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威天下-第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应该他提条件的吗?”

    陈奇瑜这次完全是占据了先机,也没有必要谦让毛文龙,虽然他的身上现在有重任。那就是歼灭所有叛乱的流寇,这才是他的主要任务。

    可目前流寇就在河南境内,他的兵马也大都在此,要进攻叶县的话是很方便的。完全没有必要对毛文龙低声下气,这点令洪承畴很是费解。

    毛文龙呵呵笑了起来,解释道:“很简单,陈奇瑜不想他的劳动成果因为一个小小的叶县,而前功尽弃。现在正是他围剿流寇的关键,如果因为叶县的事情,而失去了围剿流寇的大好时机。最终他难免要受到朝廷的指责,人家不想背这个黑锅,所以宁愿与我暂时停战也不想冒险。”

    听毛文龙这样一说,洪承畴立刻恍然。他点点头说:“确实,自然是朝廷这边重要。不过你为何答应他暂时停战?要知道陈奇瑜可是要去对付流寇,要是流寇都被灭了,河南境内不就只剩你一人面对朝廷大军了吗?”

    此番做法,毛文龙完全违背了他以前的设想,也难怪洪承畴要好奇了。

    毛文龙却是答非所问:“你以为陈奇瑜就真能一举剿灭了流寇?”

    洪承畴微微愣了一下,他反问:“难道不能吗?”

    毛文龙摇摇头说:“要是流寇这么容易就被剿灭,朝廷为何要等到现在。流寇的根源在于百姓没饭吃,朝廷要是无法接济百姓,给百姓活下去的希望,我敢保证,就算陈奇瑜这次侥幸灭了所有的流寇。可以后还是会有许许多多的流寇出现。”

    洪承畴闭上了双眼,他陷入了沉思当中。毛文龙的话完全有道理,百姓造反的根源确实在于活不活得下去,而非几个流寇首脑的问题。

    试想一下,如果百姓都活得下去,还有谁会响应这些首脑。估计这些流寇最终都会自己瓦解,都无需朝廷出一兵半卒。

    “看来在某些事情上,你确实要想得比我透彻很多。我也没有什么好担忧的了,就这样吧,天色不早早点休息。”洪承畴起身,丢下几句话之后便自行离去。

    毛文龙看着他离去的背影,摇摇头,把剩下的茶水干掉,然后也回自己的房间睡下。

    临睡之前,他还不忘让浩大告知还在婚期内的陈继盛,让他明天傍晚前去东城门外三里处的土地庙收一百支三眼火统。

    浩大答应一声后,便径直前去找陈继盛。毛文龙这才安心的睡下,陈奇瑜这次注定是要失败的,毛文龙很好奇他最后的命运会不会像洪承畴一样,被罢官。

    陈奇瑜还算一个人才,如果他真因为围剿流寇的事情失利,从而被朝廷罢官的话,毛文龙倒是不介意向他投去橄榄枝。毕竟这些都是人才,毛文龙对于人才向来都不喜欢放过,有这样的机会也不妨试探一下。

第183章 学院() 
日子依旧在平静中度过,河南境内除了叶县之外,哪里都不太平,这也就是毛文龙最近一直在努力的成果。

    陈奇瑜的一百支三眼火统如期如数送到,毛文龙看过之后便让李杰前来领取,然后交给赵铁去处理。朝廷的火器水分太重,就陈奇瑜送来的一百支三眼火统来说,其实还能够用起来的不到五十支。

    很显然,陈奇瑜也不是傻子,会把真正京师的军机营造的火枪送给毛文龙。这也怪毛文龙当初没有提及,现在被陈奇瑜钻了空子。

    好在毛文龙并不是很在意这些东西,反正要来的三眼统也只是给赵铁当个样子而已。东江军真正要用的火器还是必须得自己造的,而且是要经过毛文龙的改进。

    燧发枪暂时是无法造出来,但是尽力把这三眼火统给弄完美一些,还是大有作为。

    陈奇瑜跟毛文龙约定暂时别动手后,他便开始对流寇军展开大规模的剿杀,这一次他没有半点的手软。完全就是血腥的屠杀,目的就是要狠狠的震慑一下那些穷苦的百姓。

    事实证明他的血腥手段确实收到了一些效果,李自成等人因为再次被包围,百姓又不再轻易加入他们的大军。人手越来越少,被陈奇瑜的大军逼得抱头鼠窜。

    朝廷与流寇的战况,每天都有消息送到毛文龙的面前,都是散落在河南境内各地的探子,把消息收集整理后再以塘报的形式呈送给毛文龙。

    毛文龙丢下今天送来的塘报,他顿觉没意思,这半个月以来,每天的情况都差不多。总结一下就是,陈奇瑜虽然战功不错,打得流寇大军毫无还手之力。可也就这样了,要想彻底解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年关已到,整个叶县开始变得热闹起来,就算外面战火连天,可叶县却始终平静如水。百姓难得有这样的一片小天地,他们除了对毛文龙的感激之外,也准备好好的过一个好年。

