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第38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在救自己。

    一旦自己对李汝鱼出剑,那么以青衣唐诗的性格,绝然不愿意以多欺少,那么自己必然会死在李汝鱼剑下,而且会很快。

    但那有如何?

    我方流年今日本就是抱着必死之心而来。

    叹道:“师妹,回不去的。”

    既已愧对方家祖父希直公,那我活着还有什么意义。

    战罢。

    死在师妹公孙止水剑下,总比死在大凉士卒手中好,而且此处距离青城不远,师妹也会将自己尸首送回去。

    埋骨青城天下幽。

    挺好。

    当方流年黑白双剑交织,升空化为一轮阴阳太极图时,公孙止水流泪了。

    为何?

    为何你我师姐妹今日非得不死不休?

    青衣唐诗已死,蜀中大势早去,师姐你为何执迷不悟。

    当太极阴阳图中两条游鱼游曳而出,笼罩了方圆数十米范围时,公孙止水不得不出剑,也是双剑交织而化太极阴阳图。

    两轮太极阴阳图交织在一起。

    四条游鱼,两黑两白,在空中激烈交缠,生死相依,激荡起狂风,席卷起尘埃,红照壁方圆百米之内,不见天日。

    片刻之间,一切化为虚无。

    “师姐!”

    公孙止水悲痛的声音响起。

    尘埃散尽。

    公孙止水抱着方流年的尸首默默流泪,她的剑刺入了方流年心脏,而她的心脏处,也被剑尖点破沁出鲜血,但仅仅是划破了肌肤。

    她不明白,师姐为何要主动求死。

    明明我们都停剑了啊!

    一朵云来。

    白发的老道士落地之后跌足长叹,老泪纵横。

    虞姬扶着项羽,出城。

    接下来的事情,自然有人收官。

    战功?

    项羽根本不屑,是他的,谁也抢不走,也没人能抢走,虽然到天策、太平军的时间不长,但项羽的战功,已经超越了所有人。

    王府之中,周江东来到赵长衣尸首旁,索性坐了下来。

    盯着看了许久。

    最终还是一声喟叹。

    你曹操不是死在我手上。

    但是看见你死,很是畅快了一会,可又不知道为何,现在忽然又有些空虚,觉得这人生大概也不过如是。

    你死了,这天下对于我而言,落寞了几分色彩。

    但是

    周江东抬头看向北方。

    还是有精彩。

    虽然你最后在我心里种下了一根刺,我也确实不知道你说的是真是假,也许余生都会被这根刺扎心,但是我会好好的活下去。

    我想看看,三气我的那条卧龙是否在。

    若在。

    我必当加倍奉还之!

    禁军都指挥使田顺已经离开演武场,接下来的事情,他不用猜就能知道结局,当下应该回到军营,指挥士卒稳定锦官城,收拾王府残局。

    同时着令文官进城。

    是张正梁、苏寒楼和谢长衿等人一展才华抱负的时候了。

    当然,最重要的一点。

    得去徐秋歌和徐继祖这两人,毕竟这一次蜀中平叛,徐家两叔侄功不可没,至于那个隐藏身份的白虎神将赵飒,只怕不会将大凉的封赏放在眼里。

    叮叮咚咚。

    宛若大珠小珠落玉盘。

    李汝鱼回首,便看见花苞如琉璃崩碎散落一地。

    黑衣文人毅然坐在那里。

    宋词抱剑,站在一畔,犹豫彷徨着不知道该不该出剑。

    李汝鱼弯腰做揖,“晚生李汝鱼,见过先生。”

    不论立场如何,对这位一手打造出天下三分的黑衣文人,李汝鱼其实是打从心眼里佩服,若非他的对手是女帝,哪怕是仁宗、顺宗、高宗,只怕他已大功告成。

    这样的高人,不得不服。

    黑衣文人的脸依然没有表情,迟缓而轻声的道:“你可以出剑了,杀了我,也能让临安的她彻底放心,这大凉天下,终究是她囊中之物。”

    李汝鱼看着生机稳定的宋词,笑了笑:“晚生还不至于如此不堪。”

