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甲午崛起-第8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嗯,我口误了,的确应该算是伦敦,但是伦敦毕竟和欧洲大陆隔着英吉利海峡呢。”卡特丽娜卡芙公主笑道。

    华皇不同意卡特丽娜卡芙公主的看***敦的欧洲金融中心的地位一时半会儿还难以被取代,但是伦敦的地位会受到一定的负面影响,其他一些欧洲国家会因此受益。

    爱尔兰的都柏林会是其中之一,主要原因包括语言、税收、时区、位置、管理水平等等,一些国际金融机构已经开始在都柏林布局。

    华皇认为,法兰克福也能算是一个欧洲的中心,法兰克福的金融领域是证券和金融衍生品。

    法兰克福的优势在于拥有众多金融机构,基础设施良好,而且有大量金融市场专业人才,背后还有德国较为稳定的宏观经济水平做支持。

    巴黎的金融业也不错,都柏林、法兰克福、巴黎、卢森堡,柏林,维也纳,甚至包括马德里,华皇所以决定,欧洲最大的问题,其实是中心太多。

    不像是亚洲,亚洲的中心,毫无疑问是华国,华国的政治中心是北京,华皇没有变过,而且,这也不是华皇说变就能变的事情,也没有变动的必要,经济中心在上海和广东,这两处是华皇手中加速发展起来的,事实上,这也是历史的大势所趋,上海是长江出海口,交通便利,有一条长江作为支撑,人才,资金的汇聚,都是挡不住的,广东有地理优势,不管是太平洋,印度洋,和哪儿做生意,都要从这里出发。

    所以,北京,上海,广东,无疑现在也是亚洲的中心,相比于欧洲到处是中心的局面,显然华国的中心更加集中,更加有利于发展。

    这也是华国相比于欧洲的一大优势。

    华国正在逐渐恢复成为亚洲中心大国。

    “找几家规模大的报社的记者吧,大国两家,小国一家,让他们进来访问。”萌总裁对王占奎道。

    “好的,陛下。”王占奎答应着,下去安排了。

    华皇自己都还不知道,他现在不但是世界政坛的风云人物,欧洲主流报纸的新闻宠儿,还成为了一个时代的标志性人物为了。

    华皇提出的扶助弱国,反对殖民主义的文章,在整个欧洲的上流社会都掀起了轩然大波,记者们是什么?这个年代的记者,自然属于上流社会,老百姓没有几个人看得懂报纸,也没有几个人买得起报纸。

    当王占奎出来询问都是哪些报社的记者的时候,几十名记者都興奋了,没有想到能够见到传说中的华皇。

【1281 华皇答记者问上】() 
西方在年代,新闻还是相对自由的,王占奎选择了二十多家报社的记者,总共进来六七十人,弄得像是一场新闻发布会。

    华皇其实也没有什么好说的,该说的,之前在西班牙都已经说过了,不过,还是很耐心的接受了各国在巴黎记者的访问。

    “别着急,大家一个个提问。”伍廷芳临时充当了主持人,“每家至少有问三个问题的机会。入乡随俗,让法国的记者先来吧。”

    “好,我是巴黎时报的记者,华皇陛下,请问你如何看待俄波德法四国之间的关系。”一名法国男记者率先提问。

    萌总裁微微一笑,这个记者有点本事,居然没有先问华国的事情,萌总裁还以为记者们最关心的会是华国和英国现在在日本问题和中东问题上的纠纷呢。

    “北欧大平原上的俄波德法四国之间由于自然屏障的缺乏,永久地处在一种互相构成致命威胁的囚徒困境中,法国和德国的关系,将关系到世界政治军事格局的发展,法国和德国在历史上的冲突多到数不清。一般,在一场战争中失败的一方总能更为深刻地吸取经验,并在下一场战争中打赢对手。在这个长达两千年的地缘冲突中,选择性地摘取法国表现得不好的地方,忽略法国的胜利与成就,以及普法战争中失败背后的技术因素(战术思想的落后,左右争斗对战略布置的影响,以及法国人口的长期低迷),一味地强调民族性,就很容易得出幼稚不可取的结论。”华皇沉稳的用英语回答道:“不过,我看好法国能很快恢复成欧洲第一大国。”