    毕竟他们自从来到叶县安家之后,便从未有过饿肚子的情况出现,与在外面相比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城内大街小巷,家家户户开始张灯结彩,为年关准备着各式各样的食物。大人置办不了新衣,便为家里的小孩置办一身。

    城内热闹起来,毛府也不能免俗,这是毛文龙来到叶县的第二个年头。今年与去年相比,毛文龙可算是顺风顺水,叶县自他当家以来,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陈澜身为毛家当今唯一的女主人,这逢年过节的自然是忙得不行。毛文龙本来还想去喊她一起去后山书院,但看她忙得不行,最后便打消了念头,自己回屋换了一身书生衣衫。

    浩大,浩小已经为毛文龙准备好了马车,三人晃悠悠的向后山的农庄进发。今天是书院建成完工的日子,也是开业典礼的时候。

    洪承畴这个院长一早就已经过来安排一切事宜,开业典礼是大事,而书院建成也是大事。早先已经定下来名额的学生,今天也纷纷在父母的陪伴下到来。

    从学生到家长,人人动手,没有一个偷奸耍滑,为书院添砖加瓦。叶县以前别说是书院了,就是连个小学堂都没有,如今一下子突然耸立起一个宏伟的书院,占地足足半个山头。

    百姓们觉得脸上倍有光,此刻的叶县在当地百姓的眼里,比之京师一点都不差。相比外面那些连饭都吃不饱,还在打仗的人,当地的百姓自觉高人一等。

    而这一切就是因为一个人的到来,那人就是毛文龙!

    从农庄外一直延伸到书院的大门口,百姓与学生纷纷夹道欢迎,毛文龙的马车所到之处百姓无不欢呼。

    比之皇帝出巡的气势也不差,唯一美中不足的就差百姓跪地三呼万岁了。

    看到百姓的热情,毛文龙也不敢托大,他连忙下了马车,一路与夹道欢迎的百姓打着招呼。短短不到半里路却把毛文龙给累了个够呛。

    末了,来到学院的时候,还被等得不耐烦的洪承畴挤兌说:“有什么好得意的,不就眼前这点成就么,嘚瑟!”

    毛文龙直接翻了个白眼,直接省略了洪承畴的话,他此刻完全没有力气与洪承畴去争辩。

    书院分成三进,最前面的一进自然就是洪承畴教学的学堂,而后面两进暂时不对外开放。就连洪承畴都不知毛文龙要作何用,好在他的学堂已经有了着落,至于后面的事情,洪承畴也就不那么关心了。

    第一学期将于新年开学,目前洪承畴筛选了五十名学生,最小的十二岁,最大的已经二十左右。

    两人在学堂闲逛着,洪承畴边感叹:“这学生都是一张白纸,连字都不识一个,一切都得从头开始,估计头一年,这学院是别想出什么人才。”

    毛文龙突然两眼发光,他嬉笑道:“先生的学问高深,如今让你教这样的学生确实有些为难。但这样的学生不是才更好塑造吗?”

    洪承畴斜了眼毛文龙,脸上忽然露出了笑意:“正是因为这样,我才不辞辛苦的准备教下去。要不然你以为什么好处都没有,我甘愿付出这么多。”

    说到底利益才是一切的动力,毛文龙一直坚定这样的信念,如今洪承畴这样的例子就可以很好的证明。

    学院的开业典礼很快就过去,而洪承畴也荣幸的在毛文龙的授意下,为学院起名。

    农庄的全名是包子山农庄,也是因为这个包子山而来,而学院同样建造在包子山的半山腰处,所以洪承畴也就把名字起为包子山学院。

    名字虽然土了一些,可还是挺有意味的,当地的百姓也对这包子山学院没有异议。最后便由毛文龙拍板定了下来。

    百姓与学生散去,学院也开始恢复了平静,回城的归途上,洪承畴最终还是没能憋住,向毛文龙问起后面两进大院子要干何用。

    毛文龙笑了笑说:“秘密。”

