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百年歌之五代-第10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得以回到京都长安,而此刻长安自身已经难保,再也不可能成为他们的最终庇护所了。

    看着黄揆带来的这些人,黄巢没有为这些人劫后余生而感到庆幸,他反而感到一丝兴奋,又回来了一批生力军,长安,不到最后,我绝不放弃。

    黄巢攥紧了拳头,看着城外的大片大片的唐军营帐,点点篝火繁如星辰,将长安城围在了中央,我绝不认输。

    朱温此刻就在这片营帐之内,当再次临近长安,朱温看着这片熟悉的宫阙,感慨不已,自己曾经是大齐国的臣子,从跟随黄巢那天起,一刀一枪地和唐廷周旋,多少自己的朋友倒在了面前,甚至自己的亲哥哥也最终死去,自己也没有动摇过,然而一入主长安之后,整个都变样了,黄巢、尚让、孟楷等等都变得让人认不出来了,权力啊权力,最终还是将所有人拿捏得变了形状,孟楷自己也没想到吧,他的逼迫使得自己最终倒向了唐军,成为了真正刺向齐国的最尖锐的利刺。

    朱温拿起了摆在案前的圣旨,这是王重荣央托杨复光在朝廷内活动争取来的任命,旨意上面的内容很简约:“以河中行营招讨副使朱全忠为宣武节度使,俟克复长安,令赴镇。”

    总算有了一个实际的职称,朱温等人心头一直悬着的石头落了地,整天挂着河中东面招讨副使的名头,确实让人很空落,黄巢一天在长安,自己还算是有事干,眼看长安局势已经明朗,齐国覆亡日子指日可待,一旦齐国没了,自己还挂着这个河中东面招讨副使的名头,可就尴尬了。

    宣武军节度使,治所在汴州(今河南省开封市),辖汴州、宋州、亳州、颍州,此刻对实职迫切需求的朱温,隔着黄河、河阳等地,对这个宣武节镇的现状还没有任何熟悉和了解,只是简单幸福地幻想着以后美好的日子,他哪里知道,事事如局,自己也不过只是这盘棋局上的一枚棋子罢了,朝廷里面有高人,对朱温的布置和任命透露着非常高明的手段,这个我们以后会仔细说详。

    天色才开始蒙蒙亮,大齐国的军队已经列队在渭水的南岸了,黄巢不顾朝臣们的反对,在长安城外的堡寨里加驻了数千的军力,这些人大多数是从华州逃亡而归,没想到刚从死地逃出,又被推向了唐军和齐军的战场第一线,面对着黑压压的唐军队伍,齐军兵卒们变得有些绝望了。

    “哥哥,你知道我是哪个村的?”

    “我记得你哪个村的干嘛?”

    “等俺死了你要没死,记得去俺们村跟村东头的那家闺女说一声,别再等俺了,嫁个好人家吧!”

    “。。。。。。。。”

    李克用站在众军面前,身后的旗帜如同海浪一般随着朔风振动飘荡,战鼓一声一声敲起,擂动着人们的心弦,长安城,我终于来了,我李克用一定会拿下你的。

    长槊倚天,“冲”李克用的口中吐出了一个清晰的字,顿时如同山崩海啸一般的喊杀声震天动地的响了起来,唐军的骑兵们一马当先冲了下来,如同溃堤的洪水,向着长安城附近的堡寨冲去,大地在震动,一场死亡的盛宴即将上演。

    最近生病,写的晕头转向,大家多担待多担待。

    (本章完)

第213章 长安破() 
黄巢就站在长安城的东门—春明门城楼之上,他静静地看着唐军海水般汹涌地冲击而来,自己布置在长安附近的那些堡寨仅仅支撑了不到一炷香的时间便纷纷陆续陷落了,狼烟缭绕在长安城周遭,唐军趁势冲至长安城的大门下。

    李克用望着春明门城楼上立着的那位穿赭黄色的人,那人憔悴的样子让其看起来更像是一个苍老的夫子,一点儿也不像是一国之君,原来黄巢就是这个样子的啊。

    李克用和黄巢就这样一时间静静地彼此看着对方,但别人就没这么好的心情了,只见李克用身旁的李存孝立即摘下腰间的长弓,“嗖”隔着老远,李存孝射出的羽箭挟着惊人的劲势射向了黄巢,黄巢被眼前猛然出现的箭惊呆了,毕竟也是多年军旅生涯,而且隔得距离比较远,他下意识一矮身,箭簇穿着其箭头的披风射穿而过,带着披风钉在了城楼之上,尾羽兀自不停地摆动着。

