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武将修改器-第1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知不觉,兴平四年(197年)就过去了。

    这一年,袁绍、曹操、刘表、吕布、刘备和袁术都在休养生息,停战后就没有太大的军事行动。而江东猛虎孙坚,倒是比较活跃,攻占丹阳郡和豫章郡后,又开始征讨治下不听话的山越,收编其人口以充实自身,实力越来越强。

    除了这些人之外,还有一个不怎么引人注目的诸侯——辽东公孙度。

    公孙度乃徐荣推荐、由董卓任命的辽东太守。辽东郡属幽州,也是当下唯一一个没有被袁绍占领的地方。

    此人之所以名声不显,是因为几乎没有参与过中原大战,这么多年下来,他要么在东伐高句丽,要么在西击乌桓,还把辽东半岛以及胶东半岛北部的一些岛屿给占了下来,自封为辽东侯、平州牧。

    他和袁绍之间倒是很有默契,你不犯我,我也不犯你。他之所以不犯袁绍,是因为畏惧袁绍的实力,而袁绍不犯他,则是因为暂时顾不上,毕竟他现在的战略重心都放在西边和南边。

    况且,有公孙度镇守,也可以避免与高句骊发生冲突。

    当然,最重要的一点是,辽东不好打,需要花费很大的代价,如果中原战事再平息个几年,他倒是会考虑攻打辽东。

    “主公,益州既要建造城池,又要兴修水利、修缮驰道,消耗太大。继续这么下去,今年税收将要帖进去不少。尤其是修缮驰道,主公定下的那些驰道工程浩大,非数年难以建功,臣提议暂缓几年。”荀攸开口说道。

    马应眉头微皱,道:“若要加强对益州七郡的统治,完善的驰道乃是重中之重,况且益州有路通身毒(印度),待这些驰道修缮完毕之后,又可开通一条丝绸之路,于国有大利!”

    “虽说如此,但耗费太多的钱财在这些事情上,恐影响平定天下……”

    “公达且宽心,两三年之内,我们怕是都无力东出了。袁绍、曹操、刘表和孙坚四人联盟犹在,不管攻打他们中的哪个,都会受到其他诸侯的联合抵御,唇亡齿寒的道理他们应该都明白。待他们联盟破裂相互攻伐的时候,才是我们出兵的最佳时机。我预计,最少也需要两年。故而,这两年可以将重心全部放在内政上。”马应解释道。

    荀攸沉思了一会儿道:“主公可是觉得,两年后袁绍和曹操之间将会发生大战?”

    “只要我们不再向东扩张,只埋头发展内政,他们迟早会有一战。袁绍与曹操如此,孙坚与刘表亦是如此。”

第241章 时机() 
兴平五年(198年)三月,掸国派遣使臣抵达武威,拜见马应,并赠送了掸国出产的珍宝以及一头大象。

    掸国其实就是哀牢国,东汉永平十二年(69年),哀牢王柳貌看到大汉统治的怒江以东地区在发展变化,留在怒江以东的族人在大汉的统治下变得富足,深感大汉之强大,于是率属下各部落王国77邑王、5万余户、55万多人举国内附。

    而后,大汉便在其国土上设立了永昌郡,让柳貌和永昌郡守共同治理。

    不过到了建初元年(76年),哀牢王类牢与大汉产生矛盾,率领族人起兵反汉。被击败后,哀牢王便率领部分族人逃到怒江以西、伊洛瓦底江上游地区(缅甸中北部)。

    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后,哀牢重新崛起。不过自此以后,就被汉人称之为掸国。

    虽然崛起了,但掸国的日子依旧不好过,东北方向是实力强大的大汉,南边又有一个时常攻打自己的骠国,迫不得已,开始向大汉示好,并重新建交,这才让日子好过了一些。

    可是,到了汉末群雄并起的时候,他们的日子又不好过了。永昌郡等地那些脱离大汉统治的西南夷,开始骚扰他们,让他们不得安宁。再加上南面骠国的进攻,形势岌岌可危。

    好在,去年年底,永昌郡那些部族被马应给平定了,让他们的压力减少了一些。为此,他们第一时间派出使者,企图重新与汉人建交。这才有了掸国使者抵达武威,赠送珍宝和大象的一幕。