    洪承畴瞪了他一眼,见其不说,干脆也就没再问。反正以后他总会知道的,瞒也瞒不了多久。

第184章 不明去向() 
河南府大乱,陈奇瑜为了赶在年关到达之前,尽快平息河南府的乱象,他身为五省总督,用他的身份便利,引兵西向同陕西、郧阳、湖广、河南四巡抚围剿汉南农民军。

    高迎祥、张献忠、罗汝才、李自成等部见朝廷军云集,误走兴安车箱峡。峡谷之中为古栈道,四面山势险峻,易入难出,唯一出口为明军所截。

    李自成走投无路之下,遂又用起老计谋,收买了陈奇瑜的身边的部将,然后诈降。陈奇瑜本来还不肯,但经不住那些被收买部下的劝说,以及年关将近,他也想赶快结束这场纷争,于是最后他还是答应了李自成的投降。

    至此,陈奇瑜终于把河南境内的农民军剿灭,他急于向朝廷报功,于是上奏朝廷提及河南境内农民军全灭的奏章。可万万令他没有想到的是,该死的李自成居然在三天之后,与押送他们回籍的小军官复叛。

    押送的两百官兵悉数被杀,李自成也消失在河南境内,再无行踪。算算日子,陈奇瑜的奏折也到了京城,这会要想追回来显然已经太迟。

    陈奇瑜顿时大怒,立刻彻查了身边所有的部将,最后查出两个被李自成收买的将领,当着全军的面砍了头。后又立刻写奏折上奏,解释他此次失利的原委,并把两个叛将的人头随着奏折呈送到京师。

    崇祯先后收到陈奇瑜两封奏折,先是大喜后又大怒,当即以欺君罔上,虚报军情为由,直接就革了陈奇瑜的总督一职。后来崇祯又气不过,干脆又下旨想把陈奇瑜押解进京,以后再行发落。

    好在朝中有言臣进言,称现在不是拿罪陈奇瑜的时候,不能寒了在前线作战将士的心。崇祯这才作罢,只是革去陈奇瑜所有的职务。

    陈奇瑜侥幸留得一命,他也对朝廷大失所望,朝中局势他很是明了,以他如今赤子之身,对于朝中大佬已经没有任何的用处。想要从头再来,东山再起感觉无望,他干脆在接旨后卸去全身的职务,当天便收拾细软,带着依旧忠心的几个手下消失在众人的视线当中。

    没有人知道陈奇瑜去了哪里,有的猜测他已经回老家,有的则怀疑他会前去投敌。总之陈奇瑜的消失在军中引起不小的风波,消息再次传到崇祯的耳中时,他勃然大怒,直接下旨通缉陈奇瑜,悬赏其人头白银五千两。

    有洪承畴的前车之鉴,崇祯已经预料到陈奇瑜这次的消失,定然是前去投敌。只是目前他还未能掌握陈奇瑜会投奔于谁,他只有一点可以肯定,陈奇瑜定然不会前去投奔那些流寇乱民。

    除去这个之外,陈奇瑜便只剩下两个选择,一是投奔还在大同徘徊不退的后金军,二就是依旧投奔盘踞叶县的毛文龙。对于这两个势力,崇祯都不喜欢,投奔毛文龙还好说一点。如果是投奔后金那便是极大的危害,所以他不惜重金悬赏,势要除掉陈奇瑜。

    崇祯怎么也没有想到,因为他追究了陈奇瑜的事情,让本来已经开始稳固下来的河南局势再次陷入混乱当中。消失了一段时间的李自成等人,在得知陈奇瑜的事情后,他们再次活跃起来。

    这一次不知李自成用了何种方法,居然得到许多当地百姓的响应,农民军再次死灰复燃,河南府再次陷入水深火热当中。

    毛文龙放下手中的塘报,他陷入了沉思当中。陈奇瑜的遭遇早在他的预料当中,但结局却是出乎意料之外。陈奇瑜的潜逃让毛文龙摸不着他的去处,外面还有许多探子在打探,却都没有任何的消息。

    这让本来有意招揽陈奇瑜的毛文龙感到可惜,而且毛文龙心里还有顾虑,他也害怕陈奇瑜脑袋被驴踢了前去投奔势头渐盛的后金。如此一来,以后毛文龙便要多面对一个可堪重任的大才之士。

    洪承畴见毛文龙看了塘报之后,面现忧色,便开口问道:“是不是发生了什么大事,还是河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