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武将修改器-第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隅也没再说什么,抱拳道:“愿听将军调遣。”

    其实在他心中,还是更希望马应退守武都郡,毕竟马应在武都郡拥有很高的威望,届时就算凉州真的乱了,也足以割据一方,和韩遂等人分庭抗衡……

    事实上马应也考虑过那里,可问题是武都郡的氐人太多了,几乎没有什么汉人。若真以那里为基本盘,少不得要被人打上蛮夷的标签。

    与其如此,还不如去河西蛰伏一段时间。

    既然已经有了决断,马应不敢再浪费时间,立马让庞德和李隅发动城中百姓,让他们将城中粮草转运到祖厉。

    襄武虽然和祖厉相距三百多里,但好在并不需要经过狄道,只需向北经过勇士县外围,便可直接进入祖厉县。而叛军驻扎的狄道县,却在襄武正东偏北方向,只要小心一些,这条运输粮道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

    为了给粮草运输争取时间,马应还派出使者给王国送去了一封模棱两可的书信、以及傅燮撰写的檄文。

    还别说,这两样东西确实给他争取到了不少时间。原本已经快要集结完毕的叛军忽然停了下来,而叛军中的主要将领韩遂、王国、马腾以及各部羌胡首领则聚在一起,开始商讨此事……

第74章 退守祖厉() 
王国提议,既然马应已有联合之意,不如摒弃前嫌接纳他们,共举大事。这个提议却是得到了马腾以及许多羌胡首领的支持。

    可韩遂却不赞成,暗示马应兵力太强,若不先挫败一下他的锐气就与之联合,未来联军怕是要成为马家的一言堂。况且马应也未在书信中明确表示要加入联军。

    这个观点同样得到了不少人的支持,一时间两方争论不休,一连三天都未商讨出个结果来。

    见继续僵持下去也不是办法,王国一咬牙,决定亲自去襄武城走一趟。

    作为叛军主要将领之一,他这样做可是冒了不小的风险,毕竟若是马应将他拿下送完冀城,说不定能够重新得到汉阳太守傅燮的信任。但为了表达自己的诚意,他还是想和马应见上一面。

    两日后,襄武县县衙,胡虎忽然来报,门外有一名士人求见。

    马应正忙于运输粮草的事务,原本不想理会,毕竟他现在乃是万余大军的主帅,不可能接见所有人,尤其是这种连名刺都未递上的人。可没过一会儿,胡虎又来通报,说那人未走,并且递上了一份帛书。

    见那人似乎真有要事,马应便拿起那封帛书浏览了起来。只一眼他便认出,这上面分明是自己的字迹!

    “此人倒是有些胆魄。”马应笑了笑,已经知道了来人是谁,当即命人将他请进来。

    不一会儿,一名年过四旬的儒雅文士就出现在了他的面前。

    “狄道人王国,见过马司马。”王国微笑着行了一礼。

    马应瞥了他一眼,戏谑道:“王首领,你就不怕我将你扣下押往冀城?”

    王国反问道:“马司马亦是叛贼,为何不先将自己押往冀城?”

    两人相视一眼,哈哈大笑起来,原本紧张的气氛顿时变得轻松了不少。

    “王首领请坐,不知此次冒险来寻在下,所谓何事?”马应热情地拉着他的手,询问道。

    “还不是为了救司马你而来。”王国一脸真诚道。

    既然他想要过一把说客的瘾,马应也懒得拆穿,只顺着他的问道:“不知此话怎讲?”

    王国叹息道:“司马你虽有意与我等联合,但韩文约却觉得你诚意不足,若非我极力阻拦,恐怕他已领着数万大军兵临城下了!”

    “韩文约莫非与我有怨?”马应故意皱着眉头说道。

    “我亦不知,不过若司马真心想与我等共谋大事,也确实该拿出一些诚意来……”

    “还请王首领教我。”马应一副虚心听教的模样。

    王国组织了一下语言,道:“若司马现在领着大军与我一同前往狄道,那韩文约自然无话可说。”

    马应凝眉道:“这恐怕不妥。不瞒王首领,庞德、李隅等人之所以会以我马首是瞻,除了因为我素有威望之外,还因为我是大汉忠臣。若现在我明着反叛,只怕这二人都会弃我而去,除非……”

    “除非什么?”王国一颗心被吊了起来。他当然知道庞德和李隅这二人的份量,若这二人真的弃马应而去,那马应的整体实力最少也要下降三分之一。

    “除非冀城被王首领和韩文约攻下,彻底断了他们的念想。如此,他们对我自然不会再有二心。”

    王国沉默了,他已经明白了马应的意思,想要让他明着反叛大汉并非不可以,但前提是要拿下冀城!

