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百年歌之五代-第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苣牛钯┫胂氩唤睦镆徽蠖窈

    当今圣上排行第五,上面还有四位兄弟,三哥蜀王李佶,之前挺壮实的身体,举石锁的力道,可后来先皇晏驾才两年便一病不起,又熬了两年便撒手随先帝而去了。

    年初大哥李佾突然的病殁了,让李侃更加觉得疑惑和不安,朝廷发丧虽极尽哀荣,但年前大哥还在信中提及身体不错,希望自己年后遣人给其捎带些皮货。这突然地生死变故,有些令人感到诡异和无法相信,这也太巧了吧。

    二哥凉王李侹如今也是病恹恹的,前几日让人回信,消息人回报说凉王恐怕也不大好了,在床上已经好久没下地了,大夫说也就是这两个月的事了,如今府内连寿材老衣都已经预备着了。

    老大,老二,老三都不成了,如今就剩下我还活着啊,李侃自嘲道,作为唐懿宗的四子,威王当时确实很得父皇的疼爱,之前自己还不了解父皇为何狠心将自己赶到偏远的邠宁军镇来吃沙土,现在才知道父皇的良苦用心,明哲避祸,舍弃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换取一时平安。

    想想当初父皇最爱的吉王,最后非赖在京师里面不走,现如今还过着半囚禁的生活,二十岁不到的人,头发都已经花白了。

    看来自己那个坐龙椅的弟弟,还有那个令人厌恶的田阉,这些年都还惦记着自己这个人呢,其实自己还有什么可以威胁的到他们呢,离朝廷又这么近,周边副将们都是宦系人马,名为辅佐实则监视。李侃自嘲地摇了摇头,唉,有些事情确实不是自己放下就能一了百了的。

    天色微亮,邠州城的大门便打开了,阖城官吏们赶早为威王送行,作为一位谨行不骄的皇子,李侃确实给大家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归路秦树灭,到乡河水流。

    看君马首去,满耳蝉声愁。

    李侃谢别了众人,翻身上马,护卫人众紧随其后,路过长安城之时,李侃甚至都没有扭头再去看看,长安是个令人伤心的地方,河东,我来了。

    (本章完)

第115章 南忧北患() 
夜风袭过长安城,月色渐渐转淡,东方的天际间泛起了鱼白肚皮,大明宫内,朝臣们正静静肃立在宣政殿外的阶石之下,等候着上朝的清令。

    凉王李侹病薨,皇帝下诏休朝三日,这三日里各部的奏章,呈文堆积的如同小山,虽说皇帝不用事必躬亲,但南北两处战线,各个地方的战报和告急文书还是要呈奏圣躬的。

    唐帝的眉头拧成了一团,岭南东道节度使李迢告急的文书如同雪片般堆积在御案之上,黄巢越过大庾岭后一路南下,沿途州邑纷纷示警告急,韶州、清远、番禺尽数陷落,如今连广州城都被团团围住了,本来被高骈逼迫的窘态万状的黄巢军,竟在岭南又慢慢地恢复了元气。

    之前高骈选择止步大庾岭,这其实是一步政治险棋,卢携下野之后,朝廷之上宰辅老人就剩下了王铎,在其主政期间倘若灭了黄巢,那这政绩可全被王铎笑纳了,但养虎为患实在是不明智的行为,可至少现在高骈还认为躲在岭南的黄巢军不过是一头困兽,自己随时想去收拾他,那都是易如反掌的事情。

    高骈的纵敌所造成的局面使得朝堂上的王铎很被动,自己是由礼部升任中枢宰辅,军事方面一直是个短板,不熟悉行军打仗流程,在军队里面也没有什么人脉和嫡系将领。

    如今朝局纷乱难解,叛乱久难平息,出了问题就需要人来担责任,皇帝自然不会去背这口黑锅,田令孜、杨复恭等人不仅躲得远远的,而且暗底下还在自己背后捅刀子,朝会之上皇帝的问责意思已经很明显了,自己若再不表示表示,恐怕是过不了这一关了。

    王铎在心里暗自叹息着,撩袍拜倒在帝座前,沉声说道:“岭南局势艰危,乱军久难平灭,臣忝为宰辅实在难辞其咎,请圣上准臣效裴文忠公赴岭南督军平乱,为陛下解却朝夕之忧,臣俯首请命,此次南去若不能平灭黄巢乱军,誓不北还。”

