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火与剑之最后的国界-第15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这么留着,直到被人遗忘,杂草丛生。

    听老副院长这么说,彻辰和院长都惊出了一生冷汗。试想若果在未来的战斗中这些隐藏的门洞被瑞典人发现了,他们从中偷袭进来,修道院的守军那是一点防备都没有的。

    这之后,彻辰要求将所有的这些门洞从里面用石头和泥土堵住。

    而第二件事情则是派人前往附近的村子寻找会使用火炮的士兵。在前一次驱赶弗热什维奇的炮击中,彻辰发现修道院的修士们开炮的水准极差,他们完全没有任何的炮兵知识。不过这也难怪,毕竟这些火炮修士们在大多数的时候都是当做礼炮使用的。而没有合格的炮手,想守住修道院是不可想象的。

    幸亏彻辰从一些寄宿在修道院的贵族口中得知,很多原本防守克拉科夫的民团在斯特凡·恰尔涅茨基投降后都大部分被瑞典人解散返回了家乡。这些人有战斗经验,战术素养也比修士们强很多。彻辰委托几名贵族前去寻找和雇佣,花了两天的时间找到了四名炮手。

    总之,这几天彻辰竭尽全力地加强着修道院的防御,他那殚精竭虑的表现也让娜塔莉刮目相看,对彻辰说话也温和了不少。

    “你还真是一个不错的军人。有没有想过以后为国王陛下效力?”

    在一次堵塞门洞的劳动结束后,娜塔莉对彻辰说道。顺手的,她还将一块手帕递给了彻辰。

    彻辰用那手帕擦了擦脸。手帕是丝绸制的,极为的柔软,上面还带着一股清香。

    “你们那位国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听人说他极为的吝啬、赏罚不分。特别是对亚努什。”彻辰说道。

    当然这些说法彻辰大多是从亚努什及其亲信那里听来的。

    “不是你们那位国王,而是卡齐米日国王陛下。”娜塔莉纠正彻辰的说法。

    接着她又叹了口气道:“我知道国王陛下的政敌会用各种各样的污蔑来诋毁陛下的声誉,可是彻辰你要相信,这些都不是真实的。国王陛下在共和国的困难时期领导了我们,他虽然人在西里西亚,可没有一刻不关心国内的战局。每当有一个胜利的消息传来,他比谁都欢心鼓舞。虽然很多次最后都证明那是些骗钱都小人编造出来的谎言……他爱这个国家,哪怕这里并不是他的祖国……”

    从娜塔莉的口中,彻辰听到了一个和以往听到的卡齐米日国王完全不同的版本。这个版本里面的卡齐米日国王忧心国事、宽待下属,是不可多得的好国王。

    “如果有机会,我会去西里西亚见一见卡齐米日国王的。”彻辰没有给出确切的承诺,只是含糊地如此答复道。

第271章 良将忠言() 
在阿尔维德·维登贝格向克拉科夫发出调兵令的第四天,他的副手安德斯·埃里克松将军赶了过来。安德斯·埃里克松此来并没有给阿尔维德·维登贝格带来一兵一卒,他带来的是希望阿尔维德·维登贝格放弃进攻大光明山修道院的请求。

    “将军,请及时停下这一荒唐的举动。如果你不愿成为王国的罪人的话。”安德斯·埃里克松一开口便语出惊人。

    “安德斯·埃里克松将军,你这是在威胁我吗?”阿尔维德·维登贝格不满地说道。

    安德斯·埃里克松恐怕也觉得自己的语气太过激烈了。他缓了一口气,用平和的口吻说道:“当然不是,尊敬的阁下。我只是担心你会无功而返,毕竟大光明山修道院的防御是坚固的。”

    阿尔维德·维登贝格面色稍缓。他用满不在乎的口气说道:“这你不需要担心。从我们进攻波兰以来,多少座号称坚不可摧的巨城和堡垒失陷在我们瑞典军队的手中。一座小小的修道院,他它难道会比克拉科夫更加的坚固吗?”