    对于掸国的示好,马应欣然接受,甚至都在考虑,要不要认个干女儿嫁给他们的国王做皇后。如此,说不定十年、二十年之后又可以为大汉再添一个缅州。

    后世的缅甸领土上,现在只活跃着两个像样的国家,一个便是与益州接壤的掸国,另一个则是骠国。若不是森林太多,不方便行军和作战,甚至都可以考虑平推过去。

    说骠国其实有些不准确,骠国是以后才开始使用的译名,这个时候的译名应该是夫甘都卢,或简称都卢国。

    当然,不管叫什么名字,马应当下都没有能力征讨他们,真正能够在他们国土上作战而不受什么影响的,估计也就只有新招募的那三万无当军了。

    两国的森林有多少?如果马应没有记错的话,到了公元一九九几年的时候,缅甸的森林覆盖面积依旧超过了一半,这个时候怕是能超过七成,堪称恐怖!

    森林里面有什么?毒虫猛兽、沼泽瘴气,不适应这种环境的士卒贸然进入其中,非战争损员将会非常严重。

    因此,缅州什么的,暂时也只能幻想一下了。

    ……

    五月,吕布率领大军,攻打驻扎在小沛的刘备。

    原本他想让刘备充当自己与曹操之间的缓冲,可是,刘备发展得太快了,只一年多的时间,居然就再次拥有了一万多兵马!

    只凭一个小沛,自然养不了这么多人,之所以能有这么多人马,是因为得到了徐州世家豪族的资助。

    在得知这件事情后,他对刘备生出了忌惮之心,感受到了他的威胁,因此毫不犹豫发动进攻,想要将这个威胁去除。

    只凭一个小沛,刘备如何挡得住吕布的大军?没有出现任何意外,他被吕布给击败了,带着少许残兵逃离了小沛,再次成了无根之萍。

    他原本想要投奔曹操,但想到前年偷袭曹操后方,将他得罪狠了,怕难以得到重用。思索良久,最终还是决定前往荆州依附刘表……

    得知刘备被吕布击败后,曹操却是动了攻打徐州的心思。

    他对徐州一直念念不忘,因为只有夺下了徐州,才能扫除东边的后顾之忧。若是再南下吞并袁术,便有长江天险为屏障。如此,北有黄河、南有长江、东为大海,四战之地将变成一块极易防守的宝地。

    在这种情况下,他才能够安心发展,积蓄力量,并拥有和袁绍、马应这两人一较高下的可能!

    故而,他没有犹豫,于九月悍然对吕布发动进攻……

    徐州之战爆发,惊动了许多人,反应最大的就是袁绍和袁术两兄弟了。

    袁绍对此很不高兴,因为徐州一旦被曹操夺得,曹操的实力将增长许多,以后还能不能轻易压服他,将变成一个未知。

    可是,碍于有马应这个大敌在,他却是不敢打破与曹操之间的盟约,只能听之任之。

    不过,为了不被曹操给比下去,他也准备趁此机会扩张。而他的目标,则放在河内张扬和辽东公孙度身上。

    袁绍与张扬的关系还算不错,曾经还合兵一处攻打过董卓,为此,他特意书信一封,想要劝他归降。

    张扬犹豫数天,最终选择归降。袁绍大喜,拜他为安国将军,封晋阳侯。

    张扬其实也想过反抗,可他只有一郡之地,而且与袁绍比邻,若袁绍发兵来攻,根本挡不住。

    当然,在这种情况下他也可以向别人求援,例如曹操和马应。可是,曹操与袁绍乃是盟友,加之又在攻打徐州,正是紧要关头,根本不会理会自己。

    而马应……请神容易送神难,与其投靠他,还不如投靠关系还算不错的袁绍。

    兵不血刃拿下河内郡后,袁绍又打起了公孙度的主意。

    公孙度可不像张扬那么好说话,而且自持实力不弱,直接拒绝了他的劝降。

    袁绍大怒,于十月末发兵四万,攻打辽东……

    凉州,武威郡,姑臧城。

    “主公,曹操出兵攻打徐州,袁绍出兵攻打辽东,正是我等进军中原的最佳时刻!”庞德激动道。

    马应冷静道:“出兵肯定是要出兵的,但出兵的目的是什么?准备攻打何地?却有待商权。”

    一边说着,一边看向了贾诩、荀攸、郭嘉、李优等人。

    荀攸首先出列道:“袁绍进军辽东,只出动了四万人马,尚留有不少士卒驻守太行山东侧,以防备我等,纵使率十万大军攻打,亦难以建功。

    而曹操,身处四战之地,若是攻入其腹地,极有可能被北面袁绍和南面刘表截断退路,导致大败……”

