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从白门楼开始-第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速度点兵去东门迎战武安国,切记要小心。”

    “诺!”

    看着倪大志离开的身影,管亥对身边的心腹说道:“我自临一队去西门会一会太史慈,汝等且坐镇中军指挥,莫要乱了手脚。”

    管亥手起刀落直接将挡在面前的那名敌将枭首,猛地一勒马缰,便是直接朝着西门的方向狂奔不止。

    粗壮的右手顺着力道抓起一名不敢上前的贼将,单手便将他举在了空中,朝着阻挡自己向前的人群中奋力一抛,立马带到了大片人马。

    而此时的徐晃对天狂啸,多年的马上练习让他拥有了十分出色的马上技巧,刀背用力拍马背,那只品种优良产自陇西地区的宝马便听话的高高举起了前蹄,将倒在地上的士兵踩踏而死!

    管亥的眉头已经皱成了V字型,眼睛如同鹰目一般扫视战场,当他发现那个精甲男子之后,他便是下定了死战的决心!

    只见那管亥在不断飞驰,手中的长刀在奔跑的途中抡了一个大半圆,就是蓄足力气,见人就要饮血!

    疯狂砍杀了几名北海士兵,他终于又一次看清楚了太史慈的面容。

    精甲铁盔,一把长枪握与手中,面容英俊,不断操纵着长枪斩杀着周围的黄巾将士!

    “太史慈,拿命来!”

    一声怒吼传入耳中,太史慈立刻横枪一扫,好似以枪为半径作为杀伐范围,圆形之中的黄巾士兵纷纷倒地。

    腾开空间的太史慈,调转马头,看着冲锋而来的管亥,他猛然喝道:“东莱太史慈大好头颅在此,够胆的就来取!”

第43章 北海风波(中)() 
“垃圾!”

    武安国啐了一口唾沫,便有从尸体上拔出武器再次冲杀进去。

    东门是最为坚固的城门,此时的他早已经过护城河,冷眼看着三个精壮的黄巾大汉!

    他的铁锤已经在无数黄巾士兵身上留下了死亡标记,基本都是被砸的脑颅粉碎,红白纷乱。

    即便他只剩一只手臂,但是自诩武安氏白起后代的他一样是勇不可当,左右两锤手刃两人之后,他的脸上并没有杀人之后的喜悦。

    侧身闪过第三人的正面一刀之后,铁锤好像在空中画了个半月,之后便是一具无头尸体在狂喷鲜血!

    那个头颅已经生生的被铁锤轰离的躯体!

    “杀汝者,武安国也!”

    敌将当然听不到这句话了,但是当武安国抬头的时候,便是见到了横刀立马的黄巾大将。

    “武安国?”

    “正是!”

    “好你个黑蛮子,还我兄弟命来!”倪大志如同一只暴怒的狼狗,提起大刀就像武安国面门而来,将白布把手掌与刀柄绑紧,寒光飞逝,刀锋如同湍急的瀑布。

    精铁交鸣不绝于耳,武安国的铁锤狠狠迎上了倪大志的铁刀,这巨力之下,那铁刀居然被砸出了一肉眼可见的豁口。

    一轮交锋之后,倪大志喘着粗气,手掌上的白布已经被鲜血浸的通红,武安国失去一只手臂之后,全身协调性下降,力量也小了一半,但是倪大志面对起来依旧够呛。

    咬了咬牙,忍着虎口处的撕痛,武安国怒吼一声,长刀指了向天,今天,他必须阻止住眼前黑蛮子!

    “给我死来!”

    。。。

    “给我死来!”

    管亥同样在嘶吼,他的长刀上虽然没有豁口,但是这个身体已经有些不堪重负了,腹股沟出的伤口在滴滴答答的留着鲜血,手臂大腿处的铁甲也被无情割开,他早就已经明白,这一战若不出死力,那么结局只有死亡。

    拼死一搏的管亥是可怕的,他将长刀狠狠的插在马背之上,马儿受惊,便是飞奔过去,他想用这股力量加持他这一击的力量。

    “来的好!”太史慈纵马挺枪,说实话他对管亥的能力还是赞许的,因为在他交手过的敌人中,管亥是唯一一个能撑的过十回合以上的人物!

