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从白门楼开始-第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如今夏侯渊却来的如此之快,如此厉害的张辽都撑不过三五个时辰,那么自己呢?

    “属下愿意请缨出战!”

    臧霸猛然出列,他的脸上带着决绝的表情。张辽高顺都可以说是他的老师,而且现在想要守护大军逃跑,就必须有人站出来断后。所以不管是为了报仇,还是为了高云的安全,臧霸都觉得自己义不容辞。

    “宣高岂能如此,还是我去吧。”

    管亥提着大刀已经上前,拍了拍臧霸的肩膀,就对着高云请命。

    自己手下七八万的老幼妇孺已经死了,也是因为自己执意去救这些人,才多少拖延了大军撤离的时间。管亥心里所求已经不多,能让自己剩下黄巾士兵有个好的归宿,牺牲自己又有何妨?

    “末将心意已决。”管亥斩钉截铁。

    “贼匪安能做那忠义之人?”

    声音已经传到所有人的耳中,一个人缓缓出列。顶着管亥的怒火和众人不善的表情,却丝毫不顾,表情骄傲,失去左手的衣袖,迎着寒风在肆意摆动。

    高云惊讶,孔融揪心。

    那人翻身下马,对着老迈的孔融就是鞠躬。

    “国昔日多受公之大恩,今日主公有难,我岂有不出手之理?”

    武安国猛然抬头,眼神就如那黑夜里猫头鹰。

    “主公决意投靠袁公,我本无权干涉。可是那吕布断臂之仇我却时刻记在心中,试问我武安国堂堂武安氏之后,又如何能与仇人同朝共事?”

    “主公只需借我一千兵马,我便誓死为主公杀出一条血路,至此之后,恩情便是两清!”

    “武安国。。。”孔融的语气梗塞,就像有异物堵在喉咙之中一般,就好像一个笑话。。。

    主公?孔融哪里还是什么主公?

    恩?又能有多大的恩?

    武安氏的尊严?武安国难道没想过只有活着才能振兴武安氏吗?

    恩情两清?若是选择断后,哪里还会有活命可言?

    都是枉然,都是借口。武安国的恨,武安国的报恩,说穿了,武安国就是想给自己一个最为圆满的交代。

    这个时候,没有人会怪武安国口出狂言,有的只是统一的沉默。武安国要的一千人都是他带到孔融手下武安氏的子弟,在这个岔路口,他们毅然放弃了活命。

    “出发!”

    铁一般的号令从高云口中发出,这一声出发对于不仅是对这支消耗的只剩万人的军队,对的也是武安国仅仅只有一千人的兵马。

    但是这一刻,他们的道路却是相反。

    高云忍不住扭头,看到的却只有武安国的背影。

    那结实的身躯被铁甲紧紧包裹,他是用嘴巴叼起了长刀,仅剩的一只手臂狠狠的勒紧马缰,在寒风之中,疯狂奔驰。

    高云的脑海之中似乎呈现了武安国的正脸。

    粗狂的脸上依旧写着那一抹骄傲,这抹骄傲似乎要追溯到战国时的武安氏白起,要知道他武安国的祖先从来都是一个无所畏惧之人。

    浓眉已经被武安国皱的形成一个V字。自从失去手臂之后,武安国的性格就发生了翻天覆地式的变化。那个天真烂漫的糙汉子早就变成一个沉默寡言的军人。

    高云转会了脑袋,仔细想想,也确实如同武安国所说。

    他需要报恩。

    他无法面对仇人吕布的女婿。

    他需要给自己找到一个最好的归宿。

    所以这一切为也是他作为一个武安氏子弟,才该有的作为。。。

    公元199年12月上旬。

    武安氏白起之后名将武安国猝,享年三十八岁。

第66章 袁世子之忧() 
富丽堂皇。

    可以说,所有用来制造这所包厢的材料都是东汉末年最为名贵的。人工刺绣的屏风,精细雕刻的案几,链接细腻的托角架子,这里的一切似乎都在展现此间主人的富贵。

    奢侈的檀香在屋子之中散开,整个屋子显得十分朦胧,只能隐约看见两个男子在说些什么,若不看的仔细,甚至连他们的面容都无法认清。

    这里便是长乐宫。

    是袁术手下官员醉生梦死的地方。

    也是袁耀笼络自己势力的地方。

    大厅之内已经是**一片,包厢里却是显得气氛紧张。

    屋子中的炭火烤的够旺,袁耀只是穿着薄衫,他端坐在案几之前,一手撑着额头,一手揉着太阳穴,眉头紧锁,目光凝重。

    没有一个女人。。。这样的包厢之中居然没有一个女人?

