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百年歌之五代-第2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朝廷如今最缺的就是银子,诺大一个朝廷,每天的花销都是一个惊人的数目,如今蕃镇们都不再像之前那样恭顺,肯老老实实上供的节镇除了京畿周遭那几个,还有哪个?咱们河中毗邻关中,朝廷一直视为门户,如今我们与朝廷保持着一种距离,朝廷总是不放心啊。”

    “那咱们该怎么办呢?说实在的,我王重荣确实无自外朝廷之心,不过是想存活下来罢了,如今朝廷暗弱,自顾不暇,咱们也不敢将宝全押到朝廷身上呀!“

    王重荣扶着亭栏感慨地说道。

    “朝廷积弱,我们自然不能将宝全部压在朝廷身上,如今朝廷宦官当权,朝臣齐喑,权不在当今圣上,旨意尽数来自阃臣,我们还要暗自防备,朝廷如今困难重重,为了军饷粮饷,逼急了,朝廷也有会进犯我河中的可能。”冯骥看着远处低声说道。

    “朝廷军队能有多少?”王重荣嗤鼻一笑。

    “节帅不可小视此事,我河中兵卒虽然历经征伐,但朝廷如今从蜀地带回来的那些黄头军们现下也被编入了禁军队伍之内,其在蜀地也是非常有名,而且也曾经参与了平定黄巢之役,战力不容小觑。”冯骥提醒着王重荣道。

    “先生,你是说我河中与朝廷相持,不一定能取胜?”王重荣有些吃惊道。

    “胜算确实不大。”冯骥老实说道。

    “那我们应该如何办才好,总不能坐以待毙,若按照先生所言,我河中弱于朝廷的话,那不就如同一块鲜肉放在饿兽面前,朝廷不眼馋?”王重荣担忧道。

    “当今圣上回到长安有励精图治之意,难保不会对我河中府下手,以成杀一儆百之效。”冯骥掌控着羽府,自然知道非常多的朝廷消息,其算也是王重荣的依仗之一,对于冯骥的话,王重荣还真没有怀疑过。

    “嗯,那我河中府就危险了啊。”王重荣手指轻轻磕扣着扶栏,大声说道。

    “现下只有一个法子,可以暂解河中之危了。”冯骥叹息着说道,“但和饮鸩止渴也没太大区别,只是这鸩酒我们要是喝下去,或许还能存活下来,若是不喝,恐怕难以逃脱被朝廷讨灭的危险。”

    “哦,什么法子?”王重荣忍不住向着冯骥方向走了两步,延颈仔细听着,“先生快讲!”

    “节帅其实一直都有打算,我也只是提醒节帅罢了,比起朝廷的实力,您其实还有更稳的靠山呐。”冯骥微微一笑说道。

    “我的靠山?”王重荣有些糊涂地说道,“我们河中哪里有什么靠山,平日里的友蕃临镇朝廷一来,谁还会帮我们呢?”

    “节帅不要忘了,我们紧邻着的地方可是河东府,别人做河东节度使时或许不会帮我们,但李克用如今在河东,一旦朝廷和河中生变,他必然不会袖手旁观。”冯骥缓缓地分析道。

    “河东府?李克用?”王重荣有些不确定,他疑问着,“届时真有那么一天,那李克用会违抗朝廷之意,来帮咱们河中府?”王重荣道,“这好像对他也没什么好处啊。”

    (本章完)

第431章 回京() 
    “李克用会帮助我们的,”冯骥看着王重荣说道,“也只有沙陀的李克用才会真敢放开身段跟朝廷打起来,别的蕃镇,包括魏博等河朔三镇,表面上桀骜不许,骨子里却依旧不敢违了天下之逆,而李克用,他敢,因为本来他们沙陀人就做过造反的营生,当年黄巢在南面搅乱天下,沙陀又在北面危害河东,朝廷只得调集重兵来平剿沙陀,因此才让黄巢得以趁虚而入,直捣京师,朝廷虽然在危难时原宥了沙陀叛乱之罪,但这个梗,唐帝在心里面恐怕还是难以过得去呐。”冯骥侃侃而谈道。

    “嗯,当年的沙陀军乱,河东、河中、河阳、洛阳数镇之地抽调精兵数万北上,当年本帅也随同所部长将一起驻防北面一线,如今想起来当年之离乱纷争真是有大战一触即发之感呀。”王重荣点了点头,其遥想当年之事也不由的感叹道。

