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第49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东土大徵和大凉即将一战的短暂安宁中,临安迎来了最后的喜庆。

    于是这几日李汝鱼很忙。

    都结婚了,当然得把正事办了……

    所有人都沉浸在喜庆之中,唯有坤王府卸家着女装的安梨花,有些郁郁不乐。

653章 为大凉而战,死犹何悔() 
登基之后是大婚,普天同庆,各种繁冗事情有枢相公、宁缺等人辅助,加上大徵先锋十万还没和大凉雄师接触,是以李汝鱼倒是轻松逍遥了几日。

    酒是穿肠毒,色是英雄冢。

    李汝鱼也差点沦陷其中,他现在终于明白,为何古往今来,明君少于昏君。

    实在是美色太摧人心志。

    不提小小,红衣宋词一如其人,热情主动的很,搞得李汝鱼一度以为自己才是妻子,阿牧么,轻车熟路,新情久意越发醇香,风光天下第一的毛秋晴……

    李汝鱼是真心沉沦。

    倒是女冠,自东海那一夜后,虽然她身在红尘,心依然在道门,对于男女之事寡淡的很,少有的几次,也是情境使然。

    女冠曾是金玉躯,如今坠落红尘,金玉之躯不再,却似仙人遗蜕。

    数次巫山见云雨。

    李汝鱼这才明白,女冠那副金玉躯颓败后的身躯之美,只有身入“其”中,才知其宛如九重天的别有洞天的销魂之处。

    此美,人间独一份。

    是以李汝鱼差点沦落,在宋词的热情,阿牧的千依百顺中,毛秋晴的天下无双,以及女冠的别有洞天中,哪怕是圣人心境,也几乎找不到出路。

    万幸,有小小。

    她管着呢。

    每夜入谁的寝宫,李汝鱼大多听她的话。

    反正一个词:雨露均沾。

    好在这种日子并不急,登基之时,因恐地方驻军会有人不服李汝鱼,掀起事端,徐骁、岳单、高丽仙、安梨花等人皆在军营。

    待尘埃落定,出去西军的高丽仙,其余统率皆至临安。

    天下已定,接下来自然是应对东土大徵。

    这一日的垂拱殿,济济一堂。

    临安重臣,坤王赵飒,左相宁缺,右相周妙书,参知政事谢琅,枢密院相公狄相公,枢密院副相公王竹书,六部尚书,左右散骑常侍中的魏禧,加上赵晋,纷纷在列,地方重臣,几乎全来。

    镇北军中,虞弃文和郝照镇守地方,岳单、白衣枪王解剑面圣。

    禁军之中,安梨花、卓宗棠披甲而来。

    西军之中,高丽仙镇守蜀中,霍姓武将披甲而来。

    铁脊军中,白起镇守军中,徐骁和君子旗披甲而来,夏侯迟也来了,不过他是率领八百魑魅来临安,今后将担任君王护卫。

    天下武将,尽聚于此。

    当然,少不了那位青衫读书人——兵仙韩信。

    李汝鱼没有穿龙袍,他还是喜欢穿长衫便装,一如曾经的女帝喜欢着彩衣。

    实际上这一点朝臣们心中明白。

    当今圣上的身上,女帝留下的痕迹太重。

    李汝鱼也知道这一点。

    但他不打算改。

    我李汝鱼本来就是踩在女帝的肩膀上,才能走到今天这天下共主的位置,为什么要忌讳呢,又有什么忌讳的。

    垂拱殿气氛凝重。

    谁都明白,随着李汝鱼登基,和东土大徵事关天下的一战,即将揭幕。

    李汝鱼望了一眼众人,笑道:“大家不用如此凝重,诸位皆是天骄之子,见过多少风沙,泣过多少沙场,这一次的战事,不过是稍微大一些罢了。”

    众人有些无语。

    大一些?

