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武将修改器-第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马应坚持教导他们可不仅仅只是因为感受到了部分人对知识的渴望,同时也是因为,纵使效果再差也总有效果。如果坚持一年以后,十个人里面能够培养出一个可以识文断字的,那都是血赚!

    “司马,我已经探查清楚了,麴胜此时正领兵驻扎在勇士县!”张绣走到马应面前,激动地禀报道。

    虽然升为了军候,但他依旧没有忘记为刘隽报仇的事情。

    “勇士县?”马应皱起了眉头。

    勇士县原本隶属于汉阳郡,不过离郡治所冀城非常远,足有四百里,是汉阳郡最西边的一个县。而且,因为这个县离羌胡叛军的大本营金城郡榆中城只有六十里的缘故,这里也一直被羌胡占据着,两年前就脱离了大汉的掌控。

    也就是说,这里是羌胡叛军的势力范围。再加上此地距离榆中县非常近,若是在这里袭击麴胜部曲,很有可能会捅到马蜂窝!

    只是,想到自己曾经答应过张绣,十日内必定斩杀麴胜,如今都已经一个多月了,若是再推诿,必然会被降低张绣对自己的评价。如此,却是不好拒绝。

    沉吟了片刻,他终究还是点头道:“既然找到了此人的踪迹,自然不能放过。你挑选几个机灵的士卒去勇士县打探一下详细情况,看下那里是否还有其他部曲或者羌胡部落驻扎。”

    “诺!”张绣当即领命而去。

    去敌方探查情报其实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不过张绣身手了得,想来也不会出什么意外。

    在祖厉城的这一个多月,凉州倒是没有发生什么大事,唯一能够引起马应注意的,也就只有汉阳太守范津卸任的事情了。

    范津自上任以来还不足三个月,就被天子给替换掉了。不过新任汉阳太守确实要比他强不少,此人名叫傅燮,亦是在史书上留下列传的东汉名臣,能力不在上上任汉阳太守盖勋之下。

    以前看史书的时候,马应就很欣赏此人,而且此人死的也悲壮。

    当羌胡叛军卷土重来,击杀耿鄙,并包围冀城时,哪怕城中兵少粮缺他也拒不投降。

    叛军中曾经受过他恩惠的数千羌胡齐齐跪倒在城下,不停叩头,请求他不要负死顽抗,愿平安送他返回家乡北地郡。可是他已心存死志,依旧率领城中仅有的士卒冲击对方数万大军,以身殉国。

    当然,那都是明年的事情,还不知道会不会再发生。而此时,傅燮最出名的事迹乃是在朝堂上硬怼司徒崔烈。

    司徒是什么官职?三公之一,可以说是位极人臣。可他见崔烈一直在朝堂上鼓吹放弃凉州,便厉声道:“斩司徒,天下乃安!”

    他当时只是一个议郎,就敢这样怼司徒,而且摆事实讲道理,最后还怼赢了。从此一“战”成名。

    而他之所以被调离朝堂,则是因为怼了十常侍之一的赵忠。赵忠恨他却不敢害他,最后和嫉妒他的权贵一起发力,将他外放做了汉阳太守。

    值得一说的是,卸任的范津和傅燮以前就认识,而且范津还是傅燮的举主。当年就是他举傅燮为孝廉,这才让傅燮步入了朝堂。

    不得不承认,范津其他能力平平,但这看人的眼光还是不错的。

第56章 屯粮() 
除了县衙和军营,马应这一个多月来出没最多的地方就是安置羌人的那四个乡。

    因为查获了十万石粮食,因此欠下的那一万七千石他并未抵赖,直接分发给了那些羌户。

    当然,为了让他们尽快融入华夏体系,马应从来不称呼他们为羌户或者羌人,而是称呼他们为新户和新户民。

    其他官吏见此,也有样学样,致使羌户和羌人的称谓渐渐消失在了正式文书上,这是祖厉县的政治正确。

    原本滇吾想要直接将这些粮食带走,和以前一样由他来分发,不过却被马应拒绝了。马应亲自将这些粮食运到各乡各里,分发到了那些新户民手中。

    之所以这样做,倒不是因为怀疑滇吾会贪污克扣,只是不希望继续增加他在新户民中的声望。

    况且,这种施恩于民的机会马应又怎么会错过?他不仅亲自将那四十个里跑了个遍,而且每次分发粮食的时候他都在场,偶尔还会客串一下分粮官,和那些前来领粮的新户民交谈几句。

