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武将修改器-第8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将这两人提升到一流,一共消耗23黄金点和350白银点。为此,马应身上的黄金点消耗一空,白银点也只剩下了六百。

    剩下的这六百白银点他不打算再用来培养一流人才,而是打算多造几个二流人才,尤其是文臣。毕竟,用不了多久,西域就会欠缺一大批郡级人才,也只有足够多的郡级人才,才能真正将西域治理好。

    十日之后,第一封捷报终于传了回来。如此,马应才知道了疏勒、莎车那边的详细情况。

    十日前,杨阜和马超统御三万大军和疏勒、莎车二国联军交战,大破敌军于盘稿城,斩首六千级,俘虏一万两千多人。疏勒王不得不带着残军退守桢中城。莎车王也随之逃回了本国。

    三天后,又有捷报传来,大军攻破莎车国王都,莎车王被俘,莎车全境皆被大军占领。

    初平二年(191年)十二月末,除桢中城外,疏勒国其他城池也全部沦陷。不过,桢中城固若金汤,一时半会儿难以攻破,只能断其粮草、水源,与之对耗……

    得知大军被挡在桢中城外,马应的心又不禁提了起来。他非常清楚当下之形势,打消耗战的话最先支撑不住的肯定是己方,毕竟三万大军人吃马嚼,消耗非常大,再加上补给困难,能够再支撑一个月就是极限了。

    而桢中城,作为疏勒国最重要的城池之一,里面的粮草足够守卒吃上三个月,甚至更久!

    好在,杨阜并没有让他失望,只略施小计就将桢中城给拿下了。他假装军中粮草不足,开始撤军,不过在撤军之时,将疏勒国内两万多青壮男子全部带走。

    疏勒王承受不起这样的损失,当即出城追击,想要趁机大败汉军。可是,他还没有追上汉军主力,就在半路上遭到了五千虎骑军的埋伏。

    这五千虎骑军乃是杨阜本部人马,只一次冲锋就将敌军杀溃,而后趁势夺下桢中城,致使疏勒国全部沦陷。

    美中不足的是,疏勒王趁乱逃脱,不知所踪……

    初平三年(192年)正月,马应才收到攻破桢中城的捷报,高兴之余,正式任命贾诩为西域刺史。而西域刺史府,则设立在焉耆国王都南河城。

    随后又任命马超为西域都尉,节制西域六校尉的同时,也受西域刺史节制。

    而西域六校尉,暂由武都军校尉或军司马担任。武都军也将扩招为一万八千人,每个校尉部各驻扎三千人。

    除此之外,还需要从凉州迁调一大批官员过来,以治理新占领的疏勒、莎车二国。而熟知西域风土人情的蒲劲松,暂时被任命为鸿胪从事,为西域刺史府诸从事之一……

    初平三年(192年)三月,西域一干事务终于步入正轨。而马应也不敢在这里继续停留,已然准备返回凉州。

    毕竟,关中内部矛盾严重激化,不出意外的话,很快就会出现内讧……

第165章 关中大乱() 
关中内讧并非偶然事件,而是必然事件,关中世家豪强也好,吕布统领的并州军也好,都对董卓非常不满。而董卓自从退守关中以后,似乎也没了雄心壮志,只沉迷于当前的权势之中。

    一个没有雄心壮志的主公,是压不住底下之人的,内部矛盾将会愈演愈烈,迟早有一天会爆发。当然,因为如今天下格局的改变,爆发的时间可能会有所不同。

    长安城,司徒府。王允此时正在会见一名非常重要的客人。此人不是别人,正是董卓麾下大将吕布!

    “司徒秘密叫我过来,不只是饮酒这么简单吧?”和王允寒暄了一阵,也喝了几盏西凉烧酒,吕布已经失去了耐心,不禁开门见山地问道。

    见他这样说,王允倒也没有再废话,只笑着说道:“听闻将军和太师之间多有矛盾,若将军不嫌弃,我愿从中调解,让太师如对待凉州将领一般对待你,如何?”

    吕布的眼睛忽然眯了起来,淡淡道:“多谢司徒好意,不过我与义父之间并没有矛盾,不需要司徒多此一举。”

    王允一直在观察他的神情,早就猜到了他的内心真正想法,因此依旧笑着说道:“真如此吗,可为何我听说太师曾因一些小事竟向你掷出手戟,差点将你打杀?”