    何止大一些,就算是在座之中屠杀过四十万降兵的白起,也不曾见过数百万雄师之间的厮杀,这样的战事,古往今来哪曾见。

    李汝鱼咳嗽一声,“情况大家都已经明了,论战术战略布局,诸位才是大家,我只是个门外汉,所以军事方面,我不多加置喙,我就说三点。”

    李汝鱼将御书桌上的一副地形堪舆图摊开,“第一点,战事不能放在大凉,而应在大徵的这一片区域里打。”

    这一句一出,众人皆是一惊。

    枢相公蹙眉,“可大徵先锋十万人已至西域,即将踏入我大凉国境,就算要去大徵打,可也得先破了这十万余人,时间不允许。”

    十万余人不是那么好破的,就算能破,到时候大徵雄师也已经来了。

    李汝鱼笑道:“这个不难,诸位都是兵道大家,正面迎敌即可,大徵这十万余人,将要面对的不仅仅是大凉雄师,还有守望之地楚家那几万人,以及大徵藩王刘秀的兵马,前后夹击,天时地利人和皆在我大凉,最多半月,在大徵雄师尚未抵达守望之地前,便可全歼。”

    韩信笑了,“倒是一出好计。”

    李汝鱼笑道:“这是大凉之幸,幸亏大徵的白帝城卧龙只是在白帝城遥领兵马,真正率军之人是武悼天王冉闵,若是换成异人世界的李绩,那大凉真心没得打。”

    读过《千年九州》,关于冉闵其人李汝鱼有自己的见解,此人虽然在东土声势昭昭,然归根到底,比起被白帝城卧龙挥泪所斩的马谡,好不了几个档次。

    相信这一点,白帝城卧龙心知肚明。

    可他也没有办法。

    若是大唐的李绩来领大徵的雄师,韩信加上白起,再加一个君子旗,倒确实可以一战。

    然而兵力劣势太大。

    从这方面,也可以看出,大徵确实无人。

    所以大凉的劣势的兵力,优势的将帅之才,多于大徵,只不过仅靠一个韩信来统领全局,对上白帝城卧龙,没那么有信心。

    所以,还得去请一下草冢圣人。

    狄相公也颔首,“若真是李绩,确实是令人绝望的事情,既然陛下如此圣断,加上又有大徵藩王刘秀相助,我等遵旨便是。”

    刘秀,这可是个了不得的人物。

    真没想到他会站到大凉这边。

    李汝鱼又缓缓说道:“第二点,这一点诸位重臣这几日忙得焦头烂额,我依然要继续再说一次,大凉必须倾国一战,所以,不计一切代价的征兵,我要看见,在编驻军踏上大徵国土之后,我大凉后背的一百五十万雄师,亦在开赴大徵国境的路上,我也要看到,保证大军的粮草,先行一步!”

    枢相公苦笑。

    为这件事,这几日临安可闹了个鸡飞狗跳,宁缺、周妙书、谢琅、王竹书、赵晋、魏禧,加上自己,甚至六部尚书,每一个人基本上没怎么合过眼。

    就连赵飒也被拉了苦力。

    没办法,这件事举国之力,打仗是地方驻军的事情,征兵却是朝堂文臣的事。

    左相宁缺道了一句:“此事运作中,不可躁进。”

    征兵难,粮草更难。

    李汝鱼点点头,“辛苦诸位。”

    接下来第三点,才是最重要的一点:这么多天骄,谁会服谁?

    大概率是谁都不会服气。

    只有自己来亲自任命,也只有自己来,毕竟在座诸位,后来者知前者,比如枢相公对韩信和白起是服气的,但前者不知后者,白起肯定是不会服气霍姓武将的。

    缓缓道:“禁军、铁脊军、镇北军、西军,依然保留各自编制,都指挥使人选基本不变,禁军都指挥使安梨花退位副都指挥使,正都指挥使由韩信担任。在此之上,设立军机阁,暂由韩信执天子剑统领,霍将军和白起为副,其职权在四大军都指挥使上,统领全军之运筹,不知道诸位可有异议?”

    众人沉默。

    比如君子旗,没有异议是不可能的。

    但他也明白,还真得服气。

    兵仙韩信,大汉霍将军,杀神白起,自己和他们比确实要差点分量。

    况且李汝鱼并不是真的问有没有异议。

    李汝鱼确实是这个意思,继续说道:“等下散朝之后,我会去一趟大理,找到白愁飞,争取让大理的十万雄师,也能为我所用,其后,我会去一趟开封,请出那位草冢圣人,请他坐镇军机阁,协助你等。”

    众人点头,理应如此。

    李汝鱼缓缓起身,“如此,各位请各赴职守,相机出兵。”

    众人行礼。

    李汝鱼看着转身欲走的诸位天骄,忽然想说点什么,于是便说了,“诸位,我还有一言。在座之中,大多为异人,我知道,你们当中有些人仅仅是作为将军的天职,热爱沙场而已,也许从没将大凉当做故国,不过各位既然来到了大凉,我希望千百年后,这片天下的百姓想起你们,提起你们,不会冠于‘异人’两字,而是满怀崇拜的说,是我们大凉的将军,守住了大凉的安康。”

    深呼吸一口气,“我们,都活在当下。”

    韩信笑了,“善。”

    君子旗目光温柔,他想起了死在父亲坟前的母亲苏茗,于是轻笑了一声,“为大凉而战,死犹何悔?”

