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第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凉豆蔻、芳华录》收归官办后,每一次评选,都是这三个部门联合负责。

    妇人想了想,“张绿水可还有亲人在临安?”

    江照月摇头,“永安元年,青州大水后,张绿水便再无家人。”

    “今夜先着人护着,明日看看宗正寺那边怎么说,如果宗正寺没意见,送到太子东宫去罢,储妃居东宫,虽无前例,但此事情况特殊。”

    江照月应诺,欲行礼退去,被妇人喊住,“着人去东宫知会太子一声。”

    将清心茶一饮而尽,放下茶盏后妇人哂笑了一声,难道张绿水是乾王赵骊的人?

    否则会那么巧,自己欲将李汝鱼送入东宫,张绿水家里就出事了。

    朕在东宫放一个太子伴读,赵骊便在东宫放一储妃。

    如此,遂了你愿。

    妇人不知道想到了什么,忽然狡黠的笑了起来,那条鱼啊,你可得收敛着些,可别让咱们的太子殿下成了醋坛子——对于太子赵愭,妇人并没有多少好感。

    终究不是自己亲生儿子。

    若非登基后为了安抚赵室,哪可能立两岁的赵愭为太子。

    太子赵愭登基掌权,自己这个大凉女帝能有甚么好下场,所以太子亦是女帝心头患。

    果然,小半个时辰后,太子赵愭大汗淋漓的跑进垂拱殿,跪地请安之后也不敢说话,只是小心翼翼的打量着妇人神色。

    妇人默默的批着折子,既不说话也不赐座,就这么晾了太子半个时辰,眼看着这位太子殿下快要站立不稳时,才面无情绪的放下手中笔豪,问了声何事。

    兴至而来的赵愭讷讷着不知道从何说起。

    妇人脸一沉,“朕可没心情陪你猜哑谜。”

    赵愭吓了一跳,情不自禁就跪了下去,“陛下,张绿水双亲已殁,临安又无亲人,无处安身,儿臣想着她既然是太子储妃,不如——”

    妇人挥手,打断太子,“这事得问宗正寺。”

    赵愭讷讷的不知道说什么好,背上已是冷汗津津,手足无措的跪在那,不敢抬头看这位妇人哪怕是一眼。

    他不清楚当年这个父皇宠妃是如何登基的,但有一点很明确,这个女人只需要一句话,就可以让自己这个太子见不到明日太阳。

    而大凉赵室只能接受,这就是女帝对当今朝堂的掌控之力。

    妇人很满意对赵愭的拿捏,眼神柔和了些,道:“太子,你为储君,虽然年幼,但亦当思社稷之重,承继先皇遗志,多读诗书,懂兵事,而不是沉溺女色,不过张绿水一事确实可怜,朕虽然有心帮扶,但你也知道,大凉天下事朕说了算,可事关皇室,得宗正寺那边说了算。”

    赵愭心里那个郁闷。

    什么叫事关皇室得宗正寺说了算,其实只要您愿意,依然是一句话的事情,宗正寺那群胆小鬼还敢明着忤逆您不成。

    妇人继续道:“此事明日大朝会后,朕会和宗正寺卿等商议一下,若是无事先退了罢。”

    赵愭哪敢说不。

    等太子赵愭走后,江照月有些可怜的看着他背影,对妇人道:“陛下,这件事王琨怕是不会同意。”

    妇人点点头,“无妨,他不是在东宫提携了个太监张攘么,赵骊放一个储妃,朕放一个太子伴读,他还能怎样,况且这件事还是宗正寺唱主角,不巧的很,宗正寺那些赵家人,和赵骊关系好着呐。”

    妇人说话云淡风轻,语气却充斥着不悦。

    江照月笑而无声。

    ……

    ……

    是夜,宋词身着素衣,安静的坐在养父母棺椁前,泪水已干。

    一坐一夜。

    天明时分,这位大凉太子储妃起身,对着棺椁跪下,轻声喃语,“我总以为,很多事情我们努力了,就会有美好的未来,我总以为,我是先生最疼爱的,我总以为,先生梦想达成之日后,我能终日守在您俩膝下,然而事实证明我错了。”

    “我也只是一枚没有自由没有方向的棋子,也许有一天,先生也会为了他的理想,毫不犹豫的杀死女儿。”

    “所以爹娘啊,女儿醒悟了。”

    “您们不在了,女儿努力给谁看。”

    “会有一天,女儿能站在先生面前,告诉他,纵然是为了梦想和大业,也不该如此轻贱生命,更不能如此践踏他人幸福。错了,就是错了,先生若是不听,女儿就……女儿就打他,狠狠的打他,爹娘,您们说好吗?”

