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眼艺-第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各地官吏告急文书雪片一样向朝廷涌来,结果居然都被十常侍隐藏住,汉灵帝一无所知,还真的以为如今天下和十常侍吹得那样歌舞升平,整日在宫中与十常侍摆宴设席。

    谏议大夫刘陶实在看不下去,直言进谏:“各处盗贼并起,侵州略地,追其根源,都是由于十常侍卖官,欺君罔上,排除异己造成的。天下危在旦夕,陛下居然还和这群阉宦一起喝酒?”

    十常侍狡辩,说这是那些大臣嫉妒皇上宠爱十常侍,所以记恨诬陷,又集体哭哭啼啼假装要告老还乡。

    惹得昏庸的汉灵帝大急,回刘陶说:“你们都有亲近的人服侍,难道就不允许我也有几个亲近之人吗!”刘陶再三进谏,汉灵帝终于被惹怒,直接将他罢官下狱。

    司徒陈耽就更火爆了,在朝堂上以头撞柱,带着满脸鲜血直接骂汉灵帝:“天下正直之士都恨不得砍十常侍的头,喝他们的血,吃他们的肉,你居然将他们像父母一样的供奉。他们身无寸功,却个个加官封侯,如果再不自我反省,大汉四百年的基业就要毁在你手里了。”

    居然骂皇上,这不是厕所点灯找死(屎)吗,汉灵帝大怒,当场就要拖出去斩首,由于众大臣死劝求情,加上汉灵帝此时心里也感觉到十常侍的为人恐怕真的有问题,要不然这些忠臣怎么一个接一个地进谏找死呢。

    于是免去陈耽死罪,罢官入狱,和刘陶做狱友去了。然而当晚十常侍就派人在饭菜中下毒,两位大汉的忠臣刚刚入狱,就这么“被病死”了。

    十常侍终究不能置各地告急文书于不顾,平息了进谏风波后,十人凑在一起又商量出了对策。就是假以天子名义发诏书,命令各地官员自行招兵讨贼。

    在那么多的叛乱中,西部羌族还好,虽然占领地方,但只是不服朝廷管教,对汉朝百姓没有大开杀戒,还和汉人杂居在了一起。

    南方山越和北方的鲜卑族都只是出击抢夺汉朝百姓,虽然祸害大,但是对上流社会影响小,朝堂上的大臣,已经很少有心力再去考虑那些边疆的大汉百姓是否幸福了。

    最让朝廷头疼的是长沙山贼区星和渔阳的张举兄弟,都称王称帝了,而且广发书信到周边州郡,说要代替汉室。

    对这些打起旗号造反的,朝廷那是必须予以痛击,对这两个地方十常侍指名道姓地任命讨贼将领。

    首先是长沙,由于在之前平叛黄巾之乱中,扬州吴郡的孙坚作战勇猛,立下不少功劳。

    而且孙坚从小就有名气,年少就举孝廉了,吴郡又靠近长沙,于是十常侍下诏任命孙坚为长沙太守,负责带兵讨伐山贼区星。

    至于渔阳的张举,十常侍没有找到合适的人选,最后凭借在北方为官多年,深得民心的刘虞被选中。十常侍假天子诏任命刘虞为幽州牧,负责招兵讨伐张举。

    长沙孙坚乃是江东猛虎,打败一个小小的山贼区星易如反掌,这里就不说他了,单说刘虞讨伐张举。

    话说这刘虞,字伯安。东海郯(今山东郯城)人,他的祖上是光武帝废太子的东海恭王刘强,祖父刘嘉曾任光禄勋,父亲刘舒曾任丹阳太守,是真金白银如假包换的汉室宗亲。

    刘虞通过举孝廉担任曹吏,因能履行职务而获升为郡吏,后因累积政绩迁为幽州刺史,刘虞任幽州刺史期间,为官清廉,爱民如子,又和鲜卑、乌桓等异族交好,所以在民众心里的威望很高。

    可是刘虞是个书生,对于政务、民生建设方面那是一把好手,要让他带兵打仗,那可是赶鸭子上架。

    刘虞也知道自己军事才能不足,接到诏书后,一边在幽州和冀州招兵,一边四处求能带兵打仗的武将,并向刚被罢官不久,正准备离开冀州的皇甫嵩求救。

    皇甫嵩是能打仗,剿灭黄巾他得占50%的功劳,但此时刚被十常侍陷害,正要依圣旨去洛阳请罪,没有办法帮助刘虞。正要回信拒绝的时候,突然下人来报:“有人送来书信给大人!”