    “并不是这么类比的,我的阁下。您虽然无愧于‘攻坚圣手’的美誉,可是众所周知地一个事实是,即便是最弱小的一个要塞,只要防守者的意志坚定、宁死不屈,那么这场战斗就势必会旷日持久。而进攻的一方若不想付出许多血的代价,那就必须耗费许多时间等待敌人粮草耗尽。”安德斯·埃里克松分析道。他试图尽量用道理和事实将说服。

    “安德斯·埃里克松将军,我想你是杞人忧天了。那些修道院的修士们只要有一发炮弹落在他们修道院的屋顶他们就会吓得浑身发抖,又怎么会死守呢?”弗热什卓维奇不屑地说道。

    这时的弗热什卓维奇为了遮掩自己那丑陋的后脑勺,不得不带上一顶船型盔,再配上他那身黑色的礼服,一副不伦不类地样子。

    安德斯·埃里克松瞪了弗热卓维奇一眼。他对阿尔维德·维登贝格有好脾气,对弗热卓维奇却不会有。

    “如果那些修士真如阁下所说的那么不堪一击的话,现在我应该站在修道院的礼拜堂和阁下您说话了。”安德斯·埃里克松讽刺道。

    弗热什卓维奇的脸青一阵白一阵,可他不敢反驳。因为站在他面前地是一名瑞典将军。

    “安德斯·埃里克松你凭什么认为他们会反抗到底?”阿尔维德·维登贝格问道。

    “因为信仰,我的阁下。你还记得吗?在三十年战争中,某些地方连正规士兵都对防守失去了信心,可是偏偏那些修士们却还在奋起反抗,为人民做出勇敢顽强的表率。此情此景何其的相似。更何况大光明山的修道院绝非一座普通的修道院那么的简单。它建在一座岩石山上,这意味着我们擅长的那种挖掘地道埋设火药爆破的方式是极其困难的。而且对于这么富足的一个修道院,它的粮食和火药肯定是不会缺乏的。而且我担心如果旷日持久的话,人心会变。”安德斯·埃里克松说道。

    最后一点才是他所最担心的。一群新教徒领导的军队进攻一座天主教的圣堂,那会在这个天主教的国家引起怎样的轩然大波啊!

    安德斯·埃里克松接着说道:“只要阁下进攻修道院的消息一传开,那么立刻会给人造成极为糟糕的印象。我们的力量来自于百战百胜的军队,也来自于那些归顺我们的贵族、和我们合作的豪门权贵以及投奔我们的各路正规军队。阁下不能否认,我们所取得的成功有一半是要归功于他们的。可是琴斯托霍瓦的枪声一响,恐怕一切都要前功尽弃了。”

    阿尔维德·维登贝格在内心承认安德斯·埃里克松的前半段说的有道理。

    虽然阿尔维德·维登贝格将军本人也看不起那些投降者,可是这并不妨碍他承认这些人发挥的作用。

    不过他不认为安德斯·埃里克松后半段的说法的。阿尔维德·维登贝格作为一名瑞典的名将,他的内心是冷酷而骄傲的。在他看来,任何的反抗只能用火与剑去镇压。只要在被统治者身上保持高压的态势,对敢于反抗者杀一儆百,那么这里的人们就会乖乖地做顺民。这也就是为什么当一个村子少交了一马车的粮食后,阿尔维德·维登贝格会命令手下砍掉他们一只手的原因。

    他要让所有人学会敬畏。

    “安德斯·埃里克松。你说的这种情况是不会发生的,因为我很快就会拿下修道院。而且,”阿尔维德·维登贝格边说着边一把拽过身边的弗热什卓维奇。

    “弗热什卓维奇,你说你会背叛我吗?”阿尔维德·维登贝格冷酷地问道。

    “当,当然不会。我永远效忠于伟大的卡尔十世国王陛下以及将军您。”弗热什卓维奇战战兢兢地说道。

    在阿尔维德·维登贝格面前,这个问题当然只有唯一的答案。

    阿尔维德·维登贝格满意地放开了弗热什卓维奇,他对安德斯·埃里克松说道:“看吧,埃里克松。弗热什卓维奇是波兰人,还是个天主教徒,可他忠心耿耿地替我效力。你的担心是完全没有道理的。”

    安德斯·埃里克松气的浑身发抖他没想到阿尔维德·维登贝格竟然会拿弗热什卓维奇这个“活生生”地例子来反驳自己。

    “既然将军你有如此大的把握,那么我就不再说什么了。但是我保留我的意见并会呈文向国王陛下汇报。”

    说完,安德斯·埃里克松不等阿尔维德·维登贝格说话,向阿尔维德·维登贝格敬了一个军礼,然后退了出去。

    安德斯·埃里克松的举动令阿尔维德·维登贝格怒不可遏,他要用事实让承认自己的错误。

    “弗热卓维奇!”阿尔维德·维登贝格大声说道:“让你的军队加入进来,和我一起进攻修道院。”

