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武将修改器-第1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待数百名亲卫包围过来之后,吕布终于支持不住,虽然斩杀了数十人,但终于没有逃过死亡的厄运,被手弩射成了刺猬……

    见吕布倒下,曹操怎么也高兴不起来。他知道,到了现在这个境地,不只是吕布,可能许多人都想要拿自己的头颅去向马应请功,大势已去啊!

    曹操闭上了眼睛,好半天才说道:“请文若过来,我有一事要交由他去办……”

    兴平十八年(211年)十一月末,曹操向马应投降,主动献出下邳城。灭梁之战终于结束。

    得知这个消息后,马应又是高兴又是感慨,梁国灭亡之后,离统一天下又更进了一步,如今也就只剩下一个魏国了。

    说魏国其实有些不准确,因为自袁绍死后,魏国就出现了分裂,袁绍麾下的那些文臣武将,各自拥立一名殿下。再加上袁绍的外甥高干,一时间竟分成了四股势力!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乱局,其实是袁绍造成的。袁绍偏爱幼子袁尚,竟想着将爵位传给他。虽然死的太突然,没来得及立下遗嘱,却不妨碍审配这些有私心的人假托他的遗命,立袁尚为魏王。

    袁谭身为长子,自然不服,再加上得到了辛评、郭图等人的支持,直接霸占了幽、辽二州,自号车骑将军。

    见两兄弟之间有龌龊,袁绍二子袁熙同样动了心思,身为濊州刺史的他,也随之拥兵自重,成为了濊州之主。

    无独有偶,韩州刺史高干以魏王之位不正为由,拒绝听从号令……

    魏国总共也就只有六州而已,六去其四,袁尚现在真正掌控也就只剩下了冀州和青州。

    魏国分裂,对马应来说无疑是一个好消息。怕逼迫太急致使他们重新合而为一,他甚至放弃了直接攻打他们的念头,打算缓个一两年、等他们四人之间的矛盾变得不可协调后再说。

    趁此机会,他开始全力消化豫州、兖州、徐州以及弘农郡和河南尹。

    弘农郡和河南尹被划归中州,如此,中州总算趋于完整,就差最后一个河内郡了。

    河内郡在袁尚手中,马应打算等一两年后,将它连同冀州和青州一起夺回来!

    因为曹操投降的缘故,接收豫、兖、徐三州的事情非常顺利,而他麾下的那一大票文臣武将,除了几个一心想要退隐的老顽固之外,其他的也全都在凉国出仕。凉国的人才再一次得到补充。

    为了让这些梁国降臣安心,马应还迎娶了曹操一位未出阁的女儿。

    不仅如此,和孙坚一样,曹操还被他册封成了郡公……

第278章 登基() 
长安,未央宫。

    马应还在处理政务,万年走了过来,为他披上一件貂裘,轻声道:“夫君,该歇息了。”

    马应放下手中的朱笔,将粗糙的大手轻轻放在她的柔荑上,笑着说道:“好,就剩三封奏折了。”

    看着眼前的美人儿,他心中满是感慨。第一次见到这位发妻的时候,她还只是一个萝莉,可现在,已经是一位年过三十岁的美妇了,而且为自己育有三子二女,甚是操劳。

    其实不只是她,其他妃子也都育有不少子女,例如貂蝉,膝下同样有四子一女。甚至连新纳不足两年的孙坚之女孙仁,也已经怀上了二胎。

    对此,马应有些无奈,多半是自己身体太好了的原因,毕竟随时都能修改自己的健康值,精力几乎一直都处在非常旺盛的状态。

    照这个速度下去,到了五六十岁的时候,子女数量可能会超过一百!

