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眼艺-第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不是时候,好钢要用在刀刃上!”张凉正在思索这对策,随口说道。

    “好钢?”赵云不知道张凉说什么东西。

    “我的意思就是。。。”张凉本想解释一番,又想不到什么好的措辞,干脆转移话题,下命令道:“把斐元绍他们退下来,让苏非准备的人上!”

    刘虞拨了五千兵给张凉,他们平均武力只有20多点,比守城的叛军稍微好那么一点点,分为两部分给斐元绍和苏非带领。

    “主公,为什么让我们撤退,我们还有力气没使完呢?”斐元绍带领手下撤了回来,第一件事情就是来问张凉命令撤退的理由。

    也不知道是自己的还是敌人的,或者是同伴的,反正斐元绍浑身血迹未干,喘着粗气,一脸的不满。

    张凉笑道:“当然知道斐都尉还有力气,把你们撤回来是有意义的。这攻城战伤亡太大,明显就是添油战,你们每个士卒都是我的兵,伤敌一千自损八百没有意义。”

    “可是如果不出死力,如何能够攻破城池?”

    “这不用担心,反正我们人多占据主动,我就是耗也要把这东门给打开。斐都尉先下去休息吧,保存体力为最后的总攻作准备。”

    张凉安慰了斐元绍,又把准备带队进攻的苏非给叫到身边:“你就不要亲自去攻城了,在后面督促就好。你爹可就只有你这么一个儿子啊!”

    听到张凉把自己老爹都抬出来了,苏非终于明白张凉一直不让自己冲锋陷阵的原因,只好无奈地点点头:“诺!”

    随着命令下去,又是一个三千人的队伍去冲城,城上守军来不及休息又得起来交战。

    张凉和赵云两人在城下密切地观察着战局,此时可以明显地感觉到守军的反击力量减弱了。

    他们原本人数就只有五千,经过两次冲击后损伤了近千人。战斗持续了一个下午,他们肯定非常疲惫。

    “主公,敌军已经是强弩之末,此时天色也渐晚,如果不能一鼓作气打破城墙,等到了明日恐怕敌军防御力量会重新部署。机不可失,失不再来,请主公下令让属下带精兵助战!”赵云是大将之才,有敏锐的战场嗅觉。

    张凉点点头:“不错,我猜这东门的守军恐怕正在向张举求援,如果不趁这个时机,也许待会敌人的援军就会来了。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子龙你准备上。”于是下令苏非把攻城的士卒撤下来,而赵云早已经把两千精兵列队整齐。

    “将士们,让你们这群虎狼之士休息了一个下午,而敌军已经战斗了一个下午,我想各位心里都已经痒得不行了吧。如今敌军已疲,时机已到,放开你们的手脚,给我打破城墙。”

    张凉拔出佩剑指向城墙说:“张举目无天子,叛上作乱,人人得而诛之。有能够拿其头颅来献者,赏千金。”

    “杀!”赵云亲自带队冲了上去。这一次人数虽少了一千,但是半数人的武力都在40左右,这一冲出,带起无形杀气铺天盖地朝敌军涌去。

第38章 打破城池(二)() 
更兼赵云带队,哪里还有人能够抵挡。看着城墙上敌人的尸体一具接着一具掉下来,张凉心中激动不已,丝毫没有了刚到三国时候的恐惧,心中呐喊着:打破城池,这头功又是我的了。

    敌军伤亡大增,已经不足三千人了,个个疲惫不堪,而且赵云找到了机会,亲自提枪攀上云梯。

    就在这时候一个通信使来到张凉跟前下马报告:“小人奉刘州牧令特来报告,西门刘都尉已经攻破城门,大部已经冲进城中。”

    “什么?刘备已经攻破西门了!”张凉大吃一惊,原本以为就算刘关张厉害,但是敌人已经增兵西门,怎么着也应该比自己这东门难打吧,没想到居然先破城了,有两个大杀器就是不同啊,看来这次的头功没了。

    其实刘备之所以攻城力量大,关羽张飞虽然是个因素,但最重要的还是刘备很早就开始建造攻城井栏,数十架推到城边,居高临下往城中射箭,要打败没什么优秀将领统帅的张举部队还是可以的。

    这些情况张凉都不知道,不检讨自己得失,还妄想抢头功。

    头功虽然被刘备抢走,但是张凉也没放弃,立即把苏非叫过来:“西门既破,张举必定往北门逃走,你立即带领所有骑兵去追赶。”