    宋词本已必死。

    被唐诗的不动明王势反噬,浑身被切割出数十道伤势,更有部分身体的血肉被切割得只剩白骨,就算是救了阿牧的那位华姓老人在此,宋词也是必死。

    但此刻却好好的活着。

    没有少一两肉。

    你既然救了宋词,我李汝鱼今日就放你一命。

    毕竟

    蜀中平定,接下来就是开封,黑衣文人再有能耐,他布下的棋子也全数失败,那条隐藏在大凉血肉之中的青龙会,也会在接下来的马踏江湖之中彻底被敲碎。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黑衣文人,不再是威胁。

    当然,最重要的一点,此刻黑衣文人一点也没有被逼着走上绝路的感觉,只怕还有逃命的后手,而这样一位运筹帷幄的人,他若真的有后手逃命,只怕自己杀不了。

    不如大方一点。

    话是如此说,其实李汝鱼心中着实有些不爽。

    如果能杀,真会因为他救了宋词不杀?

    没那么蠢!

    李汝鱼绝然不会做出放虎归山之事。

    黑衣文人摇头,“话是说的冠冕堂皇,作为女帝之剑,你这些年的经历皆在我眼中,怎么看你都不是优柔寡断之人,一路杀伐果断至极。”

    李汝鱼笑了笑,不作声。

    黑衣文人叹道:“你猜想的没错,你确实杀不了我。”

    李汝鱼哦了一声,挑眉,“先生这么说,倒是让晚生生出了好胜之心,先生既然如此自信,不若让晚生试上一试?”

    黑衣文人面容安静的点头,“大可以一试。”

    却又道:“不过在你出剑之前,我有一事,需要请你帮忙。”

    李汝鱼颔首,“先生请说。”

    黑衣文人抬手,从头顶取下那枚精致的木簪,递向李汝鱼,“我即将去东土,先女帝一步,有些事我不能说,毕竟东土大徵的刘禅乃是千古圣君,在这大凉天下兴许不止我一枚棋子,你且将这木簪转交给女帝,其他事情,无需多言。”

    李汝鱼接过木簪。

    略作打量,发现上面篆刻着有一个字体极其古怪的字,极有些像篆体,又有些狂草的韵味,让人一时之间难以分辨那个字。

    似是个楚字。

    又似乎是个焚字

    李汝鱼顿时触目惊心,隐约想了起来。

    若女帝不穿皇袍着彩衣,只是个普通女子时,头顶发髻之上,必然插着一枚木簪,当年自己还曾好奇,贵为天下共主,为何用这么一根不出众的木簪。

    如今黑衣文人竟然也有一根。

    难道黑衣文人和女帝之间,竟然有着某种不可言说的关系,是兄妹还是情人?

    结合女帝当年和顺宗、岳平川苏苏等人游历江湖的事情,再结合黑衣文人这些年布局所图谋的事情,李汝鱼隐然有种感觉。

    很大概率是后者。

    是情人?

    不知道为何,李汝鱼心中忽然有点酸溜溜的。

    原来她也有情人啊。

    让人觉得难以接受,心脏仿佛被人狠狠捏了一把。

    不过李汝鱼并没有表现出来,面无表情的收好木簪,道了声我一定会亲自送到女帝手中。

    黑衣文人点头,“善。”

    李汝鱼手按锈剑,欲出剑一试。

    倒不是自己出尔反尔,而是黑衣文人如此自信,那么自己试上一试,天下人乃至于后世之人,在此事上无法指责自己什么。

    不知道为何,李汝鱼如今行事,开始考虑后世对自己的评价了。

    是因为心中野望沸腾?

    黑衣文人看了一眼宋词,颔首,“珍重。”

    然后看向李汝鱼。

    当然,从始至终,他只是“看”,实际上是看不见的,目盲,是真的盲,但也可以看见,用心“看”。

    忽然道:“我曾在一本孤本野史书中读过,千余年前的大楚王朝时期,楚一人离开大凉后,其子嗣坐拥天下挥霍祖业,适时王朝境内有一对铸剑夫妻,以毕生心血造名剑一对。被大楚国君宣召,丈夫背其一剑入皇宫,其中腌臜事不足一一言道,但尚有一剑在妻子手上,后妻子望夫而化望夫石,你手中剑,可是那柄?”