    黄巢也被带了个踉跄,定下身形后,黄巢深深地看了眼城下的小将,冷冷地哼了声,然后转身走下了城池,“死守长安城!”黄巢狠狠地跺着脚说道。

    城外喊杀声震天,大明宫位于长安东北,突出而立,内苑的城楼之上也站满了防御的齐军士卒们,人们将一个个滚木落下,将靠近城池的唐军顿时砸成了一堆肉泥,如同蝗虫般的箭雨落下,将冲上的人们纷纷射杀在城下的泥土之上。

    黄巢静静地坐在大明宫,含元殿内,诺大的宫殿之内,此刻竟然没有一个朝臣,只有那些惊恐的宦侍们依然跪在周遭,不知所措。

    不多时,殿门打开了,浑身浴血的林言跪下,“陛下,将士们已经尽力了,长安城尚在坚持,但大明宫东苑已经支撑不住了。”

    “光泰门失守了?”黄巢缓缓地站了起来。

    “尚在我军手中,但守卫的李将军已经快顶不住了,三千士卒如今余下不足五百,城外的敌军还是如同猛兽般向内冲着,李将军要臣立即回来禀报,大明宫守不住了!”林言低泣着。

    李垣此刻正靠在城墙下面,看着剩下的兵卒们正死命地守门,在外面唐军冲车一次次的冲击下,宫门开始破损、变形,齐军开始塞堵城门,力图守住城门,不让这个地方称为唐军对长安的突破口。

    因为此战过于惨烈,李垣所率部众已经阵亡了大部分,剩下的人们聚集在城下防御大门,这就疏忽了城楼上面的防御,大批的唐军沿着云梯登上了墙头,等李垣发现之后,已经晚了。

    手持兵刃的唐军从城楼之上喊杀着冲了下来,李垣努力地撑着身子,鲜血顺着其身体向下流着,刚才的攻防战中,李垣被流矢射中箭头,如今身体上的伤痛让其再也没有意志去抵抗唐军了,看着越来越近的唐军,李垣慢慢地闭上了眼。

    “嗖!”双脚奔驰到李垣身边的唐军小将,他高高跳起,双手拿着大泼刀,用力地向下劈落,李垣的头颅如同一个皮球,滚了几下便停了下来,血气顿时弥漫开来。

    在一片混乱的厮杀过后,长安城北大明宫的东侧光泰门被打开了,蜂拥而入的唐军踏着齐军的尸首进入了这座辉煌的宫殿。

    宫苑内喊杀声阵阵,林言焦急万分,黄巢还在犹豫着,他在大明宫内的龙首渠旁布置了一支军队,这支军队如果不被击垮,自己还可以再看看再说。

    唐军自东内苑冲出,一个大大广场出现在眼前,同时进入眼帘的还有黑压压的齐军,这是一支清一色的少年军队,他们很多人都没有经历过战争,然而战争突然降临,他们也没得选择。

    “蓬蓬蓬!”无数支箭矢狂射而出,全部倾泻在冲来的唐军身上,“噌楞!”这些年轻的少年们抽出了与自己差不多高的长剑,拖着白刃向着齐军猛地冲了过去。

    这些少年是黄巢当年入主长安后亲自秘密训练的,无人知道,这些人各个武艺超群,但因为年岁的问题一直没有在正规军名单中出现过。

    可现如今,长安城已经眼看守不住了,黄巢最终拿出了自己的杀手锏,在外面冲击搏杀不行,但在宫阙之内,遭遇战、巷战,我大齐不一定会输。

    黄巢就站在含元殿前,看着自己注入心血的军团在与源源不断的唐军进行搏杀,慢慢地开始由勇猛变得不支,当黄巢看到了整个少年军团变化之后,他心里暗叹一声,完了,长安城这次是真的守不住了。

    黄巢扭头快步走下了含元殿,跨步上了已经准备许久的黑色龙驹,林言带着五百控鹤军翼护在其左右,“传令下去,烧掉大明宫!”黄巢最后看了眼大明宫,他看得很仔细,想将这里的一切都刻印在脑中,黄巢吩咐完烧宫之后,突然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

    走下这个宫殿,自己将不再是军队主帅,黄巢看着离乱的皇宫,叹了口气,然后便驰出了大明宫。

    长安我还会回来的,黄巢暗自在心中说着,他哪里知道,终其一世,自己再也没能够再踏入关中半步。

    广场上的齐军越来越少了,这些少年军团打起仗来个个不要命,连防御也非常顽固。

    当最后几十个少年军团的兵卒们被围困在了一起,恐惧、不安在他们的眼中流露着,“投降!投降!”周遭的唐军大声叱责着,少年们边退便抵抗着,最后被逼退到了一个池塘旁边,这几十个少年齐军纷纷举起长剑,疯狂地、哭着冲向了齐军。