    “司徒,你这是何意,莫非故意羞辱于我?”吕布豁然起身,满脸怒容。

    王允收敛笑容,郑重一拜,“我并非故意揭将军之伤疤,只是有大事想与将军相商。望将军看在陛下和天下百姓的份上,与我等一起,刺杀董贼!”

    吕布下意识地向后退了一步,瞠目结舌道:“司徒,你可知道你在说什么?”

    “将军,我非常清楚我在说什么。此非我一人临时起意,而是许多公卿士大夫的心意。其实我等已经有了完善的计划,届时只需将军为内应,必然能够将董贼诛杀!。”王允再次一拜。

    “这……”

    吕布一时间也不知道该说什么,他确实和董卓有很深的矛盾,巴不得这个所谓的义父早点去死。而且,他还和董卓的婢女有染,以如今董卓对他的态度,此事一旦泄露,多半会将他斩杀!

    可是,他还是有些迟疑,说道:“董卓即使有种种不是,但我和他终归是父子,怎么好下手?”

    听完这句话,王允脸上露出了笑容,知道他其实已经意动了,当即趁热打铁道:“董卓姓董,将军姓吕,本来就非亲生骨肉。如今你保全自己的性命还来不及,还说什么父子?若将军愿和我等一起诛杀董贼,陛下定不会吝啬官职和爵位!”

    吕布将杯中的烈酒一饮而尽,目光凛冽道:“既如此,某愿参与其中,共讨董贼!”

    ……

    初平三年(192年)四月,马应才刚刚率领两万虎骑军返回凉州,就收到了紧急情报,执掌朝堂、虎踞关中的董卓遭遇吕布、李肃等人的刺杀,卒!

    哪怕马应早就知道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可真正收到情报之时,依旧愣了好一会儿,甚至忍不住感慨了两句。

    董卓也算是一个划时代的人物了,他这一死,群雄逐鹿的戏码就真的要上演了。

    “主公!”

    马应才刚刚进入姑臧城,荀攸便策马迎了过来。此时此刻,他木讷的双眼中竟闪烁着一丝兴奋。

    “公达这么急着来找我,可是有什么要事?”马应笑着问道。

    “主公难道没有收到消息吗,董卓被刺杀身亡,关中已然大乱。当下正是出兵关中的最佳时机!”荀攸认真道。

    既然身为马应的谋主,这么好的机会,他绝对不会让马应错过!

    “不差这几天,回府再议。”说完,马应便率先向州牧府行去。

    很快,两人就进入了州牧府大堂。

    “公达,如今凉州情况如何,粮草可还充足?”马应首先询问道。

    “主公放心,自去年秋收以来,粮草还算充实,足以发动一场历时三个月的大战!”荀攸肯定道。

    “三个月?”马应睁大了眼睛,“公达,你何时也变得这般诙谐了,只三个月也能叫粮草充足?”

    “三个月的粮草绰绰有余!”荀攸认真道,“只要主公能在三个月内拿下郿县,至少能够得到两百万石粮草。届时不仅可以就粮于敌,也能减轻凉州的负担。不过速度一定要快,晚了只怕那些粮草会被其他人夺去。”

    听到郿县二字,马应顿时反应过来,“公达指的可是郿坞?”

    郿县乃是董卓的封地。董卓独揽大权之时,在此地筑有一坞堡,号曰万岁坞,世称郿坞。坞中广聚珍宝,据说有三十年的储粮,乃董卓为自己留下的一条退路。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事成,雄据天下;不成,守此足以毕老。”

    不出意外的话,董卓收刮到的财富基本上都屯放在了这里。若真能将此地拿下,确实不用再担心粮草的问题了。

    不过,马应还是有些疑惑:“郿坞之事暂且不说,为何凉州依旧只有这么点储粮?”

    荀攸无奈道:“凉州虽有两百多万人口,但依旧有许多新落户的人无有产出。而主公你亲率三万大军出征西域,虽攻破车师后、焉耆等国,缓解了粮草压力,但凉州依旧有源源不断的粮草运输过去。在这种情况下,凉州能够拥有支撑大军征战三个月的储粮,其实已经非常难得了。”

    见马应眉头皱起,他又继续说道:“不过主公也勿要忧虑。凉州荒地皆已开垦完毕,待今年秋收过后,除非遭遇天灾,否则再无粮草之忧!”

    马应点了点头,没再继续这个话题,只问道:“关中现在局势如何,何人镇守郿县?”

