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从白门楼开始-第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世家最好的领导人就是世家,这句话也从根本上解释了三国局势。曹操能拥无数奇才,就是他拥有了王佐之才荀彧的辅佐,有了荀家的号召力自然是天下豪杰竞相投之。再者,袁氏四世三公,无论是袁绍还是袁术,他们都凭借着这个名头广纳贤士,他们有如今的成就很大程度都是靠了四世三公的号召力,所以才有了现在与曹操分庭抗礼的局面。

    反面例子便是刘备,刘备虽自称为中山靖王之后,但是毕竟家道衰落,只有匡扶汉室的志向是根本不够的,天下名士哪里愿意鸟他?也才有了他前半生颠沛流离的局面。诸葛孔明出茅庐之后,给刘备定下了争霸天下的计划,入蜀之后得了蜀中世家的支持,常年厉兵秣马,才能有幸参与到三分天下的格局。

    所以说来说去,世家才是这个年代的根基力量,有了世家支持的人才会有雄厚的基础。

    想到这里,高云不禁开始联想阎象的意图,才轻声问道:“世子的意思是说,庐江之地的世家很不好对付?”

    点了点头,袁耀有些担忧的说道:“这正是正人君子的可怕之处啊,阎象看似在子叹出任庐江太守上作出了让步,实则是以退为进。

    子叹毕竟根基浅薄,年龄尚幼,江东世家有错杂分立,庐江当地的名门望族又如何能够相容子叹?恐怕在知道子叹凯旋回归那一刻,阎象心中就已经有了定计,而这就是彻彻底底的阳谋,就是要用庐江本地的豪门逼得子叹作出让步!”

    高云眉头紧锁,不禁开始思考,好一会才问道:“世子既然与属下说起此事,应该是有了计策让属下应对吧。”

    袁耀道:“计策是有,但是谋事在天成事在人,有些东西还需要子叹自己去争取。”

    高云起身,对袁耀深深鞠躬说道:“但请世子教我!”

    “庐江世家亦有领导者,子叹可从一家着手,分化离析,便大事可成!”

    高云抬头,猛然问道:“敢问世子,此为何家?”

    “前庐江太守陆康,宅心仁厚,大儒之风。子叹入庐江,可结好庐江陆家,见机行事。。。”

    袁耀一再要求送送高云,但是都被高云推辞去了,既然袁术的诏书已经下了,阎象又时刻惦记着自己,那么高云恐怕在寿春也待不了多少时日了。

    他从袁耀中的话中已经听出了名堂,对于那些世家不能一味的纵容,也不能一味的打压。萝卜与大棒要用的相得益彰,拉一家打一家才是目前最有利于自己的策略。

    陆康此人高云还是了解的,按照历史轨迹来说此人在195年就应该病逝,但是从袁耀的话里不难听陆康还尚在人间。当然,见过太多偏折高云,对这种事情已经是见怪不怪了。

    可无论如何,高云都要早作打算了,他现在已经迫不及待的回家,家中还有郭嘉祢衡这样的名士,高云这知道这两个人都是当世奇才,至少能给自己出上一个详细的谋划。

    “子叹!子叹!”

    高云还在马车之中沉思,但是几声巨吼已经将他带回了现实,他拨开窗帘,伸出脑袋,便是见到典韦这个糙汉子,已经策马与他并齐。

    “是阿怪啊?不知夫人所在何处?”

    高云勒停马车,已经下来,早有仆人在一旁给他打上了纸伞。

    典韦在马背上挠了挠脑袋,这么大的雪他却不需要任何遮蔽的道具,指了指后面,就大大咧咧说道:“还在后面,俺看到你的马车,便是追了上前。”

    不知道为什么,现在只要看到吕玲绮,高云总觉的很安心。也是因为大雪吧,这个小妮子也是选择了乘坐马车,后面洋洋洒洒跟了十几名女子,高云便知道吕玲绮挑选女兵应该有了些眉目。

    “今天听香儿说玲绮去东城选兵了,应该还算顺利吧。”

    “恩,还算顺利,这十名女子都是好苗子。倒是你,从哪里回来?”

    夫君两个字吕玲绮现在还叫不出口,至少当着高云的面,她只会用“你”来称呼,被吕玲绮一问,高云也只能将去袁耀家赴宴的事情说了一遍。

    “有些事情在外面不便说明,到了家中在与玲绮细谈。”

    高云下了定论,就打算与吕玲绮同乘一车,扶吕玲绮上车之后,他刚刚准备抬脚,便是被撞了个满怀。

    “你小子没长眼睛吗!”