    “不仅如此,我们对河东有恩,此番李克用率兵南下助中原藩镇平剿黄巢残逆,夜宿汴梁上源驿,被朱全忠袭击,入城者几乎全部战死,李克用死里逃生,狼狈不堪,一路北归途中,途经的各个藩镇节度使们都严令下辖周郡不得接洽沙陀军,若不是我河中持大义而迎,恐怕其河东军难以全军回归河东,仅此恩遇,李克用必然不会忘怀,沙陀人虽然人马彪悍,但游牧民族最重的就是信义,救命之恩,一旦河中府遭遇危难,李克用也必然会挺身而出,为河中府维持公道的。“冯骥接着说道,“李克用此番回军河东厉兵秣马,向朝廷提出几次要求领兵南下平剿宣武军镇,以报其在上源驿的血海深仇,惜乎朝廷都未遂其所愿,因此李克用与朝廷之间也多少会有龌龊之情,两者貌合神离,也是我肯定李克用会为我们出头的一个原因。“

    “大争之世,哪里有什么恩义二字,虽然我们对河东有恩,但朝廷倾兵而来,也不能保证河东就会为我河中府尽力呐,若是只派遣些许兵卒前来,还是无济于事的。”王重荣毕竟见过太多的尔虞我诈,因此不由地心有余悸地说道。

    “万事不过一个利字,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救我河中,与其河东有百利而无一害,李克用摆出强藩姿态,这是一个争天下的姿态,其要效法齐桓楚霸,我们河中就捧他这个场,我们河中就依附于其,河中亲昵于河东,则河东兵锋可以直入关中长安,李克用对唐室的影响可就大增了,这对李克用来说,可是非常有诱惑力的。”冯骥笑着说道,“再说,当初李克用回归河东时,曾经与节帅您口头订过一门亲事,您怎么忘了?”

    “你是说珂儿?”王重荣想起来,当年却是有此一事,只是当初双方仅仅口头表态,并没有下什么文书聘礼,因此王重荣也没有再多想。

    “趁着这段时间,赶紧将此婚事敲定下来,那样的话,咱们河中就能够保证,万无一失了。”冯骥点点头说道。

    “嗯,你说的有理,我今日就召集人员,好好议一议这件婚事,趁着朝廷安稳,咱们河中无事,得加快把这件事情给办妥当了。”王重荣站起身子,兴奋地说道,花亭之内顿时笑声一片。

    河中府西面的长安城内,韩匡赶到了田令孜的府邸,虽然是义子,但自己还是要像其他官员一样,递上名帖,拜谒田令孜,然后站在石阶旁侧的地方侍立候着,没有丝毫的照顾和特殊,这是因为田令孜的义子实在是太多了,多到田令孜手下的门人也不能全部认识,为了以防万一,除了几个亲近的义子之外,所有外放的义子回京参拜的话,也还都是与其它普通官员一般待遇。

    门房进去了好一会儿才回来,“咱老爷说了,让你进去吧。”门房的脸还是照样,冷冰冰的,没有一丝活泛气。

    “有劳大哥了。”韩匡暗自叹了口气,然后从袖口中掏出了一锭银锞子,进田府的门,没有银子,这些门子下人们都能刁难你半天,上次自己离京时辞别义父,同样也是在这个门外愤慨了好久,但最后不还是掏钱了事,此番在河中经历了如许多的事情,韩匡早就不在乎这些小人行径,比这更卑鄙、更阴险的事情,自己也都经历过了,因此万事也都看开了。

    “吆,我说这眼怎么感觉看着公子您熟呢,这不是韩公子吗?您瞧老奴这看门看的,差点都不认识咱家少爷公子了,唉,真是该打!”那老门子一接到银子,立即换了一副面孔,脸上堆起了笑,满脸的皱纹堆起了深深的褶子,一面说着一面抬起手来轻轻地在自己的脸上打了一下。

    “老奴带韩公子去,老爷一听韩公子回来,高兴着呢。”那门子立即抬脚引着韩匡往府院之内走去。

    “有劳了。”韩匡淡淡地说道,他随即拾阶而上,紧跟着那门子身后,等会儿义父田令孜会怎么盘问自己在河中的事情呢,虽然一路上自己已经在心中默默地筹测了好久,但真是到了关头的时候,韩匡才发现,自己的心还是有点儿发怵,一些已经准备好的说辞,此刻感觉还是有点不稳当。

