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密电码-第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沈砚白又瞥了一眼笔录员,石川说:“不用担心,这只是一般性的沟通,不作为申请批准的评判依据。”

    沈砚白问道:“既然不作为评判依据,那么我的回答也就无关紧要了,是这么理解吗?”

    石川犹豫片刻,说:“是这样的,你的签证,我们需要确定你的身份,这么说吧,你是重庆过来的,合法的办理签证是更严格的,目前情况下,你自己认为什么样的身份,我们可以为你办理签证呢?”

    沈砚白陷入沉思,她摇摇头,没有说话。

    石川提示道:“你应该知道的,你的重点是重庆来了,你应该是怎样的身份?”

    沈砚白似乎是立刻明白了石川的意思,“难民?我明白,离开重庆,是为了避免战争带来的伤害,实话实说,避难的确是事实。”

    石川点了点头,“如果是难民,你应该在申请中注明。”

    沈砚白有些犹豫,最后她还是下了决心,“不行,这个不能落在文本上,文本上一旦确定这样的身份,此后一生都会有这样的印记,这个不行。”

    “如果你拒绝的话,你无法拿到签证,我希望你再考虑一下。”

    沈砚白说:“不用考虑,如果这个是前提的话,我可以放弃签证。”

    “不要急于做决定,这样,今天就暂时到这里,明天我们再谈,你看可以吗?”

    沈砚白点点头,“好的,那我可以走了吗?”

    “哦,我忘记自我介绍了,我叫石川良平,我也是东京法政大学的,算起来你是我的学长。”

    沈砚白非常惊讶,“啊,真的吗?”沈砚白说着站起身来,向石川鞠躬致意,“你好你好,还请校友多多关照。“

    石川也起身鞠躬回礼,然后说:“伊藤宏介也是我的老师,他已经不在台湾了,现在就在南京,本来听说你来南京了,伊藤老师要亲自来看你,但今天他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会议,所以就委派我来了。”

    “哦,伊藤老师我很久没见到了,离开东京再没见过了,请石川君转告伊藤老师,如果他方便,我很想见一见他。”

    石川说:“可以的,老师跟我说了,今天让我安排你的住处,明天他应该有时间,到时候,他会直接来看你。”

    “好的好的,住宿就不用石川君安排了,我有地方住,不好意思再给你添麻烦,明天我直接过来就可以。”

    石川又说,伊藤老师特别交待他一定要招待好沈砚白,而且不确定明天伊藤一定有时间,所以还是请沈砚白不要客气,见石川如此坚持,沈砚白也就同意了。

    距离“友好促进协会”不远的一家宾馆,石川给沈砚白订了一个很好的房间。安顿好沈砚白,石川说,他也很忙,离开时还说,等伊藤老师有空,一定一起吃个饭,好好聊一聊学校里的事情。

    结束与沈砚白的首次接触,石川即刻向伊藤汇报。

    看到笔录,以及石川的补充分析,沈砚白回答的两个核心问题,基本符合伊藤的预判,至于对“难民”的设置要求,石川是否做到了拿捏到位,伊藤没有做任何评价,伊藤有些意外,同时又似乎觉得很欣慰。

    伊藤说:“沈砚白,还是当年的那个独立、坚强的沈砚白,有原则,有底线。”

    石川跟着说:“是不是她承受的压力不足以动摇她的原则、底线?”

    伊藤微微摇了摇头,“未可知啊,有些人的意志力是不可测的,像沈砚白这样的人,她的价值观不会轻易改变。”

    第二天在南京街头上,你如果买一张报纸,你就可以看到关于沈砚白的新闻,新闻的策划者就是伊藤,并且伊藤希望沈砚白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就可以看到这条新闻。问题是沈砚白会去买报纸吗?为解决这个问题,伊藤也是动了一点脑筋。

    第二天上午,按照约定的时间,沈砚白直接去了“友好协会”,还是那间会客室,门是锁着的,沈砚白等了一会儿,看了手表,已经是上午九点十分。独自站在门口,总觉得很不自在。就在这个时候,一个日本人走来,就是昨天的那个笔录员,他说着日语,“不好意思,沈小姐,让你久等了。”

    “没关系,哎,石川君呢?”沈砚白问道。

    “哦,石川君本来是要来的,刚好有个事情给耽误了,他特意打电话让我过来的,带你一起去大使馆。”

    沈砚白问:“哦,马上去吗?”