    泪已干的少女,再次泪流满面。

    “女儿会活下去,好好活下去,作为宋词活下去,更要永远背负着张绿水这个名字活下去。”

    绿水,是您们的恩赐,是您们活在人间的痕迹。

    今生不忘。

137章 一朝封神() 
第二日大庆殿的大朝会上只有一件大事:艺科放榜。

    其后被女帝留下的宗正寺卿、少卿,以及乾王赵骊、左相王琨,在垂拱殿吵闹了半上午,最终还是名正言顺的宗正寺胜出。。

    虽然回到尚书省的相公王琨罕见的失了气度,气得拍桌子,大声呵斥孺子不可教也。

    被斥之人是谁,大家心知肚明。

    太子耳。

    但这改变不了即成事实。

    于是女帝下旨,太子储妃张绿水暂入东宫,居于东宫东院,夺情其守孝一事,改袖麻孝。

    在艺科放榜后当日正午,垂拱殿又飞出一纸诏书。

    艺科高中举子李汝鱼,入翰林院,职待诏,即日起赴东宫,为太子伴读,教导太子书法。

    圣旨经由一位小黄门送到夕照山下小院。

    朝堂中枢重臣早有预料,女帝重用李汝鱼,估摸着就是针对太子殿下,倒是没甚风浪,一个太子伴读而已。

    当然,铁血相公王琨对此很是隐忧。

    然而改变不了大局。

    相公宰执朝堂,但主掌天下的却是女帝……嗯,还有永镇开封的岳家王爷,这位王爷如今大有北方隐帝的架势。

    但对于临安书法圈子,却是一石千浪。

    今次艺科,图画科榜首是唐持节,琴科榜首薛去冗,棋科榜首严卿,皆是闻名于太学之辈,而原本有望登魁的周素怀,屈居书科第二。

    榜首,是以滚字帖风云临安的北镇抚司小旗李汝鱼。

    人皆趋势。

    滚字帖被周妙书收藏没几日,又被女帝陛下要了去,临安看过滚字帖的人不多,除了当日礼部官吏,就是宁缺、沈琦等朝堂重臣。

    但那位翰林大学士评价滚字帖那句“当冠大凉”却货真价实。

    这是何等评价?

    更不知道是谁走漏了消息,也许是柳正清故意放出了风,说陛下赏赐,已得李汝鱼应举试作《侠客行》,花了足足百十两会子装裱后,更是大张旗鼓的邀请知交好友月下饮酒赏贴。

    当日艺科书科考官,宋徽、范闲、蔡明天和柳春风豁然在列,宋徽几人也不敢薄了老相公的面子,欣然赴宴。

    倒是柳春风,艺科后出了太学,就到青楼里花天酒地大醉,没日没夜逍遥着,根本没鸟柳正清的邀请,深谙其性情的柳正清也只能表示叹惋。

    这位书、词大家,今生废矣。

    这一番赏贴后,临安那些自诩有些书道造诣的人,对《侠客行》赞溢之词,足以成书。

    此是读书人风流事。

    而在临安朝野里,没几人注意到,老相公柳正清掌族的河东柳家,有个悬名《咏絮录》的丑女子,在放榜当日下午,不声不响的进了大内凤梧局,任职侍墨司主事。

    凤梧局内,有悬名《咏絮录》的江照月。

    亦有柳隐,无盐之女。

    双娇耀凤梧,开创了女子仕朝堂的不世壮举。

    ……

    ……

    艺科举子,没有制科举子才能享受的金明池上游。

    低调且寒碜着。

    李汝鱼接了圣旨,小黄门太监拿了二十两会子的谢银,兴高采烈走后不久,有人登门拜访。

    因有吏部官员和小黄门一起来送翰林院待诏官服,周婶儿一直躲在后院。

    等人走后,周婶儿就摸着李汝鱼的官服,笑得别提多灿烂了。

    鱼哥儿当官了呢。

    总觉得鱼哥儿这个翰林院待诏比父亲那个吏部尚书还让人高兴呐。

    周婶儿的心里,满满都是身为丈母娘的欣喜。

    不过随后听到有人来访,周婶儿贼快的跑出来,发现是那个在临安很有名,但对小小没有威胁的女人后,又高兴回后院去给未来女婿浣衣。

    心里乐开了花。

    我家小小以后肯定能得赐诰命。

    李汝鱼看着柳隐,不解的道:“柳大家何事?”