    好在,冀城现在没有多少守备力量,再加上有任养、孔常等人为内应,想要将之拿下倒也不算困难。

    事实上,若非马应收拢的这一万大军卡在襄武城,他们早就向冀城进发了。

    “拿下冀城不是不可以,不过马司马却不能继续再驻扎在襄武。从狄道前往冀城,襄武乃是必经之地,若马司马不愿现在就与我等联合,那必须屯往他处!”王国正色道。

    马应微笑道:“这是自然,其实不用王首领开口,我已经准备返回祖厉县。在此,我可以向王首领保证,最多五日我便会撤离襄武!”

    再有五日时间,四十万石粮草就能全部运完!

    王国却不知道这些,见他已经给出了承诺,高兴道:“如此甚好,那我们就一言为定!”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

    两日后,王国回到狄道,将这个消息告诉了韩遂等一干将领,这些将领虽说不上有多高兴,但却暗暗松了一口气。要知道,若马应领着一万多士卒死守襄武城的话,他们一时半会儿还真的很难将之拿下!

    虽然不少人都猜测马应这样做应该也有自己的算盘,但此时却都选择了沉默。于他们而言,只要马应不妨碍他们攻打冀城,这就足够了。

    因为双方达成了共识,马应撤离襄武城并未出现什么波澜。五日之后,他就领兵撤回到了祖厉城。与他一起进入祖厉县的还有四十万石粮草!

    当然,因为路上人吃马嚼损耗了一些,四十万石粮草最后只剩下了三十五万石。不过加上以前的剩余,祖厉城现在依旧拥有超过六十万石粮草,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司马……”见他回来,典伍终于松了一口气,赶忙上前见礼。

    马应拍了拍他的肩膀,笑着说道:“幸苦你了。”

    “不辛苦,只是怕有负司马重托。好在这些天田乐还算安分,没有来攻打城池或者骚扰粮道。”

    “田乐统领的那一万大军还未撤离吗?”马应微微一愣,不过刚说完他就反应过来,不禁摇头道,“看来韩遂等人还是防了我一手,不过这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司马,使君已死,汉阳太守傅燮又将你视为叛逆,如今我等该何去何从?”典伍犹豫了许久,终究还是将心中的担忧问了出来。

    马应看了他一眼,自信道:“典伍兄安心,不管局势如何糟糕,我必会带领你们走出困境。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韩遂等人当不会再来寻我晦气,而现在当务之急,则是要整合祖厉县这一万多士卒。只要将他们彻底掌控在手,那不管凉州怎么变动,未来都必将有你我一席之地!”

    典伍眼中闪烁着精光,兴奋道:“典伍和一众族人誓死追随司马!”

第75章 一营四部() 
中平四年(187年)四月,韩遂、王国等人率领数万叛军围攻汉阳郡治所冀城,汉阳太守傅燮坚守不出。

    收到这个消息的时候,马应已经将麾下一万多士卒整合完毕。

    因为已经被打上了叛军的标签,因此在整合兵马的时候他也没有多少顾忌,直接给不少人晋升了职位,包括他自己。而一万多士卒也随之被他划分成了五个营部。

    首先是虎骑营。他将自己本部三千士卒和庞德统领的那两千士卒并在一起,重新组成了虎骑营。

    这五千士卒都是他亲自训练出来的精兵,不仅战斗力强大,而且忠诚度也有保障,乃是真正的嫡系部队!

    作为拥有五千人的营部,虎骑营的统领自然不能再冠以司马之职,最少也要任命一个校尉才适合。因此,马应自领虎骑校尉,为虎骑营主将!

