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火与剑之最后的国界-第38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伊凡·马赫拉连长,一位扎波罗热哥萨克的中级军官。曾经,在博格丹·赫梅利尼茨基还未反抗共和国前,他便是一名服役于共和国驻基辅的最高长官斯特凡·波托茨基麾下的在册哥萨克。

    在赫梅利尼茨基起义初起时,斯特凡·波托茨基和另一位指挥官马尔钦·卡利诺夫斯基率领3000余人的军队朝谢契方向前进,试图将起义镇压在萌芽状态。这其中包括1500名在册哥萨克,伊凡·马赫拉便在其中,同样参加了此战的还有彻辰和皮德罗那位在斯摩棱斯克遇难的老乡佛朗哥团长。

    在1648年4月28日这天,不知沿黄水河前进的德意志雇佣军全军覆灭的斯特凡·波托茨基在黄水河地区与扎波罗热哥萨克和鞑靼联军相遇。鞑靼人率先出击,但被波兰龙骑兵和翼骑兵击退。局势朝着有利于波兰一方的趋势发展。但就在这时,伊凡·马赫拉率领着麾下的哥萨克发起叛乱,他在杀死了波兰军官后加入到赫梅利尼茨基一方。伊凡·马赫拉的反叛如同倒下的第一张多米诺骨牌一样,服役于斯特凡·波托茨基和马尔钦·卡利诺夫斯基麾下的哥萨克们纷纷反叛,最终,仅存的波兰军队大败。斯特凡·波托茨基受伤被俘,没过几天就死于伤口感染。

    不像赫梅利尼茨基是为了报仇、包洪是为了女人,伊凡·马赫拉连长反叛的理由很简单,他就是为了更多的金钱和更大的权力。一开始,他也如了愿,博格丹·赫梅利尼茨基没有亏待他这位功臣,给予了他统领一支千人部队的权力和帕沃洛奇,可是伊凡·马赫拉并没有同包洪或者希尔科那样的军事才能。很快的,他便在与雅里梅的军队交战中露了怯——伊凡·马赫拉的人马被雅里梅打的全军覆没。

    如果仅仅是如此,伊凡·马赫拉或许还有东山再起的机会,毕竟在那个时候,被雅里梅打残的哥萨克军队也不是一支两支。可是令博格丹·赫梅利尼茨基不能容忍的是,伊凡·马赫拉竟然丢下自己的部下独自逃跑。死里逃生的伊凡·马赫拉被博格丹·赫梅利尼茨基下令锁到了一门大炮的旁边,原本博格丹·赫梅利尼茨基是要把他锁到死的,可在众哥萨克首领的求情下,伊凡·马赫拉被赦免了。

    博格丹·赫梅利尼茨基虽然没有剥夺他的帕沃洛奇,可却将他的职务降为了连长。

    这之后的数年,伊凡·马赫拉的职务再也没有任何的提升。

    自知自己在哥萨克已无出头之日的伊凡·马赫拉曾经考虑过重新投靠波兰共和国,他也秘密的写过信。可他那出卖斯特凡·波托茨基的罪过实在太大了,波兰共和国没人愿意接受他的投诚。于是的,伊凡·马赫拉开始自暴自弃并且疯狂的袭击兹巴拉日周边的村子。他即是为了敛财,也是为了从屠杀弱者的过程中得到施虐的快感。

    这一次的,从使团进入兹巴拉日开始,伊凡·马赫拉便盯上了使团的马车。伊凡·马赫拉判断,像斯坦尼斯瓦夫·波托茨基这样的大人物一定携带着贵重的物品。他起了贪心,他想将这些财物据为己有。

    仕途的失意早就让伊凡·马赫拉眼里除了钱以外没有任何的东西。他不会去管使团遭劫后会在波兰共和国和哥萨克酋长国之间掀起怎样的轩然大波,又会给两国的人民造成怎样的灾难。

    “这都是你们欠我的,”伊凡·马赫拉的头脑中潜藏着这样的念头:“若不是我,赫梅利尼茨基当年又怎能如此轻易的取胜?可是我得到了什么?只有一个帕沃洛奇!我现在劫掠波兰使团,只不过拿走我应得的。”

    于是的,伊凡·马赫拉连长集结起了他麾下的所有人。他伪造了博格丹·赫梅利尼茨基攻击使团的命令,带领着部下准备袭击进入哥萨克酋长国境内的彻辰和斯坦尼斯瓦夫·波托茨基等人。

    伊凡·马赫拉作为一名久经沙场的老哥萨克,他早早地定下了以少量部队冒充主力在正面吸引使团的注意力,然后大部队进行两翼包抄的策略。可没想到,使团的卫队战斗力如此的强悍,仅一次交火就让正面佯攻的部队伤亡惨重,差点崩溃。而此时,两翼迂回的部队甚至还没有就位。

