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武将修改器-第1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生出许多乱子。

    当然,事情还没有严重到那种程度,他现在一直在努力诱使武都氐人迁出去,或迁往治下其他州郡,或迁往西域,以减少武都郡的氐人比例,如此才能加快同化速度。

    而让武都氐人从军,也算是一个办法。

    凉、中、并三州的军务和政务都已走上正轨,再加上近期没有战事,马应准备过完年后再去一趟西域。

    根据贾诩和马超二人的奏报,马应了解到,西域发展得还算不错。尤其是车师后、焉耆、莎车和疏勒四国,汉户已经超过了一半!

    不过,真正的汉人其实并不多,也就占四国总人口十分之一的样子。毕竟,现在所谓的汉户,也就只有户主一人是汉人罢了。剩下的要么是西域女子,要么是跟着西域女子一起过来的孩童。

    好在,这样的人口结构对汉人非常有利。汉人和西域女子的后代,自然也是汉人,如此,只需一代人,这些汉户就会成为真正的汉户。而汉人的比例也能超过总人口的一半,甚至更多。

    而那些土户的人口结构却恰恰相反。因为大部分青壮男子都被马应弄去凉州劳改的缘故,土户的户主大多都是五十岁以上的老人或者还没有嫁给汉人的寡居女子。随着时间的推移,老人会慢慢死去,寡居的女子也会嫁掉一部分,土户的数量将会越来越少。

    再加上政策对汉人的倾斜,愿意嫁进土户的女子也会越来越少,甚至会出现情愿嫁给汉人为妾、也不嫁给土户为妻的情况。然后土著男子单身,然后消失……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那些土著男子多半会奋起反抗。为了避免大规模动乱,马应已经给他们准备好了两条出路,读书和从军。读书的话只要能中童生,便可以授予汉籍;而从军的话,则需要立下足够的军功才能抬籍……

    从军可入汉籍的事情,贾诩已经在四国展开了宣传——你是不是羡慕汉人在西域享有的一系列特权?甚至嫉妒他们、憎恨他们?来吧,参军吧,你也能够获得汉籍,变成你曾经嫉妒、憎恨的人!

    一番宣传之后,那些侥幸没有被抓去凉州劳改的青壮男子,不少都动了心思。

    当然,只这四国的话,肯定无法募够两万人,毕竟这四国的青壮男子没剩下多少了。不过,以马应现在的威望,若是要从西域其他国家募兵,只要不做的太过分的话,也没人敢反对。

    除了单身男之外,还以户为单位,迁了不少汉人过去。这些汉人大多被安置在了伊吾城、蒲类城、柳中城和高昌城。

    值得一提的是,蒲类海周边的三个国家:蒲类国、蒲类后国和移支国,已经完全投靠了马应,并且主动要求并入大汉,成为大汉之民……

    对于这三个国家主动依附的行为,马应倒也不觉得意外,毕竟,他们说是说国家,但事实上只是三个中等部落而已,弱点的只有一千余落,强点的也只有三千落,加起来还比不上一个白马氐。

    他们之所以会主动投靠,乃是因为羡慕汉人在西域的特权,故而也想获得汉籍。

    为了获得汉籍,他们甚至发动政变,杀害了阻挠他们成为上等人的“国王”,这才成功并入大汉。

    别人或许不知道,但马应却知道,这件事其实是贾诩一手主导的,没有他在背后推波助澜以及一系列的谋算,事情绝不会演变成这样。

    不过,他做的很隐秘,几乎没什么人知道。在外人看来,蒲类海周边三国并入大汉,乃是他们自发的行为。

    在这种情况,贾诩也没有客气,立即请示马应,欲设立伊吾郡,所辖范围包括原蒲类地三国以及伊吾城、蒲类城。

    犹豫了一下,马应最终还是同意了这个提议。这样做虽然会让西域诸国担忧,但因为是蒲类地三国“自发”依附的缘故,他们根本挑不出什么毛病。在这种情况下,他们自然也不会有什么太过激的反应。