    以他现在的身份和身上的光环,那些与他交谈过的新户民都感觉与有荣焉,而后与人聊天,都会将此事拿出来吹嘘。

    潜移默化之下,那些新户民对他多了一些认可,而他在这些新户民中的声望也在节节攀升。

    原本马应还打算在这四个乡中建立村学,教授他们的下一代以汉家文化,奈何县中能够识文断字的人太少,就算有也是出自乡绅小地主阶级,哪会跑到这里来当讲席?因此这个计划只能暂时搁浅。

    除了分发粮食外,马应还让廷掾尹奉在县里挑选了一些经验丰富的老农,到这里来教导这些新户民耕种技术。有了这些老农帮忙,大半个月前每家每户就全部播种完毕。

    不过那些老农并未就此撒手,在尹奉的带领下,他们依旧隔三差五就往这边跑,继续教导新户民。反正有俸禄可拿,还不影响家中农事,他们也乐于如此。而且,在教导这些新户民的时候,他们得到了不少人的吹捧和尊敬,这种感觉让他们这些一直生活在最底层的人有些难以自拔,彻底激发了他们好为人师的属性。

    在播完种之后,马应又给尹奉下达了一个新任务,去这些新户乡里实地考察,将水源不足、需要开挖沟渠的地方全部记下,并组织各乡各里的新户民动工。为此,他还让滇吾带了一千士卒前去协助。

    因为开挖的只是乡村小沟渠,并非郑国渠那样的浩大工程,再加上这些乡里都建立在黄河上游支流祖厉河附近,因此工程量并不大。

    饶是如此,尹奉也再三向马应表示,以现在的进度最少也要一年的时间才能让整个灌溉体系完善。他提议,除了新户民以外,还可以以徭役的名义征发县中其他民夫过来帮忙。如此,他能够保证将工期压缩到十个月之内。

    他口中的徭役指的是更役——凡大汉成年男子每年应服无偿劳役一个月。除去新户民,祖厉县也有成年男丁四千以上,征发一个月的话确实能够完成不少工程量。

    当然,马应也可以用明年更役、后年更役、后后年更役的名义多留他们几个月。但这么一来恐怕就要引发民愤了,敢这么操作的都是贪官污吏。

    而且,真要这么弄,祖厉县的粮食也吃不消,虽然劳役是免费的,但却不能短了他们的口粮,四千人一个月就要消耗五六千石粮食,新户民那边征用的民夫多少也要补贴一些,就算军队的消耗耿鄙会负责,剩下的八万多石粮食也撑不了多久。

    因此,马应最终还是打算按规矩来,只征发他们服役一个月,而且分批次来。因为已经习惯了这种制度,又是在县内服役,并没有引起什么不满。

    尤其是见伙食足量,不会挨饿,许多贫困户甚至还乐在其中。不少人都向尹奉反应,如果伙食不变,他们愿意再无偿服役两个月,反正不耽误农事。

    对此,希望早点完善沟渠网络的尹奉自然一口答应了下来。马应也没有拒绝,只是有些心疼粮仓中越来越少的粮食,以至于他甚至在考虑,要不要用府库中的那五百金和三百万钱去买粮。

    一金的实际价值大概在六千五百钱到一万五千钱之间,虽然官方规定为一万钱。

    以一万钱来算,五百金和三百万钱加起来就是八百万钱。因为战乱,粮价较高,不管是粟还是麦,一石都在两百钱以上,八百万钱最多只能购得四万石粮。

    饶是如此,马应依旧非常动心。他很清楚,更大的动乱即将来临。到那时,粮食远比不能吃的五铢钱有用!

    因此,他特意找到杨阜,询问他有没有这方面的人脉。

    身为世家子,这种小事根本难不到杨阜。只三天时间他就联系好了几个汉阳郡的地主豪强,分别从他们那里购买了一批粮,并让他们分多次运来祖厉。

    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化整为零,不引起别人的注意。

    在杨阜看来,若是让刺史耿鄙知道祖厉县购买了这么多粮食,肯定会对马应有所猜忌。就算没有猜忌,也有很大的可能掐断这边的粮饷供应,只让马应先用县里的粮食养兵。

    因为他的谨慎,这次购粮并未出现风波,定下的三万石粮食也安安稳稳地进入了祖厉县粮仓。

    与之对应的是,府库中的金、钱几乎消耗殆尽,五百金一金不剩,五铢钱也只剩下了一百多万。

    而就在这时,前往勇士县探查情报的张绣终于回来了。

    虽然张绣看上去有些疲惫,但一双眼睛却神采奕奕,一见到马应就高兴地说道:“司马,我已经探查清楚,勇士县境内只有麴胜一部在那驻扎,部曲不过千人。虽然他现在驻扎在县城内,但勇士城年久失修,并没有多少防御工事。”