    “是!”苏非得令出发了,张凉这才想起忘记嘱咐他一番,赶紧把斐元绍叫来:“斐都尉你立即带领两千步卒前去支援苏非,你先去传我命令,只许在旁游击骚扰,以抢夺器械粮草为主,不许与敌大战。张举虽然兵败,但是手中仍有大军数万,把他逼急了,拿几百骑兵可得不到什么好。”

    斐元绍得令也赶紧出发了,而此时东门的守军也得到了主将逃跑的消息,加上赵云亲率精锐部队攻击,军心已乱,大部溃逃,少量投降,东门终于被夺下。

    张凉立即命令赵云率领五千部队往城中冲杀,与刘备的部队会合一起夹攻还在坚守南门的敌人,而自己则留在了东门打扫战场并收押俘虏。

    一直到深夜,各处战事才算平定,三门的兵马在城中心会合,而部队的高层领导则简单的会晤了一下,互通消息,得知张举已经逃跑,刘虞下令各部都安营休息。

    第二天战场统计出来,本次攻城战消灭了张举一万五千余人,大部分都是刘备的西门贡献,加上前一次的野战,潞县战役张举损失两万多人马,只带领不到三万人逃回渔阳去了。

    缴获兵粮一百余万石,军旗铜鼓器械数十辆车,俘虏三千余人。而官军损失也不小,张凉手下损失了一千多人,刘虞损失了两千多,而刘备是猛攻,损失更大,达到了三千多,这些都仅仅是死亡和重伤的,并没有包含轻伤人员。

    刘虞对于军事那是无所谓,正愁不知道怎么解决这些俘虏的安置问题,张凉愿意接过这个烫手的山芋那是再好没有了。

    对待这群反贼,必须恩威并施,于是张凉让人把三千俘虏集中到了校场,让他们定型立正,自己则像个教官一样在他们面前走动,主要是为了查看他们的属性,先把一些老弱剔除掉,最后留下的青壮有两千人。

    “你叫什么名字,哪里人?”张凉指着一个十八九岁的俘虏问道。

    “回大人,小的叫王大树,是上谷郡宁县人!”

    张凉心想,王大叔?怎么取这么个名字,没文化真可怕!表面却平静地说:“那也是幽州人了,为什么跟着张举,难道你不知道造反是要诛九族的吗,我看你小子也不知道什么叫诛九族,我今天就告诉你,诛九族就是要杀光你全家,还有你外公外婆,叔伯表亲,三姑六婆都要杀全家,总之就是和你有一丝亲戚关系的人都要杀全家,就连你家养的那条狗小黄都要杀。”

    “我。。。也是被逼的,天子派人到处抓青年男子,说跟着就有赏赐,否则就是违反天意,要杀头,我不知道大人说的那些事情,求大人饶命!”

    “你这混小子还在叫张举那反贼为天子,怕死得不够快是吧,张举和张纯都是反贼,你可要记住了!”

    “对对,是反贼,不是天子!”

    “我看你也是个大好青年,不为国出力保卫家乡居然去造反。”张凉骂了这小子几句,又仰头对所有俘虏说,“你们知不知道北方鲜卑异族铁骑入侵,抢走我大汉子民的钱粮和女子,把反抗的人当箭靶一样射成豪猪,就连上古郡的太守都被劫杀了。”

    “这王大树的家乡宁县在大汉的最边界,受到的灾害也最大,你们当中的大部分都是幽州本地人,祖祖辈辈都深知异族的凶残祸害。此时不奋起保卫家乡,居然去跟着张举这个与异族勾结的叛贼,你们死后,有何面目去见你们被异族杀死的祖先。”

    “大人,我早就不想跟着张举了,他只会压榨我们汉人百姓的血汗,而那去交接乌桓的首领,我爹就是死在鲜卑人的手上,我恨不得吃他们的肉喝他的血。”

    “哦,听你这番话倒是一个有血性的男人,古语说得好,浪子回头金不换,你既然愿意为国出力,可加入我麾下,跟着一起先讨伐叛贼张举,然后再扫清异族,日后封侯拜相,光宗耀祖不再话下,你可愿意?”

    “谢大人,小的愿意!”