    柳隐情绪不错,笑眯眯的,只是很难看出少妇风情,反倒有些汉子粗犷气,“祖父已得先生墨宝,无以为谢,回赠劣作一幅。”

    说完递出手捧的长卷。

    李汝鱼愣了下。

    柳隐又笑:“这是妾身祖父所言,妾身代为传话。”

    李汝鱼如今有了正儿八经的文官官身,柳隐便循了官场礼节,自称妾身,其实自称我也无不妥,大凉对尊称谦称一事,虽有规矩,但不刻板。

    须知女帝陛下对臣子们说话,也大多时候以我自称。

    柳正清?

    试作怎么跑到柳正清手上去了。

    李汝鱼并没有多想,一幅字而已,就算柳正清不拿,最后也是礼部或者被女帝拿去,于是推辞道:“无功不受禄,受之有愧。”

    柳隐笑意盈盈,只是安静的将长卷举着,不说话也不收回。

    一副不送出此卷我就不走了的架势。

    李汝鱼无奈,只好收下,道:“那就却之不恭,柳大家见谅,我还需去太子东宫一趟,就不留客了。”

    柳隐笑道:“也要去凤梧局,能否请君一起?”

    李汝鱼也不矫情,“叨扰。”

    放了柳正清的赠书,对周婶儿说了句,出门和柳隐一起下台阶,登上路边马车,过了青云路直奔大内,被禁军士兵检验身份进入皇宫后,李汝鱼下马车。

    柳隐向中,李汝鱼向东。

    一入凤梧局,展翅飞朝堂。

    一入东宫,前路茫茫。

    走在大内皇宫里,眼前是金碧辉煌的广厦重宇,禁卫森严,偶尔撞见的宫女,窈窕动人,李汝鱼却很平静。

    和沈炼误会清除,虽然又有了沈知音的血债,但沈炼的仇恨并没直接发泄在自己身上,而是在女帝,在赵骊身上,甚至在那个异人沈望曙身上。

    沈炼心中也憋了口气,欲和女帝、赵骊及赵室,甚至想和整个天下豪门的陈规讲讲道理。

    新道理。

    陈规已腐。

    沈炼的新道理只一句:为何有情人不能终成眷属?

    自己可以利用沈炼,总会有机会进存放异人卷宗的春楼,待得一日揭秘异人真相,就不再担心惊雷劈落。

    一切,只是为了和心爱之人一起活着。

    活得更好。

    柳向阳恐怕永远也想不到,他以死给天下讲了一番道理。

    天下人并没有就此遗忘。

    甚至没有人嘲笑他曾头顶一片草原,天下人对于柳向阳,只有尊敬。

    先驱者柳向阳。

    后继者众。

    也没人想到,数十数百年后,天下寒门尽欢颜的盛世王朝里,早已身死的寒门柳向阳,其祠堂遍及世间,以读书人形象塑像,香火旺盛,世人皆尊其为“广理真君。”

    一朝封神。

    今日临安,有白发者沈炼,蛰伏于世,欲择机向女帝,向赵骊讲道理。

    ……

    ……

    PS:漏掉的134章已经更新。

138章 你为什么不去死?() 
东宫殿门,已有人守候。

    一位年纪很轻的内谒者监,笑里带着秀气,嗓音略有尖锐,看见李汝鱼后立即小跑着上前几步,行了一礼,“请问可是太子伴读李汝鱼李大人?”

    李汝鱼回礼,“貂寺有礼,大人二字愧不敢当。”

    在前来皇城沿途的马车里,那个虽然相貌极丑却有大才的柳无盐指点了自己不少官场知识,比如宁惹一知州不招一黄门。

    宦官在朝野间,说重不重,百宦之首的内侍左都知也才从四品,可说轻也不轻,太子近臣,就是东宫宦官也不可轻视,一朝天子一朝臣,没准新君登基就成了从龙近臣。

    是以称呼不知底细的宦官,先用貂寺一词恭维。

    只是这位内谒者监并非一般小宦那般轻浮,闻言只是不清不淡的说了句貂寺不敢当,又道,太子詹事魏禧已久候李大人,请去一见。

    一个太子伴读,当然不会惊动太子少师王琨,也不会惊动太子宾客宁缺和谢韵这两位大佬。

    而是管理太子府所有事务的太子詹事。

    当然,实际上太子诸多近身事务,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