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从白门楼开始-第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现在想来应该会有些作用。”

    阎象的目光慢慢趋于平静,“我有一儿名朗,天资聪慧,子叹若是喜欢以后就带在身边吧。。。”

    似乎向是交代后事,阎象说完着一些话之后眼神再次变得空洞,此时的他就像一个日薄西山的老人,脑海中能够回忆的只是以前的峥嵘岁月。

    毕竟不到最后一步,谁不想活的久一些。

    高云的身子已经弓成了九十度,他毕恭毕敬的给阎象行了礼。在他看来这个老人无论以前有多偏执,无论以前是否对付过自己,但这一刻都是可敬的。

    这是真的不顾自己性命,只顾天下黎明百姓的清流。他有情有义,忠心耿耿,就算知道袁术必亡的情况下也不去投他人,只会用自己脆弱的臂膀试图挽回袁术偏折的轨迹。

    可是这一切终究只是徒劳。

    “別驾之言晚辈铭记于心。只要有我高云辅佐世子的一天,就一定会告诫世子以天下苍生为重。

    世子雄才伟略,手下能人数不胜数,想必将来也一定会还天下一个太平。只是届时百姓安平,国家富裕,別驾真的不想亲眼去看一看吗?”

    高云说完已经抬头,他分明看出了阎象一瞬间闪过的那一丝犹豫与不舍,但是立马又被果决的表情所掩盖。

    他是有办法的,他早已经与袁耀商议过计策。今日来到牢里就是想劝说阎象玩一出狸猫换太子的把戏,但是看到阎象现在的表情,高云知道这一切恐怕是难以施行。

    “想,但是却不能。”阎象摇了摇头,面带笑容:“象不过是一个将死之人,就算今日不死也会不久于人世,况且象之性命与天下黎民苍生比起来实在是过于微乎其微了。。。”

    右手举杯再次自饮,这一刻阎象已经喜欢上了酒精的感觉,他甚至在惋惜这一生为何滴酒不沾,现在想想少喝一点应该也不会误事吧。

    可是再要斟酒之时,壶中已经尽了。

    “罢了罢了,酒已尽,子叹自去吧。”

    “別驾。。。”

    “自去吧。。。”

    高云走了,走的比出城西牢房之时还要沉重,阎象的忠贞,阎象的偏执,阎象的仁德已经将他心彻底填满。

    这一刻他在挣扎,在自我反省,在思考,在放逐。平心而论若是换了自己,很难有勇气象阎象一般走出这一步。

    “主公之愿,象随之。”

    这是高云听到阎象的最后一句话,也是他走出牢房之后才听到独白,他明白阎象说出这句话之后,心意已决。

    是啊,正如阎象所说,他们这一代人说他们愚忠也好迂腐也罢,但是有些事情总要去做,哪怕就是千分之一的概率,他们依旧是一往无前。

    乱世就是这样,很多事情不是一个人在有限的生命就能完成,与其无功的死去还不如将意志继续传承。

    阎象就是这样的人,他也确实做到了。至于是傻,还是伟大,谁又能说的清楚呢?

    建安五年二月二十,豫州別驾阎象因组织群臣死谏,被袁术抓捕入狱。

    同年二月二十一日傍晚,豫州別驾阎象于水牢之中自缢而亡,享年58岁。

    。。。

第12章 两强的决定() 
“启禀主公,乐将军兵马已经屯兵官渡,随时准备迎战。”

    “启禀主公,徐将军于将军大军已屯乐安港,等待主公发号施令。”

    “启禀主公,李将军已入关中,平港之地入我军之手,随时可以北渡。”

    “启禀主公,满主簿已经将浮桥材料运往前线,只要主公令下,便可造桥渡河!”

    曹孟德凝眉听着手下的汇报,最终还是满意的点了点头,随意挥手让这些传令官退下。

    此时的曹操并不在许都之中,也不会躺在家中舒服的床榻之上。因为与袁绍的关系恶化,两军在前线不断的屯兵示威,身为人主的曹操早早的赶到了官渡前线,每日生活在军营之中,与将士们同甘共苦。

    也正是因为曹操这样的做法,使得曹军士气大振,曹军士兵一个个就像打了兴奋剂一般整日在黄河渡口操练,按照他们的意思就是要为曹孟德赢下这一场生死之战。

    曹操抬头看了看营帐中的几个随军谋士,除了荀彧要留守许都之外都是他最为熟悉的三个人。

    “这袁本初也是奇怪,根本不在乎士气一般。不仅不亲身前线,对岸的士兵操练之声又是若有若无,莫非已经无可用之人了?”