    “我哥也是被乌桓害死的,我恨死乌桓贼了,我也要加入官军,请大人收留。”王大树话音刚落,旁边又跳出一个大汉大叫着要加入张凉的部队,顿时俘虏们都附和要加入官军。

    毕竟他们都听到了传言,早上有几个不同意投降的俘虏已经被这个年轻的朝廷官员砍了脑袋。

    此行目的已经达到,张凉大喜,又安慰了俘虏们几句,给予他们点希望,接着就是新上任的什长去挑选手下了。

    张凉回到营帐里狠狠地拍了藤鹰的肩膀一把,大笑道:“藤鹰,你选择的这个王大叔演技不错啊,和我配合得挺好的,以后这方面的人才要多推荐给我。”

    藤鹰柔了柔肩膀说:“禀主公,不是演技好,原本他就是上古郡宁县人,他爹也确实是在鲜卑族来打草谷的时候被杀了,所以他这是真情流露。还有他叫王大树,不是叔!”

    推荐一本书,荣耀之全职王者,王者荣耀参赛作品,欢迎有兴趣的朋友去点击收藏

第39章 一潭死水() 
“哦,原来是这样,又是一个家破人亡的故事!”张凉的高兴劲顿时消散,对朝堂上那些乌龟王八痛骂了一番,一个国家为什么会发展到连自己的子民都保护不了?

    最后张凉收编了两千青壮俘虏,亲卫部队达到了七千人,武器铠甲有缴获的现成,粮食由刘虞安排人从冀州各处支援,张凉所要做的就是督促部队的训练,提升战斗力,准备追击张举。

    根据探子来报,张举已经逃回了渔阳城中,收集各处兵马得七万人,准备依靠渔阳城与刘虞决战。

    除了这些消息外,还有一好一坏两个消息,好消息是围攻辽西郡的张纯得知张举兵败,准备退军回援,结果被公孙瓒派兵追杀,死伤惨重,具体战况还在进行中。

    而坏消息就是原本保持中立的丘力居又被张举说动了,带领三万乌桓军正前往接应张纯。

    这样算下来,敌军部队就有十四五万,刘虞这里全部加起来也就五万多点,而公孙瓒那里估计就几千人,兵力悬殊很大。

    虽然两方人数相差很大,但是战斗力总和不相上下,所以张凉也不怕他们。

    刘虞在潞县休整了几天,待探子探明了张举的动向这才召集众手下开会商讨对策。

    听到张举部队人数众多,信心实在不足,担忧道:“如今贼势浩大,我军人少,如若冒险进攻,恐难取胜。老夫待奏明朝廷,请求多派援军,诸位以为如何?”

    张凉听出了刘虞的意思,那就是要在这里耗了。本来不用打仗,又有人管饭这就是张凉的梦想,可是毕竟不是每个人都像张凉这样胸无大志混吃等死。

    刘虞的得力武将尾敦就进谏说:“张举部众虽多,但皆是乌合之众,不足为虑,主公以精兵攻之,必然取胜。”

    “就算取胜,恐怕伤亡也颇众。”刘虞确实是文官,文官大多都有仁慈之心。

    刘备忧心汉室,而且也想立功,更重要的是现在和张举僵持可真不是什么好主意,于是也劝说:

    “张举新败,人数虽众军心必定不齐。而我军大胜,士气高昂,正应该以得胜之兵进而攻之,与公孙伯圭相互呼应,必定能扫清叛贼,请个州牧定夺。”

    此次潞县攻城战,刘备露了把脸,刘虞手下那些靠着家族关系挤身官场的人对他印象好了不少。

    此时提到公孙瓒,公孙纪、鲜于辅等人都点头表示赞同,毕竟公孙瓒打败了张纯,虽然张纯撤军主要是因为张举的失败。

    但是不管怎么说,能以五千士兵抵挡十倍敌人的进攻,可见才能不一般,如果可以和这种强人联合,那渔阳张举还不是插标卖首之辈吗?

    张凉那是墙头草,眼看在坐的都赞同出击,自己好歹也是一方势力,总要开口说几句,于是也进谏说:“州牧虽然向朝廷求援,但当今天下混乱,四处战事此起彼伏,恐怕再无余力来援。而且十常侍败坏朝纲,如果州牧上书,不但求不来援兵,说不定还要引来一纸罪书,望大人三思。”

    十常侍无道弄权,那是天下皆知,但都迫于其威势敢怒而不敢言,张凉思维短路,口无遮拦说出来,众人不知,还以为张凉是大汉的忠臣才这么痛恨十常侍,都佩服不已。

    既然大家意见都一致,刘虞也清楚众人的分析有道理,特别是张凉的分析,那都是客观存在的深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