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眼艺-第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首先让人给城内的士卒开出优厚的条件:“只要投降,一律免除造反的罪行,想要继续吃军粮的可以加入到正规的官军队伍,想要回家的可以给予盘缠作路费。无家可归又不想参军者,可以就地安排住处和给予田地。”

    反正条件是怎么优惠就怎么开,这种时候张凉可没时间去考虑如何实现。

    张举这种土皇帝,结交异族迫害大汉的百姓,原本就不是什么好人。手下的士卒多有被逼加入的,此时大势已去,又听了张凉的优惠条件,个个心动不已。

    诱降完后是逼降,给个甜枣打一棒子是千古驭人方法的精髓,哦不对,应该是先打一棒子再给甜枣。

    张凉又让人把此时对敌方不利的信息告诉他们,首先是张纯大军已经被消灭,张纯也死了,渔阳已经成了孤城;其次就是刘虞的大军已经在赶来的路上。

    对于那些还想盲目为张举卖命的死忠分子的下场,只有死路一条。

    张凉觉得就这样在阵前说一遍效果可能还不够,于是吩咐属下:“让人把这些东西用布条抄一千份,绑在箭支上,让骑兵队带着这些箭支围城四周,找好的地方射到城里去。”

    想想要是有飞机就好了,直接空降到城中央去。张凉的命令传下去自然还需要一点时间去办,于是命令休息一晚,明天再攻城。

    第二天看到城上还没什么动静,张举也不出来答话,张凉怒气上来,下令攻城:“这些亡命之徒,不把他们打疼了是不会开窍,赵云斐元绍听令,给我全军猛攻。”

    “是!”赵云和斐元绍去准备了。不久部队已经集结完毕,组成了三个三千人的方阵,针对城门处进行猛攻。

    吸取了前一次在潞县的攻城经验,这次张凉有备而来,把在狐奴劫营战缴获的二十辆攻城车带了过来。

    这种攻城井栏全是用木头订制而成,高十五六米,比一般的城墙高了五六米,分有两层可以站人。为了便于运输,不能制作得太大,每架的重量和一辆小卡车相仿,可载五十来个弓箭手,需要四五十人前后推拉。

    要不是考虑到这东西在攻城战中的重要性,张凉真心不想带这种累赘。

    虽然运输过来花费了不少人力,但此时用起来还真挺顺手的。二十架井栏,总共一千弓箭手,居高临下向城中射箭,很快就压制住了城墙上的反抗力量。

    张凉在坚守狐奴战中吃够了这东西的苦头,如今也要给张举好好尝尝滋味,真是天理循环,报应不爽。

    苍天饶过谁!

    城上的反抗力量减弱,那下面的攻城士卒活动就利索多了,纷纷架起云梯攀城墙,而城上的守军这时候也顾不得危险,在盾牌的掩护下开始反击。

    一时间箭羽矢石纷飞,敌我两军都时不时有被击死击伤,鲜血四溅。

    若是其他小城小县,张凉的部队要击垮张举的乌合之众不是问题,可渔阳城作为郡的治所,相当于省会中心,至少也是市级的,当然和一般的小城不能相比。

    而且渔阳靠近大汉边疆,历史上多次抵挡塞外民族的入侵,靠的就是城高壁坚,张凉部队这样猛攻一番,效果不大,反而伤亡不小。

    旁边的太史慈看到这情况,上来请战:“太史慈愿带军攻城,请大人准许。”

    张凉一直认为攻城战是伤亡很大的,城墙之下刀剑无眼,管你武艺再强,也很容易受伤,所以轻易不让武将上去,赵云和斐元绍都是在后面督促而已,不过这样攻击的效果也就打折扣了。

    张凉不想有个万一,只好劝说:“这城墙之间凶险异常,子义乃是大将之才,莽然赴险,非大将所为!”

    太史慈却执意不改:“家母备受大人之恩,特遣太史慈前来相助,可至今还未出半分之力,如此下去我也无颜回见母亲。请大人准许我当个攻城先锋,和敌人决一死战!”