    “是的,昨天的问询笔录我们已经做了审结意见,石川昨天下午就交到了大使馆,今天上午你就可以去那边拿结果了,石川让我陪同你一起去。”

    沈砚白点头致意,“那就麻烦你了。”

第56章 又是拒签() 
去大使馆的路上,沈砚白用日语与那名笔录员聊天,做了一些铺垫后,沈砚白问,中日友好促进协会的具体职能是什么。笔录员说,顾名思义,促进友好,建立共荣。

    听得出沈砚白话里的意思,她主要是不理解自己的材料为什么会转到友好协会,笔录员进一步解释说,协会对出入境人员的材料核查,这是内务省的要求,协会也只是给出核查意见,属于协助,实际并没有决定权,这个决定权最终还在大使馆。

    到了大使馆,还是那名外交官,他对沈砚白说:“很抱歉,你的签证申请没有获得通过。”

    “为什么?”沈砚白问。

    外交官说:“你的材料我们认真研究过,但是,我们不能认同你的申请理由。”

    陪同沈砚白的笔录员说:“友好协会已经做了认同的意见,为什么你们不采纳,怎么到你们这里就不认同了?”

    外交官说:“是的,友好协会的意见我们也考虑过,但是沈小姐的身份还是有不明确的地方。”

    “怎么不明确?”

    见沈砚白有些激动,外交官说:“这个我们不需要给你解释,你如果能理解就最好,如果不理解,那我也没办法。”

    笔录员质问道:“我问你,身份不明确,这是什么意思,你们的意思难道说沈小姐有间谍的嫌疑吗?”

    “当然不是,如果是的话,我们就不只是简单的拒签了,我们只是认为沈小姐的身份不明确,仅此而已,没有其他表述,我们也并没有把沈小姐的材料转交到军方,这个道理还不明白吗?”外交官拿起办公桌边上的一张报纸,继续说:“今天的报纸,我也看到了,就这一点上,我也是认为沈小姐没有问题,但是,这只能是我个人的意见,我很抱歉。”

    关于报纸,沈砚白不明白是什么意思,“报纸我能看看吗?”沈砚白问道。

    外交官点头,并把报纸递给沈砚白。

    沈砚白阅读报纸的时候,笔录员问:“那你看看,沈小姐还有什么办法呢?”

    外交官说:“我个人的意见是,如果沈小姐能够在新政府里任职一段时间,起码比这个报纸的一篇报道更有说服力,如果有了新政府的履历认定,到那个时候再来申请,我个人认为,基本没有问题。”

    笔录员与外交官交谈时,沈砚白已经粗略浏览了报纸上关于自己的评论新闻,沈砚白的表情告诉笔录员,她很气愤。

    “这个,你不会不知道吧,你们到底什么意思?”沈砚白将报纸拍在笔录员面前的桌子上。

    笔录员显得很无辜,他茫然看了一眼沈砚白,拿起报纸,标题还是很醒目的,“重庆女官员遭受不白之冤”,大致内容基本与沈砚白昨天所述相符,当然加工、润色的成分也是不少的,这主要体现在笔者的评论部分,再看文章的署名——本报特约评论员,没有具体的名字。

    笔录员仍在埋头阅读新闻,他说:“这篇文章,我不知道啊。”

    沈砚白一把夺回报纸,转而对外交官说:“报纸我能拿走吗?”

    外交官点点头,同时把申请材料,还有拒签的回执单一并交给沈砚白。

    “谢谢。”沈砚白说着,便起身,拿着报纸和申请材料,转身就走。

    “沈小姐,”笔录员跟着也离开了,“我觉得这有可能是石川君的意思,我以为你们有沟通的,我看你最好还是当面问一下石川君。”

    沈砚白停住脚步,她看着笔录员,语气也变得缓和了很多,“你说的对,啊,刚才对不起了。”

    “没关系,没关系,这样吧,你跟我回协会,我陪你去找石川君。”

    沈砚白点头表达谢意,“好,那麻烦你了。”