    大家都知道曹操是在打趣,因为袁绍作为河北霸主手握重兵,根本没人敢去小看。

    “主公神机妙算。”程昱上前拱手说道:“袁本初就算再机警也只会想到主公分兵青州乐安,至于让曼成将军入关中随时北渡河内,他袁本初就算是三头六臂也不会料到这样的结局。”

    程昱并不是什么阿谀拍马之人,李典入关是曹操的后备之计,而这个法子确实想的好,到时候大战开始李典强度平港定会让袁绍首尾不得相顾,影响这个大战的局势。

    至少在曹孟德想出的这个谋略之上,程昱荀攸戏志才三人都是非常赞同与欣赏的。

    程昱说完,戏志才已经上前,简单的行礼之后就开口道:“袁本初身在邺城恐怕也不是为了贪图享乐,只是北方大族林立,此时又要与主公开战,袁本初定是要去安抚这些蠢蠢欲动的世家。

    只可惜黎阳守将乃是颜良,此人不仅为四庭柱之首,而且性格稳重,善于军略,加上又荀友若为军中参事,黎阳之坚可想而知!不然就凭袁本初身不在前线这个机会我们完全可以强度黄河,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戏志才分析的十分准确,其实他还少说了一些,何止是颜良,现在的黎阳河北四庭柱都是俱然在列。

    “颜良者,吾甚惜之。”曹孟德本能的叹息了一声,他惜才这方面绝对是黑不得的,对于颜良这种当世良将他有的也只有叹息。

    场面经过一段时间的安静,四人似乎都形成了默契没有说话,最终还是荀攸上前打开了僵局。

    “主公何须叹一颜良,想我军大将无数比肩颜良者数不胜数,可属下早上刚刚接的一个情报,想来主公定有兴趣知道。”

    “恩?”曹孟德本以为荀攸会继续安慰自己,没想到突然来了这么一个转折便是显得饶有兴趣。

    “是寿春方面的。”荀攸的语气波澜不惊。

    “寿春?莫非他袁公路等不及了,已经要称帝?”

    “不是称帝,不过也十分快了。”荀攸抖了抖衣袖,“据情报所言,豫州別驾阎象率领百官进袁术府中死谏,不料却被袁术全部下狱,并在当日赐死了阎象。”

    其实荀攸的情报也不是很准确,按照袁术的意思阎象虽然必死,但是并不是急着当日就杀,阎象的死完全是自己殉节的结果,可是这一传一百传百就变成了袁术迫切处死自己肱骨之臣的说法。

    “袁公路就是一条疯狗!”曹操毫不犹豫的爆了粗口,“阎澹靖乃是名士,此人帮袁术奠定了寿春基业,可谓是劳苦功高,没想到只是一次进谏就让这样的忠义之士丢了性命!”

    曹操翻了翻眼皮继续说道:“这么看来,袁公路称帝已经迫在眉睫了,如此之际我也想听听你们的想法。”

    “主公切不可起退兵之意!”戏志才上前连忙劝谏,“袁术称帝虽然可恨,但是我们与袁绍大战在即。若是此次冒然退兵不仅会坏了我军士气,就算长途跋涉南征袁术也不一定能够讨的了好。”

    “主公只需让天子发诏,谴责袁公路称帝,我等全力面对北方战事,等到平定袁绍之后再去理袁公路也是不迟!”

    。。。

    “先平曹操,再谋袁术!”

    端坐在上首的袁绍慢慢在脑中消化这八个大字,他的面色显得有些憔悴,看起来对于这几日安抚北方世家可谓是精疲力竭。

    就在曹操得到寿春消息的同时,袁绍也知道了自己这位弟弟的所做作为。按照道理来说,袁家两路诸侯分治南北,不论到时候谁赢谁输赢的也只会是袁家。

    可是一向心高气傲的袁绍却决不能容忍自己的失败,从小到大袁绍虽然是庶出,但是凭借自己的才能早就成了袁家的重点培养的对象。

    至于袁术,虽然顶着嫡出的名义,但是说真的,袁绍却从来不将他放在眼里。

    此时大战在即,袁绍虽然占据了兵力与领域上的优势,但是他却从来不敢轻视曹操。可就在这节骨眼上却传来了袁术即将称帝的消息,这也使得他一时间难以有了主意,才会问计自己手下的一匹谋士。