    沉思之中的袁耀突然起身,在屋子之内来回踱步。他似乎显得有些烦躁,看着桌上堆积如山的案牍,突然暴起,猛地一甩衣袖,就是将竹简扫的满地都是。

    屋内的喧闹已经传入了外面守卫的侍卫耳中,这些侍卫都是袁耀的死士,当然不放心的扣了扣房门。

    “都退下,世子无事!”

    两个月来,吕范已经长出羊角胡子,他整个面相显得更加成熟,等他呵斥完护卫之后,便又是如同先前一般一动不动站在屋中,看着袁耀发火撒气。

    “多久了!到底多久了!”

    袁耀显得有些疲惫,歇斯里地的对着吕范咆哮。

    “距离高将军出征已经有五十八天,距离我们最后一次得到高将军的情报,已经有十三天之久。”

    吕范说出这些话来没有一丝感情波动,事实上他每天都要回答袁耀的这样的问题,所以高云出征的时间他自然是谨记在心的。

    只不过,现在的情况有了变化。

    一切都要从十三天之前说起,也就是最后一次得到高云情报的那天。

    当袁耀知道高云于下邳遭遇了曹孟德数万大军的袭击,他第一时间就有些接受不了。高云军队的实力他当然清楚,面对夏侯惇的精兵根本没有什么还手的余地。

    但是袁耀还是相信高云的,他第一次见到高云的时候,就本能觉得这个比自己还小的同龄人有化腐朽为神奇的能量,所以这一次他还是选择高云能够化险为夷。

    但是一天,两天,三天。。。十天。高云的部队就像从人间蒸发一般,再也没有信使向寿春方面送过情报。袁耀心理就算再坚强,但是还是无可避免的产生了动摇。。。

    说实话,袁耀是孤独的。自从出生之后,他便是注定孤独。因为显赫的家室,同龄人都换选择避开他,除了怕,就是阿谀奉承,哪里会有什么朋友之类的说法。

    但是高云不同。。。真的很不同。第一次招揽高云,袁耀只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但是后来他就深度发现了这个同龄人的厉害之处。

    请缨出战北海,承诺自己去收集天下的杰出人才,袁耀能从高云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他觉得高云和自己太像了,一样的有手腕,一样的自信。所以从那一次夜谈之后,袁耀不仅仅将高云当做了手下,更是当做了知己。那早已经建立起来的二级羁绊,便是两人互为知己的凭证。

    所以他根本不想高云死,他知道自己老爹派出高云的目的,也知道曹孟德截杀高云的决心,就算他理智上觉得高云凶多吉少,但是他依旧希望这个难得知己能够存活下去。

    “世子放心,孔文举等人应该没事,毕竟曹军与主公立下盟约,会让孔融归与主公麾下,所以曹孟德目标只会是高将军。”

    “我岂能不知?”袁耀显得有些颓废,开口说道:“孔文举安危对我来说不重要,而高子叹却是我大计中的重要一环,此人如何能够有失?”

    看着袁耀的样子,吕范郑重的开口:“世子为何不反过来想一想?曹军的目标既然不是孔文举,那么必然会放孔文举一众一条生路。更何况孔文举归属主公已成定局!”

    “什么意思?”袁耀猛地抬头,看着吕范,似乎抓住了他话中的一丝线索。

    “世子可以假设,假若高将军已死,曹军已退,孔文举定然会独自领军回归寿春。就算路上耽搁,也不可能一封书信都不会传来!”

    “恩?”袁耀瞳孔逐渐放大,虽然里面已经是布满了血丝,但是依旧可以看出他那一种劫后余生的窃喜。

    “子衡的意思是说,子叹还没有死,目前还是在逃窜的路途之中,所以抽不开身传递信件?”

    “非常有可能。”吕范的语气斩钉截铁,说道:“所以世子不必着急,属下知道高将军对于整个计划的重要性,但是此时我们能做的事就是为高将军处理好回归之后的事情,并且在有必要的时候请求主公发兵,支援高将军!”

    袁耀缓缓的坐了下来,端着案几上的青铜酒樽一饮而尽。他是个聪明人,只是被悲愤冲昏了头脑,现在吕范这么一说,他哪里还能不明白?