    如此,大汉在西域的第一个郡便建立了起来,所辖范围相当于后世的哈密地区。

    虽然伊吾郡地方不小,但因为充斥着戈壁沙漠的原因,其实养不了多少人,只要一开始能够安置下五万人,马应就心满意足了。

    作为西域第一个郡,为了将它治理好,马应直接将李参迁调了过去,担任伊吾郡令之职。作为自己治下最早的几个郡令之一,马应相信他的能力和经验,定然能将伊吾治理好。

    眼看岁首临近,马应准备返回武威与家人团聚。可就在这时,刘焉的使者忽然到来,并且送来了二十万石粮草和不少钱帛,亲善之意非常明显。

    马应也想与刘焉保持这种友善的关系,因此没有让那名使者久等,很快就召见了他。

    “拜见右将军足下!”见到马应之后,那名使者当即行了一礼。

    马应摆了摆手道:“毋须多礼。说起来还要感谢使者押送这么多钱粮过来,回去后当替我好好谢谢刘使君。”

    “微末钱粮,无足挂齿,若非交通不便,我家主公原本还想命人运送更多的钱粮过来……”

    他的话音还未落下,马应便忍不住问道:“为何会交通不便,莫非是张鲁占据汉中阻断栈道之故?若如此,我愿和刘使君一起出兵,南北夹击汉中,剿灭张鲁!”

    那名使者的脸色顿时变得不自然起来,敷衍道:“张鲁之事岂敢劳驾右将军?我家主公自会处理妥当。”

    马应笑了笑,没有再继续这个话题,“对了,使者此次前来,不知所为何事?”

    使者道:“此次前来,一是为了维系凉、益之好,二则是受我家主公之托,前来与右将军商讨一下天子被袁术挟持到汝南郡之事。”

    “挟持?”

    马应似乎有些猜到他的意图了,继续问道:“那依刘使君之意,我等该如何行事?”

    使者郑重道:“天子年幼,且被袁术控制,已经无力统御大汉,代天牧民。于此为难之际,我家主公身为汉室宗亲,欲扫除奸邪,中兴大汉。右将军乃大汉驸马,可愿助我家主公一臂之力?”

    马应愣住了。他倒不是惊讶刘焉想要自己做皇帝,只是惊讶这名使者也太直白了一些。这种大逆不道的事情,也是能够随便说的吗?

    因此,他的脸顿时沉了下来,冷声道:“天子尚在,即使需要中兴汉室,也当辅佐天子。而刘使君却要我助他,莫非想要陷我于不忠乎?”

    使者下意识地想要翻个白眼,好在忍住了。不过心下却已经骂开了:你一个叛贼还好意思说什么忠不忠的,骗鬼呢?

    不过,他还是解释道:“若能将天子从汝南救出,我家主公自然也会辅佐天子。可现在君不君臣不臣,我家主公若是再不挺身而出,大汉就要完了!”

    马应皱着眉头,假装思考。

    使者见此,知道该许诺好处了,当即说道:“若将军愿助我家主公一臂之力,待登基为帝后,我家主公将会册封将军为凉王,永镇西北!

    “真的?”马应露出了激动的神情,不过很快他又将之隐藏了起来,淡淡道:“中兴汉室,扫除奸邪,本将军义不容辞。不过,只我一人支持,怕是力有不逮。”

    “右将军过谦了,只要右将军鼎力支持,再加上我益州二十万精兵,足以扫平天下,复光武中兴大汉之事!”

    “那……刘使君欲先称帝,还是欲先扫平天下?”马应忽然问道。

    使者笑着问道:“右将军觉得当如何?”

    马应摇头道:“此事我无法替刘使君做主。不过,若刘使君能够先册封我为凉王的话,我必会鼎力支持!”

    使者心中有些不屑,但依旧笑着说道:“看来右将军是希望我家主公先称帝。”

    马应只微微一笑,并未接话。

    见此,使者拜道:“右将军之意,我已知晓,必然会回去告知主公。还望右将军记住今日之诺,告辞。”

    说完,他就退了出去。

    在他离开之后,不远处一直未做声的李优笑着说道:“主公是想要骗刘焉称帝吧?只怕他没有那么傻……”

第188章 备战西域() 
“主公是想要骗刘焉称帝吧?只怕他没有那么傻。”

    “也不一定。”马应笑了笑,“刘焉年纪大了,而且一直在做皇帝的美梦,兴许被我一怂恿,就真的称帝了。”

    “若真如此,那就要开始为谋夺益州而做准备了。”