    唐帝看着下面匍匐在地的皓首老臣,其单薄的身体此刻恭顺地弯曲着,一想起卢、郑两相离去后,这些日子也亏了王铎左右支应着,能支撑着如今这局面不崩溃也算是难为他了。

    唐帝本来被田令孜等人在下面挑起的怒火慢慢地平息了下来,他仔细地看着王铎,想了会儿,然后点了点头,“朕准了。”

    宪宗时期淮西荡乱,最后凭着裴度坚决平叛的倡导并亲去前线督战,百折不挠,终于克定战乱,成就一时美谈,自己的宰辅此番效仿前贤南去督军,应该也不会让自己失望吧。

    年轻的唐帝想法有些天真,要知道王铎不是裴度,他没有裴度那样的军事才能更没有其坚韧不拔的决心和意志,而且其手下也没有像李愬那样的良将,能做的出雪夜下蔡州的壮举。

    手下没有知根知底的将领,只能依靠品牌效应了,本着龙生龙虎生虎,将门之内必无孬种的观念,王铎将宝压到了泰宁节度使李系的身上,这个李系曾是郑畋极力推荐的人,其他推荐的人像崔安潜、张自勉等人都用实力证明了郑畋的眼光,作为超级名将李晟的曾孙,这个李系应该也不会差到哪里去,自己此番南下就要借用这柄利剑去斩灭黄巢的乱军。

    李系这个人,绝对是个坑货,而且是个大忽悠,忽悠了郑畋,又接着忽悠王铎,按说既然能当宰相的人,智商肯定低不了,可就是这两位高智商的人才,却都被这个李系给蒙蔽了。

    经过短暂地接触后,信心爆棚的王铎放心地将朝廷调拨给自己的五万精兵全部交给了李系,此刻的王铎不会知道,自己恐怕一生也走不出这次遇人不淑的阴影。

    当朝廷的兵力正在向南方集结的时候,北面,河东晋阳城内再次处于剑拔弩张的地步。

    此刻的节度使李侃与监军正面色严肃地站在辕门处,周边围着一群抽刀亮刃的军卒们,李侃看着跪在泥泞中的孔目官王敬,王敬也正看着不远处的节度使大人,一见到李侃向这边看来,便拼命地点头示好着。

    日近午时,这群兵卒们便涌到了府外辕门处,喊着闹着让李侃给大家一个说法。

    李侃头都要炸了,这次的军变说实在的,其实是一种试探和发泄。

    之前领众人造反的张锴、郭昢二人,因为朝廷的姑息政策,不仅没被处死,还分别升了官,马步都虞候张锴、府城都虞候郭昢,官阶比以前的都头那个档次还要好不少,看来爱拼才会赢啊!这两位带头闹事,还最后得以升官发财的结果,这种“好事”刺激着河东之地的将吏们,每个人将自己的愤怒点降到了最低,稍一不慎,就有可能被引爆。

    怒火首先被点燃的是牙将贺公雅的部属们,起因是朝廷官员贪污赏银,看似八竿子也打不到的原因,最后却爆发了次兵变。

    之前朝廷为了尽快摆平河东的局面,随着宣慰使一道而来的还有几车银子,其用来分赏犒劳军众们。

    这一路从长安到晋阳,鞍马劳顿,舟桥颠簸的,负责账目的孔目官们偶尔也会刻意地算错一点,毕竟是拿着朝廷的银子去撒,给谁不是给,自己顺便拿一些辛苦钱,在当时的孔目官中,这也算是个心照不宣的习俗。

    可这位王敬王大人的胆子就太大了,拿着朝廷的封赏死命往自己口袋里塞,最后事发,你拿我的钱,我就要你的命。愤怒地兵士们直接逮捕了王敬,趁着混乱,大家结伙还在晋阳城内肆意地抢掠了一番,但事后冷静想想以后还得在晋阳城继续混下去,回头这次被定性为叛乱怎么办,因此这群人又一起去节度府进行讹诈,要求节度使严惩孔目官王敬。

    李侃和监军看着一脸伤痕的王敬,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地步,这个王敬是朝廷的官员,就算犯了再大的罪,也有王法处置,这群人不禀报就给处理了,还在晋阳城内趁火打劫,这个时候再依了这群人处死王敬的请求,那就是默许了这次暴乱的合法性。

    怎么办,时间留给李侃的不多,看着凶神恶煞般围在辕门外的军卒们,李侃仅仅迟疑了一下,便做出了决断,处死王敬,以儆效尤,在这群乱卒们的施压下李侃当场处死了部属,他嘴上没有多讲,内心却在合计着,怎么再扳回一局,把这个丢掉的尊严再找回来。

    夜色降临,晋阳城内,偏远的坊区内,一场血腥报复的行动正在紧张地进行着。

    (本章完)