    典韦已经将眼睛瞪的如同铜铃一般,看着那个披头散发男子,就要动手。

    “阿怪且慢!”

    高云叫停典韦,便是上前,看着一头砸到在雪地上男子,总觉得有些面熟。

    “子叹兄莫怪,子叹兄莫怪。”周瑜气喘吁吁的派了过来,对着高云一礼就是说道:“伯符兄长喝多了,瑜拉不住他,冲撞了子叹兄,还请子叹兄勿怪。”

    “原来是公瑾!别来无恙。”高云还礼。

    “伯符兄这是怎么了?”

    “无事无事,只是喝多了。”周瑜显得有些顾左右而言他,“天寒地冻,兄长喝多不省人事,瑜便先扶兄长回家,改日在登门致歉。”

    “公瑾请便。”高云不在阻拦,目光却是盯着两人。

    周瑜毕竟是美周郎,力气也算不上大,扶孙策起来还显得非常吃力。孙策的手臂被夹在了周瑜的肩膀之上,已经苏醒了的他但是神智仍然不清楚,嘴中还开始嘟囔。

    “我。。。我孙伯符。。。何至如此。。。我有。。。有玉玉玉。。。玺在手!”

    听清楚了孙策的话,高云一个哆嗦,突然意识到了什么,连忙上车,叫人赶紧启程回家。

    吕玲绮探出了小脑袋,好奇看了看雪地里的难兄难弟,不解的问着高云道:“这两人是怎么了。”

    高云闻言一把拽回了好奇宝宝吕玲绮,伸手将车帘合上,叹了口气,也顾不上吕玲绮的不满,仰头而言。

    “这孙策。。。恐怕。。。恐怕是石乐志!”

第72章 周公瑾之谋() 
大雪依旧。

    云层里带着太多的阴霾,这个天空也只是明了半边。大雪将院子里,街巷间,屋檐上染了一片通白,整个看上去就好似银装素裹一般,

    天气虽冷,但是却阻止不了一些人的劳作。银白之中还是夹着这许多哐哐当当清理声,一名名仆役裹着破旧的袄子,穿着蓑衣,或是推着小车,或是收纳扫帚,已经在处理堆积下来的积雪。整个寿春城里,这是随处可见的景象。

    城南一般都是寿春中层官员居住的地方,这个时代文吏的地位还是很高的,所以所谓的中层官员一般都是武人,那么能在此间居住的大多都是行伍间的丘八。

    这些屯长军司马大多都是靠着个人勇力上位,没什么文化,平日里因为嚣张惯了,带的都是一身军痞之气,那么教出来的下人哪里会好?这不,即便是在处理积雪,他们都想着点子将自己的积雪铲向别人家的门口,为了占些小便宜大打出手的不在少数。

    属于孙家的院落已经搭上好几个棚子,也正是因为这样,这个本不大院落显得格外拥挤,看着门外打斗喧闹之声,孙家的仆人识趣的关上门,好像根本不想参与这些丘八们之间的争斗。

    “门外又再吵了?”周瑜穿着裘袄,揉了揉额头,就问了问守门的老仆。

    “可不是么,都动起手来了,公子您看是不是。。。”

    “什么都别管!只要门外发生打斗我们就大门紧锁,要是有人将积雪铲到府前,我们就忍者,非常时期非常对待,切莫引发了争斗,孙老切记。”

    “老奴谨记,公瑾公子还请放心。”

    看到孙姓老仆答应下来,周瑜也不再犹豫,大步上前,等到了一处厢房之后,便是轻轻将门推开。

    披头散发的孙策坐在火炉面前,手中把玩着自己的长枪,看到周瑜开门,放下长枪,就是笑道。

    “公瑾来了?”

    “天气冷,伯符兄长还多穿点衣服来的好。”

    “无碍无碍,某自幼习武,这点寒冷还难不倒我孙策。”

    孙策大大咧咧的回答一句,就将温酒一饮而尽,说道:“不知这几日,为兄的所作所为公瑾可否满意?”

    “兄长做的很好。”周瑜说道:“兄长成日酒疯大醉,在街头耍泼已经引起了不少人的注意,只要是明眼人都能看出兄长有一份建功立业之心。”

    “公瑾说好那肯定是就是好。”孙策擦了擦嘴上的酒迹,“现在为兄已经按照公瑾的计谋走出了这一步,不知下面一步该如何?总不能他们认为我要建功立业,我便能加官进爵吧。”

    周瑜轻笑了一声,“伯符兄长不用着急,此时我们已经抛出了诱饵,就等着那只大鱼何时能够上钩!”