    “叮”,依旧刺耳,但是这样兵荒马乱的场面已经没有人去注意到这个声音。太史慈长枪出击便是硬接下了管亥的这次攻击。

    比力是斗将的重要环节,此时管太二人交织在一起,刀锋与枪柄似乎要擦出火花一般,隔着武器两人四目相对,那其中都是带着绝对的狠劲。

    虽为武力系数低了6点,但是在力量方面管亥绝对不差太史慈,这本是他的优点,但是因为发力过猛,身上的伤口迸裂,使得这已经成为了他最大的软肋。

    在这般下去肯定是不行了,管亥只要自己已脱力,等待自己的绝对是太史慈锋利的枪尖。于是管亥猛地一咬牙,便是身体在马背上作出了一个诡异的动作,巧妙躲过了太史慈失去抵抗力的长枪。

    可这还不够!管亥的眼中闪出火花,他凭着俯身的力量,已经将长刀横扫,对着马腿就是一刀!

    “嘶!”

    随着战马的一声悲嚎,战场上便出现了两员大将同时落马的场面。太史慈是因为被斩了马腿,而管亥的战马则是因为失血过多重重的摔倒在地。

    连续翻了几个跟头,太史慈才稳住了自己的身形,他一把抹去脸上的灰尘,便是举着长枪,脚尖点地,慢慢移动,似乎在对管亥的步战能力进行试探。

    他的心里不免对于管亥的评价再次上升了一个档次,第一次听到管亥兵围北海的时候,他就在心理做了初步的判定,管亥此人不是个傻子,就是个很有见识的将才。

    北海才多大?青州又能有多富裕?就算孔融打开北海城门,就青州黄巾将北海哄抢一空,也根本无法填饱这十万张饥饿了太久的嘴巴!

    加上这么多天的观察,这管亥就是打算围而不攻,所以太史慈已经将管亥的意图猜了个七七八八,那就打算用北海作伐,正式投降一方势力,给他自己以及跟随他的黄巾一个最好的归宿。

    其实北海方面只要避而不出就行了,到时候无论哪方诸侯前来,都会主动化解这场干戈,他们要做的就是关上城门好好保存自己的实力。

    他太史慈能够看得出来,那么孔圣人之后天下大儒的代表孔文举就看不出来么?当然不可能,其实说白了既然管亥导演了这场戏,孔融就必须做好自己的本分演出,求援信都发了,那么自己怎么也要在友军的到来之前作出一番努力!

    管亥在拿北海作伐,难道孔融就不是么?他被夹在两大势力之间,早就痛不欲生。也许曹袁现在还会估计他的身份,但是等到北方大战开启,青州就越发显得重要,无论是谁都不会容得下孔融这个钉子户!

    明的不行就来暗的,所有都不会怀疑曹袁两人会有能力将孔融的死制造成一场意外!

    所以,太史慈知道自己的恩人必须要行动了,管亥在择主,孔融依旧也在择主,只不过孔融的择主更加具有灵活性与重要性,他根本不需要管亥那样的洗白,他的名声远超管亥数以万倍!

    这么说来北海就是一个大局,管亥导演,孔融主演,各方诸侯客串,作为配角的太史慈也需要在这出戏中找到真正的明主。

    自己的年龄已经不小了,以前或许需要照顾老母不出仕,但是老母与世长辞之后太史慈也该为自己的前程做好打算。

    孔融只是报恩的对象,也没有什么雄主之势,更何况孔融的选择也不一定是他的选择。

    太史慈动了,他虽然并不想杀了管亥,但是他需要用这一场战斗来树立自己的名头,能够击败管亥,至少也能给他一个让各方诸侯认可的台阶!

    “咚咚咚!”

    还要发力的太史慈猛然紧张起来,就连准备接招的管亥也是目光一同看向了前方。。。

    已经是,黄沙漫天。。。

第44章 北海风波(下)() 
一身黄铜色的硬甲,儒袍遮了半个肩膀,黑发束装整齐,枣红色的披风随风飘扬,脸上却是清秀一片。

    他叫审配,字正南,冀州人,是袁绍手下冀州谋士中的代表人物,其实也袁绍军中难得一见的谋主人物。

    这个人很有城府,计谋也是有的,更重要的是他还有非常难得一见的统筹全局的能力。

    纵观袁绍手下,田丰耿直,沮授坦诚,郭图小智,许攸谋己,二辛也只是中规中矩,若是真的要说一个和审配一样全能的人物,那么也只能是荀家的荀友若,但是现在荀友若却因为某种原因一直蛰伏,不愿展露头角。

    入主邺城之后,袁绍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北方霸主,公孙瓒杀了刘虞之后退守蓟县,虽然没有彻底失去争霸北方的能力,但毕竟是元气大伤。

    再派了蒋奇,逢纪两人屯兵中山国抗拒公孙瓒之后,袁绍便开始摩拳擦掌准备了他的南渡大业!

