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羽化浮-第1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本章完)

第245章 审讯郑注() 
徐州节度使李肃让人将那守门的兵士押下去之后,又对下面跪着的郭林说道,

    “郭林,你身为兵马都指挥使,这郑注拿着批文前去的时候你可曾有仔细看过?难道未经仔细查问就随意让这郑注调走官军吗?以往但有调兵遣将之事,都是本官在公堂之上召集相关文官武官,先下军令,再差人拿着批文前去军营调兵。当日本官不在府中,你无法查证这批文的真假就轻易地将这官军调与郑注差遣,你脑中可有军纪存在?!”

    这郭林一脸委屈地看着堂上的李肃,说道,

    “大人,那日卑职看郑支使手拿批文匆匆忙忙地来到军营之中,而且这批文之上也是盖有官印,又有那告知刺客躲藏地点的书信为证,卑职看郑支使的样子觉得事情紧急,以为郑支使手中所拿的批文是由大人在仓促之际签发的,这才按照批文之上所说派了五百官军让郑支使统领,卑职确有失察之罪,请大人责罚!”

    “好,郭林,既然你自行领罪,本官这次就对你从轻发落,给你轻微惩处,让你长个记性。左右两侧,将郭林拉下堂去,重责四十军棍,以后若有再犯,定不轻饶!”

    这王守澄在旁边听着李肃的判罚,明显感觉李肃是在偏袒这郑注,那守门的兵士虽然有错,但也不至于按杖毙论处,显然这李肃是想将这件事的一部分责任推到那兵士和郭林身上,好将这郑注从轻发落。王守澄来到这徐州十几天内,经常听到徐州的文武官员对这郑注颇有怨恨,说他仗着李大人的看重在这徐州府衙里一向是专横跋扈,恣意妄为,除了李大人之外,其他大小官员一概都不放在眼里,对下属更是吃拿卡扣,以权谋私,专门骑在他人头上作威作福。这王守澄今日便想整治一下郑注,便对一旁李肃说道,

    “李大人,关于这抓捕刺客之事,我倒是还有些疑问,还想详细问问这郑注。”

    李肃一听这王守澄有事要问,自然不敢怠慢,说道,

    “哦,王大人,您有何事不明,可尽管问他!待我将此事彻底查明之后还要好好惩治他!”

    王守澄微微笑了一下,对这堂下的郑注说道,

    “郑注,你口口声声说是为了抓捕那刺客而去,我来问你,这刺客是于何月何日来到这徐州城里,因为何事要刺杀李大人?我听说这刺客先前不是已经被你们捕获了吗,当时这司法官可曾问清楚了?”

    郑注一听这王守澄所问之事,心里一惊,心说,

    “这王守澄不问此次我私拟批文,偷盖官印之事,怎么倒问起这刺客的事情了?这要是查出来陆豪根本不是刺客,那我的罪过可是又加一层!”

    郑注擦了擦脑门上的汗水,磕磕巴巴地说道,

    “回王大人,那刺客是在李大人上任第二天的夜里在这徐州城里手持兵刃到处乱闯,并且公然拒捕,被衙役抓获之后经过堂上的审问,证实是刺客无疑,只不过这刺客在招认同党之时,故意装作受刑不过,假死于堂上,后来尸体被送往停尸处等待掩埋之时,却又趁机逃走,所以卑职得知消息之后才带人前往金陵抓捕!”

    “这刺客何时何地逃走暂且不提,我只问你,这人既已被证实确是刺客,可曾招供画押?”

    “回大人,刺客俱已招供画押,承认是为刺杀官员而来!”

    “哦,既已招供,那你来说说这刺客为何要行刺李大人啊?那供词上都写的什么啊?”

    郑注一听这话有些傻眼,心说当时只是弄了个假供词而已,自己根本没有看过,哪里知道上面的内容。若是此时现编,又怕编的和那供词上不一样,到时候和他存档供词一对,岂不是完全露馅。

    王守澄看着郑注没有回答,又是冷笑了一声,继续问道,

    “郑注,我还有一点不明,不管是抓捕刺客还是审讯刺客,这些事情都有专职人员负责,你一个支使,乃是一介文官,这些事情与你有何干系?你却又为何如此上心呢?