    孙策摸了摸脑袋,心中仔细想想周瑜的话,但是奈何怎得也想不明白,无奈之下只能说道:“好我的公瑾贤弟啊,就别在跟为兄卖关子了,你知道这种日子为兄早就难以忍受,天天混在这群丘八之中居住,何时才能是个头啊!”

    周瑜最受不了的就是孙策的抱怨,其实换做任何一个参与者应该早就明白了周瑜的计划,但是无奈对象却是孙策。这不是说孙策不聪明,而是说孙策已经习惯了周瑜的出谋划策,什么动脑的事情都交给周瑜,自己不愿意去想罢了。

    无奈的叹了口气,周瑜已经开口:“兄长可知袁术的意图?”

    “某又不是袁公路肚子里的蛔虫,如何能够知晓?”

    周瑜耸了耸肩,摊开地图,指了指上面的建筑,“兄长可观这太守府的建造,最近又有杨弘杨主簿在主持太守府的修缮,看着这规模这建造样式,简直就是在模仿洛阳城内的皇宫!”

    “皇宫又能怎么样?他袁术还想过少帝那样的窝囊生活?哈哈哈。。。我真是。。。”孙策说道一般突然停止了话语,死死盯着周瑜,面色铁青,良久才开口说道:“公瑾的意思是说,他袁公路想要称帝?”

    “错不了的。”周瑜点了点头,“袁术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模仿帝王风范,我打听过太守府修缮的工期,立春之后便能完毕。若是不出我所料,太守府竣工的日子便是袁术称帝的时候!”

    “好大野心!”孙策不禁咂舌,“现在称帝会不会太早了一些,少帝毕竟还健在,袁术称帝名不正言不顺,定会被群起而攻之啊。”

    “兄长能想到这些,愚弟也是倍感欣慰。”周瑜含笑看了看孙策,开口道:“只是这袁公路称帝之后被天下共伐,又与我等何干?”

    孙策不解,周瑜继续说话:“袁术称帝名不正言不顺,所以才急着去招降孔融来为他正名,但是仅仅有孔融还不够的,袁术需要一物,公子却正好有之。”

    孙策摸了摸下巴,挑眉道:“公瑾是说。。。玉玺?”

    “正是玉玺!”周瑜斩钉截铁,“公子根基不稳要玉玺也是无用,不若献给袁术也好有了晋身之道!”

    说道这里周瑜显得有些落寞,“本来按照愚弟的计划,只需兄长献出玉玺,问袁术借上一支兵马,自可南下庐江厉兵秣马,待天下有变在徐图江东,必然可在这乱世之中分上一杯羹!”

    “只可惜高子叹横空出世,昨日袁术已经加封他为庐江太守,庐江这条路已经无法走通,相比庐江富饶无主,九江广陵等郡皆不可自立。”。

    突然,周瑜失落的眼神猛地回神,手指点了点案几,就庄重的说道:“但是这并不能阻止我们的大计划,兄长装酒疯已经将鱼饵洒下,袁术得知之后必然会问及兄长玉玺之事,只要兄长献出玉玺,帮助袁术登基,便是从龙之臣。到时候功勋加身,只需向袁术借兵外出平乱贼,借机自立,等袁术为难之时再回杀寿春,江淮之地定可图也!”

    “甚好!”孙策已经拍案而起,双眼闪烁的看着周瑜,“公瑾此计有几分把握?”

    周瑜毫不闪避,“若无意外,此事八成!”

    “既有八成,为兄为何不赌上一把?”

    周瑜看着霸气外露的孙策,心中一片感慨,只是试探的问道:“兄长真的舍得之玉玺吗?”

    刚刚豪气冲天的孙策被周瑜这么一问,立刻恢复了大大咧咧的样子,摸了摸脑袋笑道:“不就一块破石头吗?况且公瑾已经说过留它与我无用,还不如用此物为我等换个自由之身。。。”

第73章 元日迫近与庐江三姓() 
庐江郡,扬州属地,南临长江。

    历史上各个朝代对于庐江变动非常频繁,但是至少在东汉末年,庐江还属于汉置,治所依旧在那舒县。

    庐江郡位于寿春东南方,路途大概有个七百天之久,但是因为寒冬已至,积雪满地,又是江南特有的低洼胡泽地形,给这一路行军也增加了不少难度。

    高云与吕玲绮等人并行,这几天他坐在马车里已经憋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