    “确实该做准备了。”马应看了一眼西南方向,也不知道在想什么。

    很快,时间就来到了初平四年(193年)正月。

    这段时间,马应一直在武威,若没有重大事情的话,也不会轻易离开。因为右将军府就坐落在这里,三州一域大部分政务都需要他在这里处理。

    他原本是想要将右将军府设立在长安的,不过思虑再三,最后还是放弃了,因为在凉州,离西域近很多,更方便管理那里。

    值得一说的是,关东的战事也基本上结束了。

    首先是刘表和袁术争夺南阳之战。因为袁术重新启用了孙坚的缘故,再加上得了吕布帮助,终于打破僵局,将刘表军赶出了南阳。刘表军因为接连失利的缘故,不得不暂时退回襄阳。

    原本袁术想要一鼓作气,攻破襄阳,将整个荆州都占领,可是,吕布却不乐意了。当初袁术答应过他,要扶立他为兖州刺史,但现在,却没有付出任何行动。

    为此,吕布擅自率领一万人马进驻宛城,甚至明着违抗袁术的军令,差点没将袁术气死。此时他非常后悔,不久前自己怎么会脑袋发热,居然让他统领一万人马?

    此人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白眼狼!

    出现这样的事情,袁术自然不可能再去攻打襄阳。毕竟,襄阳易守难攻,多半会僵持很长一段时间,如果这个时候驻扎在宛城的吕布忽然突袭己方大军,极有可能导致大败!

    至此,刘表和袁术之间的战争才终于告一段落。

    不过,南阳郡暂时却无法迎来和平,因为袁术要开始教训吕布了……

    荆州和豫州之事暂且不提。

    兖州,曹操已然击败了青州黄巾,实力暴增。要知道,在击败青州黄巾之后,他收获了三十余万降卒,百余万人口,毫无疑问,现在他已经是很有实力的一方诸侯。

    最完美的是,在进攻黄巾军的时候,济北相鲍信战死了。至此,整个兖州除了他之外,就再也没有像样的武装力量。

    再加上得到了兖州世家的支持,曹操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兖州牧……

    再往北,冀州袁绍和幽州公孙瓒之间,虽然小摩擦不断,但却没有再爆发过大战,勉强也可以算是处在和平状态。

    不过,没有和袁绍爆发大战,不代表公孙瓒就能安稳,幽州牧刘虞对他越来越反感,似乎准备纠合兵马攻打他……

    与他们相比,马应现在是真正的清闲,这些天他一直在家中,要么陪父母,要么陪万年公主和貂蝉。

    过完年后,万年公主又大了一岁,已经是十四岁的小姑娘了。在这个时代,这个年纪其实已经可以那啥,而且保证不会被人骂萝莉控。可是,马应依旧忍着没有与她圆房,打算过两年再说。

    好在,马应并非只有一个正妻,还有一房妾室——貂蝉。貂蝉可是一个大美人儿,晚上和她在一起的时候,马应总感觉自己有用不完的精力。除了婀娜的身姿和倾城倾国的相貌之后,貂蝉吸引他的还有一点,那就是乖顺和坚忍的性格。

    说她乖顺,是因为不管马应提什么要求,她都会接受,哪怕极度不愿意,最多也就是在一边顺从的情况下,一边幽怨地看着马应;

    说她坚忍,则是因为不管马应怎么折腾,她都不想让自己发出一点声音,哪怕真的忍不住,也会用芊芊玉手死死捂住自己的嘴……

    美人乡英雄冢,在家中享受了一把悠闲时光,马应忽然生出了“就目前这样似乎也不错”的心态。干嘛要累死累活处理政务,干嘛要累死累活争夺天下,现在这样不就已经很好吗?

    (从此以后,马应过上了酒池肉林的生活,骄奢淫逸,雄心不在,本书完……这是不可能滴。)

    只在家中放松了几日,马应又开始忙碌了起来。哪怕不打仗,三州一域,每日都有不少奏报需要他批阅,根本闲不下来。更不要说近段时间他还打算去西域一趟。

    “主公,此去西域,可是打算将西域诸国尽皆并入大汉?”荀攸忽然问道。

    因为都在武威姑臧城的缘故,凉州刺史荀攸和马应经常在一起办公。

    “为何会有此一问?”马应奇怪地看了他一眼。

    荀攸淡淡道:“并州四郡和中州三郡尚未稳固,不适合过早进军关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