    不得已之下,他只好从左翼骑马返回并带回了一门火炮。伊凡·马赫拉亲自激励新败的部下们,并许诺事成之后,一人赏赐二十塔勒。

    在重金的利诱下,这些人终于恢复了士气,而火炮的到来也给了他们勇气展开第二次进攻。

    在火炮的助力下,这一次的进攻明显好于上一次,甚至只一炮就将敌人防守后背的骑兵引了出来。

    可偏偏这时又出了意外,右翼埋伏的哥萨克们见敌人的骑兵跃阵而出,竟不等自己的命令纷纷从山包后面冲了出来,试图阻击这支骑兵。而自己麾下的左翼哥萨克们也是蠢蠢欲动,嚷嚷着要马上进攻,得亏了自己用皮鞭压阵才勉强弹压了下来。

    猪一样的部下让伊凡·马赫拉连长恼怒不已。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随着右翼的暴露和正面被突破,自己面前的波兰使团竟然将几乎所有的兵力都压了上去(实际上是为了救彻辰)。

    这样一来,伊凡·马赫拉终于等到了最好的出击机会。

    “哥萨克兄弟们!”伊凡·马赫拉连长骑上战马,他对麾下的一百三十名哥萨克喊道:“给我迎击敌人!为了乌克兰,为了博格丹·赫梅利尼茨基!”

    哥萨克们早已按捺不住,此时听到长官出击的命令,他们发出一声激昂的呼喊,然后从山包后面跃出,朝着仅剩下不到三十人的波兰使团冲去。

第630章 枭雄谢世二十一() 
当伊凡·马赫拉率领着隐藏多时的左翼哥萨克向使团的阵地发动进攻的时候,年已68岁高龄的斯坦尼斯瓦夫·波托茨基喟叹了一声。此时,他身边仅剩10名披甲哥萨克和20名非战斗人员,可他们要面对的是人数几乎是己方的5倍。

    并且的,使团的主要战力正与正面和右翼的哥萨克人鏖战,要他们现在回援是不现实的,因为如此一来很容易造成士气的崩溃。

    现在只能靠自己去打这一场众寡悬殊的战斗。

    斯坦尼斯瓦夫·波托茨基不由得想起了在73岁高龄出征并战死在赛科拉战役中的“伟大王冠盖特曼”斯坦尼斯瓦夫·茹凯夫斯基。

    “没想到我竟比茹凯夫斯基大人还早四年战死。”斯坦尼斯瓦夫·波托茨基如此想道。

    可斯坦尼斯瓦夫·波托茨基虽然认定了自己已无胜理,但他并不愿束手就擒——他——斯坦尼斯瓦夫·波托茨基年轻的时候也是共和国的军人,也曾经跃马横刀与奥斯曼土耳其人和鞑靼人战斗——现在,哪怕是死了,他也要死的像一个军人。

    斯坦尼斯瓦夫·波托茨基拔出了马刀,他将马刀高高的举起,然后对身旁被敌人巨大的数量吓得惊恐万状的贵族和文职人员慷慨激昂地说道:“都给我镇静些!如此惊慌失措,你们还是不是波兰共和国的贵族!记住,波兰贵族可以战死,但绝不投降!”

    说完,斯坦尼斯瓦夫·波托茨基走向了正在用弓箭阻挡哥萨克人冲锋的披甲哥萨克们。

    所谓将是兵的胆,那些随团的贵族和文职人员见老大人如此的视死如归,他们也镇定了下来。

    所有人都想起了哥萨克人对波兰人的仇视和残忍的。每个人都知道,哪怕他们投降了,等待他们的也是无尽的折磨和侮辱。一念及此,众人也纷纷坚定下了宁可战死绝不偷生的信念,他们纷纷地将刀剑握在了手中,紧随在斯坦尼斯瓦夫·波托茨基老大人的身后。