    田令孜的府邸毗邻着大明宫,在十六王宅和大明宫中间,黄巢占领京师的时候,尚让曾经将之作为府邸居住过,后来京都混乱,大明宫惨遭洗劫焚烧,田府这座美轮美奂的府宅也难逃厄运,乱兵和恶民趁着混乱,洗劫焚掠了这所宅院,人们将能搬的都搬走,不能搬的都给砸碎了,经过一番劫乱,昔日的田府已经破败不堪,若不是王徽老大人后来多方修缮,这里就变成了一堆废墟了,饶是如此,面对着破败不堪的田宅,王徽也只能做到复原先前的十之一二罢了。

    韩匡随着老门子进入了田府,两人一前一后,穿过了假山和溪亭,在一片的翠竹之后,一间精致的雅舍显露了出来,韩匡知道,这就是田令孜平时接见人员的书房——晚翠斋了。

    “孩儿韩匡,拜见义父大人。”韩匡在晚翠斋门外四五步处跪下,磕了几个头,“不知义父大人身体是否安康如常,儿在河中日日挂念的很。”

    (本章完)

第432章 验伤() 
    “哦,是匡郎来了啊,进来吧。”书房内传来了一个苍老但有些尖细的声音,韩匡闻声赶紧起身走了进去,门开着,田令孜就坐在书桌旁边,正静静地看着进来的韩匡。

    韩匡的目光碰触到田令孜的目光,顿时心里一冷,他赶紧跪下,声音哽咽着说道,“孩儿远离归来,给义父大人请安,愿义父大人身体康健。”

    “嗯,”田令孜倒没有表现出多少激动,毕竟自己手下的儿子太多了,那份父子感情被这么多人数冲击稀释下,有些淡了,他看着韩匡,和蔼地对其说道:“匡郎起来吧,此番去河中受苦了啊,但为朝廷查出盐池的底细,确实立了大功,否则朝廷若真是花大气力收了盐池,到头来却吃了个哑巴亏,你义父我的脸上也没有光彩。”

    “全仰仗义父您的筹划,孩儿才能在河中立下脚,孩儿那里有什么功劳?”韩匡低着头轻声应答道。

    “有功就是有功,为父对所有的义子都是一视同仁,不因为谁先跟着义父,义父就高看谁一眼,谁晚来就对其有所淡漠,匡郎你虽是义父在蜀地收的义子,但为父对你是打心眼里喜爱的,此番河中一行,有惊无险,平安归来,也算是能让为父放下心了,对了,你的身上的伤好些了吗?伤在哪里?”田令孜站起身,走到了韩匡的面前,关切地问道。

    “托义父的福,孩儿腿上的伤已经没有大碍了。”韩匡点了点头,受宠若惊地回答道。

    “唉,为父不放心呐,还是再看看为好,正好为父府内有好的大夫,让其查看查看,也好调理调理,尽快好些。”田令孜看着韩匡的腿,因为有着衣摆挡着看不真切,他拍了拍韩匡的肩膀,亲切地说道,语气虽然温和如同春风一般,但里面却透露着一股子不容反抗的意味。

    韩匡身体一滞,他看了看眼前的田令孜,那光滑的面孔之上因为保养的很好,只有淡淡的皱纹显现出来,此刻其正看着自己,那双眼睛虽然温暖但里面却掩饰不住那种狐疑之情。

    “孩儿知道了。”韩匡低下头,拱了拱手,低声答道。

    “嗯,去吧,这段时间你就在京修养着,朝廷对河中还有方略,届时你这个熟悉河中府的人,自然是朝廷要倚重的人才。”田令孜舒了口气,看着韩匡没有异样,他也放心下来,虽然自己信任这些义子,但人心难测,自己也不得不防备一手,这也是其让韩匡前去府中查验伤情的原因。

    “孩儿告退。”韩匡再次跪下叩头,然后便起身退了出去,外面的门人早就被交代过了,见到韩匡出来,立即领着其去后院的医正房内。

    医正房位于后院的东北角落处,长安刮东北风的次数少,在这个方向煎药不会扩散到院子其他地方,此处的翠林修竹密植,掩映着位于此地的几间白色屋舍。

    “吕医正,人已经带到了。”那老门子在其中一间屋舍的门口停下,大声地喊道,“老爷吩咐让帮这位韩公子好好看看身上的伤势,总出一个更好的医治、恢复的法子才好。”

    过了片刻,屋舍门打开了,里面走出了一个老态龙钟的医正,这人是宫内的御医,这也是唐帝对田令孜的特殊照拂之处,大明宫的老资历医正被派遣到田府,专门负责照看和诊疗田令孜的身体,此刻吕医正正在门口看着韩匡,他上下打量着面前的年轻人,然后面无表情地说道:“让他进来吧。”说罢转身兀自进入了屋内。

    韩匡随即进入了这件房舍,一进去其就闻到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