    笔录员驾车的时候,还一直说石川肯定是好意,毕竟是校友。沈砚白也不说话,还在看那张报纸。

    笔录员直接把沈砚白带到石川的办公室,门是锁着的,刚准备离开,这时走来一个人,笔录员问他是否看见石川,这人说:“刚刚我看到他的呢,要么在机关长办公室。”

    石川隔壁就是伊藤的办公室,门头上挂着的牌子是“秘书长室”。笔录员敲门的同时,沈砚白的心里确实有些紧张,她在告诉自己,这个场面我可以不用那么的冷静。

    办公室里传来回应声,“进来。”

    笔录员推开门,他先请沈砚白进门。进门的第一眼看见的就是伊藤宏介坐在办公桌前,对面坐着的是石川,他背对着门。

    笔录员打了声招呼,便离开了办公室。

    “伊藤老师!”沈砚白的声音明显有些激动,她说着,便按日本礼节,鞠躬致意。

    “沈砚白!”伊藤显得非常高兴,他立刻站起身,迎了过来,“快坐快坐。”伊藤将沈砚白让坐在沙发上。石川倒了一杯茶水,放在沈砚白面前的茶几上。

    “哎呀,这有好几年没见面了,我想想看。”伊藤坐在旁边的沙发上,他推了推鼻子上的眼镜,表情上看得出他在搜索记忆。

    沈砚白说:“五年了,我也没想到,伊藤老师会来南京。”

    “嗯,是,是五年了,我也没想过,有一天我能来南京工作,我知道你是南京人,我一到南京啊,首先想到的就是你,我以为可以见到你,我还特意找人去打听你,后来知道,你离开南京的,不过,我觉得我们会见面的,只是时间问题,我也没想到会这么快,我很高兴啊。”

    一番寒暄后,伊藤很正式地介绍沈砚白和石川认识。

    伊藤对沈砚白说:“我听石川说,你想去台湾?”

    “是的,我跟石川君都说过的,我主要是想去美国,正常路径不容易办到,所以我就想辗转几个地方试试看,我父母在美国,我很想去看看他们。”

    伊藤点点头,“签证办的怎么样了?”

    沈砚白叹了一声,说:“拒签了。”

    具体的原因,伊藤问。

    沈砚白如实说自己的身份大使馆表示质疑,说到这里,沈砚白把报纸递给石川,“石川君,这篇文章是你的手笔吧,我不明白,为什么事前不跟我说一声呢?我是当事人,起码也应该问一下我的意见吧!”

第57章 师生见面() 
沈砚白的质疑,自然是在伊藤和石川的预料中,所以相应的释疑早有准备。

    石川解释说,这篇文章也是临时起意,正好他去报社办事,也是闲聊了几句,报社编辑听说了沈砚白的事情,出于为顺利拿到签证,做加分的考虑,编辑就提出这么一个建议,为了赶上明天见报,也就没来得及和沈砚白商量。

    石川还说,文章的内容并无捏造内容,今天一大早为了让外交官看到这篇文章,石川还特意给外交官打了电话,就是让他去看一下今天的报纸。

    至于签证拒签,石川说自己也完全没有想到,早知道是这样,昨天也就没必要去赶那篇文章了。

    石川解释的过程中,伊藤拿起报纸,他看过文章后,先是批评石川:这样的事情的确是应该事先沟通一下,涉及个人隐私,要考虑当事人的感受,还有影响评估,不管出发点是怎样的,换位思考都不必不可少的。

    石川连连称是,也再三表示歉意,伊藤又说:“我的学生不应该是一个鲁莽的人。”

    办公室里的气氛有些许的紧张,沈砚白便说:“算了算了,石川君也是好意。”

    看得出沈砚白依旧对这篇文章耿耿于怀,伊藤对沈砚白说:“我觉得这文章也没什么大问题,你是不是有什么担忧?”

    “怎么说呢,如果我顺利去了美国,那也没什么关系,现在就很麻烦了,这样的文章一见报,显然就逼迫我与重庆彻底决裂了,回不去重庆我真无所谓,我也不打算再回去了,但问题是我以前在军统任职,这篇文章军统会怎么定性?叛党叛国基本上跑不了的,军统报复的手段我是知道一些的。”

    伊藤说:“你是说暗杀?这不可能,这个完全不必担心,在南京不会有问题,军统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