    而后,他又任命庞德为虎骑营右司马、典伍为虎骑营左司马,各统领两千士卒。剩下的一千士卒则为其亲卫,由胡虎担任亲卫队长。

    之所以选择胡虎为亲卫队长,一是因为他老实本分,对自己绝对忠诚;二则是因为他的勇武潜力达到了钻石级,稍加培养就是一个合格的保镖。当然,若不是他的统率、谋略等属性都不怎么样,独自领兵能力太差,马应还真舍不得将他绑死在自己身边。

    对于这个职位,胡虎没有任何异议,甚至非常高兴,毕竟能够被委任为亲卫队长,说明他很得马应信任。退一步说,从统领五百人的军候变成统领一千人的亲卫队长,那也是晋升了。

    除了虎骑营之外,剩下的四个营部却都只有两千人,合计八千人。

    这四个营部乃是由两千武都郡兵、三千氐人义从兵和三千新营士卒打散重新编组而成,不管是忠诚度、默契度还是战斗力都有待提高,不好好操练几个月的话,马应根本不敢将他们拉出去打硬仗。

    将这八千人划分成四个营后,每个营的别部司马和军假司马也都随之定下。

    甲营别部司马为李隅,军假司马为雷定;乙营别部司马为张绣,军假司马为王灵;丙营别部司马为杨阜,军假司马为庞恭;丁营别部司马为姜叙,军假司马为梁宽。

    除了李隅之外,张绣、杨阜和姜叙都已是二流武将。要知道,岁首过后马应又给麾下将领加了一轮属性,除了少数几个人外,大部分人都已经达到了自己的巅峰。而与之对应的是,以前积攒下来的白银点几乎消耗殆尽,只剩下了个位数!

    就目前来说,除了马应自己之外,麾下最厉害的将领莫过于庞德和张绣,这二人不仅勇武值超过了90,统率值也在85以上。张绣为85,庞德为88,只需再增加几点,就是毫无争议的一流武将。

    当然,因为张绣潜力所限,他的统率值不可能跨过90大关,最多也就只能被评价为准一流。

    再往下,就是杨阜、典伍、姜叙和雷定这四个二流武将。除了典伍之外,另外三个都是马应用白银点硬生生堆出来的!

    对于杨阜和姜叙这二人,原本马应多少有些警惕,尤其是在汉阳世家豪强开始倒向叛军的当下,更是不敢完全信任。

    不过自三天前开始,他就放下了戒心,因为这二人以及尹奉,都被各自家族逐出了族谱!

    这样的操作让马应有些看不懂,不得不将他们喊过来认真询问了一番。

    关于这件事情,杨阜等人却没有太过在意,只说这是一些大族的生存之道。简单来说就是两头押注。虽然汉阳豪族大多在暗中资助韩遂、王国等人,但也不介意分出几个家族子弟去押宝那些已经崭露锋芒的人,而马应就属于此列。

    至于为什么要将他们逐出族谱,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为了让他们能够彻底取得马应的信任。

    当然,这条路其实也是杨阜他们自己所选,族中给过他们机会,要他们返回汉阳,然而却被他们拒绝了。这已经是等同于想要脱离家族单飞!

    既如此,各家族族长也就索性成全了他们。

    若是以后马应能够得势还好,杨阜等人还有机会重返族谱,否则的话,作为失败者,族中根本不会有多少人去关注他们。这就是现实。

    总之,不管他们是不是汉阳豪族留下的后路,现在都已经和马应绑在了一起,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就像未来的颍川荀氏,押宝袁绍的荀谌在袁绍失势后就销声匿迹了,从此世人就只知荀彧、荀攸,不知还有一个荀谌。若官渡之战中曹操被袁绍所灭,那情况肯定会反过来。要知道,荀谌当时可是袁绍的谋主!

    对于这样的人,马应完全可以信任,并委以重用。

    除了这些人之外,再往下就是一些三流武将了,例如梁宽、庞恭、王灵、李俊、赵炳、当羊……这些三流武将都是军中骨干,虽无法独当一面,但却是不可缺少的存在。

    虎骑营、李隅部、张绣部、杨阜部和姜叙部,共计一万三千将士。这就是马应现在所掌握的力量!

    若是能将那四个别部全部训练成精锐之师,他有绝对的把握和韩遂等人分庭抗衡!

    “校尉,真要退守河西吗?韩遂等人虽说聚众十余万,但我们也有一万三千士卒,拒城而守,叛军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