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第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本《大凉搜神录》和一本《将苑》。

    ……

    ……

    精舍里,黑衣文人默默的吃着膳食。

    青衣红衣同桌而坐。

    红衣小姑娘依然气鼓鼓的,食之无味,吃着吃着,将筷子一放,不满的道:“先生您为什么不让我杀了那个登徒子少年。”

    黑衣文人没有理她。

    直到青衣收拾饭桌时,才对气鼓鼓的红衣小姑娘轻声道:“他就是赵长衣养的那柄剑,嗯,如今亦有可能成为陛下所养之剑。”

    红衣小姑娘讶然,“是他?!怎么跑夕照山下来了,按说不是应该去谢琅府邸么?”

    目盲的黑衣文人“望”了“望”窗棂上那株死亡之花。

    花生九朵,除居中一朵大红花灿烂绽放,艳冠全株,其余八朵皆是含苞待放,其间又有一朵紫色的花悄然伸开了一爿花瓣。

    艳如血色,

    良久才叹了句,“少年有傲气。”

    很有意思的少年。

    可惜,逃不过命运桎梏,终究成为他人利器。

    ……

    ……

    谢琅坐在书房里,看着身前那个胡子拉渣不修边幅的虬须大汉,无奈的苦笑道:“元曲,你怎的回来了,我不是让你去保护那少年么。”

    邋遢汉子对这位吏部尚书大人没几分尊重,大咧咧的坐下,拿起随身携带的酒葫芦,狠狠的灌了几大口,意兴阑珊的道:“没事了,那个神秘黑衣文人不会对那少年下手。”

    “哦?”

    邋遢汉子也不解释,只是喝酒。

    谢琅沉默了一阵,“你觉得若何?”

    “什么若何,是青衣红衣的剑法,还是那个神秘黑衣文人?”邋遢汉子明知故问。

    谢琅无语,“你知道我真正关心的是什么。”

    邋遢汉子哈哈一笑,毫无尊卑的咧嘴笑道:“尚书大人心里不明镜着么,他到临安不找你,也没找大小姐,却自己租了房子住,如此有骨气的孙女婿,尚书大人高兴着呐。”

    酒意熏熏。

    谢琅一阵无语,眼不见心不烦,挥手,“滚去喝酒,总有一天喝死你!”

    邋遢汉子哈哈哈大笑,扬长而去。

    谢琅起身来回踱步,许久才笑了笑,“有点意思。”

    关于今岁艺科,自己确实动用了一些人情,让李汝鱼有机会应举,原本以为会是很难的事情,不曾想自己刚一提出,礼部那位尚书同僚就满口答应,又在宴席间说漏了嘴,说女帝陛下在之前已经暗示他,让江秋州李汝鱼参加艺科。

    这让人不安,不知道女帝陛下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113 莫欺少年穷() 
站在礼部仪制清吏司公房外,周素怀内心燥热。

    周素怀读书十五载,及冠四五载后,终于看清自己:今生常科、制科中第无望。

    周家虽然有些底蕴,但那是建炎南渡之前的事情,随着北蛮铁骑在旧都开封一阵肆意搜刮,周家底蕴被一扫而空,后岳精忠恢复半壁江山,赵室也没有重返旧都的打算。

    无底蕴运作,又无人才出仕的周家逐渐没落,终于沦为寻常大户人家,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虽衣食无虞,但周家凋敝已是无可阻挡之势。

    终至于寒门之境。

    国子监连续常科、制科不第后,周素怀放弃入仕最稳妥的途径,拜国子监主簿,临安有名的书道大家为师,意图举艺科入仕。

    不求飞黄腾达于中枢朝堂,但求入仕翰林院待诏。

    以欺维持周家卑微的颜面。

    不曾想柳暗花明。

    谁也不知道为什么,昨日老师悄然找到自己,说今日让自己带着几位同窗前去礼部仪制清吏司办理艺科考试报名事宜。

    国子监太学生参加科举,都是由国子监直接和礼部交接,哪需要举子亲自去报名。

    讶然不解中,直到老师说出一番话后,自己才恍然醒悟。

    旋即大喜过望。

    老师说让自己等人去会一会某个少年,如果可以,彻底打击他的应举之心,从而断了其应举的仕途渠道,可谓杀人诛心之举。

    老师只说这是一位王爷授意,办得好入了王爷法眼,今后前途无限。

    虽然没明说,但周素怀大概猜得出。

    大凉天下还有几位王爷。

    闲安郡王赵长衣钦差去了开封,关中有位混吃等死的王爷,建康也有位养花遛鸟的郡王爷,在临安,只有一位乾王赵骊。

    周素怀知道这是不能错过的良机。

    今日到了礼部,看着国子监太学里同来的同窗,周素怀暗暗吃惊。

    自己擅长书法,尤其是拜师之后突飞猛进,当然,也有别的原因,如今国子监里,书法能胜自己一筹的屈指可数。

    同来的三人中,有以丹青扬名,有以棋道称雄,甚至还有一位音律大家。

    加上自己四人,皆是有望于今秋艺科高中的国子监俊杰。

    对付一个少年而已,何至于如此?