第272章 战起() 
阿尔维德·维登贝格进攻修道院的大军最终汇聚到了琴斯托霍瓦。这支军队中,瑞典军队约有一千多人,携带了十二门火炮;而弗热什卓维奇率领的波兰伪军有三千多人,携带了六门火炮。

    原先参加对大光明山修道院偷袭的那一队瑞典重甲骑兵被阿尔维德·维登贝格留在了战线的外围,以防可能出现的援军。

    当然作为攻坚战,骑兵除了消耗粮食外,也没有其他的作为。

    一到大光明山下,阿尔维德·维登贝格便开始布置了炮兵阵地。而步兵们却懒懒散散地这一堆、那一群地围坐在篝火旁取暖。上到将军下到士兵,没有人相信修道院的人敢出来。

    对于瑞典人的行动,修道院一方当然不会袖手旁观。修道院以猛烈的炮火“欢迎着”侵略者的到来。

    一时间大光明山修道院的城墙上不时有火光闪过,紧接着瑞典军队的阵地上就腾起了一股烟雾。虽然大部分的炮弹打的不是太靠前就是太近了,可是一连串的炮声还是成功地打乱了瑞典士兵的悠闲自在,让他们承受了极大的心理压力。

    而受到最大震撼的则是阿尔维德·维登贝格。这位瑞典的统帅惊讶地发现,修道院所拥有的火炮数量仅仅从炮击上判断就是自己所带来的火炮数目的两倍。而且修道院居高临下,这也意味着他们的火炮射程更加的远;而自己的火炮由于仰角不够,要命中修道院则必须靠到离修道院较近的距离,这就使得己方炮兵被敌人命中的概率大大的增加了。

    “失算了。”

    阿尔维德·维登贝格懊悔地想道。

    为了以最短的时间集结兵力攻克大光明山修道院,阿尔维德·维登贝格此次并没有将重型火炮带来,它们都留在了克拉科夫。

    不过即便如此,阿尔维德·维登贝格仍然对胜利充满了信心。他的兵力是修道院修士的数倍,而且都是正规军人,是见过血的。

    中午时分,瑞典军队的炮兵阵地架设完毕了。而修道院一方的炮兵见继续开炮已经没有什么效果,便停止了炮击。这使得一些瑞典军中的德意志雇佣兵们胆大了起来。他们纷纷地走到修道院火枪的射程范围外,叽里呱啦地大喊大嚷起来。

    彻辰和院长都不懂德语,不知道这些德意志人在喊些什么。

    这时候,站在彻辰身边的娜塔莉对密茨凯维奇说道:“密茨凯维奇,给他们来一箭。”

    彻辰想要阻止,因为他觉得这些雇佣兵并没有对己方造成伤害。

    可娜塔莉却瞪了他一眼。

    “难道你觉得这些侵略者大喊大叫是在向我们投降吗?”娜塔莉说道。

    她觉得这个彻辰除了打仗外其他方面真是迂腐的可以。

    密茨凯维奇从身后取出了一张古旧的复合弓。院长认得这张弓,那是一名乌克兰地区的贵族在一次和克里米亚汗国的战斗胜利后敬献给修道院的战利品。据那位贵族说,这张弓属于一名克里米亚的札萨克(蒙古语中长者的意思),他在战斗中将那名札萨克用骑枪挑落了下马,这张弓于是归了他。

    在修道院收到这件战利品后,这张弓便被保存在了库房内,没想到今天却被密茨凯维奇拿了出来。

    密茨凯维奇听到娜塔莉的命令,他一手握住弓身,一手搭上了弓弦。在试了试弓力后,密茨凯维奇抽出了一支箭。他将羽箭搭到了弓弦上,然后极为流畅地将弓拉满。

    随着“嘣”的一声响动,羽箭飞了出去。

    一名正在向着修道院方向吐着口水的德意志雇佣兵胸口中箭。那支羽箭将他钉在了地上,雇佣兵身穿的制式的步兵甲也没能保住他的性命。

    其他的德意志雇佣兵见这么远的距离竟然有人能用弓箭射中自己,一个个都吓破了胆。他们慌忙逃回己方的阵地。

    彻辰也没想到密茨凯维奇的箭术如此的高超,他看着密茨凯维奇握弓的姿势有些呆住了。

    见彻辰一副目瞪口呆的样子,娜塔莉噗嗤一笑。她拍了拍仍处于震惊状态的彻辰说道:“这不算什么,密茨凯维奇可是共和国的第一弓箭手。”

    “那米哈乌呢?”彻辰随口问道。在他眼里,米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