    这王守澄果真是老奸巨猾,一问就问到点儿上了,弄得郑注根本毫无思想准备,实在不知如何回答,嘴里只是发出“嗯,啊”两声。

    这时王守澄的说话的声音陡然变大,对着郑注呵斥道,

    “你一个小小的支使,自己的职务尚且没有管理明白,反而管起自己不该管的事务,先问你个越俎代庖之罪。你私拟批文,偷盖官印,到军营之中调兵遣将,倘若到时你没有去捉拿刺客,而是突生异心,带兵将这徐州府衙团团围住,进而挟持官员,起兵造反,到时岂不是又要战事再起,周围的百姓又要遭殃?!我曾在这徐州任职监军多年,还从来没发生过如此荒唐之事,你一个小小的支使竟敢如此胆大妄为,按我大唐律法,理应诛灭九族!”

    郑注被这王守澄一句话吓得面无血色,跪在地上浑身如筛糠一般不住发抖。坐在一旁的李肃听着也是满脸通红,王守澄在上面看着郑注被吓成这个样子,鼻子里又是哼了一声,将语调降了下来,又问道,

    “郑注,你说你此去金陵捉拿刺客,可曾捉到啊?”

    郑注此时心慌意乱,有些不知所措,赶忙低着头答道,

    “回王大人,那些刺客武功着实有些厉害,而且又善于隐匿行踪,此次带去的这些兵将对于沙场征战可能还比较在行,但是对于,对于这抓捕刺客之事可能就比较陌生,所以,所以此次抓博,未能成功!”

    “此次带去多少官军,那刺客又有几人?”

    “呃…,此次共有五百官军前往,那刺客,那些刺客大概有四五人!”

    “五百人去抓四五人,相当于一百个人去抓一人,竟然连一个也没有抓住,郑支使,你好大的本事啊!”

    郑注此时已经无心辩解,也无话辩解,只有低头听着。

    “带去的兵将可有伤亡?”

    “呃,有,有十几人负伤吧!”

    “哼!一百人去抓一个人,不但没有抓到,而且还有兵将伤亡,郑注,你这究竟是惹上了什么人啊?那刺客如此厉害,那当时为何会被这徐州的衙役抓住呢?就算李大人刚刚在这徐州上任,恐怕当天晚上巡逻的衙役也没有一百人吧?”

    郑注又是哑口无言,王守澄接着又说,

    “前去金陵抓捕刺客之时,在场的还有哪些武官曾跟随前往?”

    这时站在门口的两名校尉又是出列说道,

    “卑职曾同郑支使前往金陵!”

    “哦,那郑注口中所说的伤亡兵将的人数可是属实吗?”

    这两名校尉互相看了一眼,其中一人禀告说道,

    “回王大人,郑支使口中所说不实,实际伤亡人数在五六十人左右!”

    这要在平时郑注早就开始破口大骂了,此时却是一动也不敢动,只有低头听着,那王守澄又是哼了一声,说道,

    “又多了一条欺瞒谎报之罪,还有什么事情是与这郑支使所说不符的,你们尽可以呈报上来!”

    此时,在那金陵城中被郑注打了一巴掌的王校尉又站出班列说道,

    “启禀王大人,卑职有要事禀告!”

    (本章完)

第246章 收监候审() 
在那王守澄的询问之下,先前在那金陵城中被郑注打了一巴掌的王校尉走出班列,施礼说道,

    “启禀王大人,卑职又是禀告,据卑职了解,郑支使此次前去徐州抓捕之人,也就是先前在徐州所捉又逃走之人,并非是刺客,而且此人也并未做出与刺杀相关的事情,还请王大人明察,在下有人证在此!”

    王守澄一听,又是一脸不屑地看着堂下的郑注,又瞅了瞅旁边的李肃,摇了摇头,对堂下喊道,

    “将人证带上来!”

    那王校尉将最初在那酒楼之上追捕陆豪的两名衙役叫了上来,那两名衙役战战兢兢地说道,

    “这郑支使口中所说的刺客,其实不过是在酒楼之上与人发生口角,进而与他人发生殴斗之人。我们两个那天见状本想上前阻拦并询问两句,怎奈这人年纪不大,可能见到官差心中害怕,所以才跳窗逃走,我们两人怕这小子满街乱跑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所以才紧追不舍,后来其他衙役也跟着纷纷追了上来,不知怎么就被喊成抓刺客了。这小子从被我二人发发现到被抓住,确实没有发现一点儿与刺杀有关联的事情。”

    这个衙役刚刚说完,先前站出来的两名校尉的其中一人又接着说道,

    “回王大人,在下跟随郑支使前往那金陵抓捕刺客之时,记得那刺客曾当着郑支使和我等众人的面前,说之前徐州府内失踪不见的衙推宋海,正是被郑支使害死的!在场的校尉和诸多官军都可以作证!”