    直到看见那个带着一条银色大狗走入仪制清吏司的少年,周素怀心中倏然有些悸动,少年太过沉稳,沉稳得连自己都有些自惭形愧。

    那少年左刀右剑,刀是绣春刀,剑很寻常,竟是北镇抚司的人!

    北镇抚司的缇骑参加艺科,还被乾王赵骊所忌。

    周素怀越发茫然,

    那少年也很安静。

    如鱼潜渊。

    周素怀长叹了口气,等少年从仪制清吏司公房出来后,上前拦住他的去路。

    与此同时,小朝会后回到吏部公事房的谢琅安静的坐在桌前,喝着茶叩着桌子,不知道在想什么,许久才叹了口气,轻声自语了句乾王这是要和陛下就李汝鱼掰手腕啊。

    又自嘲的笑,少年入临安,无风起浪。

    女帝陛下,王琨,乾王赵骊,三人大概要就此掀起一轮争斗。

    临安朝堂要乱的节奏。

    而在那座临安最豪华的一品江山酒楼里,小朝会后被乾王殿下强行拉着前来喝酒的礼部尚书周妙书如坐针毡,千金一杯的美酒难以下咽。

    对面那位三十有七,有些不怒自威天魔相的乾王殿下优哉游哉的惬意喝着酒。

    有事没事的和周妙书叨唠几句。

    尽是家常话。

    却有透着玄妙之处,比如乾王有意无意在说,周尚书啊你家那个公子是打算应举入仕呢还是想依靠祖荫入仕,到时候知会一声,我这个王爷虽然没甚权势地位,但这临安说几句话还是有人会听的。

    诸如此类。

    周妙书表面上回答得体,可心里苦啊,小朝会候刚出了垂拱殿门就被这位殿下拉着说去喝酒,若非是忌惮被女帝陛下猜忌营党结私,此刻就是坐在乾王府喝酒,而非这一品江山酒楼。

    乾王殿下一贯以来都在拉拢朝臣,这是人尽皆知的事情。

    但今日这酒却不仅是拉拢自己。

    更是拖住自己。

    想必此刻礼部仪制清吏司那边,闹翻天了罢。

    乾王也不敢太过周妙书难堪,毕竟六部尚书之一,朝堂重臣,况且周妙书不过四十四五的年纪,未尝没有走入尚书省成为大凉左右相公的可能。

    喝着酒笑意吟吟的道了几句:“其实周尚书不用担心陛下责怪,那少年虽然是礼部‘请’来临安参加艺科,但能否中第是那少年自己的本事。”

    笑起来的乾王,依然掺着凶相——天生魔相,当年就因为这天生魔相,不被仁宗陛下所喜,不过兄弟情深,顺宗符祥四年,乾王及冠后被召回临安重用。

    周妙书苦笑,“殿下说的轻松。”

    乾王乐了,“无妨,看热闹吧,陛下若真想用这个少年,就算艺科落第,他也会在北镇抚司总衙被重用,是才,不会被埋没。”

    周妙书暗暗腹诽,你乾王殿下有这么老实就好了。

    乾王放下酒杯,笑得有些得意,“想不想知道是哪些人去试探那少年的深浅?说出来可能你这位大尚书也该知晓其中一二人。”

    周妙书被勾起好奇心,“不就一个十四岁少年,何至于如此?”