    张凉看太史慈心意已决,实在没有办法,只有同意,只好在心里安慰自己,这张举部下都是些无名小卒,绝没有可以伤到太史慈的人存在。

    太史慈武艺高强,善用多种兵器,手拿青天留客枪,背上一把钢弓,腰间插了两支小铁戟,站在预备队的前面,接受检阅。

    太史慈身上武器不少,但是铠甲太寒碜,都是普通的皮甲,头盔干脆就用一根布条代替,这种装备去攻城危险徒增十倍。

    张凉看了看,发现太史慈身材和自己差不多,于是脱下自己的锁链甲和铁盔,亲手给太史慈披上。

    “多谢大人!”太史慈有点感动。

    “子义保重,待打破了渔阳城,我给你记头功。”张凉也不知道说什么好,只是拍了拍他的肩膀。

    先前进攻的三千人已经牺牲了两百多人,剩余的也是筋疲力尽,特别是弓箭手,根本就没有人可以连续不断地开弓,神射手黄忠也不行。

    于是张凉让他们撤了下来休息,而太史慈率领第二队三千人又向城墙冲了上去。

    “主公,太史慈武艺超群,必然不会有什么危险,不必担心。”张凉望着远去的太史慈不转头,身边的赵云知道张凉这是担心了,出言安慰。

    “嗯!”张凉也点点头,转而下令,“让弓箭手给我狠狠地放箭,支援太史慈。”

    太史慈还没到城下,远远看到城上一个敌军在高声漫骂,侮辱官军。

    此人身体躲在城墙后面,只露出一个脑袋。太史慈停下脚步,将枪插在地下,迅速地取下背上的钢弓,捏起一支箭羽,弓弦响处,百步开外一箭正中那敌军的左眼。

第47章 攻渔阳() 
张凉也看到了,知道是太史慈施展了武将技落日弓,百步穿杨百发百中。

    想想夏侯惇那样的猛将左眼被小人射了一箭后都差点挂掉,城墙上敌人那倒霉的家伙属性肯定和夏侯惇差了十万八千里,又是中了太史慈的落日弓,必死无疑。官军齐声叫好,士气大振。

    尽管城上滚油矢石不断,但太史慈武力97,这寻常的小兵如何能够威胁到他。

    收起钢弓,拔起长枪继续跟进,亲自架好云梯,一手扶梯,一手拿枪格挡箭支,一步一步攀登而上。

    而守城的对付云梯的办法就是不等人上来就先用叉子将梯子推翻,太史慈的梯子也被推翻好几次,人没有上去,有力气也没办法使,大怒叫道:“井栏上的弓箭手,朝我头上这块区域放箭。”

    弓箭手知道他的意思,纷纷调转方向,将太史慈顶上的城防区域的敌人逼得抬不起头。

    这下太史少了阻扰,迅速登上,最后一个大步跳上城墙。几个守城的士卒要来围攻,太史慈大喝一声,再次爆发出绝技升龙烈火,将围上来的十几个敌军小卒震飞而出,各个口吐鲜血,摔倒在地。

    太史慈把守住这个缺口,后面的官军一个接着一个往上。张凉看到太史慈已经登上城,高兴得大叫,让赵云和斐元绍立即前往增援。

    可是敌军守城的部队确实很多,而只有太史慈这里一个突破口,敌人派了大部人马前来冲击。太史慈奋力拼杀,刚开始敌人只是手持刀枪的,被杀得尸体堆积如山,血流成河。

    后来敌人学聪明,安排弓箭手乱箭四射,太史慈杀了好一阵,技力早已耗光,体力也损耗很大,面对这种四处的乱箭,应付起来很吃力,其他上来相助的小兵就更别提了,全都被射死。

    张凉看到这种情况,知道城墙上这个缺口是保不住了,除非是太史慈拼死等到赵云前来支援。

    而太史慈是个忠义之人,如果献出自己的生命可以报答别人,他是不会皱眉的。

    可是张凉怎么会为了这么一个渔阳城就赔上太史慈呢,立即下令:“鸣金收兵!”

    刚出发的赵云和斐元绍听到鸣金声都很奇怪,只好停下前进的脚步。而太史慈听到鸣金声,也只好退了下来,城墙上又被敌人收复回去。

    “主公,眼看就要破城,为何下令收兵?”斐元绍观察形势的能力还一般,不知道原因。

    “贼势太众,强行进攻损伤太大!”张凉随便说了个模糊的理由。

    “都是我无用,辜负大人的期望。”太史慈跪下请罪。

    “子义快请起!”张凉赶紧扶起,“此战激烈,子义杀敌无数,身上敌人的血迹都还没有干,大展我军的威风,我正要给你记功,何罪之有。”