    本来说审配应该在邺城坐镇,总领全军事务,可是因为孔融的一封求救信,袁绍必须左右寻思一个可靠之人,所以审配便是当之无二的横渡黄河,带领两万大军兵压北海。

    “回禀军师,面前就要到达北海。”一身盔甲的高览一样是冀州人士,与审配乃是故交,这次又作为大军先锋。

    “恩”,马背上的审配缓缓睁开眯着的而双眼,对着老友一笑便道:“前方战况如何?我们的探哨回来了吗?”

    “回来了。根据探马的汇报,前方已经大战一片,看到战场的惨烈程度恐怕这场大战已经持续了三天以上。”

    “三天?”审配晃了晃脑袋,便说道:“这孔文举就这么急着表态了?曹孟德与袁公路的兵马到了么?”

    “应该没有,探马都是末将亲自操练的,他们都说没有看到曹袁的旗帜。”

    “看来我们是第一个到达北海的啊。”

    审配翻身下马,抬起手臂阻挡了一下强袭的寒风,说道:“管亥围北海八天之久,都是围而不攻,定是想投靠一方势力。孔文举乃是智者,本可以闭门不出,但是却正面迎战,这样也不过是表达自己的态度,好为自己找下家罢了。”

    一众文武都是沉默不言,他们不是审配,没有审配的话根本不明白其中的道道,如今都在心中仔细琢磨着这番话语。

    高览知道此次南渡黄河,袁绍给了审配很大的独断权,他现在就是想摸一摸审配倒地是什么意思。

    “管亥乃是黄巾余孽,作恶多端,主公那是四世三公之后,岂能容他?反而这孔文举。。。”

    “呵呵。”审配的冷笑打断了高览的话,便是说道:“子当(高览的字)能明白孔融的重要性,这很好,但是对于现在我们来说,北海郡则比孔融更加重要!”

    “恩?”

    审配拍了拍高览的肩膀说道:“孔文举儒家思想根深蒂固,向来瞧不起庶出的主公,他若真心要投降也不会去选择主公,所以对于此人我们不必挽留,子当应该知道怎么做了吧?”

    高览听着一愣,刚准备说话,只见一旁的一个青年儒生已经走了出来。

    “军师,属下认为此事不妥!孔文举就算不认同主公,但是依旧是圣人之后,若是军师大军直逼北海,恐怕会落人口舌!”

    审配不可思议的回头,看到年轻人的样子,仔细思索了一番,才想起此人的身份,是一个正儿八经的颍川派系!

    “奉孝此言差异,如今与曹孟德大战在即,我们如何有时间慢慢教化孔文举?当务之急应该拿下北海郡,到时候便屯兵于此压境徐州,给西边战事起到呼应的作用!”

    “军师,北海势必拿下,但是未必要与孔融翻脸,我们只要。。。”

    “够了!”审配怒喝一声,“郭奉孝无需多言,孔融虽然是圣人之后,但是我却有一百种方法让他死于意外,你要知道在绝对力量面前,一切的所谓道德,一切的阴谋诡计都是枉然!”

    “可。。。”

    “再有多言者,按军法处置!”

    郭嘉识趣的闭上了嘴,退回了人群之中,脸上却挂起了冷笑,他知道审配现在急着拿下北海,然后凭借城池之险要抵抗后来一步的曹孟德与袁术大军。

    在军策上绝对不错,但是审配派系分化严重,又专横独行,他只看到自己优势,忽略了太多。

    要知道,孔文举,管亥,于禁,高云这些都是难以确定的因素,一旦发生一丝偏差,给审配的打击就是巨大的。

    郭嘉不再冷笑,将身子再次往人群中缩了缩,若是按照原时空他早应该被荀彧推荐给了曹操,可惜现在戏志才没有死,他还只能在袁绍军中浑浑噩噩,但他心中早已经对袁本初失去了兴趣。。。

    北海城下,太史慈与管亥对视了一眼,便是纷纷取了附近的战马,当他们看到滚滚黄沙的时候,已经知道这场大戏的客串人物要登场了。

    管亥看清楚旗帜之后,心已经挤到了嗓子眼上,袁绍第一个到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