是一个早就被人遗弃的,空无一人的港口。

    不过刚刚从苏德战场上下来的鲁道夫。冯。里宾特洛甫少校,还是能用极其敏锐的战场直觉,从几乎是空港的乔治城港区中找到用伪装网遮蔽的高射炮位,但是没有发现其它防御设施。

    “少校同志,这里就是美洲大陆吗?”

    一个来自小俄罗斯王国(乌克兰),姓季莫申科(也可以叫铁木辛哥)的志愿兵跟在小里宾特洛甫身边上了甲板,看着眼前又小又破的港口和城市,非常失望的问道。

    “彼得,这里就是美洲大陆了,没有你想象中那么繁华吧?”小里宾特洛甫回头看了眼这个身材魁梧,还留着金黄色的大胡子的小俄罗斯人——可以加入欧共体远征军先遣部队的小俄罗斯志愿兵可不是什么战场新丁,他们都是打过2年多苏德战争的老兵!

    而这位彼得。尼古拉耶维奇。季莫申科军士长是党卫军乌克兰志愿兵出身的,在2年多的战争中参加过不下100次战斗,是真正的战场老兵。

    当然了,小里宾特洛甫自己也不差。他从法兰西战役第一次上战场,到现在已经打了4年多的世界大战,期间还参加了军官训练,从普通士兵晋升到了党卫军少校。

    从苏德战场上下来后,他因为会说一些俄语,被任命为了党卫军第5“基拉女王”(德意志帝国太子妃,俄罗斯帝国皇储,小俄罗斯王国女王)装甲掷弹兵旅第5营(装甲营)的营长。

    几个穿着墨绿色的短袖军服的男子似乎是在码头上等候,小里宾特洛甫看到了一个身材挺拔、面容英俊,军帽的帽檐压得很低,浑身上下都露出一股势不可挡的战士气势的三十多岁的党卫军上校,跳上了舷梯,快步走到了T…1登陆舰的甲板上。

    小里宾特洛甫认识这个人,他就是大名鼎鼎的“装甲迈尔”,原党卫军第12“希特勒青年”师的代理师长——34岁的师长哪怕是在升官比较容易的党卫军中也是一个传奇了!

    不过“装甲迈尔”的代理师长并没有干太久就被降了级——其实他当上师长也是偶然因素所致,因为他的上司也就是原来的师长维特上校在高加索山脉边缘的一次前线视察中被苏军游击队打死了,作为党卫军第12师中军衔最高的军官,当时还是中校的迈尔就代理了师长,还指挥部队打了几个星期,直到苏俄正式停战。

    随后,苏德前线的德军就开始转入休整。一部分状态比较好的部队和军官被第一批抽调出来,组成了一些编制较小但是非常精锐的旅,作为欧共体远征军的先遣部队派去了美洲。

    而“装甲迈尔”也得到了同样的机会,作为新组建的党卫军第5“基拉女王”装甲掷弹兵旅的旅长被派去了美洲。

    “鲁道夫,欢迎你来到乔治敦岛。”

    迈尔和小里宾特洛甫互相行了抬手礼后,就半开玩笑地对他说:“这里其实是一座位于南美大陆上的岛屿。”

    “这里是岛屿?”

    小里宾特洛甫一愣,“从地图上看,乔治敦的西北两面临着大西洋,另外两面都是相当平整的陆地啊。”

    “是陆地。”迈尔点点头,“但是和欧洲的陆地不一样,英属圭亚那(实际上已经属于圭亚那共和国)有大约21。5万平方公里,比波兰王国还要大,但是人口不到20万,而且大多数都集中在乔治城附近的沿海地区,从事捕捞和农业。从乔治城的海岸线向内陆走上10公里,就是无边无际的原始森林了。没有什么路,也没有什么居民,完全就是森林的海洋。所以乔治城实际上是一座岛屿……我们其实是来美洲大陆守岛的。”

    “可是……我没有发现什么防御设施。”小里宾特洛甫皱了下眉,“除了几个高炮炮位外没有发现任何防御设施。而且沿着海岸线都是棚户,这难道不会严重影响我们的射击视线吗?”

    “不错啊,真不愧是打过4年世界大战的老兵了。”迈尔扭过头,抬手指着西南方向笑道,“沿着德默拉拉河一直往内陆走上40公里才是我们要坚守的‘乔治敦岛’。从1942年开始,我们的人就一直在那里进行建设,修建了码头、大型机场、营房、防炮掩体、炮兵阵地、防空阵地和简易公路,还囤积了不少物资。我们天亮后就乘坐登陆舰去那里,然后等着美国人来送死!”

    防御英属圭亚那的计划是法尔肯霍斯特大将在圭亚那担任远征军总司令的时候制定的。遵循的是“要塞防御”的原则,集中兵力布防一点。而且还采取了“守内陆不守海岸”的策略,以避免将守军置于美军水面舰艇的重炮威胁之下。

    所以真正的“乔治敦岛”并不在海边,而是在距离海岸线40公里(这个距离足够避开美国“依阿华”级战列舰主炮的轰击了)的内陆,在无边无际的热带雨林环绕之中,只能通过狭窄的德默拉拉河、建在雨林当中非常隐蔽的机场,以及很难通行的林中小路同外界联络了。

    ……

    天色方亮的时候,小里宾特洛甫和“装甲迈尔”已经在前往“乔治敦岛”的途中了,仍然乘坐着那艘满载排水量四千多吨的登陆舰。

    登陆舰在内河中缓缓行驶,逆流而上。小里宾特洛甫和迈尔两个人都站在甲板上“看风景”,实际上是在熟悉地形。

    “没有路可以走吗?”小里宾特洛甫注意到两岸出现了大片的原始森林——真是很难想象欧洲人在400多年前就到达这里了!

    “离开海岸线10…15公里就没有什么路了,”迈尔说,“这一带全靠水上交通。虽然我们欧洲人在这里经营了400年,但是显然没有认真开发过。这对我们而言倒是一件好事,只要在战时用水雷封锁德默拉拉河,美国人就只能和我们打丛林战了。”

    “上校,那是什么船?”小里宾特洛甫的眼睛很尖,他在河道一旁的水面上看见了一艘蓝灰相间的迷彩色的小艇。

    “是一条S艇!”迈尔瞄了那条船一眼,“是条S100型的鱼雷快艇,属于约翰森上校的第5鱼雷快艇支队。约翰森上校也是乔治敦岛上的海军总指挥。”

    S100型鱼雷快艇是德国海军拥有的最大的一型鱼雷快艇,排水量达117吨,拥有3台戴姆勒…奔驰MB511增压柴油机,其航速可以达到42节。

    除了吨位大、航速快之外,S100艇还拥有坚固的装甲和强悍的火力,配备有1门20mm机关炮、1门40mm高炮和2具533mm鱼雷发射管,在船尾还安装了水雷滑草,可以用来布设各种型号的水雷。

    此外,S100艇的续航能力也非常惊人,达到了大约700海里,也就是大约1300公里。足够可以依靠自身携带的燃料,从乔治敦港出发,去美国人控制的特立尼达岛(距离约500公里)附近转悠一圈再回来,作战效率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