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百年歌之五代-第1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下再说,数万人行军打仗,每天的粮秣消耗可不是一个小数目,没有中原藩镇的支撑,河东军肯定无法支撑得下去。

    数万河东骑军如同一条黑色的河流,蜿蜒曲折地流淌在崎岖失修的官道之上,向着西面汴州营地归去。

    李克用勒马回军,与此同时,在西面通往汴梁的官道之上,一行人此刻正急冲冲地向东赶着路,这些人身着唐军军服,手持利械围护着一名身披蓝色风披的中年人,这名中年人身着锦衣,皮肤保养的很不错,脸上的没有半点松弛感,只有眼角泛起的皱纹显示着岁月的痕迹,光滑的脸庞上没有一根胡须,这是一名来自城(都)的高品宦官。

    “大人!已经快到汴州了。”护卫军将佩戴着金丝缠系的腰刀,可以看得出来自身的品阶就不低。

    “嗯,咱们今天赶在落日之前进城,不要声张,直接到节帅府去。”使者的声音没有像普通宦官那些尖锐,可能是岁月磨蚀的缘故,?其声音显得很是柔和悦耳。

    “遵令!”护军军将低声应答道。

    落日映照在汴梁城的城头,汴州西面山林谷地,丘陵起伏,道路崎岖,众人在渡口弃陆路改走水道,沿着汴水一路顺风而下,赶在城门关闭之前,这行人的舟船终于入水门,进入了汴梁城内。

    古木晓苍苍,秋林拂岸香。露珠虫网细,金缕兔丝长。

    秋浪时回沫,惊鳞乍触航。蓬烟拈绿线,棘实缀红囊。

    乱穗摇鼯尾,出根挂凤肠。聊持一濯足,谁道比沧浪。

    “汴梁城内果然喧闹阜盛,朱全忠能够被委派到这里,也并非像是当初那些人说的那样不堪嘛,分明是个优差呐。”那名宦官看着周遭的景象,轻声感叹道,他哪里知道,当初朱温刚到汴州之时的景象,此处萧条落寞完全不能与现今相比,若不是黄巢在附近攻击袭扰周遭城寨,朱温属镇相对平安,所以才使得商贾富户、平民百姓这些人们为了保命纷纷涌入朱温的属地,大量的人口进入,加上朱温委派的官员管理得当,才使得汴梁城内如今变得繁华阜盛。

    进入汴州城内,沿着南北城中心街道一直向南走,街道尽头便是节帅府,与其他城池帅府靠北的布局不同,汴州城内的节帅府位置在城池最南面。

    原因很简单——安全,在唐代后期,藩镇之间、藩镇与朝廷之间战乱频频,面对着北面河朔三镇的威胁,汴梁城在多次变革之后,汴梁城的帅府位置变迁为了南面,这样当来自北方敌军的进犯来临之时,节帅府便可避免敌人首先打击的北面城池所受到的波及,能够相对安全地指挥着整个局面。

    一行人沿着街道继续向前,一直走到了节帅府门处,天色已经变暗下来,节帅府两侧的灯笼已经升了起来,衙府门口两侧驻守的亲将府兵们依然安静地驻立在正门两旁,像是两排铁铸的柱子一般,肃穆凝立,寂静庄严。

    “末将见过天使大人!”宣武府内军将杨彦洪早就等候在府门口,一见众人到来,赶紧迎了上去。

    “朱全忠本人呢?好大的架子呀。”那宦官见迎接的人不多,稍稍有些异样的不舒服,语调里带着一丝怪气。

    “尊照之前的旨意,府内不敢大张声势,节帅就在府内恭候着天使大人呢。”杨彦洪陪着小心说道。

    “嗯,也是,确实应该仔细些,你们家大人,是个细心的人呀,那咱们这就进去吧。”宦官轻声说道。

    “请随末将来!”杨彦洪躬身引领着众人,沿着偏门悄然进入府内,众人进府之后,顺着抄手游廊左侧一直向内,早已有人接上,向内通传消息。

    过了月门,便进入了府内的内院,众人一进院就看到了庭内的场景,朱温身着一身整齐的红色官袍,率领着众将官齐整整地肃立在庭院之内,当前摆着香烛书案。

    “宣武军节度使朱全忠率宣武军麾下众将,见过天使大人!”朱温恭顺地喊道,率先抱拳做礼。

    “有旨意。”那宦官面无表情地站定之后,十分平淡地说道。

    ?“是,臣等恭聆圣旨。”朱温率先拜下,下面军将顿时随之“哗啦啦”拜倒了一片。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宣武军节度使朱全忠忠心体国,治军有道,屡立戎勋,黄逆奔亡关中,承凶焰于山东,兵锋千里,屠戮中原,宣武节度使朱全忠率孤旅之众,凭虎威之躯,救陈州于倒逆,拯毫州于危亡,其忠贞可鉴天日,勇毅可摧贼酋,朕心甚慰,特遣御前高品宦官赴镇宣慰,使宣武军一镇军将俱沐圣恩。着加封朱全忠侍中,众军将士转升一级,宣武军治下毫、颖之地官吏,朱全忠可斟酌上报,另行封赏。”