    当唐军在广场将少年团最后全歼了之后,人们踏着染血的靴子沿着广范、昭训两门进入,此刻黄巢已经逃走了,仓皇的齐国官员、宦官、侍女们如同没了头的苍蝇,到处乱跑不择道路。

    李克用第一次看到了含元殿,真是宏伟阿!正在感叹之际,唐军看到了从宫殿四面八方升腾起来的烟柱,滚滚的黑烟腾起,将整个长安大明宫映衬得很是恐怖。

    “走水了!”一个公鸭嗓子喊道,将懵住了的唐军叫醒了过来,大家忙于找水救火,倒一时间让黄巢提供了一个逃跑的时机。

    黄巢等人驰出了长安城,“陛下,孟将军在蓝田关守卫着,请陛下随我前去!”早有等候多时的齐军将领侍候在道旁。

    “走吧!”黄巢沮丧地说道。

    大齐国,再也没有大齐国了,黄巢暗自叹道,国破了,自己又要回到以前亲临战争的日子了。

    (本章完)

第214章 长安,今夜别为我哭泣() 
黄巢离开了大明宫,离开了长安城,他带走了所有齐国将士,却将臣服于自己的大齐文官尽数抛弃了,以后的日子更多的是金戈铁马,腥风血雨,留着这些文官来点缀繁华已经没有多大的意义。

    大齐国亡了,虽然早就预感到有这一天,但当其真的来临的时候,人们还是惊慌失措,惶恐不知如何如何是好。

    浓粗的烟柱陡然升起,大明宫四处宫殿开始燃烧,齐军走时点燃了殿宇楼阁,一来泄愤另一方面还要拖延唐军的意思,皇帝的宫殿被烧了,做臣子的总不能见事不顾吧,一部分唐军继续追击黄巢,另一部分唐军留了下来,设法扑灭火势。

    大火自午一直烧到了傍晚,幸亏风势不大,唐军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总算扑灭了大火,然而昔日繁华壮丽的宫阙,在经历了烈火焚烧之后,变得残破不堪,雕甍画柱尽数化为焦黑的断椽,明镜般的白玉石也被炭火熏烤的黝黑龟裂,含元殿,这座大明宫最为富丽堂皇的宫殿半个大殿已经被焚毁,一侧的龙尾道也化成了一堆残砖瓦砾。

    累了一天的唐军趁乱打开了齐国的府库大门,看守府库的兵将被唐军拉到了一旁当场处决,虽说这里面的财物已经属于齐国,但理论上还是应该封存上缴朝廷的。

    自己忙了半宿,流血流汗的,怎么能连半点实惠都没有呢,齐军拿得,咱为什么拿不得,大不了事了向上禀报这些财物被齐军裹挟走了罢了,给谁不是给,唐军将士们一边安慰着自己一边慢慢地打开了府库大门。

    随着府库的大门吱呀呀地被推开,唐军将卒们围聚在门口,屏住呼吸看着慢慢推开的大门,向内探望着。

    ?空荡荡的府库尘迹寥寥,里面只有数十匹锦帛杂乱堆积着,人们像疯子一般冲了进去,翻寻着每一个角落,可大家最终却失望地发现,这座府库确实是一个空的,拼死拼活好容易打了进来,怎么得也该发点儿横财吧?此时却发现,遇到的是一个穷的不能再穷的宫阙了,但凡值钱的东西都已经被齐军转移带走了!

    不甘心呀不甘心,红了眼的唐军满脑寻思着哪里还有钱财,很快,他们便将目光聚焦到了那些伪齐官员的身上,这些人投靠伪齐国,本来就罪该万死,这些年这群官儿们肯定也搜刮了不少脏财吧?

    咱们如今替朝廷先抢劫一把,想必朝廷里面肯定也不会有人说三道四的,如此既安全又便捷,这种好事肯定是一拍即合。

    想到这里,大家便呼啸着冲出了大明宫,冲向了城南面的那些达官贵人、富户商贾的宅院之内,当然一些看起来比较殷实的平民富户也有被波及而遭殃的,在这种纷乱的情况下,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自然也不可避免。

    ?一个个大宅院门被乱兵踹开,人们蜂蛹而入,哭声、骂声、惊呼声顿时响彻在整个长安城的上空,唐军将士们开始了一场抢劫比赛,人们进入各个屋内开始了翻箱倒柜,将任何值钱的东西揣进怀里,这就是自己的战利品。

    攻克长安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