    皇甫嵩接过来打开一看,真是哭笑不得,原来又是安喜县的张凉来报剿灭山贼的功劳,要求自己这个冀州牧资助钱粮兵器,心想看来这个县令还不知道自己被罢官已经不是冀州牧了。

    张凉把方圆三百里的山贼都扫清了,大部分是跨越别的郡县干活,所以皇甫嵩多少还是听到了点风声,知道张凉不是虚报功绩,确实有剿贼的行动。

第30章 有人请我去打仗() 
皇甫嵩心里还是挺安慰的,在这个朝纲败坏的时候,还有这么尽心尽力剿匪保民的官员。但自己已经不是冀州牧了,想帮也帮不上了。

    把张凉的信往桌上一放,突然看到了先前刘虞的信件,眼前一亮,立即开始给刘虞回信。

    天下发生了这么多大事,张凉知道的可不多,只是由于距离比较近,收到了一些关于上古郡和渔阳的消息,此时他正在为囊中羞涩而苦恼。

    张凉此时的军队人数已经有了六千,为了军队的战斗力,这些人都是职业军人,天天吃饱了就训练,不需要干活,这无疑是一笔很大的开支,被逼无奈的张凉此时正在做典当的勾当。

    杜雷依依不舍地看着大厅里的屏风和其他装饰物,对张凉说:“主公,你真的要把这些物件卖掉吗,太可惜了!”

    “有什么可惜的,不就是一些没有用的装饰物,少了它们不影响我们吃饭睡觉的!”张凉满不在乎地说,心中怒吼你以为我想卖啊,这不是快没钱吃饭了吗。

    王邦和陈华也在旁边,没有办法增加粮草收入,这是他们文官的事情,王邦很内疚,向张凉请罪:“主公,都是我等无能!”

    “哎!这怎么能怪你们!”张凉摇摇手说,“都是我固执,非要保留那么多的职业士卒。你们两位能经营到现在已经不错了,要怪只能怪这个安喜县实在太小啊。”

    众人正无奈地看着各种装饰家具被一件件地搬出门去,突然赵云带着一年轻人从外面进来,给张凉行礼后介绍说:“主公,这位是田畴,是新任幽州牧刘虞的从事,奉命前来传达指令。”

    张凉对刘虞的印象不深,但是一听是新任幽州牧,立即严肃起来,这年头官大一级压死人,何况州牧比他一个县令可不知道要大多少级。

    “请坐,来人,上茶!”知道是幽州牧的亲随,张凉也不敢小瞧了眼前这年纪估计也就二十岁的田畴,很是客气,“不知州牧大人有何指示?”

    田畴单刀直入地说:“渔阳张举造反作乱,天子下诏,命我家大人为幽州牧,负责募兵讨伐逆贼,北方州郡官员,皆需听候调度。”

    田畴喝了口茶继续说:“我家大人得知张大人一直致力于练兵剿灭山贼,而且大小数十战未尝败绩,可见极善用兵。”

    “如今州牧奉旨讨贼,正缺大人这等大将人才,已经上表保奏张大人为平北中郎将,特命小人前来请大人前去会合,共同前往渔阳讨贼。这是官方的调令文书。”

    这番话听得张凉感觉脸颊发烧,只是收了些许土匪,居然成了大将之才,还数十战未尝败绩,真是让人汗颜。

    中郎将可是正八品,自己原本只是个下八品的步兵校尉,现在居然连升两级,果然乱世是建立功业的好时机,时势造英雄。

    命令都来了,张凉想要拒绝是不可能的,反正目前正愁没粮草养军队了,于是说道:“既然刘大人有令,张凉必定举全县之兵全力协助。”