第116章 劫法场() 
夜色褪却,空气里泛着一股血腥的味道,晋阳城昨夜又是一番鸡飞狗跳,大批与之前兵变相关的人们被拉出宅院,统一押出城外处决,其中还包括不少妇孺老幼,沿路的哭泣和哀怨声展露着人性的绝望和无奈,这是最残暴的惩罚——灭族。

    晋阳城内的城防军这几日挨家挨户搜捕贺公雅部叛军,贺公雅本人如今也囚系在城府大牢内,等候着最终的判决。

    李侃不是一个嗜杀的人,但他毕竟是皇子,既有皇室的血统,又代表着天家的威严,触怒皇家的尊严,那是一定要付出惨痛代价的。

    从上任路上一直到现在,李侃都在思索着河东的问题。外有沙陀的南侵叛乱,内有骄军悍将作乱掣肘,河东军一日不安定,平定沙陀之乱就是一句空谈,因此李侃下定决心先治理河东内乱。

    然而到了军镇之后,李侃才发现有一个大难题横亘在其面前,那就是河东的军权还掌控在张锴、郭昢这两位叛军首领的手中,而且这两个人对自己还颇有戒备心和敌意,始终保持着既不抗拒也绝不合作的态度。

    毕竟是靠作乱上位,名分也是逼着朝廷妥协的结果,这两个人心里确实没底啊。

    李侃对此也很头疼,军权始终被这两个人霸着,自己岂不是被架空了,然而当下的情况还不能硬来,万一再激起一场叛乱,自己可就要步崔季康的后尘了。

    正在纠结着的时候,贺公雅部叛乱的事情发生了,李侃安抚完叛军之后,突然想到了一个绝妙的想法,使得局势变得开始微妙起来了。

    晋阳城,捕盗司衙属坐落在中城北侧一个不起眼的坊落中,这里地势高阔,背依着北侧城楼,是个不错的瞭望监控的地方。

    张锴、郭昢两人一早就被请进府中议事,还在犯嘀咕的两位很快便见到了捕盗司掌令元义宗,元义宗是两人的旧识,双方倒也没什么顾忌。

    元义宗此番是李侃派来传令通气的,贺公雅部作乱,节度使也不知道是不是张郭两位的意思,所以让元义宗来打探一下,通通气。

    一听元义宗的兜底透漏,张郭两人立时就坐不住了,此次贺公雅玩的这一手,让两人也很难看,才接手军政下面的人就作乱造反,行政角色的转变使得两人对部下造反这种事情也很敏感和愤怒。

    如今顶头上司都起疑发话了,自己再不有所行动,那可真就落人口实,替贺公雅部这帮兔崽子们背锅了,看着两人决心已定,元义宗拿出了李侃下达的密令,逮捕处决此次作乱人等及其家眷,杀一儆百。

    干还是不干?不干的话自己就坐实涉及与贺公雅部叛乱一事,干的话清理完这次叛乱后,会不会节度使大人继续清算旧账?

    看着张郭两人的犹豫,元义宗再次敲打着两人的意志,这次可是向节度使大人表忠立功的好机会啊,千万要抓住了。

    张锴、郭昢寻思了一会儿,同意执行密令,用贺公雅部的人头换自己官位的合法和稳固,还是值得的。

    一场清剿叛军的行动在当天夜里就展开来,许多叛军们在这场霹雳行动中,来不及反应就被处斩收捕,只有少数人逃出了生天,聚集在一个秘密的据点,吞血忍声,日夜谋划着复仇的行动。

    这些人自以为隐藏的很好,他们不知道,其实不是他们运气好,而是有一双眼睛始终盯紧着这些人,还有意无意地帮助这些人躲过了数次官军们的搜捕。

    夜里,裹挟着燥热的夏风吹撩着每间屋舍,人们在睡梦中感受到了这股异常的热浪,紧接着的便是惊呼和嚎喊。

    晋阳的东中西三城四处起火,整个城内陷入了一片大乱,人们惊慌失措地在黑夜中四下奔跑呼救,打水救火,而之前的那些隐匿在黑暗中的“报冤将”们也纷纷出动了。

    杀戮,这群没有亲人的孤狼们开始了肆意的报仇,他们将复仇的目标定为城防军和张锴、郭昢这两个罪魁祸首。

    混乱是最好的掩护,本来不过百人的“报冤将”们竟然趁乱攻袭焚毁了张锴、郭昢的府邸,两人的亲眷们在杀戮中也被屠戮殆尽。

    夜色最终隐没,当晨曦照拂在伤痕累累的晋阳城池上的时候,大片大片焚毁的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