    安梨花、徐骁、卓宗棠、霍姓武将、岳单、白衣枪王等人,虽没说话,眼眸之中却闪耀着精光,闪耀着身为一代名将该有的光彩!

    为大凉而战,亦为自己而战。

    曾在故土书写过壮丽诗篇,那么如今在这片天下,我等也将再次续写曾经的辉煌,纵然是战死沙场,也不愧对这一片天下。

    更不愧对故土万民的一句赞誉。

    我等武将,既能在大凉再踏入沙场的绮丽风流,又能为一方天地守安康,岂不正是当年马革裹尸的初衷?

    男儿死国,虽不为故土,亦是立身之国。

    可乎?

    可!

    李汝鱼大笑,“好一句为大凉而战死犹何悔!”

    那便战!

    这一日,临安城门,十余骑出城,齐奔西方。

    欲战大徵。

654章 姜太公,请出山!() 
彩云之南,苍山之畔,洱海之边。

    有座崇圣寺。

    雪峦万仞、按银洒翠的点苍山峙其后,波涛万顷、横练蓄黛的洱海嵌于前。

    寺有三塔。

    三塔鼎峙,撑天拄地;玉柱标空,雄浑壮丽,倒影山水间,相映成趣,为苍洱胜景。

    塔下有个垂垂暮已的老和尚,安静的扫着满地黄叶。

    不远处,站着位青年。

    青年一身白衣,腰间无剑,但如今大理无人不知,这位青年无须剑,三指可弹天。

    大理新国主白愁飞。

    白愁飞看着老和尚,有些感触,“你好像不恨我。”

    老和尚扫地不停,“不久前,从东土来了位高僧在大凉境内开宗铸佛,又有弟子四处奔走弘扬佛法,已来过崇圣寺。”

    老和尚直起身,竖手在胸前,“老衲才知佛是佛。”

    白愁飞叹了口气,“其实你大可以找到大凉新帝,得到他的支持,再振臂高呼,倾覆我在大理的势力并不难。”

    老和尚低宣佛号:“何苦再入地狱。”

    白愁飞转身,看着从清风里走出来的青年,摇头,“你不想大理万民再入地狱,可大凉新君却想着将大理万民拉进地狱。”

    老和尚慈眉笑语,转身离去,“那是施主的事。”

    如今你是大理国主。

    老衲只是一老僧。

    李汝鱼看着大理曾经的老国主,如今崇圣寺的高僧远去,笑看白愁飞,“其实他明白,无论谁当国主,大理这十万雄师,都得跟着大凉一起去地狱走一遭。”

    输了是死。

    活了……便是人间四月天。

    白愁飞无奈的很,“没得选择?”

    李汝鱼想了想,“有,两条。”

    白愁飞苦笑,“只怕两条和一条没有差别。”

    李汝鱼大笑,身上扬起天下共主应有的霸气,以及身为看透春秋的圣人才具有的浩然之气,道:“一条,你率军出征,共御大徵,第二条,我杀了你,再推举大理段氏后人为帝,十万雄师依然得出征。”

    没得选择。

    因为我没得选择,大凉也没得选择,这片天下在大徵的数百万雄师面前,都没有选择。

    白愁飞没有立即回答,反问,“你现在是圣人?”

    李汝鱼摇头。

    白愁飞眼睛一亮,“圣人之上?”

    李汝鱼颔首,“可比女帝。”

    白愁飞一身白衣无风自鼓,豪迈大笑,“作为一个江湖人,有什么比遇见高手更让人欣喜的事,大理会出兵,但我想先试试你的剑。”

    李汝鱼拇指一弹腰间朝歌,出鞘三寸,“请。”

    白愁飞于是手指一弹。

    一指:惊蛰!

    李汝鱼拔剑,随意劈落。

    白愁飞大笑,果然好剑。

    没有丝毫犹豫,三指连弹:三指弹天。

    李汝鱼只是抬起右手,随意弹出一指,便见一道青气小剑化虹而出,瞬间破开白愁飞的指意,青气小剑落在洱海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