    张凉郑重地收起任命文书,又叫人带田畴去休息,等田畴走后,才把赵云、周仓等心腹都召集起来讨论征讨渔阳这件事情。

    首先张凉必须先搞清楚这次出战的危险系数,还有刘虞和张举这两人的才能和社会地位等信息,否则被人拿去当炮灰都不知道那也太可悲了。

    刘虞的名气在北方那是非常大的,不仅王邦和陈华两个文人很了解,就连赵云都知道。

    经过一番讲述,让张凉知道了刘虞的信息,原来是个德望兼备的文士,那作他的手下应该没什么问题。

    而对于张举,座下的人就了解不多了,只知道原来是中山太守,后来迁为渔阳郡守,联合北方异族乌桓造反。

    张凉记得三国演义上,张举和张纯确实是这个时候举兵称帝,可是仅仅一笔代过就被人剿灭了。

    “哼,在这个时候出来称帝,可见也是两个草包,能有多大能耐,真是给我们姓张的丢脸,不用怕他,此战必胜!”张凉最后给张举兄弟下了评论。

    既然讨论已经得出了结果,那么张凉就开始吩咐赵云和周仓去整理军队,由于安喜县周围山贼已经被清光了,县城的安全没什么大问题,于是只留下500人给杜雷,帮助陈华守城。

    张凉自己带上五千步兵和五百骑兵,武将有赵云、周仓、斐元绍和苏非,文官只有不称职的军师王邦,收集起所有粮草也只有12000石,估计只够军队两个月的食用。

    “哎!县城真是太小了,如果有个郡那多好啊!”张凉感慨,这时突然想起了要去攻打的渔阳郡,眼前一亮,一拍大腿叫道,“如此好的机会,险些就要错过了!”

    “主公,何事如此高兴?”王邦在旁边看到张凉喜形于色,疑惑地问。

    这种长远谋略本该是谋士的职责,这家伙还好意思问,张凉也不知道怎么和他解释,只好命令道:“我想到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要让先茂帮我去办,所以留守县城的重任就交由王邦你来完成了。”

    “啊!”赵云等武将听张凉把唯一的谋士都留下了,大感不解。张凉也不解释,把周仓和陈华叫到密室里面嘱咐了一番,然后两人带着十数个士卒就走了。

    张凉送走了周陈两人,回头就把杜雷给叫了过来:“杜雷,我们走了以后,你尽快让人把我们县衙里能够搬得动的,有人要的全都卖掉,换成金银,换粮草马匹也可以。”

    “啊,还卖啊,还有什么叫搬得动的?”

    “院子里的景观花石等,对了,把我睡得床板,门窗都拆了卖掉!”

    “主公,这些都卖掉,那以后你怎么睡觉阿?”

    “嘿嘿,你放心好了,车到山前必有路。别说这些东西了,要是有人敢要,我都把这县衙的土地都给卖了。”张凉拍了拍杜雷,转而严肃地说,“但是你一定要保密,别给我搞得沸沸扬扬的,否则我可饶不了你。”

第31章 举兵讨贼() 
“属下一定按主公的意思照办!”杜雷也严肃地回答。张凉满意地点点头,临行前又去太史慈的母亲邹氏那里探望了一次,特别叮嘱杜斯要照顾好邹氏。

    一切已经准备就绪,张凉命令大军开拔前进,斐元绍带领一千步卒为先锋开路,往幽州首府广阳郡蓟县(今北京城西南)出发。

    张凉已经派人去给刘虞回消息,以作向导为由把田畴给留在了身边,因为张凉查过他的属性,实在是个人才。

    姓名:田畴,字子泰;武力50,智力70,政务80,统御50,技力50;武将技能:翻山越岭(让不超过一万人的队伍在行走山路时有50%的速度加成)

    这时代交通不发达,各州郡之间几乎都是要走山间小道,道路堵塞时常发生。

    田畴这个不起眼的技能太有用了,而且这家伙智力和政务都很高,是个不错的谋士,反正比王邦程度高就可以了。

    张凉有心招揽,把田畴带在身边,一路上和他聊天。田畴是幽州右北平无终人,年纪虽然才21,但是很早就在北方各郡游学,对于幽州与北部鲜卑、乌桓交界的地方十分熟悉。

    张凉是个学渣,仅仅觉得这田畴是个人才,但在历史上这田畴可是个名人。

    年轻时为刘虞从事,后来受刘虞命令出使长安拜见献帝,后面跟随天子投到曹操麾下。曹操北征乌桓的时候,全靠了田畴为向导,带领军队翻山越岭,找到了乌桓的驻地白狼山。

    否则曹操的军队估计都会在大漠中迷失方向,更别提大胜乌桓了。后来随曹操征伐荆州,屡献计谋都很成功,很受曹操的赏识。

    幸好张凉有白金眼系统扫描人的属性,认不认识也无所谓啦。

    186年2月初,经过长途跋涉,张凉带领五千五的军队来到了幽州蓟县,与幽州牧刘虞的五万大军会合。令张凉惊讶的是居然碰到了老朋友刘关张三兄弟。

    历史上刘虞讨伐张举,确实缺少武将人才而四处求助,同宗代郡太守刘恢趁机把鞭打都邮逃难到他那里的刘备举荐给刘虞。

    张凉看着刘备那张永远都一副老实巴交的脸孔,想起分手的时候自己还是他手下一个百人将,现在自己已是平北中郎将,手握五千精兵,而刘备还在靠着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