    对于此事,手下的谋士也是说法不一。袁术的手下本来就分河北与颍川两大派系,一方面就是主张义和曹操共伐袁术,而另一方面却是赞成先解决眼前的战事。

    就在这个两难的时候,还是田丰站了出来。

    田丰虽然为巨鹿人,但是袁绍清楚他从来就不会站在哪个派系说话,虽然有时候田丰经常忤逆自己的意思,但是袁绍知道这个人绝对会为自己的利益着想。

    现在田丰却提出了先灭曹操,再谋袁术的方针,本来优柔寡断的袁绍还要犹豫,可另一个肱骨之臣沮授也是站出来赞同田丰的意见。

    似乎已经不需要考虑了,人们常说河北四庭柱四庭柱,但是只有明眼人才知道河北真正的庭柱乃是田沮二人,这个时候两人的意见出奇的一致,袁绍就算再难以容忍袁术的肆意妄为,也要以大局为重。

    是啊,只有赢下了这一场生死之战,才能确定了自己北方霸主的地位,才有真正的话语权。

    如果要与曹操短暂的议和去讨伐袁术,到时候寿春留下的利益瓜分也是巨大的难题!要知道寿春可是与曹操的领域近啊,恐怕到时候自己会出力为曹操做了嫁衣。。。

    “就按元皓的意思去办,三军继续戒备!”

    袁绍不理会所有人的表情下了命令,这一刻似乎又让人看到了他剑指董卓时候的果决坚毅。。。

第13章 受缚刘表与脱缰张绣() 
建安五年二月二十六日,襄阳。

    刘表披着自己袍子端坐在蒲团之上,面前摆着自己最喜爱的酒具,双眼眯着似乎在听下面的汇报。

    刘表爱酒世人皆知,也许是爱屋及乌的原因,刘表更加喜欢收集酒具,就东汉末年来说要论酒具的收藏恐怕要数刘表为执牛耳者。

    自从单骑入荆州已过了不少年头了,现在的刘表早就不是当初意气风发的才子,发白的鬓发在不断暗示着他年龄。

    世人常说刘表昏庸,治下基本被荆州大族左右。其实事实上也是如此,至少如今的刘表像极了一个日薄西山的老人。

    刘表能够作为荆州之主靠的就是联姻蔡家的手段,也正是因为这样刘表的统治才会被蔡家左右,蔡夫人与他的儿子已经成人,蔡瑁又是荆州的重要的将领,所以有的时候刘表宁愿放弃一些权益,也不愿意去与蔡家做一些明里暗里的斗争。

    “主公,这便是寿春的情报。”

    蒯越躬身向刘表说明了寿春的情况,却许久也等不到刘表的回话,只能抬头看了看首席的刘表,发现刘表依旧还是眯着的眼睛只能将目光移向了自己的大哥。

    蒯良摇了摇头,蒯越索性硬着头皮再次呼唤了一声。

    “主公。。。”

    “主公。。。”

    “恩。。。?”刘表像是如梦初醒,蒯越这几声连续的呼唤之后,他也只能被迫睁开了双眼,看了看台下的两人,带着睡意问道。

    “异度有什么事吗?”

    “。。。”蒯越有些恼火,但是却不敢将情绪表达出来,只能硬着头皮将事情重复了一遍。

    “是这样的,寿春那边。。。”

    事实上蒯越已经很大程度上将寿春事件严重化了,目的就是想唤醒刘表身为皇亲国戚的那一丝尊严,谁知道刘表听得稀松平常,甚至还接二连三的打起了哈欠。

    “这样嘛。。。袁公路的心思我已经明了。。。若是没事异度子柔便是自去吧。。。”

    想不到得到这样的答复,蒯越已经将求助的目光投向了蒯良,蒯良也知道事情在紧要关头,只能挺身而出。

    “主公,这件事情可不能如此草草了之啊。”蒯良躬身,恭敬的说道:“袁术处死阎象之后已经将称帝的野心全部显露,现在少帝还在,主公怎能坐视袁术这等窃国之贼?”

    “那依你们之见还能怎样?”听到蒯良摊牌,刘表似乎收起了慵懒之装,严肃的问道。

    “主公应以皇室的身份号召天下诸侯共伐袁术,到时候定将是一呼百应,主公的声望也会空前绝后!”

    “一呼百应?”刘表似乎有些自嘲的笑了笑,“子柔想的过于简单了吧,现在能有实力讨伐袁公路的无非曹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