    “子衡也知道,父亲之所以答应子叹出征,很大程度上就是要借曹孟德的手去除去子叹。

    想来也很正常,子叹是吕布后人,放在哪路诸侯那里都是个烫手的山芋,能够借别人之手除去,却是再好不过。

    更何况这是阎先生的意思,父亲一向听信与阎先生,所以想却父亲发兵支援子叹,实在是难上加难。”

    “世子错了。”吕范带着笑意说道:“高将军是吕布后人不错,放在任何诸侯手下都得不到重用也不错。孔融发就援信,主公派高将军出征乃是可退可进之计,赚得孔融,让高将军死于曹孟德之手,乃是最好结果。

    但是!”

    吕范突然话锋一转,“但是如今却不相同了,假设高将军没死,主公根本无法将此事说成是吕布军与曹孟德军的私仇。等到高将军凯旋而归的那天,天下人都会认可高将军是主公麾下,无论是出于道义还是一个诸侯的威望,主公又如何还能将高将军一把甩开?

    只恐怕到了那个时候,主公为了不寒了麾下大将之心,还会百里相迎,庆贺高将军旗开得胜!”

    。。。

    房间之中又一次变得安静下来,门外的护卫们不敢偷听先开始袁耀的谈话,努力去分散自己注意力。

    咔擦一声,房门已经被推开。护卫一看来人,便是恭敬行礼。

    “见过吕长史。”

    吕范笑着点了点头,说道:“备马去吧,世子要回太守府!”

第67章 袁耀的胜利() 
已是黄昏,天地都装扮上了一层老迈的微黄。还泛着红晕的晚霞如同受气的小媳妇,只是捣腾两下,便消失不见。

    随着战马轰然倒地,其上的将士也是在一头栽倒在地,激起飞扬的尘土已经混淆视线,只有等到尘土散去才能勉强看到将士的面容。

    他叫周翰,没有表字。曾经是高顺陷阵营中的一员,也是当时护送高云出下邳城的百名陷阵之一。

    他的父亲他的兄长都是陷阵营死士,早在潜山对抗陈兰的时候已经丧生,可他却很侥幸活了下来,被高云一直带在身边。理所当然这也是仅存的三五十名陷阵死士之中,最年轻的一名。

    周翰缓缓的起身,寒风之中他的身子显得有些摇曳,狠狠的抹去了脸上的灰尘,青涩的脸上露出一丝苦笑。

    他的铠甲已经是破旧不堪了,上面明显的刀痕就是他战斗过证明。腰间只剩下一个空剑鞘,那所谓的佩剑早就不知道遗失到了哪里。

    奋力的将自己散落的长矛捡起,周翰拉了拉自己的头盔,看了看已经死亡的战马,目光十分锋利。

    长时间的奔袭已经让周翰耗尽了自己的干粮水源,于是这匹马便变成了他的水壶他的口粮,只要看到马尸上触目惊心的伤口,就知道周翰做过什么。

    不亏是陷阵营,即便年轻周翰也有着十分坚强的意志,硬生生靠着战马的血液度过了数天。如今,他移动的食存库已经倒了下去,顽强的在战靴之中摸了一摸,随即掏出一把匕首,就毫不犹豫的开始切割战马腿上的血肉。

    根本不顾这是生食,趁着还有温度周翰就一把将其丢进了嘴中咀嚼,他知道等寒风一吹,鲜肉便会硬化,那些石块一样的东西根本是一个正常人无法下咽的。

    他必须保持体力,即便他知道这里离寿春已经很近了,但他依旧需要这样做。战马已死,剩下的路全部都要靠步行,不给自己吃饱,就无法支撑到寿春城下。

    吃着生涩的马肉,周翰吐出一口夹含血丝的唾沫,即便身体已经极度疲倦了,但周翰依然需要坚持,他咬牙一步一步的先前移动,试图在夜晚来临之前到达寿春城。

    周翰从小就被父亲灌输过一个思想,既然做了陷阵营的士兵,那就没有完不成的任务。周翰一直铭记于心,至少到目前为止他都是以这个作为他人生的信仰。

    高大的城墙矗立在眼前,夕阳洒在青砖上反射出一种圆润的光芒。周翰破天荒的露出了一抹笑容,拖着已经受伤的腿,继续向前匍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