    “谢陛下圣恩,愿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朱温领着众人听着圣旨,上面说了一堆自己也听的不甚明白的赞美,只是听不出一点头绪来。

    之前朱温就接到了朝廷的密信,要求其配合李克用剿匪,同时对河东军进行监视,明确告知朱温不得给予河东军足够的粮草,最好是一日一供。

    信中还约定了这几日朝廷便将会派使者来宣武军镇与朱全忠见面,共同商讨信上所提及的那件事情。

    朱温想到了信中隐晦地提及关于河东军的事情,脸上就不由地阴沉了起来,这件事有些棘手,更确切地说那是相当的难办,他看着眼前的使者,使者也正看着自己,“朱大人,咱们借一步说话吧。”那使者开口对朱温说道。

    (本章完)

第261章 朝廷的阴谋() 
朱温起身领旨之后,上前走了两步,靠近使者,那宦官看着朱温微微一笑,“朱大人,咱们还是借一步说话吧。”

    “好,天使请。”朱温领着使者一行人来到了后房之内,跟随其身后的还有朱珍、李宾唐、葛从周,杨彦洪一直负责着与朝廷之间的联络交通,因此也被叫了过去,众人沿着后院的小径一直走着,穿过了数个假山石后,便来到了一座水榭旁边。

    小榭倚水临风,一袭花树横斜在水榭门檐处,放佛是一张卷起的屋帘,水榭之内点着两盏风灯,在无边的黑暗包围之下,显得很是模糊黯淡。

    朱温领着众人进入了水榭之内,众人一并看向了使者,屏住呼吸,静静地等候着使者的发话。

    “有密旨。”虽然四周无人,使者的声音依然非常低沉,语调间蕴含着一丝神秘。

    一听有密旨,众人的精神都不由地一振,大家大气不喘地听着使者的话语,不敢有半点咳喘之声,生怕发出一丝动静,惊动了别人,将消息泄露出去。

    “朱大人,你来看,这封密旨的火签还在。”使者从怀中掏出一个还带着体温的绢袋,用手将丝绢小心翼翼地打开,里面一张白麻纸被折叠放着,那宦官将纸张小心展开,背着风,然后对着朱温等人说道:“有密旨,朱温等人免跪听宣。”

    “臣等恭聆圣意。”朱温等人躬下身子。

    “朱全忠听令,河东军李克用原本贼逆,屠戮边将反叛朝廷,边患连年皆为此子所起,朝廷赦其死罪,付以重任,委其以河东之地,朝廷对其可谓仁亦义亦,然则其心不宁,故病萌生,擅发兵于昭义,后肆虐于河北,天下不宁,尽为此子,今李克用统兵驻防河南道,卿听朕之旨意,伺机图之,慎之,密之!”

    使者的话很低很轻,然而这里面的话语却一字字如同炸雷一般,将朱温等人轰得呆若木鸡,大家面面相觑,看着对方的脸色,都像是看到了一张惨白的鬼脸似的。

    李克用那可是收复长安的第一功臣,朝廷甚至为了展示对其的隆宠,让其镇守河东要地,向世人展示着朝廷对李克用的重视和信任,然而这一切竟然都是假象,原来在唐帝的心里,沙陀军永远都是无法饶恕的叛逆,在朝廷慌乱应对之中,又被黄巢捅刀子踹老窝了。

    当年的叛乱是朝廷永远的痛,如今李克用占了河东后频频出兵东下,让朝廷不由地担忧起来,这个家伙到底想干嘛,占着河东再造反的话,可就不好对付了。

    怎么办,唐帝正忧虑的时候收到了中原藩镇们的求援书,面对着这些求援书,唐帝的脑袋里灵光一现,一个想法就在脑中产生了,他将田令孜招进了殿内,自己是皇帝,自幼受得教育大多是阳谋法略,对于阴谋诡计还是田令孜这种人在行。