第242章 目标荆州() 
“既然袁绍曹操都不好打,那就只能趁他们分身乏术之际,攻打荆州了。”马应接话道。

    “确实如此,唯有攻打刘表,才能得到切实的利益,甚至夺下荆州大半郡县。而攻打袁绍和曹操,最多只能逼他们放弃吞并辽东和徐州。”荀攸回答道。

    马应没有说话,陷入了沉思。在他看来,现在攻打荆州还是太快了一些。

    凉公国治下八州,此时正处在飞速发展之际,这个时候就发动这样的战争,必然会打断国内的发展。

    若是能够缓个三五年,马应将更有底气,因为那个时候国库充盈,足够他动员所有大军在外长期征战!

    那个时候如果有现在这么好的机会,他吞并荆州之后根本不会停歇,将会跟秦灭六国一般,继续平推其他诸侯。

    故而,他现在有些犹豫,到底是夺占荆州,还是只破坏袁绍、曹操扩张的计划,好再争取几年的发展时间。

    郭嘉似乎猜到了他的心思,出列道:“嘉以为公达所言极是,当趁机夺占荆州。若拿下荆州,不仅可去除一大敌,而且还能增长我方实力。届时派兵驻守各地,不进攻,只防御,亦可为内部争取发展时间。”

    马应闭目沉思了一会儿,忽然睁开眼睛,终于做出了决定。

    “既如此,那便战!任由袁绍、曹操拿下辽东和徐州,我等只夺荆州!”

    战略目标已经定下,一干文臣谋士也就没有再纠结这方面的事情,纷纷将思考方向放在了该如何夺占荆州之上。

    攻打荆州,足有要四条路线。首一,可从关中出发,走武关,攻打南阳郡;其二,可从汉中出发,走汉水,直抵襄阳;其三,可从江州郡,走长江,攻打南郡;其四,可走蜀州牂牁郡,攻打武陵郡。

    每条路线都有自己的缺陷。

    走武关攻打南阳的话,袁绍和曹操皆可快速增援,尤其是曹操,大本营与南阳紧挨着,愿意的话,不用几天就能赶到。虽说袁绍和曹操现在都在忙自己的事情,但谁也不敢保证他们会不会故意恶心一下马应。

    而走汉水或者长江的话,战事顺利还好,一旦不顺,将很难撤回,必然会损失惨重。因为出兵的时候是顺流而下,非常快捷,但撤退的时候却是逆流而上,很容易被敌人追上。历史上刘备之所以会在夷陵之战中败得那么惨,就是因为这个缘故。以至于后来蒋琬想要走汉水讨伐曹魏,直接被姜维等人给否决了。

    至于走牂牁郡攻打武陵,同样有些麻烦,因为这条路线上将会经过武陵蛮的势力范围。武陵蛮又称五溪蛮,实力并不弱,他们愿意借道的话还好,若是不愿借道,走这条路攻打刘表之前,还需要先跟他们战一场,很拖节奏。

    盯着沙盘研究了一阵,又和麾下谋士商议了许久,马应最终决定,四条路线皆要采用,两路为正,两路为奇。

    他准备先发兵四万,出武关,攻打南阳郡。同时发兵三万,走长江攻打南郡。此七万大军,必可将刘表全部注意力吸引过来。

    待两地战事进入白热化的时候,再出兵两万,走汉水,直捣黄龙,直接突袭到荆州治所襄阳城外。如此,就算不能逼迫刘表投降,也能吓他一跳,致使敌方士气大跌。

    除此之外,马应还准备派遣两万大军前往联系武陵蛮,若能说服他们一起对付刘表,那刘表必败无疑!

    当然,就算不能说服他们也无妨,凭借前面那三路大军,应该也足以夺下荆州。

    认真算算,此次足足要出动十一万大军!

    好在安心发展了这么久,国库暂时还撑得住,只要战事不拖个一年以上,就没有太大的问题。

    兴平五年(198年)十二月,粮草、将士皆已就位,马应没再迟疑,下令全面攻打荆州。

    庞德为主将,张绣为副将,率先率领四万虎骑军,出武关,攻入南阳郡。

    四万虎骑军势如破竹,只十日便攻破了丹水、析县、顺阳、南乡等地,抵达南阳郡治宛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