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第4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汝鱼看向三人,“所以,我的民心在何处?”

    谢琅愣住。

    谢韵若有所思。

    谢长衿却明白了所有,笑道:“没有!”

    又道:“这大概是女帝对赵室的一点仁慈,她没有彻底压垮赵室,故意让你远离官场甚至远离沙场,只是在江湖之中,以杀戮立功官至今日。”

    李汝鱼点头,“不错,那位高人指点下,我明白了女帝的意思。”

    谢琅不解,“女帝什么意思?”

    李汝鱼反问:“为何在女帝离开大凉前,我能够在仕途中不断连升,短短时日内,就是枢密院副相公,左散骑常侍,还权兼着兵部尚书以及北镇抚司的镇抚使?”

    谢琅沉默着,缓缓的道:“不是欲让你兼国,自然需让你有兼国之基。”

    没有足够分量的官职,何谈兼国?

    李汝鱼摇头,“不是。”

    谢韵在一旁轻声道:“以女帝的能力,不可能不知道赵晋的存在,也不可能不知道赵飒回了临安,她之所以不管不顾,一者是给赵室留一份仁慈,毕竟她也是赵室的人,其二么,很可能是给李汝鱼留下的余地,让李汝鱼不至于一败涂地。”

    李汝鱼点头,“确实如此。”

    “所以女帝不断拔高我的官职,看似是要兼国,实则是将自己推到赵室的面前,成为一个醒目的活靶子,如果我执意要和赵室硬撼,很可能得不偿失,最终成为那个失败者。”

    “反之,女帝给我留下的余地,让我有了更多得到民心的机会。”

    “女帝,正是看透了得民心者得天下的这一点,才会如此行事,她在通过这件事选择,是赵室得到民心章国,还是我李汝鱼得到民心,改变国祚!”

    “如果是前者,女帝将来归来,既然是能到民心的赵室,自然也会善待女帝。”

    “而如果是后者,对她自然更好。”

    “女帝留下的这个局,其实无关乎她的个人感情,而只在意一件事——”

    “天下黎民。”

    “得民心者,自然能延盛世,天下黎民才能得以继续享受盛世之辉。”

    “从这一点来说,她不愧为千古女帝!”

    这番话已经是大逆之言。

    然而谢琅、谢韵和谢长衿眉头都不眨一下。

    既然李汝鱼有野望,这就是迟早的事情——改换国祚有什么?

    又不影响陈郡谢氏。

    实际上改朝换代,对世家而言,影响很大,但不致命。

    李汝鱼继续道:“所以,女帝走后,我在朝堂之中,一直处于被动地位,不争,不抢,不辨,坐看赵室各种运作。”

    谢长衿恍然大悟。

    谢琅也隐然明白,谢韵则颔首:“这貌似确实是最好的选择。”

    李汝鱼长呼吸了一口气:“如今的民心,大部分还在赵室那边,只要赵晋不出昏手,就这么僵持下去,我必然有失败的一日。”

    谢长衿摇头:“赵晋如果是那位,他不可能坐视局势僵持,必然是要尽快出手解决你,其后,他才能挟天子以令诸侯,将大凉掌控在他手上。”

    谢韵点头:“所以赵晋如果真的强势出手,只要你运作得当,赵室必然会失去民心?”

    李汝鱼点头,“正是如此。”

    这也是体内那位千古一帝给自己分析的最佳后续。

    谢韵有些不解,“可就算如此,你的民心又在何处,赵晋若是出昏手,你和他必然一战,很可能导致沙场烽烟,如此哪还有民心可言?”

    李汝鱼笑了笑,“是啊,我的民心在哪里?”

    忽然起身,对谢长衿,对谢琅和谢韵轻声道:“今后这段日子,陈郡谢氏会备受打击,甚至也可能出现举步维艰的局面,皆是受我之累,请海涵。”

    谢琅哈哈大笑,“就一句,小小能幸福吗?”

    谢韵欲言又止。

    谢琅的心中,可以抛弃整个陈郡谢氏,只顾谢晚溪一人,但他谢韵做不到。

    李汝鱼看在眼里,道:“我在,无人可欺负小小。”

    谢琅笑了。

    李汝鱼又道:“我在,陈郡谢氏依然是陈郡谢氏,哪怕有乌云罩顶渐无声之时,然乌云过后,便是漫天云彩霞盖楼之日。”

    谢韵笑了。

    谢长衿却有些担忧:“所以,你的民心究竟在何处?”