    乾王收敛笑意,有些自嘲又有些不屑的神色,“周尚书你大抵是知晓,本王一直对闲安郡王赵长衣没甚好脸色,毕竟他的存在对我赵室而言是一种无言的耻辱,但那个闲安郡王有句话本王很欣赏。”

    周妙书心中一跳,深恐乾王殿下继续说下去。

    若是在赵长衣身上继续挖下去深聊,恐怕自己出不了一品江山,南镇抚司的人就会“请”自己去大内觐见女帝陛下,然后么——毫无疑问的贬职外放。

    闲安郡王赵长衣,是女帝陛下不可触摸的逆鳞,连大凉赵室也无可奈何,只能忍受,静待太子分政,又或者是等待太子登基那一日。

    万幸,乾王也知道这件事不是当下可以深究的,只是淡然说了句赵长衣那货在来临安之前,杀了那个不孝子时说的那句话,我很赞赏。

    莫欺少年穷。

    周妙书端起酒杯又放下,“可李汝鱼再怎么也只是个寒门少年,哪比得上闲安郡王的高贵出身。”

    “高贵?”

    简直是个笑话,赵长衣也配得上高贵一词?

    乾王冷哼一声,面目肃穆,天魔凶相煞气邪肆,雅间里倏然如坠寒冬。

    周妙书打了个寒噤。

114章 临安有鱼,欲成女帝之剑。() 
许是知道自己失态,乾王不动声色的收敛神色,淡然道:“此次去礼部的人中,尽是国子监太学中的俊才,翰林院画师之首唐丑的侄儿唐持节,国子监祭酒杜俨高徒薛去冗,国子监以棋道称雄的严卿,还有位国子监主簿的门生,在书法造诣上俨然将要青出于蓝的周素怀。”

    周妙书倒吸了一口凉气。

    唐持节,出身书香门第,其父是符祥年间进士,如今出仕外地,其叔父唐丑是翰林侍讲,亦是翰林图画院掌院。

    唐持节自小幼喜读书,更好丹青,永安十年落第后,一心沉浸山水,其丹青墨画突飞猛进,尤其山水画,已是直追唐丑,临安读书人圈子,便给其取了个“山水持节令”的雅号。

    今岁艺科,唐持节必然是要进入翰林图画院。

    薛去冗,师从国子监祭酒杜俨,但就连这位有着大凉第一宫廷琴师的祭酒大人,也在一次半醉之中笑称,薛去冗之琴操,足以称宗师,十年之后必将登顶大凉。

    曾有轶事,去岁国子监才子踏青郊游,薛去冗抚琴而作凤求凰,山峦合鸣,百鸟朝凤,一时间山林里群鸟毕来,旋绕低空久久不去。

    当然,或多或少是文人之间互相夸赞,多有浮夸成分。

    不过也可看出薛去冗的操琴技艺。

    严卿,仅从翰林院那些棋待诏的一句评价可看此人:当湖十局,当有严卿一席之地。

    比肩那两位棋圣,虽然是提携后辈,但能得此评价者,又能弱到哪里去?

    至于那位周素怀,落魄世家子弟,屡第不中后,突然开窍,拜了国子监主簿为师,其后书法造诣一日千里,尤擅草书,国子监主簿多次发出“吾愧为之师”的感言。

    这四人,囊括琴棋书画,每一位都是当今年轻一代中的翘楚,未来少不得有人要从翰林院里脱颖而出走入朝堂中枢。

    如今竟然全是试刀石。

    乾王赵骊好大的手笔,由不得周妙书不惊。

    看着口瞪目呆的礼部尚书,乾王很有些自得,笑眯眯的道:“其实,若是这四人铩羽而归,本王还有一着后手,尚书大人可知柳隐?”

    柳隐?

    周妙书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直到乾王喝了杯酒,望着窗外柳树时,才猛然惊醒,讶然失声:“今岁悬名咏絮录榜首的柳隐?!那个不输凤梧局江照月的柳隐?!”

    乾王笑了起来,说了句不输江照月啊,可惜,仅才耳。

    柳隐是位丑女。

    极丑。

    在琴棋书画上甚至比江照月更胜一筹,但姿色么,当中约莫差了一个徐秋歌。

    一品江山里,乾王赵骊和礼部尚书言不归心的谈话时,小朝会后默默不发一言的铁血相公王琨离开垂拱殿后,没有回尚书省,直奔太子东宫。

    得到铁血相公王琨青睐的小太监张攘,自东宫大宦许都知身死后便一路青云,短短数月时间内,从小黄门、大黄门一路扶摇,如今已是内谒者监,表面只是个从六品小宦,实际上却主掌东宫内务事宜。

    是太子殿下的常侍。

    女帝陛下对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区区小太监的爬升,只要太子喜欢,她不会太过上心。

    此刻张攘看见王相公大步而来,立即行礼,“王相公,殿下在书房,不过,读的书是——”

    王琨挥挥手,打断张攘,“豆蔻录还是芳华录?”

    张攘一脸尴尬,丝毫不犹豫的直接出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