    两人在殿内一直聊到了深夜,李克用是杨复光一系的宦官推荐力挺的,而对于田令孜来说李克用既陌生又没有什么好印象,皇帝既然这么恨他,那就找个机会做掉他,换自己的人去担任河东节度使。

    这次中原藩镇求援书是一个契机,李克用一直打着尊崇王室的名义,那么如果朝廷招其南下协助剿灭黄巢军,李克用于情于理不会拒绝,此刻的河东军兵强马壮,唯一缺的便是朝廷的荣誉和宠信,李克用一定会抓住这次立功的机会,向朝廷争取更多的利益。

    去吧,去中原平叛去吧,李克用,最好你就别回来了,在唐帝和田令孜看来,沙陀军为主的河东军和部落中的组织结构一样,都是以酋长为核心,而李克用此刻就是沙陀军

    的大酋领,他在河东军就会铁板一块,但如果他死了,河东军原先积累的那些矛盾、不满就会统统暴露出来,整个河东军便会混乱衰末,这个时候朝廷便可以借机收复河东,将这块要地收归己有了。

    朱温听完使者的宣读,半晌不言语。

    “朱大人,请验看璽印,密信与别的旨意不同,这个印章可是皇帝陛下亲身携带的小印,非宠臣爱将,旁人都不可得知。”那使者指着白麻纸下方的一块红色的印记说道。

    “太白何高”四个隶书字体镌刻在一方小章之内,字体秀雅,朱温本身不懂书法,但也觉得这个字体看起来非常舒服畅意。

    “天使明鉴,河东军可不好图啊。”朱温慢慢地说道,“单说这数万沙陀骑军,恐怕咱这汴州城都抵抗不住。”朱温摇了摇头,他说的是实话,沙陀军骑兵战力那是大家都有目共睹的,以一敌十都不算为过,这数万沙陀军倘若因为主帅被自己给阴掉了,发起怒来,谁都挡不住。

    “朱大人,旨意已经下了,您如果不执行,可是抗旨呐,再说了,圣上也知道此事困难重重,但临行之际,圣上专门交代咱家,朱全忠为人刚毅果决,一定能为朕决次大事,倘若事成,朱全忠百年后可以配享庭庙。”

    那宦官缓缓地说着,绵里带着针,还带着一些让人难以拒绝的诱惑。

    “兹事体大,此事臣需要与众位军将细细筹划方可。”朱温低声说道。

    “那是自然,朱大人办事,朝廷一向是中意的,咱家就在府内静候大人的佳音了。”那宦官笑着对朱温说道。

    朱温知道这是朝廷派来监督自己此次行动的人,这么大的事情,朝廷自然也放心不下,“那好,请天使暂且歇息,我等今夜便筹划出一个章程,明天再报知天使。”

    朱温令杨洪彦领着使者一行人暂住在西侧的厢房之内,特别吩咐了一定要好生伺候着,这个杨洪彦也是个伶俐的人,一路上插科打诨,本来绷着脸的使者竟然也被这个痞货逗得笑了起来。

    “走吧,咱们也都去本帅书房,让府内的军将、城防都卫都入府内,今夜大家仔细议一议,这可是关系着咱们宣武命运的大事情啊。”朱温沉声说道。

    “朱友恭,你吩咐下去,府内人等不得擅自出入,今夜天使来的消息,谁都不能泄露出去,违令者斩。”朱温阴沉着声音说道。

    朱友恭应了一声,转身便走了出去,“走吧。”朱温率着众人,向着后院书房方向走去。

    (本章完)

第262章 摆场鸿门宴吧() 
“朝廷的意思,如今大家都知道了,咱们一起说说吧。”朱温看着众人坐定后,开腔说道。

    “河东军方面传回的消息,李克用率领着先锋军没有追到黄巢,现下已经撤军,估摸着这两天就要回来了,他当初在汴河旁还留了一批看守辎重的军队,此番撤军肯定会回到汴州与这些人们汇合。”朱珍先开口说道,作为宣武军中朱温的元从嫡系,其现在的地位和威望是超凌于众将之上的,因此说话分量也很重。

    “李克用倘若不经汴州,一切都还好说,我朱温就算再厉害,也总跑不到临道去图谋李克用吧,朝廷也没法埋怨咱们,但李克用一旦到了咱们地境,宣武军倘若不奉朝廷密令的话,那就是抗旨不尊,宣武军镇初振,朝廷一旦震怒,咱们可是无论如何也担待不起的。”朱温手指慢慢地敲击着茶案缓声说道,“当下,咱们就要仔细筹划一下,该如何执行朝廷的决定了。”

    ???????“现下,咱们宣武军本来军力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