    李汝鱼不打算藏私,道:“女帝临走之前,留给赵室一分仁慈,给了我兼国的官场分量,并非全无半点私心——”本想说,女帝心中并非全无自己。

    但今日是自己和小小订婚日。

    眼前这几位不可能看不出来,女帝对自己的隐晦的特殊情感。

    所以只好用私心来替代。

    继续说道:“她留给我的余地,就是让我有获得民心的空间。”

    四个字。

    一字一句的道:“以退为进。”

    哪怕因此,自己要不断被贬官,甚至被外放到地方,也在所不惜,一切,皆为了那两个字。

    民心!

    而且——

    自己退得起!

583章 封王?() 
谢琅和谢韵两人则要担忧一些,就怕这一退,在无前进之日。

    谢长衿拍案而笑,端起酒杯,“我这辈子,已经没什么奢望,就等着将来那一日,你能让我重入仕途,也不算丢人,也不会给你丢人。”

    顿了下,“我可还记得你曾经说过的话。”

    坐井观天阔,出井揽山河。

    李汝鱼也端起酒杯。

    人逢喜事精神爽,何况面对的几个酒场老油条,是夜,李汝鱼再次大醉。

    他倒是一醉睡了过去。

    谢琅被周婶儿埋怨了个够呛,小小则是追着谢长衿气呼呼的说你这个当舅舅的,怎的这么没良心,喝那么多酒就不怕伤身么。

    谢长衿一脸幽怨。

    谢韵站在一旁最为惬意,看着被奴仆抬进厢房的李汝鱼,看着被周婶儿谢纯甄数落得抬不起头的谢琅,又看着被小小追着抱怨的谢长衿,笑了。

    陈郡谢氏,交给你们了!

    女帝弱世家。

    陈郡谢氏,将和那河东柳市一样,在这个世家话语权越来越少的新大凉,将拥有辉煌的地位。

    如此,赌上一把又何妨。

    院门口,仿佛回到老家的花斑,慵懒的卧在地上,吃撑了的它有气无力的甩着尾巴,对身旁小心翼翼经过的丫鬟不屑一顾。

    人类真无聊。

    ……

    ……

    年关很快过去。

    立刻便晴空起惊雷。

    大朝会第一日,赵飒拿着那位御史中丞弹劾李汝鱼兵部尚书职责一事的折子,和满朝群臣商议,是否因摘去李汝鱼兵部尚书一职,从兵部左右侍郎里提拔一人补缺。

    和此事休戚相关的枢密院反对声最为激烈。

    李汝鱼在兵部,对枢密院这边极为有利,枢相公和王竹书当然恨不得李汝鱼连户部尚书也一并权兼了,如果李汝鱼没了兵部尚书一职,新的兵部尚书不配合枢密院,倒是个麻烦事。

    然而后遗症来了。

    枢相公如今不是决权之人,他的话语权仅限于军事。

    关于政事,左右相公加赵飒,都可以光明正大的驳斥,让枢相公和王竹书两人无奈的很。

    参知政事谢琅意思着反对一下。

    小小订婚之人和李汝鱼一番长谈,谢琅已经明白了李汝鱼的意思,估摸着接下来不仅兵部尚书一职保不住,就连左散骑常侍这个职位也要丢掉。

    是以意思一下表个态就行。

    不见朝堂上闹翻了天,李汝鱼依然站在枢相公一旁一语不发。

    显然是准备接受了。

    其余辅政大臣例如魏禧等人,坐看热闹。

    右相周妙书是极力赞同,左相宁缺有些中庸,他乐意见到李汝鱼在兵部尚书位置上,至少能和赵飒、周妙书分庭抗礼,这样才能显得他的重要性。

    但他又不愿意得罪赵飒和周妙书。

    三人决权,左相宁缺态度含糊,周妙书和赵飒极力赞同,于是就这么定了下来。

    只等幼帝诏书——

    这就是个表面上的流程。

    三公决权一旦定下来,幼帝便只是名义。

    李汝鱼被摘去兵部尚书一职。

    这道惊雷不可谓不小,然而比起后面的那道惊雷,这就是小巫见大巫。

    半个月后,又起炸雷。

    这一日的大朝堂上,宗正寺卿赵麟、御史大夫赵镰共同上奏,称李汝鱼以剑行国,在内乱和南北大战之中功勋昭著,又在军中提拔了徐骁、卓宗棠等人才,理应封王。

    这个提议一出,大庆殿顿时炸锅。

    封王?