    张凉表现的确是由心底而发,非常真诚,太史慈心中充满感激,对张凉的为人越来越佩服。

    天色也晚了,张凉退兵安营下寨,不久赵云来汇报战场统计。今天攻城战损失不小,牺牲了四百多人,重伤了近一千人,加上一些轻伤的,直接就减员近两千了。虽然敌人伤亡肯定也不小,但是毕竟他们人多。

    “主公,我们攻城不利,接下来该怎么办?”赵云问道。

    张凉想了想,没有好办法,只好说:“我们就不要再攻城了,在这里监视张举的动静,等待刘州牧的大军到来。”张凉也不想,因为打败张纯自己没有直接参与,现在张举又没打下来,这次讨伐的大功是没什么希望了。

    两人正在伤脑筋,突然营帐外传来喧哗之声,接着听到斐元绍的报告:“启禀主公,我等在外巡营,抓到一个奸细。”

    “奸细!拿出去砍了祭旗!”张凉没好气地说,互相派探子是很正常的,有规定说两军交战不斩来使可没有说不斩奸细的。

    “但此人说受人所托,有紧急大事要和主公见面,所以特地带来见主公。”斐元绍又报告。

    “哦,带进来!”一听这话挺奇怪的,张凉来了兴趣。

    只见斐元绍推着一个双手反绑的中年男子进来,此人一身贫民百姓的服饰打扮,脸上还有些灰土,咋一看还真像个普通的百姓,也不知道斐元绍是怎么怀疑他的。

    “你是何人?来此干什么,快点从实招来,否则皮鞭伺候。”张凉看此人贼眉鼠眼的,不像是个好人,故意恐吓。

    “请大人饶命,小人乃是广阳太守王政的从事,奉命前来见大人有要事相商。”

    “等等,等等”张凉打断他说,“王政这太守是张举这个叛贼封的,在我这朝廷命官面前就不要再提了。”

    那个家伙点头去捣蒜:“是是,谨遵大人意思!”

    张凉回过头来问:“那王政叫你来有什么大事!”

    “王大人对张举叛乱的行为早就恨之入骨,但是由于身在贼营不敢有异动,如今张大人神兵已至,正是表明身份的好时候,愿意寻找机会带张举人头来献。但恐唐突大人不信,特地命小人前来,问一问大人在阵前允诺是否能够实现。”

    这话意思再明白不过了,王政这家伙要倒戈,先让人来讨保命涵了。

    王政这家伙原先只是张举的门客,籍籍无名,别说赵云等人,就是田畴也不认识,张凉却认识。

    历史上张举失势的时候,就是这个王政为了贪图朝廷赏赐而杀了张举投降刘虞的。

    背主投敌已经很可耻了,这种杀主求荣的简直是败类。当然,他主子张举也不是什么好鸟,多少为他减轻了一点罪行。

    张凉想了想,强行攻城伤亡太大,说不定眼下这正是个机会,决定先满足他的要求。

    于是说:“拿张举首级来献者,免除一切罪状,赏千金,这是朝廷下的旨意,副本贴满整个幽州了,当然是真的。”

    那从事听了张凉的话明显放松了一些,展现出了能言的一面,说道:“既然这样,我家主人愿意为大人做内应,今夜三更时分,南门点火为号,为大人赚开城门。”

    “太好了,如若成功,我一定向朝廷表王大人为头功。”张凉高兴异常,什么条件都开了出来。

    接下来又谈了些细节,那从事就回去复命了。张凉命令赵云等将领:“传令下去,全军饭后早点休息,夜里二更做饭,然后潜伏在渔阳南门外,准备破城。”

    “主公,那王政既然是张举的食客,如何在这种时刻会背主呢,谨防有诈!”赵云提出了他的意见,毕竟他没有张凉知道王政的为人。

    手下能够提出意见,张凉很欣慰但是更头疼,不知道怎么说服他们,只好说:“我看此人贼没鼠眼,不像是个忠义之人。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重用这样的小人为亲近,想必那王政也不是什么忠臣,况且这也是个机会。”

    既然上级这么说了,赵云也没办法反驳,只好建议道:“但是也不能掉以轻心,主公身系大任,不可轻易冒险,今夜不如由属下带领人马先行,主公为后援。”

    “嗯好,我自己有多少斤两还是有自知之明的,今夜就由子龙你来安排吧。”张凉爽快地把指挥大权交给了赵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