    要节制了……

    “登基大典的事准备的怎么样了?”马应忽然问道。

    灭掉梁国之后,麾下的那些文臣武将再也按耐不住,纷纷上表请求他称帝,连一个反对的声音都没有。

    为此,马应也就没有再矫情,同意了他们的提议,并让万年、礼部卿等人筹备登基之事。

    “夫君放心,已经准备得差不多了,三日之后必能顺利登基。”万年笑着说道。

    “幸苦你了。”马应握住了她的手。

    万年没有说话,只静静靠在他的怀中。

    ……

    兴平十八年(211年)十二月己丑日,马应登基,在长安称帝,定国号为凉。一时间,天下大震。尤其是东北六州,袁尚、袁谭等人无不传檄痛骂他为乱臣贼子。

    可是,他们的痛骂对马应一点影响也没有。

    马应称帝之后,尊父亲马翼为太上皇,母亲姚氏为太后。

    而后册封万年为皇后,为一国之母。

    皇后之下以三夫人为贵,三夫人即贵妃、贵嫔和贵姬,分别为貂蝉、孙坚之女孙仁和曹操之女曹节。

    三夫人之下为九嫔,即淑媛、淑仪、淑容、昭华、昭仪、昭容、修华、修仪和修容,包括龟兹国公主、黄忠之女、敦煌张家女、姑臧贾家女等等。

    九嫔之下还有婕妤、美人、才人等等,林林总总好几十号人。

    册封完后宫之后,马应又下诏分封宗室和群臣。

    一字王两人:唐王马超和乌王马岱,一个镇守唐州,一个镇守乌州。

    普通王爵七人:亲弟马抗以及年纪最长的六个儿子,这六个儿子最大的马乾恒也不过十五岁。

    原本马应还想分封庞德、麴义几人为王,却被他们以死拒绝了。

    王爵之下是郡公,共十人,分别为堂弟马休、堂弟马铁、孙坚、曹操、庞德、麴义、张绣、徐荣、荀攸和贾诩。

    郡公之下为县侯,包括张鲁、刘范、刘表、刘备、胡虎、典伍、张辽、高顺、甘宁、严颜、张任、吴懿、成公英、黄忠、李优、郭嘉、杨阜、尹奉、李参、贾彩……

    县侯之下为乡侯,包括任岐、关羽、张飞、魏延、文聘、蔡瑁、梁宽、庞恭、王灵、李俊、赵炳、李隅、阎行、当羊、窦茂、张济、董越、赵昂、黄衍、法正、司马懿、诸葛亮、周瑜、程普……

    乡侯之下为里侯,包括贾龙、樊稠、李蒙、王方、李傕、郭汜、盖顺、张猛、张既……

    王、公、侯三种爵位加起来,足足有三百多人!

    之所以会有这么多,与马应制定的爵位递减制度不无关系,既然不是世袭罔替的爵位,多册封一些也没有什么关系。不仅是郡公、县侯、乡侯和里侯要递减,王爵也同样要递减。

    不过王爵的递减更像是推恩令,例如唐王马超,因为唐州有七个郡的缘故,在他死后可以让一子承袭普通王爵,六子承袭郡公之位。

    普通王爵死后,可以分封诸子为县侯,分封上限与郡内县的数量有关。

    郡公却没有这样的待遇,除非马应下旨增加其恩荫名额,只能指定一子为县侯。像庞德、麴义等人,都额外获得了恩荫名额,每增加一个恩荫名额,就可以在死后多让一子承袭县侯爵位。

    县侯、乡侯若是立下大功,功劳又不足以提升爵位的话,也有可能获得恩荫名额。

    里侯就不存在什么恩荫了,一代过后若是子孙无甚功绩,便要沦为庶民……

    十二月过后,用了十八年的兴平年号终于结束,兴平十九年被定为大凉元年。同时马应规定,以后不再更改年号,后世子孙亦如此。他实在是受够了那些乱七八糟的年号,看史书的时候,想算一下这件事情发生在多少年前都很难算出来,坑得一逼,一个朝代只用一个年号多好。

    大凉元年,才刚刚登基不久的马应就弄出了大动作,命工部姚规重修外长城,欲将阴山以北、大漠以南、大兴安岭以西——也就是漠南这片广阔的区域纳入治下。这片区域包括后世内蒙古和外蒙古的部分地方。

    为此,马应给它取名为蒙州。

    对于凉国的这个行为,以鲜卑为首的那些北方游牧民族却无可奈何,他们两年前被凉军重创之后,至今还没有恢复过来,依旧躲在漠北舔舐伤口。漠北天寒地冻,环境恶劣,别说两年了,可能五年、十年都不一定能够恢复过来。

    在蒙州置郡县的同时,马应还命令少府和工部,在长安城以南的龙首原上建造新的都城。后世的唐长安城,也该出现了。

    其实他老早就有建造新都的念头,毕竟汉长安城格局太乱,又被渭水挡住了一面,根本扩建不了。

    得知凉国正在耗费大量人力和物力建造新都,袁尚、袁谭等人都非常高兴,在他们看来,这是马应雄心耗尽,开始沉迷奢侈享乐的征兆!这样的人,已经不足为虑了!

    为此,他们再无顾虑,相互之间的矛盾彻底爆发,袁尚命人率领冀、青二州的兵马,开始攻打袁谭。袁谭刚开始处于被动防守状态,可后来拉拢了袁熙和高干,便集合四州之兵开始反击。一时间,整个魏国乱作一团。
140838 。
140838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