    这是大凉多年未有的事情了。

    这些年,也就岳单世袭罔替,以及徐秋歌因为特殊原因被封为蜀中之王。

    其他人?

    想都别想。

    非赵室宗亲难封王,这不是说说玩的而已。

    否则以枢相公之功,早就应封王。

    连枢相公都不能封王,他李汝鱼何德何能?

    真靠手中长剑杀了那么几个人?

    笑话!

    但是此事是赵麟和赵镰提出,这其中的意味就有些让人揣摩了:赵室为何会忽然愿意李汝鱼封王,怎么看都没有可能。

    李汝鱼一旦封王,以他如今的官场分量,兼国之辞便越发稳笃。

    到时候的三人决权就要变成四人决权。

    赵室不可能想不到这一点。

    能在大庆殿里参加大朝会的,哪一个不是官场老油条,尤其是那些个辅政大臣,经历过多少大风大浪,很快有人想到了其中的妙处。

    这是赵室以退为进!

    果不其然,明知道李汝鱼不够资格,赵飒和周妙书也赞同此举。

    似乎一点不担心李汝鱼封王之后加入决权之列。

    而宁缺以及魏禧等人则一力反对,原因倒是很简单,无关乎官场利益,他俩恪守的是大凉官场原则,李汝鱼不够资格封王,那就坚决不封王。

    而且,这件事最应该反对的枢相公。

    如果李汝鱼封王,那么枢相公的面子望哪里摆?

    果不其然,枢相公也反对。

    参知政事谢琅赞同。

    而当事人李汝鱼竟然也在推辞,说自己名不正言不顺,无有功劳,愧不敢封王,还请众位同僚勿要捧杀,使自己成为天下众矢之的。

    赵室当然不会善罢甘休。

    依然坚持,并且例数了李汝鱼诸多功劳:连开封城外战岳单也列了进去,吹得天花乱坠,说李汝鱼以一剑之功,压得岳家王爷不敢有异心,当是平定内乱的最大功臣云云……

    也是个丧心病狂的不要脸。

    但目的昭然若揭。

    李汝鱼若是被封王,封地在哪里是个问题——很可能是禁军所盘桓的地界。

    其次,李汝鱼封王之后,是呆在临安还是就藩?

    以赵室这个举动来看,他们是有绝对把握让李汝鱼去就藩的,若是这样,李汝鱼就得交出左散骑常侍的官职,甚至连枢密院同知枢密院事这个副相公也保不住。

    就没有范围还能在枢密院任职的前例!

    所以赵室一旦达成目的,李汝鱼就只是一个普通的闲王,最多在北镇抚司挂一个镇抚使的闲职,可谓彻底将李汝鱼赶出了朝堂中枢。

    这一招以退为进,端的是一记重手!

    所以这一次的大朝会上,除了谢琅意思着赞同以外,其余所有反对李汝鱼封王的人,都是变相的在帮助李汝鱼。

    大家也明白,李汝鱼一旦架空,临安将成赵室的临安。

    谁也别想再坐收渔翁之利。

584章 龙入深海,就藩!() 
但是大家显然低估了赵室的力量。

    或者说,低估了赵晋,蛰伏在临安的赵晋,这些年却在女帝眼皮底下做了许多事。

    几日之后,从地方官吏到朝堂臣子中,竟有仅百封折子上递。

    都只有一个意思:请封李汝鱼为王。

    这也便罢了,毕竟官场上的人容易被利益驱使,恰好他们需要的利益,赵室都可以许诺给他们,墙头草嘛谁都会做。

    真正惊心的还是从驻军之中来的折子。

    禁军都指挥使及以下,几乎所有中高层将领皆联名陈书,请封李汝鱼为王。

    北蛮来了一封折子,分量最重。

    也只说一件事:为李汝鱼请封。

    这封折子的意味太过于重要,因为这是岳单的折子,他在此刻上折说这件事,代表着他的立场:支持赵室。

    毕竟赵晋此刻还在北蛮。

    得到岳单支持的赵室,彻底占据主动,甚至已经丝毫不惧李汝鱼掌控的铁脊军反叛。

    若是反派,则会被包围。

    禁军和镇北军将以南北夹击之势,彼时,就算是百里春香在世,或者说定鼎南北大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