    各家报社的记者们听闻华皇的发言,一片哗然,没有想到华皇对欧洲事务这么熟悉,对欧洲历史看的这么深入,因为华皇年轻,还能掌握这么熟练的英语,这些都是不可思议的地方,最关键的还是,他们没有想到华皇居然会帮助法国说话。

    这一点,连卡特丽娜卡芙公主也感到很是意外。

    其实,这就是华皇在政治和军事眼光中,比较超常的部分了,在现代诚然是吊丝,那也只是因为没有机会,真的做到了一国领袖,大国皇帝的位置,华皇,不比华夏历史上的任何一个君主做的差,尤其现在的华国已经完成了废除封建制度,全面开启了资本主义国家制度,并且,正在飞速的完成工业基础建设当中,华国的一年,能抵得上英国最初开始工业革命二十年,甚至三十年所取得的成绩,毕竟开放的国家,能更快的跟发达国家同轨道。

    现在华国面临的是怎么拉近同列强之间的距离,这是相对轻松的,如果是华皇穿越到大明,甚至是宋元时期,率先于全世界开启资本主义改造的道路,将不可能有这么快的速度,工业基础建设,更是只能靠自己慢慢摸索,没有一两百年的自然发展,也是不可能见成效的。

    “华皇陛下您好,请问华国取得飞速的发展速度,是不是意味着华国已经是一个完全区别于清政府统治的国家。”发问的仍然是一名法国记者。

    萌总裁点点头,愈发的决定法国人的思想,的确先进的可以,他们问问题的角度,和东方人的思维观点似乎差别很大,都是跳跃式的思维方式。

    “中国王朝中,历史进程的必然性和偶然性更替的著名论断:必然性只有一条:就是社会要发展,要前进;其间可能出现短期的逆转和曲折。至于统治王朝的建立和统治者的更替大抵都属于偶然因素。只不过人们太习惯于把既成事实当作历史必然,就本质而言,这同封建史籍中的天命眷顾没有多大区别。把这个原理稍微改一下,把中国换成欧洲,把时间轴上的中国王朝替换成空间轴上欧洲列强的兴衰,就可以得出一个比较贴近现实的结论,也就是在欧洲历史上:必然性只有一条:就是社会要发展,要前进;各民族可能出现快慢高低的不同。至于民族国家在某一个特定历史阶段的崛起与衰落大抵属于偶然因素。只不过人们太喜欢把既成事实当作历史的必然,就本质而言,这同欧洲种族主义者根据“颅相学”或者“地理决定论”轻率地论断一个民族的民族性没有多大区别。”

    一帮记者一致点头,都从最初对华皇的陌生,转而变成了敬佩,似乎不管如何刁钻古怪的问题,华皇都能够轻轻松松的回答,而且不会调入任何的陷阱,同时,还能给予他们这些记者干货。

    “请问华皇陛下,华国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否会随着华国的日益强大而有所改变呢?”法国记者接着发问道。

    “不会改变,至少,在我的手里绝对不会改变,要改变,也是在不停的发展。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国家外交指导方针是必要的,但是需要与时俱进。华国的意识形态体系,国际主义、民族主义,以及全球化时代的战略意识。我们的华国领导层的思想形态并不封闭保守。”华皇微笑道。

    “华国最近在海外战场接连取得胜利,现在又放出话来要插手阿富汗事务,华国是否结盟?是否更为主动?是否会像此前的沙俄一样,加快拓展边疆?”问话的是一名英国记者。

    华皇严肃道:“沙俄也好,你们英国也好,你们都是殖民主义,我们华国仅仅为亚洲各国争取话语权,这是一方面,在收复华国传统领土之外,我们也没有想过要在全世界范围内开拓殖民地。华国拓展朝鲜省,拓展中亚省,只是“建设性介入”,因为原本就是华国的领土。面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里的不干涉内政的挑战,建设性介入不等于干涉别国事务。随着国家事实上的崛起,不可避免地招致各种体系外部压力。目前的世界格局,国际体系转型加速,全球经济政治重心将会向以华国为核心动力的亚太地区转移,未来,围绕华国发生的贸易纠纷、领土争议问题将会多出几倍。但是,我可以在这里承诺,不管华国有多么的强大,我们都是全世界最支持的和平的国家之一,人人都应该获得平等自由的权力,每个国家,也都应该获得平等自由的权力。”华皇说话的声音虽然不大,语气也并不沉重,但是字字铿锵有力。