    这校尉此话一出,公堂之上皆是哗然一片,连那李肃都是一脸的惊愕之相,郑注在堂下一听此话,顿时浑身瘫软下来,心说,

    “事已至此,吾命休矣!”

    王守澄看看众人的表情,脑子里又仔细想了一想,说道,

    “这样事情就基本上清楚了,定是这所谓的“刺客”发现了郑注杀害这衙推之事,然后这郑注为了避免走漏风声,遂起杀人灭口之念,便对这“刺客”紧追不舍,一次杀不死,便要去杀第二次,当然这其中的恩怨纷争我是不太了解,不过,事情的来龙去脉大体上应该是这样的,郑注,我说的对吗?”

    这郑注此时是墙倒众人推、鼓破众人捶,俨然已经成了众矢之的了,跪在地上听到王守澄问话,脑子里用仅剩的一点精力合计了一下,心说,

    “虽然这王守澄推断的不错,此时我若是全盘招认下来,那可是杀害官员的大罪,一旦招供画押那是必死无疑。但是我除掉宋海的事情应该是做的天衣无缝的,除了陆豪绝对没有第二个人知道,如果我死不承认,相信他们也查不出来什么!”

    主意打定,这郑注回道,

    “卑职确实没有杀害那宋海,那宋海乃是卑职的同乡,和卑职从小一起长大,卑职害谁也不会害他的,否则还有何面目回归乡里啊!”

    这王守澄乃是朝中的重臣,能做到这位子,察言观色和揣摩圣意的本事是少不了的,今见这郑注跪在堂下眼珠乱转,言辞闪烁,便知他是在咬牙硬撑,便又说道,

    “呵呵,郑注,你杀害这衙推宋海一事纵然没有证据,你私拟批文,偷盖官印一事也是死罪,审问到此时,相信这事情的始末缘由大致上已经清楚了,那就交给李大人继续审问定夺吧!”

    这王守澄觉得自己已经问得如此清晰透彻了,再让这李肃来审那就无法再纵容包庇这郑注了。此时这堂上的几个校尉和衙役的脸上都是面带冷笑,心里也都是暗暗高兴,觉得受了郑注这么长时间的气,今天终于可以报复一下了,都在静静地等着这李肃的重判。

    徐州节度使李肃见王守澄又将审判的权利交回,眉头紧锁地看了看堂下的郑注,又看了看堂上的其他众人,犹豫了半天,突然站起身来说道,

    “郑注未经本官允许,私入府衙内堂拟写批文,偷盖官印,此事确认无疑。但那衙推宋海失踪一事与这郑注是否有关,宋海是否已经身亡,还需彻查此事,待所有事情查清之后,本官再行宣判。两旁衙役,先将那郑注押下重责四十板子,然后暂且收监候审,今天审讯暂且到此,你们都退下吧!”

    堂上的诸多衙役和校尉等了半天没想到居然等到了这么一个结果,当时都有些大失所望,觉得这李肃也太过偏袒郑注,事实已经摆的如此清楚了,最后竟然只给了个重责四十、收监候审的判罚,当时都有些不太服气。一旁坐着的王守澄听完李肃的判罚更是吃惊,觉得凭着自己的官职地位已经将此事问到这个地步了,但这李肃却是置若罔闻,仍在偏袒郑注,简直将自己视若无物。

    李肃感觉到了王守澄那愤怒的目光,急忙走到这王守澄身边,小声说道,

    “王大人,稍安勿躁,随我到书房歇息一下,我还有话要说!”

    王守澄在李肃满脸赔笑之下不太情愿地走进了这李肃的书房,一进书房,王守澄当即袍袖一甩,向这李肃质问道,

    “李大人,你究竟是何意啊?事情已经问得如此明白了,你却还要偏袒那个郑注,即便你屡立战功,身居要职,难道就可以视我大唐的律法与不顾了吗?”

    李肃此时将这书房的屋门关紧,走过来冲着王守澄深施一礼,仍是赔笑说道,

    “王大人切勿着急,听我跟您细细道来,这郑注可是斩不得的,此人乃一奇人也!”

    王守澄面露疑惑地问道,

    “奇人?呵呵,奇在何处?郑注的出身我已经找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