    “驻扎在县城?”马应眉头皱了起来……

第57章 麴氏庄园() 
攻城是下下之策,不得已而为之,因为,只要守军不是毫无士气,攻城方必然会出现很大的伤亡!

    而且,勇士县和榆中县接壤,治所相隔不到六十里,若不能在第一时间攻下勇士城,不用一天,榆中县的骑兵部队就能赶到。而中军主力,算上动员的时间,三天也足够了。

    在这种情况下攻打勇士县,根本就是在送死!

    张绣似乎看出了马应的顾虑,当即说道:“司马,想要袭杀麴胜不一定非要攻城,也可先将他引到城外。如此,不但能够轻易将他击败,还可乘势拿下勇士县。勇士县被麴氏占据两年有余,良田并未荒废,且多种谷物。如今已是十月末,皆已收获,正是粮食满仓之际。若攻克勇士城,则可得麴氏之粮数十万石!”

    数十万石有些夸张了,不过以祖厉县历年收成来推测,十数万石还是有的。

    想到这,马应不禁有些心动。

    沉思了片刻,他忽然问道:“佑维,麴氏在勇士城外可有庄园?”

    “自是有的,不过里面居住的多是徙附和奴婢,且谷物多半已运往县城,非麴胜必救之地。”张绣猜到了他的想法,只是觉得这个方法行不通。

    马应却不以为意,笑着说道:“若我率本部三千人马攻打庄园,麹胜自是不敢来救。但如果只是五百不长眼的羌胡呢?”

    张绣眼睛顿时一亮,“司马是说……”

    不等他把话说完,马应便点了点头,淡淡道:“就看他会不会中计了。”

    ……

    庄园乃是地主豪强兼并土地,大肆扩张后的产物。因为周边所有土地都是他们家的,而且范围广阔,建立庄园才好统一管理佃户和奴婢。

    奴婢就不说了,所谓的佃户其实分为三类,分别是宗族、宾客和徒附。

    宗族和宾客的地位要高一些。尤其是宗族,虽然本质上依旧是地主与农奴的关系,但却笼罩着一层族亲的面纱,剥削肯定是会有的,但若是家中揭不开锅,上门请求,一般也会接济一下。

    有些目光长远的世家豪强还会在族中建立蒙学,挑选有潜力的孩童进行培养,毕竟宗亲是他们最信任的人,也是他们稳固自己地位的基石。

    所谓的大族,其实真正富裕的也就只有那么一小撮,剩下的那些,基本上都只能依附这一小撮而活。因为依赖性太强,而且作为族亲多少能够得到一些优待,所以便形成了一个以宗族为单位的利益团体。

    而在庄园之中,除了奴婢之外,地位最低的就是徙附了。这类人就是纯粹的农奴,生有终身之勤,死有暴骨之忧。被豪强地主编入私人部曲后,一般也是最底层的存在。

    庄园规模有大有小,大的堪比城镇,小的也如同村寨。而勇士县的这座麴氏庄园,因为是在这两年新建的,从远处看去就是一座村寨。

    村寨门口,有几个手持武器的麴氏族人正一边聊天打瞌,一边观察周围的情况。凉州这地方可不安稳,因此几乎每个庄子都会安排人放哨。

    原本这几个麴氏族人以为又是平静的一天,正准备靠在寨门上眯一会儿。可哪知远处忽然传来轰隆隆的声音,顿时将他们全部惊醒。在凉州长大的他们非常清楚,这是骑兵奔腾的声音,而且数量不少,应该有好几百!

    不敢迟疑,其中一人当即爬上望楼观察,见不远处果然有五六百骑,而且并没有打出“麴”的旗号,赶忙大声喊道:“敌袭!敌袭!关闭寨门!”

    下面早就做好准备的族人心中一紧,立马就以最快的速度将寨门关闭。

    而这时,那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