    在场记者一片哗然,华皇这份等同于宣战的发声,居然是正在访问的期间。

    “华皇陛下,听闻你下一个访问的国家将是英国,既然你已经认定了英国奉行的是殖民主义,华国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又是同殖民主义相反的,你还打算访问英国吗?”问话的英国记者开始带上攻击性了。

    华皇淡然道:“继续访问,殖民主义是这个时代的产物,在华国成立之前,已经存在,要阻止,要缓和,都需要大家共同的努力,而且,我这次去英国,主要想见一见女王,想谈一些问题,想给她拜寿。”

    “那么,如果华国和英国在阿富汗发生冲突,如果华国赢得了胜利,是不是华国会放弃所得到的权益,不会控制阿富汗呢?”这名英国记者问出了自己的第三个问题,也带着嘲笑的表情,同时,所有的记者都带上了嘲笑的表情。

    诚然,华皇不是圣母,华国在和平的基础上,同样需要势力扩张,但是华国不会像列强那样吃相难看!

    “这个问题问的很好,我在这里可以肯定的回答你,我们绝不殖民海外,亚洲国家,欧洲国家,美洲国家,非洲国家,全世界都是我们华国的朋友。”华皇肯定的答复道:“记住,是朋友,不是主人和仆人的关系。地区危机管理成为中国的重点。面对这样的事实,国内民众可能会如此认为:我们坚持和平共处好几十年,跟你们好好相处,你们怎么老是找茬儿呢?其实,国家外交政策与战略并非没有缺陷,需要反思。在整体外交战略中,周边外交战略发生相对更明显的变化,那就是维稳外交向维权外交过渡便是体现。”

    “华国虽然发展势头良好,但是华国的工业能支撑的起同英国的战争吗?我说的是大规模的战争,从英国本土派出大量军队的战争。”这名英国记者已经用完了三个问题的指标,强行多问出一个问题。

    华皇回答道:“刚才已经说过,每家记者问三个问题,我本来不需要再回答你这个问题,但是我额外赠送,如果世界上的事情,都是看拳头大小来决定,便不会有人类的历史进程了,世界早就毁灭了,中华奉行的是和平,是道德,得人心者总是会站到最后。如果有人敢挑战和平,华国的8亿老百姓,不会答应。”

    华皇简简单单的华语,如同山呼海啸般的气势磅礴,压迫的这名记者似乎空气都有窒息的压力。

【1282 华皇答记者问下】() 
在场的记者也全部被华皇机智,果断,大气的发言所折服。

    华皇始终坚持站在正义的高度思考和评判国际事务,也的确是足够正义。

    俄国记者轮到发言,不怀好意的接着英国记者的问题问道:“陛下说话冠冕堂皇,但是在我们看来,就像是一张空头支票,等到华国拿到了利益,即便是高层肯放手,底下的人也不会赞成。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华国才刚刚同俄国进行了大规模的战争,不能说是和平的战争吧?我们即便此前有吞并清政府一部分土地,也绝对没有现在华国占有的俄国土地多。”

    “国家要崛起并持久,如果没有强大的地区依托是不可能的。什么意思?国家要实现持久崛起,需要有外部能量场来维持自身崛起权利外溢与资源汲取互动。大英帝国有全球殖民地,各个列强国家都有明确的盟友,沙俄在东欧和其他地区存在势力范围。这些条件是必要的。而华国当前的状况似乎不是如此,而且官方长期坚持不结盟不搞势力范围等和平共处原则。那如今的国际环境下,怎么达到这种效果呢?我希望促成地区一体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绝对不是空头支票。构造地区依托的战略也绝不会放弃武力。而这就需要相应的外交原则指导,显然严格意义上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似乎不太合适。另外,需要知道,官方宣传和实际行动是有区别的。我们希冀和平,但是我们不会放弃武力,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我们不适用武力,这就是我们华国对待国际争端的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