    李汝鱼讶然,还有这等事。

    摇头,“具体如何不得而知,此剑确实是从望夫山下的那座千年水洞里出土。”

    黑衣文人点头,“八九不离十了。”

    顿了下,“善待此剑。”

    李汝鱼讶然,“为何。”

    黑衣文人想了想,“丈夫背入皇宫之剑,名大楚君王赐名楚韵,后毁于大楚亡国之战乱中,妻子所留之剑,本是无名,后世人拟名无邪,只是千余年来,世人早已忘了这柄剑。”

    李汝鱼看了看锈迹斑斑的剑鞘,依稀可见四字。

    摇头,“四字剑名。”

    黑衣文人垂首,双手接叠在小腹处,道:“言尽,请出剑罢。”

    锵!

    拔剑,出剑,一气呵成。

    李汝鱼一剑穿心。

    讶然。

    长剑虽然穿心,然而并无鲜血飞溅,仿佛刺中的是影子。

    然而并不是影子。

    因为黑衣文人起身,就这么走了几步,难得的露出一丝自信,“我虽不擅剑,但天生近道,打架不行,但关于道家术法,还是略懂一二。”

    黑衣文人招手。

    远空飞来一花,落入他怀中,转身踏步。

    便如踏入了一座门。

    消失不见。

    最后留下了一句话,“你可知楚一人?”

    

521章 可愿随我马踏江湖() 
你可知楚一人?

    李汝鱼当然知道。

    实际上整个天下,只要读过书的人,都知道楚一人。

    大楚开朝君王。

    大楚,是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楚一人便是这第一个一统天下王朝的开国太祖。

    他一力推动儒家纲常理念,让这片天下从蛮荒走入开化,被奉为圣人,是这片天下当之无愧的千古第一帝。

    更是第一位被奉为圣人之人。

    只是楚一人的晚年极为神秘,传言他传位储君后,便带着人去了泰山,又留下所有侍从,一个人登上泰山之巅,再也没有出现。

    仿佛已从泰山之巅飞仙而去。

    黑衣文人为何要在最后离开时提起楚一人?

    李汝鱼心中猛然一闪。

    难道……

    楚一人也和东土有着牵连?

    会不会是楚一人晚年在泰山之巅消失,并不是传说那般飞仙成为仙人,而是通过某种逆天手段,直接从泰山之巅去了东土?

    黑衣文人这句话,显然是在告诉自己,他也将从泰山之巅去东土?

    又或者是提醒自己,欲去东土,先拜泰山?

    泰山,这座天下众山之首,历代君王封禅之山,究竟有着什么隐秘?

    不知道为何,李汝鱼心中忽生一念。

    若自己此刻千里出一剑,按照今日今时的境界,完全可以媲美当日从落凤山一剑千里至东海之畔的威力,有没有可能杀了黑衣文人。

    李汝鱼按剑跃跃欲试。

    放虎归山,终究后患无穷,如果能杀,为什么不杀?

    已完全痊愈,神奇至极的宋词拽了拽李汝鱼的衣襟,一脸担心。

    李汝鱼笑道“无妨,去去便回。”

    宋词摇头,“杀不掉的。”

    李汝鱼不解,“他不是神仙吧,亦不是圣人,为何杀不掉。”

    宋词苦笑,“他是猫。”

    猫有九命。

    看李汝鱼一脸困惑,宋词解释道“他有一株花,那株一直由唐诗照顾,我知晓一二,确实有些神奇,上面会根据天下局势的变化而开花,用先生的话来说,花可开九朵,可观九位天下最占天地气运之人,之前你也曾令那株花开过一朵。”

    “那花就死亡之花,花开九朵,则先生有九命。”

    李汝鱼倒吸了一口凉气,“还有这等事。”

    信了。

    因为先前确实亲眼目睹唐诗的剑刺中黑衣文人的心脏,确实也有鲜血飞溅,不似自己那一剑,仿佛刺中的影子。

    按说宋词那一剑黑衣文人必死。

    没死。

    显然是宋词说的九命之花的缘故……倒真是神奇得匪夷所思。

    索性剑归鞘。

    泰山之巅,倏显一门,黑衣文人怀抱死亡之花,从门中踏步而出,目盲的黑衣文人负手立于山巅,风吹衣飘,一丝不苟的长发纹丝不动。

    看不见的眸子望向广袤天下。

    似乎要将这大凉最美好的风光一一收入那双看不见的漂亮眸子里,最终只是轻轻的叹了口气,本以为将是自己的天下,一旦那一日达成,自己便可以以棋子之身,率领百万雄师返东土,强势叫板大徵那位千古生机刘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