    在使团阵地的左翼,仅有的十名披甲哥萨克正不断地搭弓射箭着。虽然他们中的许多人早已双臂酸疼红肿,可却仍然咬牙坚持着射出致命的羽箭,以便能阻挡和多杀死一名敌人。

    伊凡·马赫拉麾下的哥萨克人边冲锋边射击。哥萨克酋长国是一个火器之国,几乎每一名哥萨克都有火器——虽然大部分的火器质量一言难尽。

    密集的子弹不断地射向披甲哥萨克们,但由于跑动和火器质量的原因射击的精确度不高,可在密集的枪声中,仍然有三名披甲哥萨克被击中,其中一人当场毙命。

    活着的披甲哥萨克无暇去理会战死和受伤的同僚,因为此时他们每一人都是宝贵的战力,不能浪费在救助同伴身上。

    斯坦尼斯瓦夫·波托茨基填补了倒下的一名披甲哥萨克的空缺。他捡起了地上的复合弓和箭,然后朝着一名举枪准备射击的哥萨克人射出了一箭。

    致命的羽箭穿透了那名哥萨克人的咽喉,在倒地的同时,由于肌肉本能的抽搐,这名哥萨克人扣下了手中火枪的扳机,却鬼使神差地将身前的一名哥萨克打死。

    如此神奇的一箭让看到的披甲哥萨克们目瞪口呆。当他们发现射出这一箭的正是使团的正使,德高望重的斯坦尼斯瓦夫·波托茨基大人的时候,所有人发出一声惊天动地的欢呼。

    斯坦尼斯瓦夫·波托茨基却心无旁骛,他持续的引弓射箭,一连又射杀了三名敌人。

    正当老大人准备射出第四箭的时候,他伸向箭袋的手却抓了个空。原来箭袋里面的30支箭,已被射光了。

    不仅是斯坦尼斯瓦夫·波托茨基,其他的披甲哥萨克们也是同样的情况。

    伊凡·马赫拉连长麾下的哥萨克也发现了对手已没有了羽箭,他们从地上爬了起来,恶狠狠地朝使团的阵地冲去。

    由于人数有限,波兰一方的队伍只够排成两行进行应战,他们很快被人数庞大的哥萨克人所包围。

    所有人都知道最后的时刻到了。他们围绕着斯坦尼斯瓦夫·波托茨基,勇敢且绝望地做着反抗。

    一名披甲哥萨克身中14枚子弹,他手中的盾早已破破烂烂,但他还是拔出鹰嘴锄打退了身前的哥萨克人,并且将鹰嘴锄钉入了一个敌人的脑袋。这让哥萨克人大为惊骇。一些哥萨克眼见着他留着哥萨克人的发型猜到他也是哥萨克(披甲哥萨克是波兰共和国一种骑兵的称呼,其中既有在册哥萨克也有波兰人),于是用乌克兰语向他喊话,表示如果他投降,哥萨克们会承诺留他一条活路。可这名披甲哥萨克却回答,他虽然也是哥萨克,可他效忠波兰共和国和波兰国王,他不在乎自己的生命,只想像个真正的战士那样死去。

    随后,三支短矛刺中了他的身体,一支刺中了他的肋骨,一支刺中了他的腹部,还有一支刺中了他的大腿。三名哥萨克人将他举到了半空中,要了他的性命。而他,也实践了自己的承诺,死的像一个真正的战士。

    每一名波兰战士倒下都会带走比自己多两倍的哥萨克人的性命,可是即便如此,战局仍然没有令斯坦尼斯瓦夫·波托茨基看到希望。

    当最后一名披甲哥萨克倒下,斯坦尼斯瓦夫·波托茨基身边只剩下15人,并且人人带伤。老大人在众人的护卫下又退到了自己的马车旁。此时,他的马刀已砍缺了无数个口子,并且虎口也崩裂了,手臂不断颤抖着。

    “终于要结束了。”斯坦尼斯瓦夫·波托茨基想道。

    老大人不禁有些后悔这次的出使,但不是后悔前来,而是后悔自己怎么没有带一名神父一同前往。

    在悲壮的赛科拉战役的最后阶段,伟大的茹凯夫斯基也是被敌人团团包围但仍坚持战斗,直到统帅本人受到重创。他在弥留之际,是在一名神父的帮助下进行了一生中最后一次忏悔和祷告,随后离世。

    “终于结束了。”伊凡·马赫拉连长同样如此想道。虽然在另一边,自己的部下还在战斗着,可只要击杀了马车旁的这些人,马车内的财宝就都是自己的了。

第631章 枭雄谢世二十二() 
正当斯坦尼斯瓦夫·波托茨基准备自戕的时候,战场上传来一声巨大的爆炸声。

    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被那爆炸声所吸引——斯坦尼斯瓦夫·波托茨基停下了已放到脖子边上的马刀,进攻者和防御者停下了生死相搏,连远处的伊凡·马赫拉连长也朝着爆炸处看去。

    只见一名黑衣黑甲的骑士站立在原本作为防御工事的大车旁,其中的一辆大车掀翻在地上。显然那是刚才的爆炸所造成的。

    可马上的,所有人的目光都被大车翻倒后倒落一地的东西所吸引。

    塔勒,在阳光下散发着诱人光泽的塔勒。这些从大车上掉落的塔勒在地上堆成了一座小山。

    伊凡·马赫拉连长感到自己都要窒息了。他感觉自己喘不过气来,心脏的跳动快了无数倍。

    他看到了什么?一大车的塔勒啊!原来那些被当做防御工事的大车才是财富所在!

    不敢相信的伊凡·马赫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