    “自董卓死后,长安就被吕布、王允二人所掌控,而董卓麾下大将徐荣、段煨、胡轸等人皆已投靠朝廷。至于董越、牛辅等人,因领兵镇守在外,尚未归降。不仅如此,因王允欲要铲除所有董卓余孽之故,长安城外的董卓军都未投降,足有十万之多,如今已是一盘散沙……”

    不等他把话说完,马应就忍不住拍手大笑起来,“真是天助我也,正好可以趁此机会招降那些兵卒!”

    荀攸皱眉道:“董卓麾下士卒手中也不知有多少普通百姓之血,且军纪散漫,招降他们,只怕弊大于利。”

    “无妨,到时候将他们编为屯田兵,迁往西域屯田即可。待时机成熟后,就让他们直接在西域落户。”马应回答道。

    “作为兵士,在西域屯田也就罢了,若是让他们直接在西域落户,恐怕会有不少人偷偷逃回凉州。”荀攸担心道。

    “过得不好才会逃回来,若是在西域既有田宅,又有美妻美妾,谁又会逃走?”

    “看来主公已经有了完备的计划,是我多虑了。不过想要招降那些士卒,依旧要趁早,晚了只怕他们会去投奔牛辅和董越。尤其是牛辅,郿坞正是由他镇守,如今董卓已死,那些钱粮皆是他的囊中之物,若再得士卒,怕是会成为我们夺占关中的一大阻碍!”

    “牛辅?”

    马应有些惊讶,如果他没有记错的话,在历史上,此人现在应该镇守在陕县才是。董卓死后,陕县独木难支,此人便打算收拾细软逃跑,而后被亲信胡赤儿杀害……

    不过,既然他现在镇守在郿县,命运多半会发生巨大的改变。毕竟郿县钱粮充足,守个三五年都没问题。若是再将溃散的董卓军聚拢过来,确实能够形成一股强大的势力!

    好在,牛辅此人有些草包,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因为情况紧急,马应根本没时间休息,才刚刚返回凉州,就又要出征了。他倒是没什么问题,不过却不得不考虑那两万虎骑军的感受。

    犹豫了许久,他还是打算先让这两万将士休息一段时间再说,暂时只率领庞德营和典伍营出征。

    庞德营和典伍营一直在凉州坐镇,已经有一年多没有战斗,早就憋坏了。得知此次马应准备让他们出征,庞德也好,典伍也好,都很是激动,想要好好表现一下。

    初平三年(192年)四月末,一万虎骑军便从武威郡出发,走萧关道,直奔关中……

    右扶风槐里县,数千西凉兵正驻扎在这里。

    中军大帐之中,郭汜急匆匆地找到李傕,紧张地问道:“朝廷回信怎么说,可愿赦免我等?”

    “王允老贼,欺人太甚!”李傕没有回答,只愤怒地将手中一份书信撕成碎片。

    见此,郭汜已然知道了结果,同样气愤道:“莫非朝廷真要将我们赶尽杀绝?”

    “不用担心,太师虽然被吕布、王允二贼刺杀,然牛辅将军尚在。既然朝廷不接纳我们,那我们就去投奔牛辅将军。”

    “对,投奔牛辅将军!”

    郭汜一时间仿佛找到了主心骨一般,终于不再惊慌。随即咬牙切齿道,“牛辅将军乃太师女婿,又坐拥郿坞,当劝说他收拢溃兵,反攻长安。定要将王允、吕布那二贼诛杀,以报太师惨死之仇!”

第166章 进击的牛辅() 
右扶风郿县,被诸多西凉将领寄予厚望的牛辅,此刻却有些惊慌。董卓被杀,长安也被吕布、王允等人占据,这对他来说无疑是一个噩耗。若不是他现在坐拥郿坞的钱粮,早就准备逃跑了。

    饶是如此,他依旧不知道该如何是好,脑中一片混乱。

    就在这时,亲信胡赤儿忽然走了进来,禀报道:“将军,李先生来了,正在门外求见。”

    学士年长者谓之先生。这个时代能被称为先生的人可不多,因此牛辅立马就想到了一个人,“可是李儒李文优?他逃出长安城了?”

    “正是文优先生,将军若有什么疑问,不如请他进来当面询问。”胡赤儿恭敬道,不过心中却对牛辅有些不屑。

    “该当如此,快请文优先生进来!”牛辅很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